雌激素受体α和p53基因变化易导致乳腺癌产生
- 格式:pdf
- 大小:115.47 KB
- 文档页数:1
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乳腺癌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锡鑫【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5)013【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和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钼靶X线检查,术后检测ER、PR及P53蛋白表达,分析相关性.结果钼靶X线显示有毛刺组的ER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毛刺组,有淋巴结转移组ER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有淋巴结转移组PR阳性率显著低于无转移组,有肿块组P53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无肿块组,有毛刺组的P53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毛刺组,有钙化组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无钙化组,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钼靶X 线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ER、PR及P53表达.【总页数】2页(P1880-1881)【作者】方锡鑫【作者单位】515300广东揭阳,普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基因的关系 [J], 马捷;左敏;孙国平;臧达;王晓玫;徐坚民2.乳腺癌钼靶X线特征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及诊断价值 [J], 刘代良;张诚3.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关系 [J], 胡俊艳;殷国玮;沈卫达4.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关系 [J], 胡君梅;邹树兰;王薇薇;王光霞5.C-erbB-2和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在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葛怀娥;臧春霞;白希永;崔海滨;耿翠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的分子机制与治疗进展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于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揭示了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还推动了新一代治疗策略的出现。
本文将针对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1. 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基因突变是导致乳腺癌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已经证实 BRCA1 和BRCA2 基因突变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此外,其他多个基因如 TP53、PTEN、PIK3CA 也参与了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关键过程。
2. 雌激素受体 (ER) 在乳腺癌中的作用ER 是一个关键转录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调控维持正常细胞功能。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ER 的异常表达或突变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研究人员通过激活或抑制ER 信号通路来治疗 ER 阳性乳腺癌,例如使用雌激素拮抗剂如 tamoxifen。
3. HER2 与乳腺癌的关系HER2 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它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和存活等重要功能。
在某些乳腺癌患者中,HER2 基因过度表达,导致肿瘤的侵袭性增强。
靶向 HER2 的药物如 Herceptin 已经成为治疗 HER2 阳性乳腺癌的重要选择。
4. 转移与肿瘤微环境转移是乳腺癌最致命的特征之一。
肿瘤细胞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等机制来实现转移。
深入了解肿瘤微环境对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乳腺癌治疗进展1. 外科手术切除外科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肿瘤大小和转移情况,可以选择乳房保留手术或乳房切除手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改进,减少了对患者身体形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用于乳腺癌手术后进行局部控制,并且可以降低复发风险。
现代放疗技术的引入,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CRT) 和强度调控放射治疗 (IMRT),使得剂量分布更加精确,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雌、孕激素受体、p53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范瑞;秦长岭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5(032)023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在55~65岁.病因未明,它常与子宫内膜增生症并存,在一些卵巢功能性肿瘤或乳腺癌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比率也较高,说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年轻化、上升趋势,为给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对我院近5年38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标记ER、PR、p53蛋白标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ER、PR、p53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为子宫内膜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1页(P83)
【作者】范瑞;秦长岭
【作者单位】473010,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473010,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乳腺癌3种耐药基因、p53蛋白、雌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J], 廖海涛;韦义萍;覃洪;罗虹;黄彬;赵刚;陈细珍
2.P53蛋白和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周文化;许金许
3.6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53、c-erbB-2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 [J], 王晖;张北华;谭红
4.乳腺癌p53、c-erbB-2基因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黄志勇;陈海;孟凡清;罗宁玲;王宁
5.6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53、c-erbB-2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分析 [J], 王青;耿晓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中P53的表达及其与DNA倍体的关系
林方才;孙欣;李光;王梓桢;李秋阳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10)6
【摘要】目的探讨P53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及肿瘤细胞核DNA倍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了41例原发性乳腺癌及25例乳腺良性肿瘤,并随机抽取3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 P5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8.2%,而乳腺良性肿瘤为阴性,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表达阳性的乳癌多为二倍体癌,表达阴性者多为异倍体癌,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P53可延缓乳腺癌的发展,检测P53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林方才;孙欣;李光;王梓桢;李秋阳
【作者单位】100073,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100073,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100073,北京电力医院普外科;100073,北京电力医院病理科;100073,北京电力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生长抑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DNA倍体的关系 [J], 孙欣;关文曾;李乃卿
2.乳腺癌组织中bcl一2蛋白表达及其与DNA倍体的关系 [J], 左文述;魏玲;王兴
武;王永胜;于志勇
3.粘附分子CD44v6和p5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NA倍体的关系[J], 左文述;魏玲;王兴武;王永胜;于志勇
4.食管鳞癌的P53表达与DNA倍体关系 [J], 回允中;张国良
