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磊教授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572.54 KB
- 文档页数:1
Feeding Management奶牛智慧养殖生态环境、生理健康与生长性能数字化表征指标体系研究胡肄农1,柏宗春1*,朱红宾2,田 雨3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设施与装备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42 上海科湃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3 南京卫岗乳品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0摘 要:研发和应用面向奶牛智慧养殖的技术、装备与系统,首要关键是对养殖信息进行数字化表征与智能化感知,从养殖生态环境、奶牛生理健康与生长性能相关的诸多生产要素中,筛选出可感知、可预测、与奶牛繁殖、泌乳等生产性能紧密相关的指标,明确各指标的动态参考标准及其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数字化表征指标体系。
本文建立的奶牛智慧养殖表征指标体系框架,分为3 个指标类、7 个指标层,28 个指标项,参考现行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及部分行业研究成果,列出各指标项的含义、技术内容、感知方式及数值分布范围,并制定相关团体标准。
关键词:奶牛;智慧养殖;数字化表征;指标体系文章编号:1671-4393(2023)08-0046-04 DOI:10.12377/1671-4393.23.08.080 引言发展奶牛智慧养殖,是基于基础科学、生物技术、信息通信和先进制造技术,研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奶牛养殖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通过对养殖全过程、全要素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实现对奶牛的生长、繁殖、饲养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精确控制和优化,提高奶牛生产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
奶牛智慧养殖生产在国内外均有成功案例,取得良好成效。
目前,我国的奶牛智慧养殖尚处在发展初期,特别在技术装备、信息系统和标准规范等方面,研究开发与产业应用亟待发展。
在奶牛智慧养殖的技术、装备及系统方面,国内与畜牧业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关键技术装备国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重点及面上项目(BE2022316);江苏省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项目(NJ2022-48)作者简介:胡肄农(1969-),男,江苏南京人,本科,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智能养殖信息化技术;朱红宾(1976-),男,江苏南通人,本科,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奶牛智能养殖装备与管理系统研发推广; 田 雨(1979-),男,贵州遵义人,研究生,硕士,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为奶牛营养与生产管理。
耳鼻喉科学术研究团队介绍耳鼻喉科学术研究团队是由一群专注于耳鼻喉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他们致力于推动耳鼻喉学科的发展,提高医学水平,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团队成员:1. 主任医师 - 博士生导师:李晓华教授2. 副主任医师:王丽萍医生,陈建华医生3. 技术员:张明,刘文研究方向:1. 耳聋与听力疾病耳聋和其他听力相关疾病是耳鼻喉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团队成员通过对各种耳聋原因的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他们还致力于听力疾病的筛查和早期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鼻窦炎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鼻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的质量。
研究团队通过深入研究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为鼻部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3. 声带疾病与喉癌声带疾病和喉癌是耳鼻喉科在领域内的研究重点之一。
团队成员通过对声带疾病和喉癌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广泛研究,为患者提供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疗方案。
4. 耳鸣与眩晕耳鸣和眩晕是常见的耳鼻喉疾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团队成员还致力于探索耳鸣和眩晕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成果:耳鼻喉科学术研究团队的成员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发表,还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以下是团队近年来的代表性研究成果:1. 研究论文:李晓华,王丽萍,陈建华。
《新型耳蜗植入技术在耳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发现新型耳蜗植入技术在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2. 专著:《鼻窦炎与过敏性鼻炎的研究与治疗》。
该专著详细介绍了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为耳鼻喉学科的研究和临床提供了重要参考。
3. 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的研究,研究内容涵盖了声带疾病、耳鸣和眩晕等多个方面,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试论健康教育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地位
钱雪冰
【期刊名称】《全科医生》
【年(卷),期】2001(010)002
【摘要】论述健康教育与初级卫生保健的联系及一致性和相关性等问题。
讨论了两者评价的共通性问题。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钱雪冰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健康教育所226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3
