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完整)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概况:

(一)试卷基本情况:

这次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由基础知识及运用、课内外阅读积累、阅读分析(含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作文四个部分组成。

(二)考查内容: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基础知识考查上,重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单纯考查纯记忆性和纯知识性的内容,以学生对语文知识能达到积累和灵活运用为考查的主要目标;在阅读考查上,注重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在写作方面,重在考查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情表达需要写作需要选择恰当的事例,写一篇记叙文。

(三)试卷结构简约、合理。各部分试题的占分比例为:基础知识及运用为16分,约占全卷总分的13.3%;课内外阅读为积累13分,约占全卷总分的10.8%;阅读分析36(其中现代文阅读为19分,占阅读的52.8%;文言文阅读为17分,占阅读的47.2%)占全卷总分的30%;写作为45分,约占全卷总分的40%。阅读和写作分数合计为86分,约占全卷的71.6%;卷面分5分占全卷总分的4.2%。

二、试题特点:

1.体现试题的教育价值,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

试题中涉及到的关于学习境界、理想抱负、审美情趣、个人修养、道德情操、家庭关系、心理思辨、珍惜现在等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考生的思想情操、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生态度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对语言文化的积累感悟,是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情况,又要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因此,对于学生语言文化积累的考查,着重放在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上,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主要是从运用的角度进行考查的。

关于文言文的积累,主要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积累和理解、文言语感、阅读感悟等情况。

2.突出能力立意原则,全面考查语文水平。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是试题的重点。所以,阅读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领悟能力,关注阅读中的理解程度和个人感受,关注阅读表达中的价值取向和创新意识;写作主要考查运用鼓励写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普遍感到有话可说。

三、学生答题情况。

(一)、基础部分的字词题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以后应该以专题练习的方式加强重点词注音、字形的复习巩固。默写题应该说出的很常规,都是能够预料到的重点句默写,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对这类题型的高要求认识不足,基本会背,但默写准确度不高。对于此类题型,在巩固背诵的前提下,狠抓默写准确度,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难写字的强调。以专题练习的形式不断强调、巩固,以保证送分的题目不丢分。

语言运用题失分率较高的是语段病句修改题和材料探究题。学生普遍不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答案随意性较大,抓不住得分要点。这与题型特点和平时的同类型题训练较少有很大关系。今后将重点训练常见的几种语言运用题型,讲清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得分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6小题材料探究题属于新题型,重在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得出探究结果。

(二)、古文阅读的得分率只有50%几,主要是因为学生词解、翻译遗忘较厉害,内容又把握不准。对古文的复习,还是要突出强调重点,划出重点词解、重点句翻译,列出问题进行落实。另外还需特别强调古文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的审题、析题、到文中去找答案、组织答案的习惯、方法、能力十分欠缺。比如第14、15题,答案非常浅显,只要会到文中去找答案,肯定能得分。再比如第17题,很多学生理解不了题意,其实题目也很简单。很多学生的答案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案空泛,缺乏组织,没有条理,抓不住要点。鉴于此,十分有必要多做题,多考试,通过练习强调方法、习惯,提高解题得分的能力。

(三)作文书写整体依然较差,卷面不够整洁,内容缺乏深刻性,语言空泛、贫乏,随意性较大。这反映出学生的书写态度不端正,不懂得要立意深刻,语言积累少,不善于联想、想象。究其原因:一是态度随意,二是不善于积累语言,三是作文训练少而不得法。

四、今后教学策略:

(一)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等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而运用,是积累的目的。要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像字音辨认、别字辨析、名句默写、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等,要学会化整为零,日积月累。对语言运用要在平常生活中加强语言积累和训练。要特别重视课本推荐的名著阅读,要让学生明确唯有亲自通读,才能得分。