5.胃癌细胞DNA倍体和突变型p53基因产物表达与转移扩散的关系 [J], 辛彦;赵凤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p53、c-erbB-2基因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黄志勇;陈海;孟凡清;罗宁玲;王宁【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1996(11)3【摘要】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00例乳腺癌和10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p53、c-erbB-2、EGFR与ER、PgR的表达。
结果显示:乳腺癌各种标记阳性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ER阳性率在50岁以上组高于50岁以下组(P<0.05);不同病理学类型中各种标记的阳性率亦存在一定差异,乳腺癌中p53、c-erbB-2、EGFR和ER及PR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标志。
【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乳腺癌;抑癌基因;EGFR;雌激素;孕激素;受体【作者】黄志勇;陈海;孟凡清;罗宁玲;王宁【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与C-erbB-2、p53、nm23基因表达及相关分析 [J], 史金兰;陈萍倩;林裕媛;朱明月;张蓉;赵华;薛苏华2.耐药基因蛋白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关系 [J], 姚宇锋;唐金海;马蓉;徐新宇;秦建伟3.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J], 朱李华;党小雨;刘蓉4.p53、C-erbB-2、nm23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吴华;曹军;余忠华;吴冬梅5.35岁以下乳腺癌C-erbB-2和p53癌基因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 [J], 刘新杰;罗民;周冬仙;周文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门推荐】乳腺癌免疫组化,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乳腺癌免疫组化有着多种的指标,并且每种指标临床代表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有些指标能够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有些能够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乳...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乳腺癌免疫组化有着多种的指标,并且每种指标临床代表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有些指标能够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有些能够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有什么临床意义?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
据报道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乳腺癌ER阳性率约为50%~80%,PR阳性率约为50%。
ER及PR阳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反应性高,有效率达55%~60%,受体阴性者有效率5%~8%。
ER和(或)PR阳性患者较ER和(或)PR阴性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2、雌激素调节蛋白PS2雌激素调节蛋白PS2是由激素依赖细胞分泌的,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起作用,是预测乳腺癌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ER阳性乳腺癌细胞,PS2也呈现高水平表达。
PS2在乳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在43%~58%之间。
PS2与ER表达的正相关性,在绝经前的妇女(50岁以下)表现更为明显。
PS2(+)ER(+)病例大约占83%,很少ER(-)和PR(-),而PS2(+)(约4%)。
作为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预测指标,PS2可能优于ER、PR,若三者结合则可达到满意的预测效果。
3、预后指标PS2PS2作为预后指标,对无淋巴结转移者的意义尤为重要。
No(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采取单纯手术治疗的情况下,约20%~30%的患者会复发。
福建省四地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破伤风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命系统层次中都既属于细胞,又属于个体B.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染色体等结构C.二者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均好于在无氧条件下D.前者通过无丝分裂增殖,后者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膜上的V-ATPase是一种ATP水解酶。
它在水解ATP的同时,能将H+泵入溶酶体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的最适pH偏酸性B.抑制V-ATPase活性将导致溶酶体活性增强C.V-ATPase也是一种参与主动运输的蛋白D.溶酶体降解大分子后所得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Ⅰ)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Ⅱ)均用到了洋葱和显微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紫色洋葱鳞片叶是完成这两个实验的理想材料B.两个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均为代谢旺盛的活细胞C.Ⅰ中的染色体和Ⅱ中的液泡均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两个实验均需要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4.在高等植物中,光合作用的产物常以蔗糖的形式运输。
蔗糖逆浓度梯度通过转运蛋白——SUT1进入筛管细胞(其细胞核退化,仅保留了线粒体等细胞器),进而运往储存糖类的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筛管细胞不具有生物膜系统B.植物细胞所含的多糖都是能源物质C.细胞存储糖类后有利于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强抗旱能力D.筛管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在线粒体中进行,为SUT1发挥作用供能5.人参是阴生植物,常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中。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陈文彬;李钢;蒲红伟【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29)008【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总页数】3页(P687-689)【作者】陈文彬;李钢;蒲红伟【作者单位】新疆钢铁集团公司医院;新疆钢铁集团公司医院;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392.11【相关文献】1.雌、孕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杜璟;张晓丽;蒋丽娜2.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J], 吴丽玲3.P53蛋白和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J], 周文化;许金许4.乳腺癌p53、c-erbB-2基因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黄志勇;陈海;孟凡清;罗宁玲;王宁5.雌、孕激素受体和p53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熊开琴;张秀辉;江贤萍;韩新华;李俸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R,PR,Her-2,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意义项鹏程;白雪峰【摘要】目的:分析雌二醇受体(estradiol receptor,ER)、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究其与临床病理学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对包头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84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Her-2、P53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与组织大小,组织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 结果:984例乳腺癌组织中ER的阳性率为64.0 %(603/984),PR的阳性率为56.8 %(559/984),Her-2的阳性率为24.9 %(245/984),P53的阳性率为54.3 %(534/984). 其中ER与PR结果相同,均与组织大小、组织类型有相关性(均为 P <0.01),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P >0.05). Her-2与组织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类型均有相关性(分别为 P <0.05、P <0.05、P <0.01);P53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P <0.01),与组织大小、组织类型无相关性(均为P >0.05). ER与PR表达成正相关( P <0.01),Her-2与P53表达成正相关( P <0.01),Her-2与ER、PR表达成负相关( P <0.01). 