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一、光的传播

1、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又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

简单讲述人造光源的发展史:篝火——火把——油灯——蜡烛——电灯

分析:月亮不是光源。(本身不发光,反射太阳光)

2、光的传播

与声音的传播相比较,回顾声音的传播:在真空中不传声,在介质中传播时V固>V液>V气。

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播的?

演示实验:

(1)利用点燃的香烟产生的烟雾,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2)在水槽中放一些奶粉之类的物质,使水呈浑浊状态,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3)观察光在玻璃砖(一面为磨毛面)中的传播路径。

总结: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传播路径是直线。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

讲述: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许多光线在起称为光束。

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而画的图线。

光线光束

4、应用——解释一些自然和日常生活现象。

(1)影子的形成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画出示意图)

影子

点光源不透明物体

(2)日食、月食的成因

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在其他方面的一些应用。如:瞄靶时的“三点一线”等。

5、光的传播速度

光的速度很快,单凭视觉几乎无法察觉到光传播所用的时间,所以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才发现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现在已公认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c=3×108m/s,相当于每秒能绕地球赤道七圈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1. 反射规律内容包括:(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

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1所示。

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要明确以下几点:

(1)光线的性质:以入射点为垂足的垂直于反射面的线叫法线,

在图中用NO表示。法线是人为引入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一条线,

法线的引入是为了我们研究问题更方便。法线必须用虚线来表示;

法线必须与反射面垂直;法线也就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

平分线。如果镜面转动角,那么法线也转动角。

(2)图中的和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各自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切忌把它们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3)当入射光线靠拢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反射角减小。

(4)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将沿入射光线反向折回,此时入射角为0o,反射角也为0o,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重合”。

(5)在光的反射中,光线是可逆的,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抛光的金属面、平静的水面等,反射太阳光,只会反射到特定的方向,平行光射上去反射后仍平行,这种现象为镜面反射。

漫反射:当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在漫反射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但反射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因为它们的法线不再相互平行,这就是说各光线的入射角不相等,从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它们的反射角也不相等,因此反射光线不再平行。

还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对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我们是看不到这个物体的。只有在发生漫反射时,我们才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

(2)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物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三、光的折射:

1.光折射定义: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折射条件的讨论:①两种介质;(或同种不均匀介质)

②斜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这样一个不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

3.奇妙的大自然:观看射水鱼捕食的动画演示,请学生思考射水鱼特殊的捕食方式与本堂课的物理知识有何联系。

4、光折射定义: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5、光折射定律:入射线、折射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入射线、折射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⑴入射线、折射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⑵入射线、

折射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⑶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⑷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

角。

四、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概念: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

2、色光的混合: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3、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测试卷

单项选择题:

1

.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B C D

2.某学校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 ,但校医室内墙壁之间仅相距4m ,于是在一面墙上挂上视力表,在另一面墙上正对视力表挂一平面镜,检查视力时,人应当

A .面向视力表,与表距2m

B .面向镜子,与镜子距2m

C .面向视力表,与表距1m

D .面向镜子,与镜子距1m

3.如下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如下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

A 、ae ;

B 、ad ;

C 、bc ;

D 、bd .

5.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照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和白纸一样亮

B .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始终比白纸亮

C .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

D .从侧面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 5题图

6.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A.图(a )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 )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 )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 )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看起来没那么水深危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

8.图(甲)是我们学习的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的首页。如果把它放在平面镜前,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图乙

A B C D

9.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A B C D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A.30°B.45°C.60°D.90°

10题图

11.如图是扬州西湖五亭桥风景照,其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漫反射

1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 观察像的角度。

B 镜面的大小。

C 物体的大小。

D 物体与镜面的距离。13.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14.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能照射到鱼的身上,则激光应对哪一点射出()

11题图

A. B 上方

B. B 点

C. B 下方

D. 左方或右方

15.如图所示,OA 是一条折射光线,若OA 与水面夹角为50°,关于入射角a 、折射角b 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40°,b=50°

B .a>40°,b=40°

C .a<40°,

b=50° D .a<40°,b=40° 16.下列关于折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有 ( )

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 、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

D 、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17.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18.当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A 、40°

B 、50°

C 、80°

D 、100°

19.有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有时能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两者原理相同

C 、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

D 、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

20.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 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 20题图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

二、 实验题:

21.如下图所示是张鸿同学在探究光在表中列出的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据折射现象画出的光路图。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

介质

光速(m /s) 真空 3×10

14题图 a b S 射灯

3 21题图

22.下面是小明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主要步骤:

A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路径

B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 两侧的∠i 和∠r ,并记入表中

C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

D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角度入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路径