(二)要加强阅读训练,既要立足课本,更要面向课外,扩大阅读面

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在中考占比较大的比重,绝大多数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因此要注意梳理课文,整合知识,适当拓展。现代文阅读教学要加强文体阅读意识,掌握阅读规律,加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探讨研究等方面的训练,要注意加强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要重视赏析,赏析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考虑;要使用一定的术语,要实事求是。积累一些文学鉴赏术语是非常有必要的。要重视探究,探究既要在文本层面上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也要引导学生对设问语境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究。要在指导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文本中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要让学生具有“尽量答出下一点”的探究意识。文言文阅读更要注意将教材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并牢固地背记下来。在记准词义的基础上,再抓句子的翻译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在掌握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练习,向课外文言文延伸。

(三)、立足学生的真情体验,切实抓好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呈现出新的作文取向——“生活作文”、“个性作文”,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从本次考试作文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今后的作文教学还须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比如,加强学生的审题与立意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主要着眼记叙文,训练点主要有:文章不走题,开头结尾尽量记叙或描写,主体要多用细节描写,要注意点题,要努力出妙语。

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亲爱的同学,走进中学的大门已有两个多月了,通过这段时间语文的学习,你增长了智慧,提升了能力。请认真完成这份试卷,别马虎、别草率。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6 分) 1、请将下面的一句话用楷体准确、规范地抄写到田字格内。( 2 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蜕.(tu ì)变玷.(di àn) 污B堕.(du ò) 落贪婪.( l án) )(2分) 诅.(z ǔ) 咒 禀.( b ǐng) 告 倔.(ju é) 强 奢.(sh ē) 侈 C 应和.(h è) 水藻.( zh ǎo) 澹澹.(d àn) 栖.( q ī) 息 D 枯涸.(hé)迸.(bèng)溅 3、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酝酿.(ni àng) )(2 分) 梦寐.(meì) A 酝酿茏罩花枝招展呼朋引伴 B 镶嵌湛蓝以往情深清澈见底 C 响晴空灵返老孩童宽敞明亮 D 缘份恩泽波光粼粼春燕啄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2 分) 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宽容,,。 6、观察右图,按要求答题。( 2 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最新语文试卷分析表

汪沟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三班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表 年月日

对试卷的分析和评价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⑴、试题类型、整体结构、题量、难易程度;各题型覆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素质情况及比例;⑵、试题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命题与课标、教材的联系程度;⑶、试卷是否清楚、准确;有无错误;⑷、题型和题数;难度和区分度;覆盖面和重点、难点的体现;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规范;阅卷评分是否严格、公正、无误;⑹、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次考试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等内容.

汪沟镇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三班语文期中综合能力自测试卷分析表 年月日

对试卷的分析和评价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⑴、试题类型、整体结构、题量、难易程度;各题型覆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素质情况及比例;⑵、试题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命题与课标、教材的联系程度;⑶、试卷是否清楚、准确;有无错误;⑷、题型和题数;难度和区分度;覆盖面和重点、难点的体现;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规范;阅卷评分是否严格、公正、无误;⑹、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次考试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等内容.

汪沟镇中心小学学校四年级三班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分析表 年月日

对试卷的分析和评价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⑴、试题类型、整体结构、题量、难易程度;各题型覆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素质情况及比例;⑵、试题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命题与课标、教材的联系程度;⑶、试卷是否清楚、准确;有无错误;⑷、题型和题数;难度和区分度;覆盖面和重点、难点的体现;⑸、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规范;阅卷评分是否严格、公正、无误;⑹、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本次考试对今后教学的借鉴意义等内容.

(完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清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清,“林黛玉”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清。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你的发现”一项失分较多,原因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初三语文期末试卷分析(2020年九月整理).doc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1、本试卷题型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阅读理解题与作文,分值分别为25分、45分、30分。满分100分。试卷总体难度中等,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一定的分数区分度。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题目,直接考察学生对书后生字词的掌握,对古诗文的背诵与记忆,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对文字大意的概括,贴合教材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3、注重考察学生多种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本试卷中,分为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阅读。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文体,在期末考试中有所体现,同时覆盖学生比较熟悉的记叙文,考察的课内文言文也是近年来中考的重点篇目,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4、作文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不少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叙事手法多样灵活,高分作文比较多。 二、做得较好的试题及原因分析 1、纵观学生的试卷,做得较好地试题为:基础部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以及作文。 2、原因分析如下: (1)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始终将字词的理解运用和课内文言文背诵作为重点,经常利用早读课给学生听写课后字词,默写课文,利用正课给学生讲解病句,总结积累知识要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字词功底较为扎实。课内文言文也是教学重中之重,让学生反复记忆,并经常以中考原题佐之,使学生如临实景,增加实战经验。 (2)将随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作业中,使学生形成时常动笔的习惯,做到提笔有话说,看到题目之后心里就能有思路。故而此次作文学生整体进步较为明显。

