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中考试卷分析(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6
济南往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济南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之一?A. 注重文学常识的考察B. 侧重数学计算能力的测试C. 强调物理实验技能的评估D. 着重英语语法知识的检测E. 忽视历史事件的回顾2. 济南中考语文试卷通常在每年的什么时间进行?A. 3月份B. 6月份C. 9月份D. 12月份E. 不定期进行3. 下列哪个不是济南中考语文试卷的常见题型?A. 选择题B. 填空题C. 计算题D. 阅读理解题E. 作文题4. 济南中考语文试卷的出题原则是什么?A. 难度逐年降低B. 题型固定不变C. 紧贴教材内容D. 强调课外知识拓展E. 忽视基础知识考察5. 济南中考语文试卷的难度系数一般如何?A. 非常简单B. 相对简单C. 中等难度D. 相对困难E. 非常困难二、判断题1. 济南中考语文试卷的出题范围只限于课本内容。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一):填空题默写题考察了《过零丁洋》《诗经蒹葭》《岳阳楼记》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四篇都是重点备考的对象,不多说。
名著阅读考察了《孟子》,也是学生需重点注意的名著之一。
其考查形式给各位考生的备考供给了一个方向,即名著的相关文学常识、涉及到名著的课文的具体资料(包括提到的重要地点、时间、人物、事件、主题)都应当成为重点记忆的对象。
选择题题量六道,东城与西城一样,题型上稍有创新,将关联词替换成了病句。
其六种题型中,字音字形与西城海淀一样,都涉及到对新增二十个词语的考察。
其他题,病句题不难,而标点、语意衔接及修辞则是十分难为各位考生了。
标点所考察的书名号用法及引号与其他符号的位置关系会难倒一批考生;语意衔接考察的是上下文资料及语法结构的严格一致,语感稍差的同学都选不出来;修辞手法中所附的材料可用不知所云来评价,材料过于晦涩,且主题太不明显,中考不太会出这样的材料。
综合性学习第一题,整合并概括材料信息。
材料形式为表格+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概括两个要点并不难,表格的概括相对较难,表此刻表头不够清晰,能做出的同学需有较好的逻辑思维。
第二题,概括采访记录。
思路跟2019年中考一致,基本上需概括的关键词都在各个材料的第一句话中,要概括的自我的理解也只是各个看法的整合,这使得本题很容易。
第三题,考察学生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的本事,比前两题难,但若掌握了方法,本题也容易。
仔细审题可知,标题中已知部分对应的是材料最终一段,所以学生需概括的即是一二段的资料,一段写爱心分队诞生,二段写分队用爱心传递温暖,将这两个意思概括为与标题已知部分格式一致的句子即可。
文言文阅读从篇目上看,考察的是《陈涉世家》,就预测性来说,不算成功。
题型则是一贯的实词解释、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可分析之处不多。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王蒙《新疆的歌》相对海淀、西城文学类阅读都选择亲情主题的文章,东城选取的主题比较晦涩,王蒙的《新疆的歌》,是一篇主题偏向于地域文化的抒情散文,理解上来说,会比《苏醒中的母亲》及《母亲》都难。
初三语文试题分析初三语文试题分析(一)本次初三期中语文试题根本符合中考题型模式,强调根底,更注意实力,是一份较有质量的试卷。
就学生答题状况,分析如下:一、学生的根底、根本语言运用实力还需花大力气、有针对性地夯实、提高。
根底局部的字词题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主要缘由在于学生对“次第”这个词较生疏,“簌簌”字形较难,以后应当以专题练习的方式加强重点词注音、字形的复习稳固。
默写题应当说出的很常规,都是能够预料到的重点句默写,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对这类题型的高要求相识缺乏,根本会背,但默写精确度不高。
对于此类题型,在稳固背诵的前提下,狠抓默写精确度,特殊是同音异形字和形近字、难写字的强调。
以专题练习的形式不断强调、稳固,以保证送分的题目不丢分。
语言运用题失分率较高的是语段病句修改题和材料探究题。
学生普遍不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答案随意性较大,抓不住得分要点。
这与题型特点和平常的同类型题训练较少有很大关系。
今后将重点训练常见的几种语言运用题型,讲清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提高得分率。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第6小题材料探究题属于新题型,重在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得出探究结果。
二、学生的综合阅读实力仍特别欠缺,亟待加强方法指导和系统训练。
首先,古文阅读的得分率不高,只有50%几,主要是因为学生词解、翻译遗忘较厉害,内容又把握不准。
对古文的复习,还是要突出强调重点,划出重点词解、重点句翻译,列出问题进展落实。
另外还需特殊强调古文学问迁移实力的训练。
其次,古诗文阅读是最近列入中考考试范围的新题型,应当加强诗词教学的系统性。
引起重视,通过专题练习、复习,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鉴赏实力。
再次,现代文阅读局部学生的审题、析题、到文中去找答案、组织答案的习惯、方法、实力非常欠缺。
比方第14、15题,答案特别浅显,只要会到文中去找答案,确定能得分。
再比方第17题,许多学生理解不了题意,其实题目也很简洁。
许多学生的答案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案空泛,缺乏组织,没有条理,抓不住要点。
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时淑娟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针对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和13年中考动向两个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老师们指正。
一、先来分析一下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
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分值都是110分,题型基本相似,近两年完全相同,都是三大块:基础知识、阅读、写作。
第一大块:基础知识所占分值是45分,涵盖面很广。
近三年中考语文反复出的题型有:1、围绕字音、字形、词义出了一道题,这道题6分,都是从学过的课文中抽出一段,给某个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选词填空。
近三年都考了,都是从名篇中抽取的,10年是鲁迅的《社戏》,11年是朱自清的《春》,12年是鲁迅的《故乡》,都是名家名篇。
两个注音、两个根据拼音写汉字、两个选词填空。
应付这样的题怎么办?一是利用早读时间多读课文,对课文语句似曾相识,题就好做了;二是大量收集相关的这样的题,让学生做或让学生和老师自编题来做,你出一道,我出一道,换着做,就可以做很多了。
三是积累注释中的字词。
更要关注例年来的中考试题,这6分就不难得到了。