【相关文献】
1.论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J], 杜艳艳;贾谦;张超中;仲海亮
2.浅谈“中等医学教育”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地位 [J], 阮伟松
3.试论健康教育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J], 梁利;刘湘涛
4.初级卫生保健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与卫生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J], 胡志;张黎明;秦侠;汤质如;江震
5.浅议乡(镇)政府及卫生院在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J], 赵乾友;李化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4卷第4期2020年12月现 代 牧 业MODERNANIMALHUSBANDRYVol.4 No.4Dec.2020 收稿日期:2020-08-2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9B230007)。
作者简介:姬真真(1983—),女,河南温县人,讲师,硕士。
通讯作者:惠 雪(1982—),女,陕西延安人,讲师,博士。
栖架舍饲散养模式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姬真真1,2,惠 雪1,2,席 磊1,2(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能源与智能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省畜禽健康养殖与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46)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栖架舍饲散养模式对海兰褐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试验选取600只4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笼养组和栖架组,每组300只。
试验期为41~44周龄,共4周。
统计试验期内栖架组和笼养组蛋鸡的平均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料蛋比,并进行蛋品质的测定。
栖架组和笼养组的平均产蛋率、平均蛋重和平均料蛋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笼养组相比,栖架组的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分别提高了33.33%和13.75%(P<0.05)。
结果表明,栖架舍饲散养模式对海兰褐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产蛋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此期间的蛋壳强度和蛋黄颜色。
关键词:栖架舍饲散养;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975(2020)04-0006-03EffectsofshelfhousefreerangemodeonlayingperformanceandeggqualityofHailanBrownlayinghensJIZHenzhen1,2,HUIXue1,2,XILei1,2(1.CollegeofEnergyandIntelligenceEngineering,HenanUniversityofAnimalHusbandryandEconomy,ZhengzhouHenan,450046;2.HenanEngineeringReseachCenteronAnimalHealthyEnvironmentandIntelligentEquipment,Zheng zhouHenan,450046)Abstract:TheaimoftheexperimentwastostudytheeffectsofshelfhousefreerangemodeonthelayingperformanceandeggqualityofHailanBrownlayinghens.Atotalof600HailanBrownlayinghensaged40weeks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 videdintocagegroupandshelfhousefreerangemodegroupwith300ineachgroup.Theexperimentalperiodwas41~44weeks,4weeksintotal.Theaverageeggproductionrate,averageeggweightandaveragefeed/eggratioofcagegroupandshelfgroupwerecounted,andtheeggqualitywasmeasure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averageeggproductionrate,averageeggweightandaveragefeed/eggratio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mparedwiththecagegroup,theeggshellstrengthandyolkcoloroftheshelfgroupsignificantlyimprovedby33.33%and13.75%(P<0.05),respectively.TheresultsshowedthatshelfhousefreerangemodehadnosignificanteffectonthelayingperformanceofHailanBrownlayinghensduringthepeakeggproduction,however,improvedtheeggshellstrength,yolkcolorandeggqualitysignificantly.Keywords:Shelfhousefreerangemode,HailanBrownlayinghens,layingperformance,eggquality 目前,笼养是我国规模化蛋鸡场普遍采用的养殖模式。
•研究室背景与介绍•主要研究方向概述•代表性研究成果展示目录•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条件与设备支持•合作交流与学术活动01研究室背景与介绍研究方向席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在不对称合成和天然产物全合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教育背景席振峰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学术成果席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包括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同时,他还拥有多项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