初一上语文试卷(人教版)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测试试卷 文 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亲爱的同学: 走进2011年的10月,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语文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初中的第一份语文试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缓缓打开! 一、积累与运用 (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诱.惑(y òu ) 耸.立(sh ǒng ) 藐.小(m ǎo ) B 痴.想(ch ī ) 屡.次(l ǚ ) 凹.凸(āo ) C 凝.成(n ín ɡ) 嶙峋.(x ún ) 虾.蟆( xi ā ) D 瞬.间(sh ùn ) 迸.溅(b ìng ) 鹤唳. ( l ì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沟壑 暴燥 明查秋毫 专心志致 B .宣腾 搔扰 获益非浅 坚忍不拔 C .坠落 宽恕 头晕目眩 仙露琼浆 D .刹时 呵责 险象叠生 一丝不苛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 .这件工作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大家都为之怡然称快。 B .福尔摩斯办案非常细心,他真是明察秋毫!” C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初中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C.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5.用所给出的词填空,将词的代号填入文中即可。 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要________地写,话要___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仔细细②规规矩矩③清清楚楚④踏踏实实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 ___,志在千里。_____ 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 _________________。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写出一个含有“日”的完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xx县第x中学 一、总体情况 参考人数:99人参加考试,最高分是95.5分,最低分是22分。及格人数89人,不及格人数10人,其中90分以上3人,80-89分26人,70-79分39人,60-69分21人。我认为本年级学生缺乏积极思考、扎实刻苦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上比较被动,平时需要老师督促,独立自主性较差,说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余同学则缺乏学习积极性,没有打好基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会学习,甚至放弃自己不学习。 本次试卷涵盖小学六年级全册的主要知识点是一份切合小学生 实际语文试卷。 整张试卷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其内容涵盖了字词句的运用、不同句子的训练,诗词的理解,实际的的运用,1篇文言文,1篇课文阅读的理解,习作几大板块,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价。 总体说来,本份试题涉及面广,题型多样,难易适中,试题命题符合学生实际,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做题分析 1、基础知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在字词句的运用上失分严重,出现错误较多。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加笔减笔情况严重。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够细心,导致第一大题失分严重。 2、积累运用。11小题主要是错别字,背诵没问题,12小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透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表达不同的意思,学生就很难拿捏。 3、阅读理解。15---20题文言文的理解掌握的不好,对古诗词的理解应加强,在理解的方法上应进一步渗透,使学生能自学古诗词,并加强背诵。21---25题现代文的阅读也表达的不清楚,应加强阅读训练,提高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整个六年级班的弱项,很多同学还没有读懂文意就盲目做题,想当然的写答案,审题马虎,不经思考,词不达意,书写潦草。平时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我都要求学生先通读一遍短文,再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重读短文并在文中批注答案,最后完整作答。但是,在翻阅试卷时,只有极个别的同学有做题痕迹,说明他们一直以来都没有转变观念,一味的用自己的方法盲目答题,不听老师的教导,没有掌握阅读答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编WORD版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 中考试质量分析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全部参加考试,全班总分3126.5分,均分92,优秀人数12人,优秀率35.29%,合格人数34人,合格率100%,学困人数0人,学困率0%。 1、基础知识部分的读音与字形题比较简单,学生答得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得满分(8分),这说明学生平时对字词的积累整合做得好,但是个别学生基础知识的练习还是不足。 2、名句默写从总体看掌握的较好,个别学生存在着会背却不会准确书写的现象。 3、病句修改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失分不多。 4、名着阅读以填空题的形式考察,大部分学生做得不好。 5、综合性学习前两小题失分不多,第三小题失分较多。 6、现代文阅读比较简单,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语言组织比较紧密。 7、文言文阅读中课内文言文选段后的4个题目完成较好,课外诗的理解不透彻,失分较多。 8、作文下笔仓促,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主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缺少文采,书写潦草者也大有人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教师方面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够,课外拓展延伸不够。名着阅读重视不够,阅读能力提高不明显。写作教学欠全面,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抒写真情不够。