结论:Her-2 和 P53 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与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与组织学分型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有相关性,ER、PR与组织大小及组织学分型有相关性.%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estradiol receptor ( ER ) , progesterone receptor ( PR ) ,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and P53 in breast cancer and their correlation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factors.Methods:984 cases of breast cancer in Baotou Tumo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ER, PR, Her-2 and P53 in breast cancertissues of these patients,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size and type of tissues and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Among all breast cancer tissues, the positive rate of ER, PR, Her-2 and P53 was 64.0% (603/984), 56.8% (559/984), 24.9 %(245/984), and 54.3% (534/984) respectively.The result of ER was the same to that of PR.Both of them had correlation with the size, type of the tissues( P <0.01), and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0.05).Her-2 correlates with the size of the tis-sues,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type of the tissues ( P <0.05, P <0.05, P <0.01, respectively);P53 correlate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 P <0.01) and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size and type of tissues ( P >0.05).The expression of ER and PR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P <0.01) , so did the expression of Her-2 and P53 ( P<0.01).There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Her-2 and the expression of ER and PR ( P <0.01).Conclusion:As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poor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Her-2 and P53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ER and PR,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good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Her-2 and P53 correlates with histology subdivision and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while ER and PR correlates with the size of tissue and histology subdivision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31)009【总页数】3页(P3-4,80)【关键词】雌二醇受体;孕酮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53【作者】项鹏程;白雪峰【作者单位】包头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内蒙古包头014030;包头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内蒙古包头014030【正文语种】中文乳腺癌在我国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占恶性肿瘤的6.1% ~17.4%。
ER、PR、Her-2、VEGF、p53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分析作者:王娟黄炳臣吴雪铭苏群英林洁黄小英龙喜带来源:《右江医学》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分析。
方法;收集乳腺癌根治术标本213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Her-2、VEGF、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这些免疫组化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1)ER、PR和Ki67与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
(2)Her-2与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类有关(P<0.05)。
(3)p53与组织学分级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4)VEGF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进一步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R和PR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221,r=-0.258,P<0.05);Her-2、p53、Ki67和VEGF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231,r=0.288,r=0.063,r=0.217,P<0.05)。
结论;通过检测ER、PR、Her-2、VEGF、p53和Ki67多项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情况,可为临床有效判断乳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情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化;病理分析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3.002【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on expression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R),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53 gene(p53) and Ki67 antigen(Ki67).Methods;A total of 213 specimens of radical mastectomy were collected.And then,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ER,PR,Her-2,VEGF,p53 and Ki67 in breast cancer,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immunohist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was explored.Results;(1)ER,PR and Ki67 were associated with histological grade and clinical stage(P<0.05).(2) Her-2 were related to histological grade and 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P<0.05).(3) p53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istological grad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5).(4) VEGF was associated with tumor histological grade,clinical stag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P<0.05).Further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ER and PR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breast cancer(r=-0.221,r=-0.258,P<0.05);Her-2,p53,Ki67 and VEGF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reast cancer(r=0.231,r=0.288,r=0.063,r=0.217,P<0.05).Conclusion;By detecting the expressions of multiple immunohistochemical indexes including ER,PR,Her-2,VEGF,p53 and Ki67,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effectively judging the malignant degree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Key words】;breast cancer;immunohistochemistry;pathological analysis乳腺癌作为一种激素依赖性和异质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