席振峰教授简介研究室成立背景学科发展需要01科研团队优势02科研成果转化03研究室目标与定位研究目标研究室的主要目标是开展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策略,解决合成化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同时,研究室还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定位研究室定位为国际一流的合成化学研究中心,聚焦于不对称合成、天然产物全合成、金属有机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通过不断创新和突破,研究室将努力成为引领合成化学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02主要研究方向概述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有机合成方法学01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02有机合成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03金属有机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金属有机反应机理研究金属有机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机反应机理研究通过动力学、热力学等手段,深入研究有机反应的机理,揭示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物理有机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将物理有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有机合成中,指导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提高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
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质关系研究质和反应性能之间的关系。
03代表性研究成果展示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Nature, Science, Cell等顶级期刊。
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已授权10项。
参与编写学术著作3部,其中1部为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
冲床防连冲设计吴仁君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惠州516025)【摘要】为防止冲床在冲压工件的过程中发生伤残事故,设计了一种机械卡死防连冲保护装置,该装置在原有档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由气缸推动的活动档块来顶替失效的档块动作,采用传感器、AVR单片机来判断原有档块是否失效,再来控制活动档块的动作。
软件采用BASCOM-AVR语言编程,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性,该自动保护系统可靠性高,在工厂恶劣环境下的能安全运行。
关键词:防连冲;AVR单片机;接近式传感器;冲床;档块中图分类号:TG385.2文献标识码:BDOI:10.12147/ki.1671-3508.2019.02.008Design of Preventing Contimuous Punching in the Punch Press 【Abstract】In order to prevent the accident of the punch in the process of stamping the workpiece,a mechanical jamming anti-contingency device protection device was designed.The device adds an active block driven by the cylinder to replace the failed block act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block.The sensor and the AVR MCU are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original block is invalid,and then the action of the active block is controlled.The software is programmed with BASCOM-AVR language to achieve system stability.The automatic protection system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ensures safe operation in the harsh environment of the factory.Key words:anti-continuous;AVR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proximity sensor;punch press;stoppers1引言冲压是在压力机械上利用模具使金属或非金属板材性变形或分离的一种工艺方法。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雷忻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教学》
【年(卷),期】2006()7
【摘要】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显微、亚显微、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现代物理学、化学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门迅速发展中的新兴学科,与其他生物学科相比较,还不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
目前,细胞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
【总页数】2页(P4-5)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生命活动;新兴学科;活动规律;科学领域;现代物理学;基本单位;迅速发展
【作者】雷忻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2;Q987
【相关文献】
1.毛乳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J], 刘芳;苗勇;胡志奇
2.低能量激光照射疗法调节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J], 思黛伟;王新涛