2、学生方面的问题 (1)书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也是语文试卷考查的重要元素,但许多考生的卷面书写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清晰,不工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2)阅读部分考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信息筛选能力有待提高,对文本阅读不细致,抓不住关键信息。②、解说空洞,只做概括解说,不结合具体内容。③、整体感知能力不强,对答题的信息区域把握不准,所作出的答案仅限于文本局部,造成答案要点不全,甚至偏差的现象。④、部分学生答题完全脱离文本,凭主观臆断,答案出自自己原由的信息,或者就是相当然的答案。⑤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流畅,表述不完整,词不达意等现象屡见不鲜。 (3)写作方面:①、审题不清,不能很好地挖掘材料的意义,影响了全文的立意。②、提炼生活,挖掘生活的能力不够。许多考生选择了亲人的逝去,学习成绩退步,深陷网络等材料。但处理这些材料的时候浮于表面,③、材料的组织能力较差,思路不清,缺乏整体构思。④、语言表达不流畅,不严谨,缺乏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细致的描写,没有真情实感。⑤、作文写作中错别字频繁出现,作文中病句较多,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现象也不断出现。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还比较差。书写不规范、不工整,字迹难以辨认,字数不够。 三、期末目标 这次期中考试试题简单,加之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成绩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后半学期,我将继续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备课、上课、批阅作业,争取让成绩稳中有升。 四、考后反思及教学建议 1、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要加强字音、字形、成语、语病等基础知识的分类整理与练习,要让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 莅.临(wèi) 蝉蜕.(tuì) 着.落(zhuó) B.憔悴.(suì) 分歧.(qí) 徘徊.(huái) 微薄.(bó) C.热忱.(chén) 怂.恿(sǒng) 狭隘.(ài) 称.职(chèng) D.怅.然(chàng) 丰腴.(yú) 缥缈.(miǎo) 应和.(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杞人忧天人迹罕至浑为一谈 B.沾轻怕重刨根问底哄堂大笑 C.骇人听闻威风凛凛不可救药 D.各得其所喜出忘外众目睽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D.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B.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是不称职的?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 C.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D.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B.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填空题。(5分)

语文试卷分析样表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学科试卷分析乡镇学校:五年级姓名日期2018年2月 一、考试总体情况 1.试卷严格按《新课标》要求,紧扣教材,考查内容较全面,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没存在偏题和怪题,以考查语文中的基础、积累知识为主,兼顾学生的写话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题目编排从易到难,符 2、从试卷的题型来看,无论是基础知识部分,还是积累运用方面,都以教 灵活性强,符全学生的认知特点。 3.从考查的内容来看,试卷完全从教材的重点内容及要求入手,融入了一学期来“知、能”的方方面面,有拼读的掌握,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形近字的区别,成语的积累,古诗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文与生活,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二、试题情况分析 1.试题的基本结构 第一题基础知识,第二题重温课文,第三题课外阅读,第四题习作练习。 2.试题的特点 从试卷试题情况来看,本次试题出题范围广,涵盖知识点多,难度适中。考察内容涉及看拼音写汉字,词、句的积累以及句子的训练等,还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填空及理解能力、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古诗文的积累等。重温课文对课内课文进行了考察。课外阅读考察了学生的分析理解以及概括能力。习作练习