(1

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步骤,

并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是正确实验所应测得的数据,请你将表中应有的数据填

上a=

; b= 。

2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 的一侧进行观察。

(1)点燃蜡烛A ,调节蜡烛B 的位置,直到_______时,B

的位置即为A 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

能”)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画图题

24.如图所示,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O 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大小。(2分)

25.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26.在图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3分)

38.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

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

位置。画出:(3分)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空气 2.99×10 水 2.25×10 玻璃 2×10

实验次数 ∠i ∠r 第一次 30° a 第二次 b 60° 24题图

25题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6题图38题图

28.小红去海洋极地馆游玩,透过玻璃看到头顶上水中的鱼在A点,而鱼的实际位置在B 点,如图所示,请画出人看到鱼的光路。(3分)

28题图29题图

29、如图,作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D D C D B B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B B C D D C C

三、实验题

21.(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或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光从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小于

22.(1)CDAB (2)30°60°;

23.(1)B与A的像重合(2)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不能平面镜不透光,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初二物理光现象试题及答案汇编

光现象B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站在河边的人常常会见到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此倒影实际上是树木的像,则( ) A.该像是倒立的实像B.该像是正立的虚像 C.该像是正立的实像D.该像是倒立的虚像 2.下列各组色光能复合成白光的是( ) A.红、绿、蓝B.红、绿、紫C.红、蓝、橙D.红、黄、蓝 3.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若让其反射光线偏转10°,则平面镜应偏转( ) A.15°B.10°C.5°D.25° 4.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暗室中,为能在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面部,应该将手电筒的光照在平面镜上 B.平面镜上蒙上一层水珠后,就无法看清物体在镜中的像,这是因为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 C.汽车在夜间行驶,廊该把汽车内的灯打开 D.以上说法均正确 5.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对竖直放置,相距L,发光点S在两平面 镜中所成的像S l和S2之间的距离为L l,当S在两平面镜中左 右移动时,它所成的两个像S1、S2之间的距离L1将(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6.下列各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晴天,茂密的树林里,地面上有许多很亮的圆光斑 B.影子的形成C.彩虹的形成D.小孔成像 7.通常情况下,我们能够看到红色不透明物体,这是因为( ) A.红色物体能够吸收红光B.红色物体只反射红光 C.红色物体能够吸收白光D.红色物体能够反射白光 8.下列事例中,和紫外线无关的是( ) A.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罩 B.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呼吁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 C.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 D.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问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1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 光线在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点Q.打开水阀K,水流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橡皮筋、塑料尺、军鼓、小提琴、口琴、气球、闹钟、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实物投影仪、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sound)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生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乙]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吗? [生丙]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 [生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一样吗? [师]同学们对声有这样浓厚的兴趣,这很让我高兴,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 二、进行新课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师]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生甲]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出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光现象》教案 知识网络 二、复习要点 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月亮不是光源,理由:。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均可用 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4.人们把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把叫做颜料的三原色。把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光,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是色。 5.光的反射定律包括的内容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存法线的;③反射角入射角。 6.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7.通常把反射分为反射和反射。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眼睛的缘故。 8.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立大的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法线;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法线(选填"偏向"或"偏离" )。这个结论叫光的折射规律。 10.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在可见光的红光之外是,紫光之外是 。这两种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视机遥控器通常利用 来控制电视;验钞器利用能够使荧火物发光来检验钞票。 三、考点分析 考查的重点、热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与应朋;(2)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3)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4)与光现象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经典题解 【例1】画由图2-1中光源A点发出的被平面镜 L反射后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解析:如图2-2所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用对称法画出A点的像点A′,连接A′B(提示:镜前是反射光线,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镜后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A′B与L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OB就是所求的反射光线.连接OA,为反射光线 OB的入射光线。 启迪:(1)平面镜成像时,由光源上一点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是发散光线。沿光的传播方向没有交点,故不能成实像。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存镜后有交点,是虚像点。 (2)如果物体的某一点经过反射成像,则反射光线(或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定经过像点,利用这个性质能给我们作光路图带来很大方便。 (3)本例中,虽然题中只要求画出反射光线,但最后一定要把入射光线AO画出,否则,画成图2-3的形式,光路图就不完整了。 【例2】一盏探照灯装在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的中央,在将水池逐渐灌满水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常俊山 【设计思想】 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师准备】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 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进行新课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初二物理光现象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具和学具]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课前准备]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资源] 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掌握基本的光路作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 [教具和学具] 平面镜、玻璃、相同的棋子两个、光源、光的反射装置一套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中考指导书上的复习练习,及时批阅后,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起来做好分析,在本节课上进行校正。 [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物理第四单元光现象知识点总结(全)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常见的现象:① 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④ 小孔成