2、排列句子顺序这道题也是近三年都有的一种题型,仍然是从课文中抽出一段或若干个句子,打乱原有顺序让你重新排列,这道2分题得到它还是要对课文熟悉,多读课文,再凭借对语段的理解,重新排列,与原文相符也是不难的。
3、文学常识每年都要考一道题,有关作家、作品名称及内容,人物及性格特点的表述正确与否,针对这道题在专项复习时我会将应知应会的相关常识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识记,这2分题想得到要付出点辛苦。
因为文学常识也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更要关注名著推荐的文学常识。
4、病句修改也是近三年考的一种题型,还是2分题。
黎族学生对这道题会感到很吃力,因为他们普通话说的不好,哪懂得这个句子的语法,用词上是否得当呢?针对这道题就要向学生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尤其是辨析病句的病因(比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等。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第1篇:本次语文试卷由三部分组成:积累与应用;阅读本事;写作本事,基本与中考题型相吻合,现就这份考卷及本校学生完成情景作一些分析。
一、考卷与考情分析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试卷由积累与应用;阅读本事;写作本事,三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本事、语言应用本事、体验感悟本事。
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原则,异常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
就从学生答题情景看,积累与应用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阅读本事部分其次,写作本事完成得较差。
这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
如第16题大部分学生是回答了难受字样,却没有回答无可奈何这感受。
写作本事部分完成较差,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成,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时间较短有关。
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十分完整,逻辑条理十分严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达中心,只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写到哪,文章文采也较差。
二.反思与经验总结1、狠抓语文只是积累,让学生每一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本事。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字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和整体感知本事,并告诉学生杂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
3、文言文教学要强化。
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认知文言实词、虚词,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构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
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文,按照三大文体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的文章,可根据每册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作文训练。
还要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文为心声的作文习惯,写自我真正感受过的资料,必须会更加得心应手。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集合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一、总体分析这一份模拟考卷,能够说是命题者花了必须心思,出的十分成功。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初中三学年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本事,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今后的中考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虽然难度系数有必须提升,但贴合今年中考的命题导向。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在参加的考生中最高分为101分,最低分为6分,其中以80__90分的居多,较往常相比确实有点难度。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书写,拼音的正确读法、病句的修改、古诗文名句默写、运用、名著积累、语言的实际运用等几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1、汉字书写。
这一题不是简简单单的规范抄写而是要求学生从多词语中选择拼音、写法正确的一项综合性较强。
2、病句修改注重与课本接轨,既考查了对文本的熟悉又巧妙的考察了学生的修改病句的知识。
3、名句填空。
第1__4题是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
难度较小,除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
第5题和第6题是理解性填空还是比较简单的,也容易得分。
最终一是考查学生的筛选本事。
有新意的是加进了对现代文名篇名段的考察,体现了中考的立足课本,以本为主的思想。
4、名著积累。
名著题不是简单的考名著知识而是将语言的运用与其结合起来,可谓一举二得。
5、语言运用题。
这道题既联系了实际,又考察了学生的语法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
学生要想选对须仔细思索。
(二)阅读(一)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延续了传统的比较阅读,选择了《爱莲说》与《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在题型的设计上也是由易到难,由课内的知识识记到课外的理解运用。
异常是第7小题前面考文题后面考作者有必须的迷惑性。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初中语文试卷分析篇1:初三语文考试试卷分析一、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求知识积累,也要求了对于试卷的分析力度。