要求写出“我为喝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让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题目补充完整,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这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新课改理念,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本班全样) 2.各题得分情况(本班全样) 3.统计表中反馈的情况 第一题失分较少,基础知识掌握很好;第二题课内阅读个别学生回答不够准确总体失分不多;第三题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第四题失分最多,书写内容较少没有紧扣文题。 4.答卷中的典型错误 比较不足的个别学生在作文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不标准,格式不规范,还有个别学生没按照要求来写,题目要求写我为喝彩,而有的学生没认真审题,有的内容没写具体等。 四、卷面凸显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 得分较高的题目基础知识题,这些题目考查的内容都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平时训练量比较大,学生能充分掌握,故得分率高。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纵观整份期末试卷,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下面就本年级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5人,平均分85.5分,及格人数25人,及格率100%,最高分98.最低分为73分。 三、试题分析 1.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能力失分率原因为:一是积累的量少,虽有一定的积累量,但错别字太多。可见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在积累方法上只注重背,忽略写;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够。 2. 课内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反映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今后

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 3. 课外阅读,失分相对教多,学生积累比较少,思维不够开阔,只要是老师没有讲到的,就不会做,做不好!反映出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欠功夫。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高,明显地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在分段、错别字、标点符号等问题上而被分也不少。 四、反思与建议 1.继续抓好语文知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理解和阅读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引导督促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当然,还要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方法。 2. 读写结合加强作文训练。 目前看学生的作文问题也很突出。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要打开学生练笔的各个渠道。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不应该再是师生分析讨论的中心,而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老师的责任就是借助于这些课文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读写结合的渠道有很多,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通过各种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A.滑稽(jì)称职(chèng)擎天撼地(qíng) B.澄澈(dèng)丫杈(chà) 波光粼粼(lín) C.嬉戏(xī)踉跄(niàng)随声附和(hé) A.风韵仙露琼浆浓荫瘦骨磷峋 B.寥阔贻然自得竭石花枝招展 C.纳罕险象迭生宛转各得其所 ①EP-3型飞机不但可以克服特高频通信系统的抗__________性,而且能够使用测向设备对有关的通信所在地实施定位。 ②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样,强烈_________那些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 ③“西博会”的举行为杭州经济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_________提供了契机。 A.干扰斥责腾飞 B.干扰谴责腾飞 C.骚扰谴责腾越 A.他做了个鬼脸,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B.伏尔泰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C.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各得其所。 的前进,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①云雾渐渐稀散 ②云雾渐渐浓厚 ③清风把月桂的芳香吹送 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 ⑤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 ⑥阳光从浓云后面透射出来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如今已经没法弄清楚了。B.“我会成功的。”她在心里默念道:“我一定会成功的。” C.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D.吴山脚下的河坊街别具特色。有古色古香的美观建筑;也有热闹繁荣的老字号商铺 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六(一)班 一、整体情况 本次测试有5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5分及格率:90% 优生率:60% 二、卷面分析。 本次期中试内容很全面,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情况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这份试题,其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内容包括抄写句子,拼音写词语,选择,按要求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和习作。是一份难度不大,题型灵活的试卷。 三、试题分析 好的方面: 1、掌握生字词较扎实。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拼读音节,正确地书写生字新词,说明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是比较牢固的,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相对重视的结果。 2、课内词语积累情况较好。补充成语部分学生出错较少,成语掌握的情况比较好,正确率95%以上。改写错别字正确率较高。 3、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做按课文内容填空题出错少,可见学生和老师平时做到了对重点课文的多读多背多延伸。 4、作文整体情况较好。给材料作文,写一件幸福的事,家都有话可写。大部分学生有生活的具体事例,能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语句通顺流畅,一气呵成;中心突出。学生的审题能力有了一定提高,80%的学生能准确地围绕要求写一篇记叙文,选材都能从各自的生活出发,体现个性,题材丰富,叙事较清楚,但语言较平淡。得到高分的作文不多,一类作文占70%左右。 不足之处:

1、部分知识落实不够。卷面整体看不够美观整洁,字写得不端正的和涂改的较多。答题时书写水平不高。部分学生拼音基础较差,甚至都认不全,胡乱答题,失分较多。填写有关戏曲的成语,由于学生没能懂成语的意思,出错率较高。仿写句子学生出错率较高,没能分清句子结构的特点。修改语段学生找的错误不全面。 2、课外积累不够丰富。对于课内词语学生掌握非常好,但对于课外词语积累及运用很是欠缺。。 3、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阅读(一) 这是考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少数同学对课文内容和老师讲过的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已有所遗忘,大多数做得还不错。 阅读(二)这则阅读题出得很灵活,都需要学生能用概括、通顺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对题目的解答,有一定难度,这也恰恰是学生的弱项,理解、概括、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大部分同学做得较好,然而有少数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抓不住关键,或是没有深入阅读把文章意思理解透彻。因此扣分较多。4、作文中的不足。①作文套话多,反映出学生思维不开阔,阅读量不足,生活内容不丰富。②语言干巴,不生动,缺乏表现力、条理性。③审题能力偏差,写幸福的一件事,有的同学没能写出幸福④少数学生不能认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写作文就编些不可信的事。⑤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太低,习作不会分段,字数不足300字,出现较多的错别字。语言积累欠缺,表述不清,遣词造句能力不强;习作选材方面还要加强。 从学生的习作所反映出的问题中,我深深感到: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我在学生练习写作的过程中要有具体的指导,并提供充分练笔的机会,而且更应要求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最后达到个性习作,百花争艳的满园春色! 四、整改措施 1、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全面)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涉及知识面广、题型较为全面、难易适中、关注教材、贴近中考。试卷分为三大部分读-书、读-思、读-写,总体上体现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基础知识积累,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 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的教学意识做好准备,作为九年级语文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读书,读思,读写三大部分组成。试题第一部分为读书,共12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涉及古诗词默写等。第二部分为读思,涉及重点字词的形音义、课文理解、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共38分。课外名著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运用、识记能力。第三部分是读写,计70分。为了与现实生活紧密配合,降低难度,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设置了一个现代文阅读,一个多材料阅读,一个大作文,命题作文,明确指出书写占5分。总体来说,我感觉本次试题难易适中,考查比较全面。三个部分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此套试题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试卷分析

第一部分读书 第1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由于对书法字体不了解,不能用楷体正确规范的写出。有些写的不是简化楷体。有些同学字迹潦草,涂改严重。还有不认真审题,不看下一句。 古诗题目简单,得分率并不高。问题集中出现在古诗文默写中。学生的错别字上失分较严重,理解性填空也出错较多。充分暴露近一段时期网课学习问题。 第二部分读思部分,得分率在70%左右,失分原因有:学生整体阅读意识薄弱,缺乏对名著文章的整体把握;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答题方向正确,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简洁,不明确;开放性试题答题内容空洞,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泛泛而谈,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见解。例如第4题:名著阅读(3分)。试卷中的问题1、名著内容把握不准。2、具体情节不理解。再如第7题试题:议论性文字。(10分)试卷中的问题1、观点不明确。2、两种论证方法不全,或者不会论证,没有积累的素材。3、个别同学结构不条理。又如文言文阅读11、词眼、文眼的概念不到位,古诗文主旨掌握不到位。12、13题课外文言文不理解文章内容,看不懂文意,失分较多。 第三部分读写部分,得分率在75%左右。阅读语段后的短文理解有点难,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答题方向正确,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简洁,不明确;开放性试题答题内容空洞,理解上存在问题。例如第15(2)题任选一角度进行赏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库试题

