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严重不良反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1
抗感染药学Anti Infect Pharm 2014September ;11(3)冒群,等.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致溶血反应病例的分析DOI :10.13493/j.issn.1672-7878.2014.03-019网络出版时间:网络出版地址: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致溶血反应病例的分析冒群*,沈锦华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如皋226500【摘要】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致溶血反应是偶见的药品致敏的药物不良反应,该病例经及时处置,溶血反应得以治愈。
对照其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规定,单次超剂量的使用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介绍2例五水头孢唑林钠致溶血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处置。
【关键词】五水头孢唑林钠;溶血;药物不良反应【中国分类号】R 979.1+1【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672-7878(2014)03-234-002五水头孢唑林钠致溶血反应,医院临床上即时做了通报,要求相关科室专家会诊,经处置后溶血反应治愈。
笔者检索了五水头孢唑林钠致溶血反应相关资料,分析了其溶血反应的原因和处置。
供参考。
1临床病例高某,男,汉族,51岁。
其左侧腹股沟可见重复性包块2年有余,来院诊治。
临床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直肠癌术后4年,行无张力修补术。
患者于2014年2月19日入院(住院号为1408156)。
检查:无药物过敏史,体温、血压、心率均正常;2月20日生化检查结果示总胆红素25.8μmol/L 、直接胆红素5.2μmol/L 、间接胆红素20.6μmol/L ;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44/μL 、尿微蛋白10mg/L ,血常规正常。
2月21日9:30术前给予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国药准字H20051244,批号为1311161)5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中,静滴,预防感染,并行硬膜外麻醉下行术后手术。
2月22日,给予过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托烷司琼止吐治疗;2月23日及24日采用同方法同剂量给予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2月25日,经尿液检查结果示红细胞计数423/μL 、尿微蛋白150mg/L ;2月26日,生化检查结果示总胆红素61.0μmol/L 、直接胆红素13.4μmol/L 、间接胆红素47.6μmol/L 。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防治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防治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疗效观察方法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茵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观察,五水头孢唑林钠用量为每次0.5g,每12小时1次(轻度感染);或每次0.5g,每8小时1次(中度感染);或1.0g 1次,每8小时1次(重度感染)。
随机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
研究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预防和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1.36%(54/88),57.53%(42/73);有效率分别为94.32%(83/88),83.56%(61/7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05%(81/88),86.30%(63/73),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研究中未发现实验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五水头孢唑林钠对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安全有效。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7岁。
因头昏痛10年,查血糖高伴肾功能损害3年,心累、恶心呕吐1周于2011年10月18日入院。
患者于10年前出现头昏、头痛,检测血压为180/110mmHg,当时无心累、浮肿、泡沫尿、但夜尿多,诊断为高血压病,无规律的用药治疗,未行严密地监测血压。
平时活动后觉心累,没有就诊。
3年前因感冒住院发现血糖高,具体数值不详。
检查血肌酐达280umol/L,在省人民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在门诊服“降糖药,保肾、降血压药”等治疗,复查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达500umol/L。
无明显尿量减少,有夜尿量增多及泡沫尿。
一周前患者出现高热,测体湿39.5℃,觉心累,呼吸困难,呕吐,精神萎靡,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发热消退,但仍感心累、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于2011年10月18日转入本院。
10年前因患“甲亢”而长期服用丙硫氟嘧啶50mg/d,现无多食、多汗等甲亢症状。
20年前已行阑尾切除。
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57次/分,呼吸2次/分,血压202/90mmHg,慢性病容,重度营养不良,贫血貌,轮椅推入病房,精神萎靡,神清合作。
头孢唑林钠致孕产妇全身性过敏反应1例分析引言:孕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特点的改变,她们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与非孕产妇不同。
头孢唑林钠是常用的治疗感染的抗生素之一,然而,有时候它也可能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对孕产妇来说,这可能会给她们和胎儿的健康带来严峻恐吓。
本文通过分析1例头孢唑林钠致孕产妇全身性过敏反应的病例,探讨该过程可能的影响机制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病例描述:患者为26岁妊妇,孕周34+4,有糖尿病史。
因脑膜炎而住院治疗,医生选择头孢唑林钠作为抗生素治疗。
患者于给药5小时后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疹、全身瘙痒、呼吸困难以及心悸等。
医护人员马上停药,并实行抗过敏治疗,目标是乐观控制症状,防止过敏反应的进一步恶化。
经过激素治疗和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过敏反应逐渐缓解,并在7天后平稳分娩。
谈论:在该病例中,很明显头孢唑林钠是产生全身性过敏反应的诱因。
孕产妇由于孕期生理和免疫系统的改变,对药物过敏的风险相对较高。
事实上,头孢菌素类药物已经被确认是妊妇过敏反应的常见诱因之一,而头孢唑林钠作为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它的过敏风险也不能轻忽。
在孕产妇中,过敏反应的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起首,妊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对外界刺激反应更为敏感。
其次,妊妇免疫系统的调整失衡可能会导致不适当的免疫应对,使得她们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此外,妊妇的免疫抑止状态可能会使免疫细胞无法准时识别和清除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增加了过敏的概率。
针对孕产妇的全身性过敏反应,早期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起首,医护人员应该对妊妇过敏风险进行评估,并在选择使用头孢唑林钠等抗生素时慎重思量。
其次,在给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任何过敏症状如皮疹、瘙痒等,应马上停药。
最后,实行准时和适当的药物干预,以防止过敏反应进一步恶化。
