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神经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30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2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和神经节。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本文将主要探讨神经系统的构造、功能和异常情况。
神经系统构造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脑位于颅腔内,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
它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着人体对不同方面的感知和行为。
同时,大脑还包括丘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它们协同工作,控制着呼吸、血压、体温、内脏功能等重要生理过程。
脊髓则位于脊髓管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神经信号传递、反应和控制的主要路径之一。
脊髓负责接收从身体器官、组织和皮肤传来的神经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大脑。
同时,脊髓还可以根据大脑的指令反向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的肌肉运动和生理反应。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
神经可以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类。
感觉神经主要负责将来自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刺激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而运动神经则主要负责控制身体肌肉的运动和生理反应,将大脑和脊髓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神经纤维的聚集,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神经信号处理和调节。
神经节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实现神经调控的重要基础。
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身体内外环境的感知、信息传递和控制。
具体而言,神经系统可以完成以下功能:•联结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感知体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接收、处理和传输神经信号,从而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和反应;•调节机体内部的稳态环境,维持身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控制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活动和个性特征。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由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灵敏性,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以下几类:神经损伤和疼痛神经损伤和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在解剖学中,学习神经系统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控制中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外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大脑皮质,负责思维、记忆、情感等功能。
大脑内部包括脑室系统、灰质和白质,其中脑室系统是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的地方。
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
小脑的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小脑蚓,有助于增加表面积以提高功能。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起到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的作用。
脊髓通过脊神经与全身各部分相连,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5.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集合神经细胞体的地方,包括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站点。
6.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指令传达到全身各部分。
通过了解以上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对于揭示人体神经系统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愿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的神经系统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和反应。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人体的主要控制中心,负责认知、思考、感觉、运动和情绪等高级功能。
脊髓位于脊柱内,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一些基本的运动和反射。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起源于大脑,并通过颅骨中的孔洞传递信息到头部和颈部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并通过脊柱中的椎间孔传递信息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具有接收、传递和传导信息的能力。
它们通过化学和电信号进行通信,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感知、运动、调节和认知。
感知功能负责接收和解释来自身体内外的感觉信息。
运动功能控制肌肉和器官的运动。
调节功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部环境的平衡,如心率、血压和消化等。
认知功能涉及思考、学习、记忆和情绪等高级功能。
总的来说,人体的神经系统在维持生命功能、感知外界环境、调节内部平衡和实现复杂的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外周神经系统药物之传出神经药物关于传出神经药物在我们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所以总结一下有助于考生提高准确率。
今天就给大家梳理关于外周神经系统药物之传出神经药物。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发出大量神经纤维分布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
外周神经系统可区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两大类,故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包括传出神经药物和传入神经药物两大部分。