拉萨市2011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 试题库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祝贺你们顺利地度过了升入初中以来的第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里,你的语文学得怎么样呢? 通过“旅行”,你是否发现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今天,让我们一起检查一下旅行的收获吧!希望你们能在完成下面题目的同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并预祝你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绽.开(zhàn)伫.立(chù)沉浸.(qìn)迸.溅(bèng) B、朗润.(rùn)酝酿.(niàng)鸟巢.(cháo)黄晕.(yùn) C、澄.清(chéng)慈.善(cí)看.护(kān)薄.雪(bó) D、梦寐.(mèi)称.职(chèn)赏赐.(cì)嫩.芽(rùn) 2、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更胜一筹变化无常海枯石烂返老还童 B、德高望重闲情逸致豪不犹豫遥遥在望 C、轻飞曼舞恍然大悟各得其所千恣百态 D、苦心孤指随声附和骇人听闻神通广大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花枝招展 ..(迎风摆动) B、繁花 ..嫩叶(花开得非常美丽)水波粼粼 ..(水势浩大的样子) C、获益匪.浅(不)猝然 ..长逝(突然去世) D、黯然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宛转 ..(形容圆润柔媚)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有理想的人奋发向上。 B、通过大家的努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C、墙壁非常雪白。 D、他穿上帽子出去了。 5、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戏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 C、《论语》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著的一部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代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曲子的题目。 6、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 一、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题覆盖面广,全卷共十个大题,分为基础知识、联系文章内容填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四个板块,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有:选择字的正确读音、读拼音写词语、汉字的规范书写、组词、补充成语并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外阅读、习作等。但试题难度不大,都是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课内外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题依纲靠本,不出偏题、怪题,大部分为课内知识,如所考查的字词,基本上都是第十二册语文课本上的生字新词,所占分数为15%。第二大类型属课内句子、修辞、课内填空、标点,所占分数为28%;第三大类型为课内外阅读,所占分数为27%;习作所占分数为30%。课内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 如第四大题的第2小题是按要求写句子,具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想来灵活答题。习作一项的开放性也比较明显,主要写一写小学生课外一次难忘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选材范围贴近学生生活,只要具备基本的习作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应该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 二、学生答题情况 全班57名学生参加考试,语文科的平均分数为64、75分,及格率为62%,优秀率为20%。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比上学期有进步,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很多不足。 现将学生各部分的答题情况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这部分共三小题,满分为15分,得分较高的是第一、三题,得分较低的是第二题。从这部分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字词的积累这方面做得较好,而对汉语拼音、词语的解释能力以及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则表现较差。如第2题中,少数学生未能选出词语判断(2)题。学生对日积月累、关联词语、反问句的仿写掌握的较好。第二部分:联系文章内容填空 本大题覆盖面较广,有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有课内的和课外的。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本大题学生失分较少。答案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新教育的思想。第四题的(2)题口语交际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可见学生在语言的表达方面有很大进步,这道题的分基本能得到。 第三部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部分共两个阅读分析题,满分为27分。第一个阅读是课内阅读,得分率达到96%,学生对于分析感悟,回答的不太准确。第二个课外阅读分析,得分率达到89%。共5小题,第4、5小题中有些学生没有把握住文章重点来回答而得分不全。课外阅读一项,显示出学生尚缺乏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努力提高。 三、反思与对策 1、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知识积累多了,基础才能厚实。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而积累和运用,均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河北远洋希望学校:马越良 周烨桐 第一部分成绩分析 此次考试,分析结果如下: 第二部分试卷分析 此次试卷主要考察的是九年级上册的综合知识。各类知识点考察全面,较好的测试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整体来看,学生答卷情况差强人意。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平均分16分,正确率66%) 学生对这一部分试题掌握的不够好。仍然要进行巩固加强。问题最大的是以下四个小题。 第一题,古诗词默写,此题满分为6分,结合诗词理解默写诗句,此题表现的问题很多,一是理解有误默写的诗句没有对应上,二是一小部分学生背的不牢固,提笔就忘,甚至有几名同学空着,正确率为40%。掌握不牢固,这一项复习较早,有些基础好的同学做题马虎,比如欲语泪先流,“欲”写成“寓”。这在一个侧面警示我:基础知识仍然要常抓