3.自然杀伤细胞生物学特征及体外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J], 张双;高维实
4.Hippo信号通路调节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J], 王钰静;王惠宁
5.Hippo信号通路调节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J], 王钰静;王惠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ε-聚赖氨酸抑菌机理研究
刘蔚;周涛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9(030)009
【摘要】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为研究对象,考察ε-聚赖氨酸的抑菌作用.首先通过抑菌实验确定ε-聚赖氨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25mg/L,对青霉最小抑菌浓度为200meJL.对于不同细菌,ε-聚赖氨酸表现出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征.通过细胞损伤实验,研究ε-聚赖氨酸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后对菌体造成的伤害.通过细胞形态观察以及生化检测研究ε-聚赖氨酸对细菌的抑菌机理.初步结论:当ε-聚赖氨酸作用于菌体细胞后,逐渐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
【总页数】6页(P15-20)
【作者】刘蔚;周涛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系,江苏,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系,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2
【相关文献】
1.抗菌肽brevilaterin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机理 [J], 宁亚维;苏丹;付浴男;韩盼盼;王志新;贾英民
2.迷迭香酸、Nisin、聚赖氨酸联合抑菌效果及其涂膜保鲜效果的研究 [J], 邱天
3.迷迭香酸协同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初探 [J], 汪蕾;刘洋;孙杨赢;潘道东
4.Checkerboard法对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J], 魏奇;白伟娟;钟鑫荣;王晓贇;张承康;张维瑞;陈美霞;刘盛荣
5.ε-聚赖氨酸和乳酸链球菌素协同抑菌效应的研究 [J], 魏奇;钟鑫荣;龚镁青;张承康;张维瑞;陈美霞;刘盛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筑学专业(本科部分)建筑学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规范一、本专业学科基础(一)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介绍主干学科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要求的形态环境。
建筑学在广义上包括建筑物、建筑群、室内外环境、人居环境、城市与村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以及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等领域的实践与研究。
狭义上主要指研究建筑单体、建筑群体以及相关室内外环境的功能、技术、文化、艺术等的理论与方法。
(二)本专业的相关学科介绍1.相关学科与建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主要包括城乡规划和景观设计,其他相关学科还包括土木工程、艺术设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学科领域。
(1)城乡规划学城乡规划学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科学科,主要研究城乡建成环境的未来发展,综合安排城乡建成环境的各项工程建设与合理布局,需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和乡村建成环境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工程建设,使城乡地区的发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目标,为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场所。
城乡规划学原从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领域,伴随对城市问题和城市发展探索,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与思想大量涌入城市规划领域,促进了城乡规划学科研究领域与范畴的不断延伸和拓展,在传统的以城乡土地利用和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为学科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发展政策、城乡规划理论、城乡建设管理等综合性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有着丰富学科内涵、学科特点的独立学科领域。
(2)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又称景观建筑学、景观学等,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主要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中,按生态学与美学原理对周围环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进行整体考虑和设计的过程,重点研究局地景观的结构与形态进行具体配置与布局,以及对视觉景观进行塑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使用更方便、舒适,以提高人居环境整体的艺术价值。