其中传出神经的分类分为:①传出神经系统按解剖学分为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两大类,前者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支配心脏、平滑肌、腺体和眼睛等效应器;后者支配骨骼肌。
②传出神经的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A)。
了解它们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再摄取、灭活及与受体结合等环节。
乙酰胆碱类药物是近几年来考试的热点,很多地区和城市都喜欢考察乙酰胆碱的知识点。
胆碱能神经包括:植物神经的全部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全部节后纤维,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运动神经。
胆碱受体可分为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胆碱受体或M受体)和烟碱型胆碱受体(N胆碱受体或N受体),前者又可分为M1和M2受体两种亚型,后者又可分为Nl和N2受体两种亚型。
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型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和型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前者又可分为1和2受体两种亚型,后者又可分为1和2受体两种亚型。
了解传出神经所支配效应器的受体分布及其生理效应。
分布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参与神经递质释放的调控。
传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通过受体效应器偶联机制,如受体与酶的偶联、受体与离子通道的偶联等,致使靶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的改变,进而产生生理效应。
了解M样作用和N样作用的概念。
是考试前比较重要的事情。
M样作用和N样作用在很多城市的考试大纲中都频繁的出现,要着重注意。
第九章中枢神经系统A 型题1. 脊髓a) 自枕骨大孔至第3腰椎体b) 下颈段灰质有侧柱c) 所有胸段灰质有侧柱d) 中央管与第4脑室不相连续e) 背侧面有深的后正中裂2. 脊髓宽度显著增加a) 在第1~4颈髓之间b) 在第5颈髓至第1胸髓之间c) 在2~3颈椎之间d) 有灰质侧柱的部位e) 脊髓骶段3. 成人脊髓下端平对a) 第2骶椎水平b) 第5骶椎水平c) 第4腰椎水平d) 第1腰椎体下缘水平e) 第3、4腰椎之间的水平4. 硬脊膜囊下端平对a) 第2骶椎下缘b) 第4腰椎体中部c) 第1腰椎下缘d) 第3腰椎下缘e) 尾骨尖下缘5. 脊髓丘脑侧束a) 传导来自同侧躯干、四肢的痛、温度觉b) 传导来自对侧躯干、四肢的精细触觉c) 传导来自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度觉d) 起始细胞在脊神经节e) 没有上述特点6. 脊髓半横断损伤的表现a) 同侧轻触觉丧失b) 对侧本体感觉丧失c) 同侧温度觉丧失d) 同侧痛觉丧失e) 没有上述特点7. 脊髓节段划分的依据a) 脊髓表面纵行的浅沟b) 脊髓内部结构的节段性改变c) 脊髓核团的范围d) 脊神经根丝出入脊髓的范围e) 脊髓的胚胎发生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part of the cerebrum?a) pineal bodyb) corpus callosumc) lateral ventricled) basal nucleie) hippocampus formation9. 脊髓的颈膨大相当于a) 第3~6颈节处b) 第5颈节~第1胸节处c) 第2颈节~第2胸节处d) 第2颈节~第1胸节处e) 第3颈节~第3胸节处10. 脊髓灰质a) 前角只见于胸髓b) 后角仅见于颈、胸髓c) 交感神经低极中枢位于胸髓和上3节腰髓d) 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腰骶髓e) 胶状质只见于颈、胸髓11. 骶副交感核位于脊髓a) 第1~3骶节b) 第1~4骶节c) 胸节和上3腰节d) 全部尾节e) 第2~4骶节12. 薄束、楔束a) 传导痛觉和温度觉b) 在脊髓全部交叉c) 由同侧脊髓后角部分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d) 由同侧部分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构成e) 由对侧部分脊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构成13. 传导骶、腰、胸、颈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纤维在颈段脊髓后索的排列为a) 自外侧向内侧b) 自内侧向外侧c) 自浅入深d) 自深向浅e) 从前向后14. 脊髓颈段皮质脊髓侧束内支配颈、胸、腰、骶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排列为a) 从后向前b) 从前向后c) 从内侧向外侧d) 从后外向前内e) 从外侧向内侧15. 皮质脊髓侧束a) 起于延髓上部b) 其纤维大多直接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形成突触c) 主要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d) 其纤维大多与前角内中间神经元构成突触e) 止于双侧脊髓前角细胞16. 孤束核接受的纤维来自a) 第6、7、10对脑神经b) 第7、10、11对脑神经c) 第7、9、10对脑神经d) 第9、10、11对脑神经e) 第5、7、9、10对脑神经17. 孤束核a) 包含一级传导神经的细胞体b) 与味觉传导有关c) 延伸于脑干全长d) 位于孤束中央e) 与面部皮肤触觉传导有关18. Autonomic ganglia located on either side of the vertebral column area) prevertebralb) lateralc) parasympatheticd) collaterale) b and c19. 脑干外形与内构的联系,错误的是a) 锥体--锥体束b) 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核c) 面神经丘--面神经核d) 橄榄--下橄榄核e) 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20. 疑核a) 含感觉和运动神经元b) 发出纤维支配咀嚼肌c) 位于舌下神经核内侧d) 发出9、10、11对脑神经中的全部纤维e) 以上都不对21. 脑干的特殊内脏运动核包括a) 三叉神经运动核b) 迷走神经背核c) 舌下神经核d) 孤束核e) 红核22.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处统称为a) 白质b) 皮质c) 网状结构d) 神经核e) 灰质23. 将脊髓从两侧固定的结构是a) 马尾b) 终丝c) 蛛网膜d) 齿状韧带和脊神经根e) 脊髓圆锥24. 脊髓第10胸节约平a) 第5胸椎体水平b) 第6胸椎体水平c) 第7胸椎体水平d) 第8胸椎体水平e) 第10胸椎体水平25. 脊髓第2~4胸节白质前连合损伤a) 将导致第5肋平面附近对称性带状区痛觉、温度觉丧失b) 将导致锁骨水平以下躯干和下肢浅感觉全部丧失c) 锁骨水平以下躯干和下肢痛觉、温度觉全部丧失d) 男性乳头突平面对称性带状区痛觉,温度觉丧失e) 乳头水平以下躯干和下肢本体感觉丧失26.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外侧群a) 位于脊髓第Ⅶ层b) 见于脊髓全长c) 支配四肢肌d) 与调节肌张力有关e) 支配躯干肌27.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a) cerebral aqueductb) lateral ventriclec) choroid plexusd) subarachnoid spacee) all are28. 