不懈。 第二题修改语病 这道题正确率较高,但仍然不同忽视,学生对语病的常见错误,总结起来仍是一头雾水,还应该加强系统化的训练,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才能做到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改错都能应对。 第五题名著作者的基础知识掌握 这道题在二班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出现错误,鲁迅是在初中可以说最为重要的文学家,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来自于小说集《呐喊》,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仍是不牢固,以后我会紧抓重难点,多加复习和训练。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古诗词部分)平均分4分,正确率17% 这道题考察的是课内诗词的理解,大部分同学都很好的掌握,可仍有部分同学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遣冯唐和射天狼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仍然没有做到都写出来,这也给我了一个警示,要加大对知识的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第三部分:文言文(平均分12分,正确率80%) 此题考察的是课内文言文,完全考察对知识的掌握,涉及的知识点包括词意,翻译,和段落理解上,这道题大多数人都能很好的掌握,但对基础知识仍要常抓不懈。 第四部分:阅读理解(平均分18分,正确率72%) 阅读部分这次考试为两道记叙文的答题,总体回答较好,题型也较为简单,但在修辞手法上,仍需要明确怎么回答拟人手法的作用。 第五部分:作文。(平均分40左右) 此次作文的得分率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材料选择和语言运用不够恰当。命题作文的形式大家把握的较好,对此,我比较满意。但是,问题也不少。学生选择材料比较陈旧,不能够较好的表达出自己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本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啜泣(chuò) 玷污(zhān)贪婪(lán) 丰硕(shuò) b.眩目(xuán) 鹤唳( lì) 济南(jì) 风韵(yùn) c.迸溅(bèng)黄晕(yùn)朗润(rùn)奢望(shē) d.竦峙(sǒng)贮蓄(chú) 梦寐(mèi)管弦(xuán)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阴晴圆缺突如其来多愁善感 b.心旷神怡瘁然长逝险象迭生 c.玲珑剔透德高望众坚韧不拨 d.专心志致水更清冽盘虬卧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b、初一(2)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c、他们从小一块长大,亲密无间,别人都说他们俩合二为一。 d、登上巴岳山天灯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这种鱼能像蚕一样吐丝,并借助腹鳍和尾鳍将丝织成睡衣。 ②地中海海域生活着一种色彩非常漂亮的鹦鹉鱼。 ③有时候鹦鹉鱼病了,自己无力从睡衣里钻出来,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 ④每天晚上,它们就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安安稳稳地睡觉。 ⑤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并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 a. ②⑤①④③ b. ⑤②③①④ c. ①④⑤③② d. ②①④③⑤ 6、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3分) 7.学校举办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主题的“语文活动周”活动,你和班里的同学参加了以下几个板块的活动。(6分) (1)班里将组织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活动,假如你是组织者之一,请设计几个学习活动方案,如精彩店名。(2分) (2)【语文纠错】社会语文环境需要保护和净化。同学们寻找生活中使用语文不规范的例子,在校园网上发表,如:①“即来之,则安之。”(出版物)②“招聘启示”(街头广告)请对这两个例子进行“语文纠错”。(2分)

语文试卷分析模板

语文试卷分析 新甸镇中心校 2018年1月15日 语文试卷分析 2017至2018学年度上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顺利结束了,语文期末试题以教材为本,考核了学生基础知识、实践应用等能力,体现了基础性、全面性、实践性原则,科学地系统的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面把本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如下: 一、对试卷的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覆盖面广,既照顾了优等生又兼顾了中差生。立足基础,重视能力,难度适度,体现了灵活性和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考查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以学生发展为本,考查了学生字、词、句、段、篇、章等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作文等能力的考查,科学合理,试卷整体上从诸多方面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检测,总体上说,本次语文试卷,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检测,紧紧围绕新课标,基本不存在偏题、怪题的考查,试题关注了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试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些题目贴近生活又涵盖了语文的素养。课文内容精彩回放,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阅读题难易适度,很有科学性,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试题加考些实践题会

好些。因为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考查了学生实践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题还可以。 1、得分情况 本班39人参加,平均分分,及格率100%,优秀率%,本次考试最高分103分,最低分,90—103分30人,80—89分4人,60—79分5人。 本次试卷共5大道题:第1题字词练兵场,主要考察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掌握能力和使用能力,得分率%,第2题句子大练兵,有句式转换、关联词语、修改病句,得分率93%,第3题课文回忆屋,主要考察书上的一些知识,得分率95%,第4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学生的得分率88%,第5习作快乐谷,学生得分率86%。 2、失分情况 主要失分题是第4、5题,第4题阅读短文,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得分率88%,第5习作快乐谷,以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为题完成写作。这道题有的学生错字连篇,有的学生上句不接下句,读不成句,更有甚者有个别学生文不对题,所以此题的得分率为86%。 通看语文试卷学生多数在句子、阅读、作文这些题上丢分,可见,当前应重视句子、阅读、作文方面的训练。 3、学情分析 教学中讲究的是因材施教,,考后和考前结果对照就可以看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好地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