1、试题结构:全卷包括文言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三大部分,共26道小题,2、试题特点:(1)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默写、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及内容理解,也适应中考改革方向,增加了对虚词的考查。
但在题型设置上还不全面,如:对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文可作理解性默写的考查;对虚词可设置选择题进行考查。
(2)注重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与中考接轨,两个语段都是课外的,分别为记叙文和议论文,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准确提炼和表达的能力。
(3)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和掌握,题干表述严密。
二、试卷分析问题分析:从总体看,一是考生试卷平均分仅为109.70,得分率仅为73.13%,二是高分少。
三、优良率21.28%;及格率94.33%。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得分率:83.71%;课外文言得分率:61.42%;文言文常见实词和默写掌握得不错,翻译句子还有待规范。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议论文语段得分率:80%;记叙文语段得分率:63.65%;表述不严密,不能捕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能力、概括能力还要训练。
第三部分作文作文得分率:71.92%;缺乏真情实感;选材无新意;缺乏点题意识,中心不明;书写潦草,标点不准确。
三、改进措施我们三位备课组老师对这届学生应该说是非常了解,平行班几乎都有半数的学困生,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懒惰学生,这些都是我们教学落实的巨大障碍,针对这一生源的现实,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根据09年中考的考查内容,我们备课组从文言文、现代文和作文这三方面拟订计划:1、利用假期和放学补课时间进行现代文阅读的复习训练,现代文阅读的基本阅读方法、基本题型和答题规范作好人人落实关;2、对九年级的教材作全面分析调整,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今年要单独列块,根据考查内容作系统全面的复习。
近三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德胜初中初三语文备课组近三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有何特色呢?本人就三年来试卷阅读作一浅显分析。
一、基本态势从语文试题来看,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考查,在试题结构上考查的内容涉及面广,答题要求高。
南通市的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基本稳定(题量、题型、分值)2012年、2013年、2014年的试卷总分均为150分,题量均为22题,都是五大板块: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
基础知识部分两年里都考查了汉字书写与拼音、词语运用、综合实践能力(都有名著阅读)、诗文默写。
略有变化的是2012年考查病句修改、为校刊栏目取名、代写申请书,2013年考查仿写句子、自拟读书格言、口语交际(邀请),2014年考查与2013年相仿,将读书格言改为了“启事”应用文书写。
古诗文阅读欣赏考查点相似,第一题都是分析诗句描写的画面的特点,稍有区别的是题型有异,2012年、2014年为填空,2013年为问答。
第二题都是感知内容,结合诗歌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情感体悟)。
文言文考查题量、题型也基本稳定。
都是8—12题,依次考查句子停顿、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理解、拓展阅读。
现代文阅读必考散文,选考议论文、说明文。
三年来都是设置了9题,2012年考议论文,考查论点概括、开头的作用、事实论据的作用、联系实际感悟。
2013年考说明文,考查信息概括、引用目的及实际应用。
2014年变化较大,以非连续性文本出现考查了信息概括、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不同表达方式及效果、联系实际感悟。
散文2013年2012年 2014年17.作者态度4分17.标题词语理解4分17.文章内容概括4分18.写现实生活有何意义4分18.选材是否偏题4分18.语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9.句子表达特色4分19.代词作用4分19.语言特色赏析4分20.语境中句子含义4分20.自找句子赏析4分 20.语境中句子含义4分21.比较阅读5分21.联系句子理解感悟4分21.内容比较类6分写作能力考查。
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一):一、基本情景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yyy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zzz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资料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试卷整体坚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坚持不变,但经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供给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我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景,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景抽样调查,具体情景如下: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当是很容易的。
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确定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
多数学生失掉2--3分。
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时练习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及时纠正。
2、句子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
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级选择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并写出理由。
教师乍一看不明白选哪个,更何况是学生。
二年级第十题“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失分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逻辑思维本事不强。