目前尚缺乏针对孕产妇的药物过敏治疗的明确指南,因此在实践中应审慎思量各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头孢唑林不良反应63例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朱建洪【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唑林不良反应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头孢唑林注射液治疗的1 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ADR(计为ADR组)发生率及英特征,并与非ADR患者(计为非ADR组)比较,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ADR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头孢唑林ADR发生63例(3.50%),其中年龄>60岁者占73.02%;术前或术后预防干预占63.49%;<30 min~24 h发生占34.92%;全身性损害症状最常见,占34.92%;经对症或停药干预后恢复62例.ADR组与非ADR组在头孢唑林单次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点分布、给药浓度、手术患者与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孢唑林ADR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单次给药剂量≥2 g、0:00~8:00给药、给药浓度≥20 mg/mL.结论头孢唑林不良反应多,以全身性损害为主,且可能与剂量相关,头孢唑林单次给药剂量、浓度及时间均可能为其ADR发生危险因素.【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8(042)003【总页数】3页(P304-306)【关键词】头孢唑林;不良反应;特征;影响因素【作者】朱建洪【作者单位】江阴市青阳医院,江苏无锡2144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头孢唑林属于首代头孢菌素Ⅰ类切口手术术后以头孢唑林为常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目前临床头孢唑林应用较多,其不良反应(ADR)也随之出现,包括胃肠道反应、全身性损害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6]。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行头孢唑林治疗的患者情况,统计分析头孢唑林ADR特征及危险因素,以为临床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头孢唑林治疗的住院患者1800例,相关资料均完整。
关注头孢唑林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摘自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9期)编者按:药品存在两重性,它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偏性和毒副作用。
无论是药品上市前审评还是上市后再评价,都需要衡量治疗人群使用药品获得的治疗收益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如果治疗收益大于风险,一般认为这个药品是安全的。
头孢唑林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在合理使用情况下,总体安全性较好,其不良反应表现与其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相似,无特殊性。
但由于头孢唑林注射剂在我院使用较多,为了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头孢唑林注射剂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用药监护,减少用药风险,特发布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该类药品安全性问题通报。
关注头孢唑林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头孢唑林为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为第一代注射用头孢菌素。
该药对大多数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与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
目前,我国批准的头孢唑林注射剂有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两种。
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头孢唑林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349例。
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附件损害。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头孢唑林注射剂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事件具体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约占33.78%,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等;呼吸系统损害约占20.35%,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憋气、喉水肿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约占17.85%,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
头孢唑林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中过敏性休克(89例)和严重过敏样反应(41例)共计130例,约占严重病例的37.25%。
典型病例1:患者,女,59岁,在全麻下行右乳癌单纯切除术,术中给予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5分钟后,患者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心率降至50次/分,血压降至72/40mmHg,Sp02降至88%,考虑过敏性休克,给予地塞米松、麻黄素、多巴胺,血压仍下降,最低50/30mmHg,给予肾上腺素,患者血压逐渐回升。
头孢唑肟钠致不良反应分析本文笔者通过检索2006~2011年国内文献报道的头孢唑肟钠所致的不良反应,筛选出13例进行汇总和分析,认为头孢唑肟钠抗菌谱广、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但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做到用药合理、用效。
标签:头孢唑肟钠;不良反应;分析;临床医师头孢唑肟钠(ceftizoxime sodium for injection)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大多数G+、G-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胸水、腹水、胆汁、胆囊壁、脑脊液、前列腺液和骨组织中均可达治疗浓度,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的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1]。
但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本文从2006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以头孢唑肟和不良反应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期刊全文库,对检索到的头孢唑肟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致全身酸痛刘海燕等[2]报道:患者,男,70岁,因“反复头昏、胸闷10年,再发10 d”收治入院。
诊断为(1)原发性高血压Ⅲ级,极高危型,腔隙性脑梗死;(2)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Ⅰ级。
给予血塞通注射液0.8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ivgtt,qd;后又加用盐酸丁咯地尔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ivgtt,qd;一周后,患者咽痛、咳嗽、痰难于咳出。
体检:咽充血、心肺未见异常。
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原用药不变,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头孢唑肟钠(天津新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1203)4 g,ivgtt,qd,无任何不适,第2天在静滴头孢唑肟钠组约100 mL时,患者感全身酸疼、畏寒、且疼痛难于忍受,未经任何处理,停止静滴头孢唑肟钠组液体后症状好转。
成人用药一、抗生素1.注射用头孢他啶(海灵)1.0g/0.5g——第三代头孢【适应症】用于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禁忌症】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①少数患者可发生皮疹、皮肤瘙痒、药物热;②恶心、腹泻、腹痛;③注射部位轻度静脉炎;④偶可发生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酶、血尿素氮、血肌酐值的轻度升高;⑤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注意事项】①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②有胃肠道疾病史、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用药期间应进行尿液化验,如果损及肾功能,则应停药。
③本品可引起血象改变,严重时应立即停药。
④本品溶解后应立即使用,否则药液色泽会变深。
⑤在室温存放不宜超过24小时。
⑥小儿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6g。
2.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第一代头孢【适应症】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等感染。