三叉神经脊束核可接受下列脑神经的传入纤维a) 第3、5、7对b) 第4、7、9对c) 第4、8、10对d) 第5、10、11对e) 第5、9、10对29. 某病人左侧舌前2/3味觉障碍,左舌下腺、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左额纹消失,左鼻唇沟消失,口角偏向右侧,该病人损伤的部位可能在a) 左舌神经b) 左面神经c) 左面神经核d) 左侧皮质核束e) 右侧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部30. 视觉的反射中枢位于a) 上丘b) 下丘c) 上丘臂d) 下丘臂e) 脑桥被盖31. 中脑上丘平面的显著特点是a) 滑车神经根丝绕中央灰质向背侧b) 黑质面积大c) 红核明显可见d) 内侧丘系靠近中线e) 以上都不对32. 在中脑处,锥体束中管理下肢运动的纤维位于a) 脚底背内侧份b) 脚底中3/5的内侧份c) 脚底中3/5的外侧份d) 脚底外侧1/5e) 脚底的中1/533. 黑质中所含的神经递质主要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5-羟色胺c) 肾上腺素d) 多巴胺e) 以上都无34. 蓝斑内所含的神经递质主要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多巴胺c) 乙酰胆碱d) 肾上腺素e) 5-羟色胺35. 一侧面神经丘处室管膜肿瘤压迫首先引起a) 同侧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b) 对侧眼裂以下表情肌瘫痪c) 同侧眼球不能转动d) 对侧表情肌全部瘫痪e) 同侧表情肌全部瘫痪36. Which combinations are correct?a) corpus callosum - diencephalonb) corpora quadrigemina -midbrainc) cortex - cerebellumd) all aree) all but a37. 皮质脊髓侧束a) 起于小脑皮质b) 终止于脊髓中胸段前角细胞c) 由交叉后的纤维组成d) 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e) 没有上述特点38. 锥体交叉a) 在第四脑室水平可见到b) 常有缺如c) 代表主要感觉传导的交叉d) 通常是不完全交叉e) 出现于"感觉"交叉之上39. 一侧视网膜节细胞a) 投射到双侧外侧膝状体b) 全部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c) 全部投射到对侧外侧膝状体d) 投射同侧视觉皮质e) 投射到对侧视觉皮质40. 背侧丘脑a) 位于内囊的外侧b) 是间脑最小的灰质团块c) 与运动传导有关d) 所有感觉传导路均终止于此e) 接受全身躯体深、浅感觉41. 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a) 内侧丘系和外侧丘系的纤维投射b) 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投射c) 三叉丘系和味觉的纤维投射d) 三叉丘系和脊髓丘系纤维投射e) 内侧丘系和三叉丘系纤维投射42. 外形上丘脑髓纹属于a) 背侧丘脑b) 上丘脑c) 下丘脑d) 后丘脑e) 底丘脑43. 外侧膝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属于后丘脑b) 结构上是分层的c) 接受外侧丘系的纤维d) 是视觉通路的中继站e) 发出纤维投射到枕叶皮质44. 下列哪个核团属特异性中继核团?a) 背内侧核b) 板内核c) 背外侧核d) 丘脑枕e) 腹前核和腹外侧核45. Neuron cell bodies are located ina) horns of the spinal cordb) meningesc) basal nucleid) cortexe) all but b46. 关于小脑的说法,错误的是a) 借原裂和水平裂分为前叶、后叶和绒球小结叶b) 小脑传出纤维主要由小脑核发出c) 下面中间凹陷容纳延髓d) 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入小脑e) 小脑损害后肢体运动障碍表现在同侧47. The region (space) around the spinal cord that contains cerebrospinal fluid is thea) subduralb) subarachnoidc) epidurald) supradurale) none of above48. 古小脑a) 接受脊髓小脑纤维b) 接受脑桥小脑纤维c) 与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联系d) 接受小脑皮质发出的纤维e) 以上均不对49. 左侧小脑半球大范围损伤将导致a) 身体右侧半意识性本体感觉丧失b) 身体左侧腱反射亢进c) 身体左侧半痛觉、温度感觉丧失d) 左侧肢体随意运动共济失调e) 左侧肢体硬瘫50. 角回a) 围绕颞上沟末端b) 围绕颞中沟末端c) 围绕外侧沟末端d) 是听觉性语言中枢所在e) 是书写中枢所在51. 第一躯体运动区a) 位于中央前回b) 为所有锥体束纤维发起处c) 全部按身体位置倒立投影d) 主要接受非意识性本体感觉e) 控制对侧肢体运动52. 大脑皮质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a) 双侧中央前回b) 优势半球的中央前回c) 双侧额下回d) 优势半球的额下回后部(即Broca回)e) 枕叶53. 关于内囊,哪一项错误?a) 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b) 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与尾状核之间c)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红核束经内囊后肢d) 视辐射通过后肢e) 听辐射通过后肢54. 内囊膝部损伤与哪个传导束有关a) 皮质脊髓束b) 皮质脑干(核)束c) 丘脑中央辐射d) 皮质红核束e) 顶、枕、颞桥束55. 当右侧内囊膝部损伤时面肌瘫痪的部位是a) 左侧眼裂以下b) 左侧眼裂以上c) 右侧眼裂以下d) 右侧眼裂以上e) 左侧全部表情肌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statements relating to the meninges?a) The dura mater is composed of a dense fibrous connective tissueb) The dura mater around the brain is single-layeredc) Venous sinuses occur between the two dural layers around the spinal cordd) The most superficial meninx is the arachnoid membrane.57. 一患儿左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左侧身体深浅感觉障碍,双眼视野左侧同向性偏盲。
医学背景知识1. 神经系统解剖和功能1)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与其相连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神经系统借助感受器承受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经传入神经传至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在此对刺激进展整合后再经传出神经传至各效应器。
1.一方面调节和控制体内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相适应,因此,神经系统是机体的主导系统。
2.人类在长期进化开展过程中,人类的大脑皮质高度开展。
而人脑作为高级神经活动〔思维和意识〕的器官,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和语言的开展,这样人类就远远超越了一般动物的范畴,不仅能适应和认识世界,而且能主观能动地改造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效劳。
2)神经系统的解剖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学习上的方便可从不同角度将其区分。