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123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3)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实线)(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平时学习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 1.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点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归纳。 2.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每次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 3.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 4.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本章的教学建议如下:1.对课本上安排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2.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3.在学习中可运用比较、归纳、转化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更明确。 4.在学生印象中,噪声是有害的,在讲课时,可通过阅读或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它的利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5.在实验过程中,可对学生渗透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初中物理中考光现象复习课教案.docx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教案 光现象(一) 南京民办旭东中学吴永余 [ 设计意图 ] 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 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 教具和学具 ] 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 [ 课前准备 ] 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 点。把“学法指导”部分的 6 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 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 [ 教学过程 ] 教学阶 段与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间分配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 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说 复习整一说,你知道光现象的哪些知 理知识识点? 框架 (10 分钟)学生活动:利用实物 投影仪把学生的整理 结果展示出来。 学生相互之间 进行本章主要 知识点的归纳 和整理,没有 整理出来的, 引导学生相互 补充。

让学生的 预习情况得到 认可。 同学们关于光学的知识 作了很好的总结与归纳,在同 学们归纳的知识框架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很多基本知 识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光 的基础知识。 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 到生活中五颜六色的各种各 样的物体? 我们的生活是彩色的,但 太阳光是白色的,如何让我们 看到彩色的光呢? 实验:光的色散现象学生讨论与交流, 介绍光的三原色。 通过实验演示复习色光 的混合。 二、课 堂教学 学生:通过光的色 (20 分 散试验,再次认识太阳 钟) 光是复色光,是由其中 七种单色光组成的。 问题:透明与不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不透明的物体颜色实验演示是丰富多彩的?学生讨论与交流色光的混合可 以借助普通的复习颜料的三原色和颜投影仪作为光料的混合源和两块硬纸 板(中间开一问题:光遇到不透明的物4cm × 4cm 的体就会形成影子,但我们学过孔)来实现。 光学元件还可以成像,那么影 和像的含义各是什么呢?学生复习:互问互 答互评。 从科学意义上把影与像区分 开来.影通常是指不透光的物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自然光源是指自然存在的光源,如:太阳、恒星、闪电、萤火虫、磷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有的星光、月光等是非自发光的光源。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月光,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反射到我们眼睛看到的,它们不属于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是指人为制造的光源,如:篝火、火把、油灯、烛光、电灯、日光灯、各种LED 灯、霓虹灯、手电等。 ☆人造光源不胜枚举,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还会找到更多的人造光源。 (3)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简称七色光。 ☆太阳光谱:是一种以不同波长排列的连续光谱。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两部分。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60nm ,散射后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集中起来则为白光。不可见光,又分为2种:位于红光之外区的叫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 ,最长达5300nm ;位于紫光之外区的叫紫外线,波长290~400nm 。太阳光具有明显生物效应,植物在太阳光作用下可发生合成作用,动物皮肤在太阳光作用下维生素D 发生转换作用;红外线具有巨大的热效应,紫外线有明显杀菌作用等。 (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色彩的三 原色是红、黄、蓝。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 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红、黄、蓝。三原色 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如图(1)所示),同时相 加为黑色,黑白灰属于无色系。 (5)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在光谱上,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特点: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烤电用的灯发射出的就是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 图(1)三原色

初二物理光现象总结

初二物理光现象总结 4.光的反射 (1)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改变方向后的光线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2)如图1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 ON是法线;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即∠AON为入射角;反射光线OB与法线ON的夹角叫反射角,即∠BON叫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一束平行光线射到光滑平整的镜面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束.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当平行光束照射到凹凸不平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向着不同的方向无规则散开的光束,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平时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这些物体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的缘故.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射到比较光滑的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5.平面镜 1)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虚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此规律可理解成: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与物体以镜面对称,根据此特点可以画出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虚象。 (2)平面镜的应用,可用来成像,还可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 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6.球面镜 (1)凹镜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凹镜.凹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有一个实焦点.太阳灶、太阳炉、汽车头灯及探照灯的反射面都是凹镜的重要应用. (2)凸镜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做凸镜.凸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有一个虚焦点.汽车上的观后镜:及马路交叉路口处安装的都是凸镜,可用来扩大视野. 7.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击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2)如图2所示,AO是由空气中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MMˊ是水面,NNˊ是法线,OB即为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与AO相比,OB的传播方向已发生了改变.AO与的ON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OB与法线ONˊ的夹角叫折射角. (3)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 或玻璃等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人在水面外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原物体靠近水面(现得比较浅);人在水中斜看水面外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此虚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高.这都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8.透镜 (1)折射面是两个球面,或者一个是球面,另一个是平面的透明体,即为透镜. (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有两个实焦点.