山东科学SHANDONGSCIENCE第36卷第6期2023年12月出版Vol.36No.6Dec.2023收稿日期:2023 ̄01 ̄31基金项目:济南市 新高校20条 项目(2021GXRC106)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项目(2022PY033ꎬ2022JBZ01 ̄06)作者简介:时瑞碟(1997 )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ꎮE ̄mail:shiruidie@163.com∗通信作者ꎬ靳梦(1985 )ꎬ女ꎬ博士ꎬ研究员ꎬ硕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模型建立和神经药理学ꎮE ̄mail:mjin1985@hotmail.com张秀军(1966 )ꎬ男ꎬ博士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研究方向为药理学㊁毒理学ꎮE ̄mail:zhangxiujun66@163.com基于斑马鱼模型研究木蝴蝶苷A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和作用机制时瑞碟1ꎬ2ꎬ高鑫2ꎬ王宝堃2ꎬ高代丽2ꎬ靳梦2∗ꎬ张秀军1∗(1.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ꎬ河北唐山063200ꎻ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药物筛选技术重点实验室ꎬ山东济南250103)摘要:基于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ꎬ探究木蝴蝶苷A的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及作用机制ꎮ将受精后3d的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ꎬ80μmol/L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ꎬ80μmol/L六水合氯化铝与6μmol/L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ꎬ80μmol/L六水合氯化铝与不同浓度(5㊁10㊁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ꎮ斑马鱼受精后6dꎬ利用明暗交替行为学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斑马鱼行为差异并分析其变化ꎻ通过硫黄素S染色测定各组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数ꎻ采用酶活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斑马鱼乙酰胆碱酯酶活性ꎻ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的表达变化ꎻ借助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结合的可靠性ꎮ结果表明ꎬ木蝴蝶苷A缓解了六水合氯化铝造成的斑马鱼运动障碍ꎬ降低了Aβ斑块沉积数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水平ꎬ使自噬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趋于正常ꎮ该研究初步揭示了木蝴蝶苷A能够缓解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ꎬ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细胞自噬有关ꎬ这为木蝴蝶苷A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ꎮ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ꎻ六水合氯化铝ꎻ自噬ꎻ斑马鱼ꎻ木蝴蝶苷A中图分类号:R96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2 ̄4026(2023)06 ̄0028 ̄1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Anti ̄AlzheimerᶄsdiseaseactivityoforoxinAanditsmechanismofactionbasedonzebrafishmodelSHIRuidie1ꎬ2ꎬGAOXin2ꎬWANGBaokun2ꎬGAODaili2ꎬJINMeng2∗ꎬZHANGXiujun1∗(1.CollegeofPsychologyandMentalHealthꎬ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Tangshan063200ꎬChinaꎻ2.KeyLaboratoryofDrugScreeningTechnologyofShandongAcademyofSciencesꎬBiologyInstituteꎬQiluUniversityofTechnology(ShandongAcademyofSciences)ꎬJinan250103ꎬChina)AbstractʒToinvestigatetheameliorativeeffectsoforoxinAonAlzheimerᶄsdisease(AD)andtheunderlyingmechanismofactionꎬazebrafishADmodelinducedbyaluminumchloridehexahydrate(AlCl3)wasused.Wild ̄typezebrafishABlarvaeat3dpf(dayspostfertilization)weredividedintodifferentgroupsꎬincludingnegativecontrolgroupꎬAlCl3(80μmol/L)modelcontrolgroupꎬAlCl3(80μmol/L)combinedwithdonepezil(6μmol/L)positivecontrolgroupꎬandAlCl3(80μmol/L)combin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s(5ꎬ10ꎬand20μmol/L)oforoxinAtestgroup.At6dpfꎬzebrafishbehaviorwasmonitoredandanalyzedusingzebrafishlight ̄darklocomotiontest.AβdepositioninzebrafishheadswasassayedbythioflavinSstaining.Acetylcholineassaykittestedacetylcholinesterase(AchE)activity.Inadditionꎬtheexpressionofautophagy ̄relatedgenes(beclin1㊁ulk1b㊁ulk2andatg7)wastestedbyreal ̄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MoleculardockingwasperformedtovalidatetheinteractionbetweenoroxinAandautophagy ̄relatedprotein(beclin1㊁ulk1b㊁ulk2andatg7).TheresultsindicatedthatoroxinAsignificantlyrelievedthedyskinesiaandinhibitedAβdepositionandAchEactivityofzebrafishinducedbyAlCl3.Theexpressionofautophagy ̄relatedgenestendedtobenormalafteroroxinAtreatment.ThisstudypreliminarilyrevealedthatoroxinAalleviatedAlCl3 ̄inducedADsymptomsinzebrafishꎬwheretheunderlyingmechanismofactionispossiblyassociatedwithactivatedautophagyꎬprovidingatheoreticalbasisfortheclinicalapplicationoforoxinAanditsrelatedresearchintreatingAD.KeywordsʒAlzheimerᶄsdiseaseꎻaluminumchloridehexahydrateꎻautophagyꎻzebrafishꎻoroxinA㊀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ᶄsdiseaseꎬ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ꎬ主要病理特征是细胞外β ̄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roteinꎬAβ)斑块的沉积和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1]ꎮAD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ꎬ目前广为认可的发病机制假说包括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㊁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假说㊁胆碱能假说等[2]ꎮ目前针对AD的治疗ꎬ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㊁加兰他敏和卡巴拉汀)和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2]ꎮ这些药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D患者的行为和认知障碍ꎬ但并不能治愈或者预防该疾病ꎮ自噬是细胞自我降解的过程ꎬ在去除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㊁清除受损细胞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ꎮ研究表明自噬的增强能够降低人神经元细胞中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ꎬ缓解AD小鼠模型的记忆障碍[4]ꎮ杜仲雄花通过调节自噬基因异常表达来改善AD样症状[5]ꎮ自噬与AD病理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ꎬ这表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2㊁ulk1b和atg7)可能是AD治疗的重要靶点ꎮ中药木蝴蝶来源于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干燥成熟种子ꎬ具有清肺利咽㊁疏肝和胃等作用[6]ꎮ木蝴蝶苷A是木蝴蝶提取而得到的一种黄酮类物质ꎮ研究表明ꎬ木蝴蝶苷A具有抗氧化㊁抗炎㊁抗病毒㊁抗癌等特性ꎬ但目前还缺乏关于木蝴蝶苷A对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7 ̄8]ꎮ斑马鱼是人类疾病和药物开发的理想模型系统ꎬ常用于研究AD㊁帕金森病㊁精神分裂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ꎮ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模型ꎬ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能够反映AD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体内动物模型[9]ꎮ本研究中ꎬ我们使用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模型ꎬ通过观察并记录斑马鱼的行为表现ꎬ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ꎬAchE)的活性和Aβ斑块沉积以及测定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ꎬ从而分析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症状是否具有缓解作用ꎬ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究ꎮ1㊀仪器与材料1.1㊀实验仪器Z ̄A ̄S5斑马鱼养殖系统(上海海圣公司)ꎻZebraLab3.3Zebrabox斑马鱼行为分析仪(法国Viewpoint公司)ꎻHPG ̄280BX光照培养箱(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ꎻ1372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器(瑞士Roche诊断产品有限公司)ꎻC1000Touch梯度PCR仪(美国Bio ̄Rad公司)ꎻFV1200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ꎻNanoDropOne超微量分光光度计(上海基因生物技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ꎻSpectraMR全波长酶标仪(美国Dynex公司)ꎮ1.2㊀实验材料木蝴蝶苷A(批号DM0028ꎬ纯度ȡ96%ꎬ成都乐美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ꎻ六水合氯化铝(批号A112511ꎬ纯度99.99%ꎬ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盐酸多奈哌齐(批号D129948ꎬ纯度ȡ98%ꎬ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RNA快速提取试剂盒(批号312423AXꎬ北京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ꎻ逆转录试剂盒(批号E047 ̄01Bꎬ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批号************ꎬ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ꎻ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批号E096 ̄01Bꎬ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ꎻ硫磺素S(批号MKCH4108ꎬ美国Sigma公司)ꎻAchE活性检测试剂盒(批号20200829ꎬ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ꎻN ̄苯基硫脲(批号P7629ꎬ美国Sigma公司)ꎻ0.3%TritonX ̄100(批号3466850ꎬ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ꎻ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1ˑ)(批号20190322ꎬ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ꎻ4%多聚甲醛(批号71041800ꎬ北京兰杰柯科技有限公司)ꎮ1.3㊀斑马鱼品系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ꎮ将成年斑马鱼饲养在恒温28ħ的养殖系统中ꎬ每天同一时间段给与14h/10h的光照循环ꎬ定点喂食两次丰年虾ꎮ将成年斑马鱼按照2:2的雌雄比例于前一天分别放置于鱼缸中ꎬ用挡板将雌雄鱼分开ꎬ并于第二天早上8:30抽取挡板ꎬ大概2h后ꎬ将鱼缸中的鱼卵转移到玻璃缸中ꎬ并加入5g/L的亚甲基蓝ꎬ之后放置在恒温28ħ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ꎮ2㊀方法2.1㊀实验分组及处理将受精后3d的斑马鱼随机转移到6孔细胞培养板中ꎬ之后将斑马鱼随机分为6个组:阴性对照组ꎬ六水合氯化铝(80μmol/L)模型对照组ꎬ六水合氯化铝和不同浓度(5㊁10和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共处理组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6μmol/L)阳性对照组ꎮ每天给药一次ꎬ之后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ꎮ在斑马鱼受精后6d进行明暗交替行为学观察ꎬAchE活性检测ꎬ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数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ꎮ2.2㊀明暗交替行为学观察将受精后6d的斑马鱼(n=32)分别吸入到48孔板中ꎬ每孔加入1mL的养鱼水ꎮ将斑马鱼置于行为学观测箱中在100%光照环境中适应10minꎬ之后进行60min包括3组明暗交替循环(10min黑暗ꎬ10min光照)的行为学测试ꎮ实验结束后利用Zebrabox斑马鱼行为分析仪对斑马鱼的游动轨迹㊁游动速度和游动距离进行分析ꎮ2.3㊀AchE活性检测将药物处理结束的受精后6d的斑马鱼(n=100)收集在1.5mL的离心管中ꎬ每管加入200μL的生理盐水ꎬ之后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匀浆ꎮ以11000r/min的转速在4ħ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ꎬ之后按照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ꎬ用全波长酶标仪测定562nm处的光密度值(opticaldensityꎬOD)并计算样品的蛋白浓度ꎮ之后根据AchE活性检测试剂盒的说明书ꎬ稍作修改后进行实验ꎮ具体操作为分别吸取双蒸水㊁底物缓冲液和显色应用液各5㊁50㊁50μL配置空白管所需溶液ꎻ分别吸取标准液㊁底物缓冲液和显色应用液各5㊁50㊁50μL配置标准管所需溶液ꎻ分别吸取各组斑马鱼样品蛋白上清液㊁底物缓冲液和显色应用液各5㊁50㊁50μL配置不同处理组的测定溶液ꎮ之后将各组配置好的溶液振荡混匀后加入到96孔板中ꎬ每个处理组5次重复ꎮ在37ħ恒温培养箱中孵育20min后ꎬ每孔加入10μL的透明剂和3μL的抑制剂ꎮ在室温下放置15min后ꎬ使用酶标仪在412nm波长和0.5cm光径处测定OD值ꎬ之后根据各样品组的OD值和浓度ꎬ计算得出各处理组的AchE活力ꎮ2.4㊀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数检测将受精后的斑马鱼卵收到养鱼缸之后ꎬ加入1mg/mL的N ̄苯基硫脲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ꎮ每天同一时间换一次液ꎬ其他药物处理方法同2.1节所述ꎮ将4%多聚甲醛处理后的受精后6d的斑马鱼放入4ħ冰箱中过夜ꎮ第二天使用磷酸缓冲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salineꎬPBS)将斑马鱼清洗3次ꎬ每次10minꎮ将清洗完的斑马鱼使用1%的琼脂凝胶固定后ꎬ进行酒精梯度脱水ꎬ二甲苯透明ꎬ石蜡浸润ꎮ之后将处理完的蜡块ꎬ以7μm间距进行横切切片ꎮ脱蜡之后在室温下用PBS洗涤切片5minꎬ重复3次ꎮ吸干水分ꎬ用免疫组化笔将载玻片上的组织框起来ꎮ然后按照3μL:1mL比例配制0.3%TritonX ̄100和柠檬酸钠抗原修复液(1ˑ)ꎬ混匀后加到框起来的组织上ꎬ在4ħ冰箱孵育20min后ꎬ用PBS清洗2次ꎬ每次5minꎮ用滤纸将载玻片上的PBS完全吸干后ꎬ在免疫组化笔圈住的部分加入0.3%硫黄素Sꎬ并放入4ħ冰箱避光过夜ꎮ第二天用PBS在避光环境下洗涤切片10minꎬ重复3次ꎬ之后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状况并进行拍照ꎮ使用Image ̄ProPlus5.1分析图像ꎬ并计数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数ꎮ2.5㊀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将药物处理结束的受精后6d的斑马鱼(n=30)收集在1.5mL的离心管中ꎬ每管加入500μL的裂解液ꎬ之后用破碎机进行破碎匀浆ꎮ按照RNA快速提取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RNA提取后ꎬ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组别斑马鱼的RNA浓度ꎮ之后立即使用C1000Touch梯度PCR仪将RNA进行逆转录ꎬ将逆转录得到的cDNA进行稀释ꎬ之后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说明书ꎬ加入相应的引物ꎮ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基因进行扩增ꎬ扩增结束后ꎬ用Cq值计算各组样品基因的差异表达ꎬ选用rpl13a为内参ꎬ目的基因与内参基因的Cq差值用ΔCq表示ꎬΔΔCq值为各样品的ΔCq值与Ctl组ΔCq值平均数的差值ꎬmRNA的相对表达量根据2-ΔΔCq相对定量法计算ꎬ每组设置3个重复组ꎮ引物序列见表1ꎮ表1㊀实时荧光定量PCR所需引物序列信息TablePCRrpl13a上游:TCTGGAGGACTGTAAGAGGTATGC下游:AGACGCACAATCTTGAGAGCAGbeclin1上游:GTTCAGGTGGTCTGCGTTTT下游:GCAAACAGAAGCCAGTGTCAulk1b上游:AGGCCGAAAGTCTCACTTCA下游:AGCCATGTACATCGGAGACCulk2上游:ACCTCTGATTGGCTGACAAAAT下游:GAGATTGCAAGAGGCTTGAGTTatg7上游:AGAGTCCAGTCCGATGTC下游:AGAAGTAACAGCCGAGACG2.6㊀分子对接的准备过程木蝴蝶苷A的3D结构从PubChem(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数据库中下载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的3D结构从ProteinDataBank(https://www.rcsb.org/)数据库下载ꎮ使用薛定谔分子对接软件对自噬相关蛋白进行加氢㊁去水等处理ꎬ之后将自噬相关蛋白和木蝴蝶苷A进行对接ꎬ以对接分数作为分子对接的结果ꎬ最后借助Pymol进行可视化分析ꎮ2.7㊀统计分析使用GraphPadPrism7.0通过单向方差分析和双向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ꎬ结果用xʃs表示ꎬ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3㊀结果3.1㊀木蝴蝶苷A具有缓解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作用如图1(a)和1(b)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的斑马鱼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中斑马鱼的游动总距离明显变短(P<0.001)ꎬ游动速度减缓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不同浓度的木蝴蝶苷A受试物(5㊁10㊁20μmol/L)与六水合氯化铝共同处理时ꎬ斑马鱼的游动总距离(P=0.009ꎬP=0.002ꎬP<0.001)和速度均显著增加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的速度和总距离有所增加ꎬ其结果(P=0.23)不具有统计学意义ꎮ如图1(a)所示ꎬ在黑暗环境下ꎬ不同药物处理组斑马鱼的游动距离变化与总游动距离变化具有一致性ꎮ以上结果表明ꎬ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ꎮ注:∗∗P<0.01vs.