(1) 按其位置和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1 nervous system包括脑和脊髓。
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两者在枕骨大孔处相连续。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1 nervous system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2〕按分布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和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内脏神经系统〕。
它们的中枢部也在脑和脊髓内,而周围局部别称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两者都有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神经除局部独立走行外,皆行于脑神经和脊神经内。
躯体神经somatic nerves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器〔骨、骨连结、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运动及感觉。
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躯体感觉神经。
a: 躯体运动(传出)神经:由中枢发出神经分布于骨骼肌,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骨骼肌为效应器。
b: 躯体感觉(传入)神经:分布于皮肤和运动器的感受器,管理它们的感觉。
生理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调节系统之一,在生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负责传递和集成信息,以实现机体各种功能的调控和协调。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传递的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体内信息处理和调控的中心。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分布于整个身体各个部位。
神经纤维负责信息的传递,而神经节则是神经元的重要聚集点。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三个基本功能:感觉功能、整合功能和运动功能。
感觉功能使人体能够接受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有害刺激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电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整合功能指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分析和综合,产生相应的反应。
运动功能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使肌肉和腺体能够产生适当的运动和分泌。
3. 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它分为化学传递和电传递两种方式。
化学传递是指神经元通过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将信号转化为化学物质,再通过受体结合并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电传递则是指神经元内部的电位变化通过细胞膜的电活动传递。
4. 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实现对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调节和协调。
例如,在运动功能中,大脑通过下达指令,导致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运动。
在整合功能中,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反应,如疼痛的避免反射。
总之,神经系统在生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结构和功能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机体内外环境的感知、调节和协调。
神经传递的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协调过程,使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生理状态和环境要求。
了解和研究神经系统对于深入理解生理学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课件: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的科学,其中神经系统作为生命体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在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整合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1.感觉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信息,如温度、压力、疼痛、味道等。
感觉神经纤维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处理和分析,形成感觉体验。
2.运动功能神经系统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实现生物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运动神经纤维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使其产生相应的收缩或分泌反应。
3.调节功能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使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4.认知功能神经系统参与思维、记忆、语言、情感等高级心理活动。
大脑皮层是认知功能的关键部位,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语言、记忆、情感等功能的集成。
5.生殖功能神经系统对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生殖功能的主要调节途径,神经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影响生殖细胞的和性腺的发育。
三、神经系统的功能分区1.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负责处理复杂的信息,实现认知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等,各功能区协同工作,实现各种生理功能。
2.间脑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和松果体等结构。
丘脑是感觉信息的传递站,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中心,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参与生物钟的调控。
3.中脑中脑包括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红核、黑质等结构。
中脑参与调节运动、姿势、视听等功能,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