3、积累所考查的资料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通用10篇)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1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一上半学期已经悄然度过,期中考试随之而来。
期中试卷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检阅的工具,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挥洒自信的舞台。
现将本次语文考试试卷做以下分析: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全卷共分3大块20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名著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知识。
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
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的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理解及名著阅读等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情况。
试题较往年难度有所降低,词语解释由四个缩减为两个,句子翻译也选择了较短的句子,文章内容理解题也很基础。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共三篇,第一篇为课内现代文《风筝》,第二篇和第三篇为课外现代文。
和以往不同的是第二篇为文学性较强的现代文,第三篇为比较简单的说明。
三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四部分是作文,40分。
文题《我最想做的一件事》,要求学生写一篇能够叙事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并且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二、考试情况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得分率较高。
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第2题古诗文默写和第4题成语意思理解得分较高。
这部分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题和第5题,第1题和往年相比取消了修改错别字,字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各增加一题,学生不能准确写出“啜”和“贮”二字。
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一):一、基本情景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yyy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zzz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资料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试卷整体坚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坚持不变,但经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供给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我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景,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景抽样调查,具体情景如下: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当是很容易的。
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确定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
多数学生失掉2--3分。
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时练习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及时纠正。
2、句子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
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级选择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并写出理由。
教师乍一看不明白选哪个,更何况是学生。
二年级第十题“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失分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逻辑思维本事不强。
3、积累所考查的资料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一):填空题默写题考察了《过零丁洋》《诗经·蒹葭》《岳阳楼记》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四篇都是重点备考的对象,不多说。
名著阅读考察了《孟子》,也是学生需重点注意的名著之一。
其考查形式给各位考生的备考供给了一个方向,即名著的相关文学常识、涉及到名著的课文的具体资料(包括提到的重要地点、时间、人物、事件、主题)都应当成为重点记忆的对象。
选择题题量六道,东城与西城一样,题型上稍有创新,将关联词替换成了病句。
其六种题型中,字音字形与西城海淀一样,都涉及到对新增二十个词语的考察。
其他题,病句题不难,而标点、语意衔接及修辞则是十分难为各位考生了。
标点所考察的书名号用法及引号与其他符号的位置关系会难倒一批考生;语意衔接考察的是上下文资料及语法结构的严格一致,语感稍差的同学都选不出来;修辞手法中所附的材料可用“不知所云”来评价,材料过于晦涩,且主题太不明显,中考不太会出这样的材料。
综合性学习第一题,整合并概括材料信息。
材料形式为“表格+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概括两个要点并不难,表格的概括相对较难,表此刻表头不够清晰,能做出的同学需有较好的逻辑思维。
第二题,概括采访记录。
思路跟2011年中考一致,基本上需概括的关键词都在各个材料的第一句话中,要概括的自我的理解也只是各个看法的整合,这使得本题很容易。
第三题,考察学生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的本事,比前两题难,但若掌握了方法,本题也容易。
仔细审题可知,标题中已知部分对应的是材料最终一段,所以学生需概括的即是一二段的资料,一段写“爱心分队”诞生,二段写“分队用爱心传递温暖”,将这两个意思概括为与标题已知部分格式一致的句子即可。
文言文阅读从篇目上看,考察的是《陈涉世家》,就预测性来说,不算成功。
题型则是一贯的实词解释、句子翻译与文意理解,可分析之处不多。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王蒙《新疆的歌》相对海淀、西城文学类阅读都选择“亲情”主题的文章,东城选取的主题比较晦涩,王蒙的《新疆的歌》,是一篇主题偏向于地域文化的抒情散文,理解上来说,会比《苏醒中的母亲》及《母亲》都难。