本品不宜用于治疗淋病和梅毒。
【禁忌症】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不良反应】①血栓性静脉炎和肌肉注射区疼痛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③药物热偶有报告④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高剂量(每日12g)的头孢唑林可出现脑病反应⑤白色念珠菌二重感染偶见【注意事项】①病人有胃肠道疾病史者和有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头孢菌素类。
②肝功能损害病人应慎用。
③本品配置后未及时使用请避光保存。
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④本品常温不溶时,可置37℃加热使其溶化。
⑤如出现板结或发黄现象,请勿使用。
⑥早产儿及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推荐应用本品。
3.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法克)1.0g——第二代头孢【适应症】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以及其他腹腔内、盆腔内感染、败血症(包括伤寒)、妇科感染、骨、关节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
【禁忌症】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药品名称】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唑林钠英文名:Cefazolin Sodium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zuolinna别名:先锋霉素Ⅴ、头孢菌素Ⅴ、先锋唑啉、西孢唑啉、唑啉头孢菌素、先锋啉、凯复卓、先锋5号。
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唑林钠,其化学名为(6R,7R)-3-[[(5-甲基-1,3,4-噻二唑-2-基)硫]甲基]-7-[(1H-四唑-1-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4H13N8NaO4S3分子量:【形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药理毒理】头孢唑啉为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
除肠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外,本品对其他革兰阳性球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对本品高度敏感。
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李斯特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对本品也甚敏感。
本品对部分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但对金葡菌的抗菌作用较差。
伤寒杆菌、志贺菌属和奈瑟菌属对本品敏感,其他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产酶淋球菌对本品耐药;流感嗜血杆菌仅中度敏感。
革兰阳性厌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厌氧菌对本品多敏感。
脆弱拟杆菌耐药。
【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本品500mg后,血药峰浓度(Cmax)经1~2小时达38mg/L(32~42mg/L),6小时血药浓度尚可测得7mg/L。
20分钟内静脉滴注本品,血药峰浓度为118mg/L,有效浓度维持8小时。
本品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不能测出药物浓度。
头孢唑林在胸水、腹水、心包液和滑囊液中可达较高浓度。
炎症渗出液中的药物浓度基本与血清浓度相等;胆汁中浓度等于或略超过同期血药浓度。
胎儿血药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70%~90%,乳汁中含量低。
本品蛋白结合率为74%~86%。
正常成人的血消除半衰期(t1/2)为~2小时,老年人中可延长至小时。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英文名称:Cefazolin Sodium Pentahydrate for Injection商品名称:新泰林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五水头孢唑林钠。
无辅料。
适应症: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肝胆系统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
本品也可作为外科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本品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对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 ...用法用量:可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肌肉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静脉注射:临用前加适量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于3-5分钟静脉缓慢推注。
静脉滴注:加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 ...禁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交叉过敏反应:病人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cephamycin)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病人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时临床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7%; ...不良反应:应用头孢唑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静脉注射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和肌内注射区疼痛均较头孢噻吩少而轻。
药疹发生率为1.1%。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发生率为1.7%。
单独以药物热为表现的过敏反应仅偶有报告。
本品在实验动物中可产生肾小管损害。
本品与氨基糖苷 ...相互作用: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硫酸多粘菌素B、葡萄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噁唑、氢茶碱、可溶性巴比妥类、氯化钙、葡萄糖酸 ...生产企业:深圳九新药业有限公司药物分类:第一代头孢菌素。
有关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严重不良反应分析患者基本情况:略
不良反应情况:患者因“肾结石”12月11日予以五水头孢唑林钠术前抗感染治疗,患者皮试为阴。
患者用药后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20mg加氯化钠500ml静滴,异丙嗪25mg肌注,甲强龙80mg静推治疗,经抢救治疗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平稳。
分析:
1、由于此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甘露聚糖注射液存在时间关联性,甘露聚糖说明书存在全身皮肤瘙痒,腰痛,呼吸困难,头痛不适的不良反应,且停用甘露聚糖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故此不良反应的怀疑药品为甘露聚糖注射液。
2、头孢唑林钠不良反应发生的分布范围较广,临床可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
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
措施:1、提示医护人员关注头孢唑林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问题,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避免超适应症用药、避免单次用药剂量过大等。
建议临床应严格掌握头孢唑林钠适应证,对过敏体质者要禁用或慎用,用药后一旦出现可疑药疹或皮肤瘙痒,应立即停药观察,并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
临床对无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也应进行皮试[1,2]。
2、同时,有关药品生产企业结合品种实际修改完善说明书相关内容,加强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做好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对医务人员临床用药和急救知识的培训,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文献:
[1]何解生.头孢唑林钠52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药物实践杂志.2004,1(22):51-53.
[2]黄全福,陈佳辉.头孢唑林钠过敏致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