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宜兴紫砂艺术之美学
- 格式:pdf
- 大小:154.06 KB
- 文档页数:2
试谈宜兴紫砂艺术摘要:紫砂壶与其它质地的茶具相比,其独特之处,端在于其制作原材料——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的优越性。
关键词:紫砂;泥料;质感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31-01紫砂壶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陶艺,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于世。
在北京开槌的201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由壶艺大师顾景舟于1948年制作,书画大师吴湖帆题书作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天价,创造了紫砂壶拍价的世界纪录。
这里我试图从美学的高度,从紫砂壶艺历史发展的纵向和不同艺术流派风格特点的横向,全方位地审视紫砂壶从材质、工艺、构思到文化附丽的魅力,探究并总结紫砂壶在审美观照下的美学价值。
宜兴陶土分布于南郊丘陵地带,种类繁多。
当地一般把陶土分为白泥(灰白色粉砂质铝土质粘土)、甲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嫩泥(是土黄、灰白色为主的杂色粘土)三大类。
在浙北长兴的鼎甲桥、顾渚、新槐一带也有这三种泥,系同一矿脉,只是有山阳、山阴之分。
紫砂器具有沉香紫、海棠红、葡萄紫、葵黄、墨绿、青灰、朱砂紫、梨冻、松花、豆碧、轻超、淡墨、深紫栗等颜色,其中以紫色最为著名与普遍,故统称为紫砂。
产品以茶壶为主。
包括瓶、盆、杯、文房四宝、陈设品等。
紫砂壶与其它质地的茶具相比,其独特之处,端在于其制作原材料——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的优越性;因此,紫砂壶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其原料:紫砂泥的品质、胎土的色相、颗粒及肌理光泽度等。
紫砂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具有丰富而悦目的质地和深沉而含蓄的色泽,这一切,均离不开其原材料一宜兴特有的紫砂泥。
紫砂制品的色泽及肌理效果,充分显示了紫砂陶土的美感潜质。
历代紫砂艺人高超的炼泥技巧达到出神人化的境地,根据作品的要求不同,炼制出的泥料也不一样。
紫砂陶艺之美是任何陶瓷材料无可比拟的,朱砂泥的细腻柔滑,像婴儿肌肤,紫砂泥的栗色很像古铜,调砂泥质粒子若隐若现星星点点灿若星辰。
初探紫砂壶造型艺术美摘要:宜兴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数百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且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彰显着时代的特征,是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塑造不朽的形象和永恒的生命。
紫砂壶艺的造型不仅反映了作品的创作内涵,还突出了作品的气度。
作品的气度,是作者个性、风格和气质的体现。
关键词:紫砂壶;造型艺术;生命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034-01紫砂器产于陶都宜兴丁蜀镇,它位于江苏省最南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太湖之滨,鱼米之乡,交通发达,优越的地理位置,原始的民族传统,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宜兴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繁荣。
独特的紫砂文化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在中国文化史和工艺史上留下了绚丽的光彩。
紫砂壶可以分为三大类,一、光素器即方壶、圆壶。
她以几何形体组合变化,讲究器皿的立面线条转折变化和平面形态,对形体各部位之间的权衡比例十分讲究,结合部位辅以简洁的线条装饰,形态简装饰面大,适宜陶刻书画装饰。
二、筋纹器,其特点是将整个形体分成若干等分,把生动流畅的纹线置于精确、严密的结构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立面造型则显单纯,主次分明,制作精巧,口盖准峰严密,是其筋器的特点。
三、花塑器:即自然形体造型,大多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植物,瓜果、蔬菜、动物、昆虫等作品,一定要形象逼真,动物(昆虫)神态玲珑鲜活,亲近自然。
用优质的紫砂泥做出来的紫砂壶大方,色彩淳朴、古雅,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还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殊功能,使用的年代越久,器身色泽就越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也越醇郁芳馨,甚至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香味,所以寸柄之壶,盈握之杯,往往使人珍同拱壁,贵如珍玉。
“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句,说出了人们对紫砂陶的高度评价。
当代紫砂壶,利用了紫砂泥可塑性强的优势,把壶艺师们的丰富艺术想象立体化,有的壶造型清透飘逸,有的壶轻快明朗,有的壶感想敦厚,有的壶造型粗纩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