佛山市近三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分析(09、10、11)题型:一、基础知识:1、拼音(选择题)2、错别字(选择题)3、选词填空(选择题)4、病句(选择题)5、句子排序(选择题)二、文言文09年:愚公移山10年:醉翁亭记11年:狼题型:选择题考点:6、解释字词7、虚词“以”的用法与别的不同8、句子翻译9、文意理解10、文学常识、写作手法分析三、积累与运用:09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出师表》里表达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10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阳楼记》里寄托作者远大胸襟的句子:11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畏浮云遮望眼,直缘身在最高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师表》里表现诸葛亮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四、综合性学习:09年:针对培训班、补习班,双方展开辩论,正方认为:这种做法利大于弊,首先有利于增长见识,培养兴趣;其次能提高综合素质,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作为反方,请发表观点。
10年:写推荐理由,《范进中举》《我爱这土地》《那树》《威尼斯商人》11年:依据《论语十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写80字的演讲词。
五、现代文阅读1、散文:2、议论文:(09年是说明文)(1)、概括某一特征;(2)、论证方法;(3)、补充论据;(4)、简述论证思路;六、名著导读:09年《骆驼祥子》10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1年《水浒传》七、作文:09年题目是:我还缺少点什么?10年题目是:智慧伴我成长11年题目是:每天都是一首诗八、附加题: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古诗鉴赏(4分)。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最终五篇)第一篇:初中语文试卷分析初中语文试卷分析初中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
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
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分。
文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
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 600 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 左右。
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 8 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
此外第 3 题得分率也仅为 30%,让学生分析出字义(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
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内紧密联系,材料内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
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写法、总结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
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近三年语文中考试题分析题型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选择题1.字音2.字形3.俗语运用4.填语句5.修辞6.标点(8分) 1.字音2.恻隐蒙蔽焕然一新异想天开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冰冻三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之寒不入虎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得虎子初初生牛犊不怕虎4.语句连贯选择(8分)1. 字音2.字义谋略谋略谋略--谋生3.填词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功亏一篑4.语序1.字音2.解词3.关联词4.标点5.排序6.修辞作用12分填空5.默写6。
名著导读(8分) 7.默写陶渊明《饮酒》陶渊明《饮酒》杜甫《望岳》杜甫《望岳》范仲淹《渔家傲》《曹刿论战》8.名著导读《水浒传》 林冲林冲林冲填空(8分)5.杜甫《望岳》杜甫《望岳》王维《使至塞上》马致远《天净沙》范仲淹《岳阳楼记》6.《左传》9.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范仲淹《渔家傲》范仲淹《渔家傲》杜甫《望岳》杜甫《望岳》8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朝花夕拾》8分综合性学习10.10. 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信息11.11. 对偶知识12.12. 理解内容(共9分)分)6.6. 提取两条主要信息要信息7.7. 续写语句续写语句8.8. 理解内容理解内容((对于一个语句的理解的理解))综合性学习(9分)7.提取两条主要信息8.8.概括理由。
概括理由。
概括理由。
9.找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综合性学习9.10.概括提取信息.概括提取信息11.补充题目补充题目11分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9分)1010.字义.字义.字义发:发:过:过:11.11.解释句子解释句子解释句子12. “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陈涉世家》(8分)字义字义亡:亡: 应:应:11.11.解释句子解释句子解释句子12.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因”文言文8分《鱼我所欲也》12字译:蹴已13.译句:呼尔而与之1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记叙文《又临黄河岸》河岸》(共13分)13.13.阅读文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梳理文章内容章内容))14.第⑨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用15.15.自选一句,自选一句,作简要赏析记叙文《忆冼星海》13.13.阅读文章,填写阅读文章,填写表格(梳理文章内容)14.14.揣摩作者“好奇”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