最新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画图 专题整理 人教版

光现象画图专题 1.如图,路灯下站着小明、小芳、小刚三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影长(粗实线为影子),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 2.一位同学按老师的要求,用硬纸筒做针孔照相机实验,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的像A′B′. 3.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4.如图所示,画出点光源S照在不透明物体AB上在光屏MN 上出现的影子.5.如图所示,是小白兔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船只的情况,请画出小白兔看到船的光路走向图,要求标出光线方向. 6.如图为发光点S和平面镜的位置情况.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 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画出辅助线) 8.试在图中画出钟表两指针像的位置. 9. 如图是人照镜子时的情景,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10. 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是 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 的反射光线. 11.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做出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 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 12. 画出图中人通过池塘中的水面看到对岸树木顶端的光 路图,并大致画出此时对应的折射光线. 1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 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 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 屏上的光斑移到了B点.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光路 图(保留作图痕迹). 14.如图是一辆轿车的后视镜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 置,司机能通过右侧后视镜AB(看到平面镜)看到车位C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O看到C点的光路图. . 15. 如图所示,光源S向四周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经平 面镜反射后会进入人眼.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像 点S′的位置和其中三条中的任意一条进入人眼的光线 16.如图所示,小欢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垂直 于地面的试鞋镜前试穿,但此时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 新鞋的像.请用作图法说明图甲中看不到新鞋像的原因. 17.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 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18.(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 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的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 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 1、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 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2、早晨,看到刚从7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 区域即影子。相关成语:立竿见影、形影不离、孤单影只。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当月球 在中间可成日食。 如图:日食中: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③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 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大小决定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距离越远,所成的 像越大。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 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雷雨天,我们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 6、光年:光一年所有过的路程,是一个长度单位,大小为9.46×1015m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 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反射实验的注意事项: 1 2 3

精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3.了解乐音的特性及与生活现象的联系。 4.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 近有关。 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6.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7.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声音产生和传播;②乐音的三个特性。 难点:①回声测距离;②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学具准备】 音叉、发音齿轮、尺子、纸筒、橡皮膜、蜡烛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知识网络图。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导入语:(展示图片)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歌声美妙动听……声现象和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现在我们就来复习这看似简单,但又藏有许多奥秘的《声现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开门见山的引出课题,结合网络结构图让学生回顾本章内

容的内在联系,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本章的内容而展开的,这样能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标。 二、专题复习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聚焦: 1.声音是由物体的所产生的,停止,发声随之停止。 2.声音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的方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不同,正常情况下,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液体,而 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气体,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4.声音从声源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 实验探究一:利用音叉、鼓、乒乓球、烧杯、水等器材探究声音的产生。 实验1: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 实验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研究方法:把鼓面的振动、音叉的振动转换成泡沫屑或乒乓球的跳动来体现。 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实验探究二:利用真空铃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一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光现象

光现象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跟现代生活地分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反射规律是光学中生要规律,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是本章生点知识,平面镜是生活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光学用具,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成像情况和成像原理是本章的生点知识。本章力图体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光源;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光的可逆性;了解平面成像的特点;初步了解面镜对光的作用;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初步了解不可见光的作用 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 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 课时安排: 一、光的直线传播 2课时 二、光的反射 1课时

三、平面镜成像 1课时 四、光的折射 1课时 五、光的色鲜 1课时 六、复习和总结 1课时 教学措施与方案: 本章主要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及通过探究自主归纳实验结论,能自主设计实验

课题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 生]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火把、油灯、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 [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 它们都能发光. [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 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 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 光源 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使学生意识到人造光源的前景将更加美好. (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师]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 [生]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生]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面镜成像特点D.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m。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 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4所示。“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选填“实像”“虚像”)。 11、“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 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 图2 图3 图4 图5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 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 m/s=3×105 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 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1光的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 2.2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 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 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原理见图: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根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的 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通过玻璃板会看到两个像的原因: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5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6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两个表面使光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

【初中物理】光现象教案 人教版

课题:光现象 课型:复习课 授课人:莱西市实验中学郎美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3、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4、了解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 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2、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 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教学方法:小循环多反馈;合作交流;讨论法 教学模式:“导――练――测――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跟光有关的现象,如:阳光射入森林,我们看到光束是直的,水中有树木的倒影;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就看到了它;海市蜃楼等等。今天我们来复习“光现象”。 二、复习过程 光现象包括三个方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下面大家对照提纲线复习第一部分: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2、现象:、 3、应用:、、 4、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在中传播得最快,速度是。 教师点拨:光只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引导学生讨论、回顾有关内容。利用课件展示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再展示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要“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等。 学生完成题组(一):你学会了吗? 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蜡烛的火焰、亮着的电灯?因为它们能发光,光沿直线传播到我们的眼镜睛,我们就看到了它们。但是我们周围的很多物体不发光,为什么也能看到它们呢?因为它们能反射光.下面大家来复习第二部分:光的反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