空白对照组ꎬ∗∗∗P<0.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1vs.模型对照组ꎬ###P<0.001vs.模型对照组ꎻn=32ꎻ红色线为快速游动轨迹ꎬ绿色线为中速游动轨迹ꎬ黑色线为慢速游动轨迹ꎮ图1㊀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的影响Fig.1㊀EffectoforoxinAonaluminumchloridehexahydrate ̄inducedlocomotionimpairmentsinzebrafish3.2㊀木蝴蝶苷A对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的抑制作用如图2(a)和2(b)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的斑马鱼大脑中Aβ斑块的数明显增多(P<0.001)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中Aβ斑块沉积数减少(P=0.06)ꎬ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的Aβ斑块沉积数显著降低(P=0.03ꎬP=0.002)ꎮ注:∗∗∗P<0.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5vs.模型对照组ꎬ##P<0.01vs.模型对照组ꎻn=8ꎮ图2㊀木蝴蝶苷A对斑马鱼头部Aβ斑块沉积的抑制Fig.2㊀InhibitionoforoxinAonAβdepositioninzebrafish3.3㊀木蝴蝶苷A对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抑制AchE活性ꎬ可以提高脑中的乙酰胆碱水平ꎬ从而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障碍[10]ꎮ在本实验中ꎬ研究探讨了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处理的斑马鱼AchE活性的影响ꎮ如图3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斑马鱼的AchE活性显著增加(P<0.001)ꎮ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和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中斑马鱼的AchE活性显著降低(P=0.008)ꎬ在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中斑马鱼的AchE活性也显著降低(P<0.001)ꎬ且剂量与效应呈正相关ꎮ注:∗∗P<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1vs.模型对照组ꎬ###P<0.01vs.模型对照组ꎻn=5ꎮ图3㊀木蝴蝶苷A对斑马鱼AchE活性的抑制Fig.3㊀InhibitionoforoxinAontheAchEactivityinzebrafish3.4㊀木蝴蝶苷A对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如图4所示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中beclin1㊁ulk1b㊁ulk2㊁和atg7的表达明显下调(P=0.02ꎬP<0.001ꎬP<0.001ꎬP<0.001)ꎮ如图4(a)所示ꎬ与六水合氯化铝模型对照组相比ꎬ六水合氯化铝与5㊁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beclin1表达明显上调(P=0.001ꎬP<0.001)ꎻ如图4(b)所示ꎬ六水合氯化铝与不同浓度木蝴蝶苷A(5㊁10㊁20μmol/L)受试物组中ulk1b的表达明显上调(P<0.001ꎬP<0.001ꎬP<0.001)ꎻ如图4(c)所示ꎬ六水合氯化铝与5㊁20μmol/L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ulk2表达明显上调(P<0.001ꎬP<0.001)ꎻ如图4(d)所示ꎬ六水合氯化铝与不同浓度木蝴蝶苷A(5㊁10㊁20μmol/L)受试物atg7的表达也明显上调(P=0.01ꎬP<0.001ꎬP<0.001)ꎮ注:∗P<0.05vs.空白对照组ꎬ∗∗∗P<0.001vs.空白对照组ꎻ#P<0.05vs.六水合氯化铝ꎬ##P<0.01vs.六水合氯化铝ꎬ###P<0.01vs.六水合氯化铝ꎻn=40ꎮ图4㊀木蝴蝶苷A对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Fig.4㊀EffectsoforoxinAonautophagyrelatedgeneexpression3.5㊀分子对接结果通过2.6方法对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进行分子对接ꎬ得出图5ꎬ即belclin1(PDBID:4ZW1)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㊁ulk1b(PDBID:6YID)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㊁ulk2(PDBID:6QAT)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㊁atg7(PDBID:4PH4)与木蝴蝶苷A的对接ꎮ木蝴蝶苷A与bel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的对接分数分别为-6.707㊁-7.708㊁-7.888㊁-7.249ꎬ这说明木蝴蝶苷A对自噬相关蛋白发挥调控作用ꎮ图5㊀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的对接结果Fig.5㊀Dockingresultsofautophagy ̄relatedproteinswithoroxinAshowingthebinding4㊀讨论与结论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ꎬ可导致神经元丧失㊁脑萎缩和死亡ꎮ研究表明ꎬ木蝴蝶能够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ꎬ但具体哪些化学成分起作用还未见报道ꎬ所以我们利用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AD模型去探讨木蝴蝶苷A的抗AD活性ꎮ正常斑马鱼在面对突然的刺激时ꎬ会表现出快速的保护反应ꎮ研究表明斑马鱼幼鱼在受精后4d后暴露于明暗交替的刺激时ꎬ在光亮中运动活动会突然增加[11]ꎮ斑马鱼明暗交替行为学测试常被用来识别测定药物的神经保护活性ꎬ通过评估斑马鱼的游动轨迹㊁游动距离和速度ꎬ可以了解其神经行为效应[10]ꎮ在本研究中ꎬ明暗交替行为学测试表明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的斑马鱼游动速度减慢ꎬ游动距离变短ꎬ表明斑马鱼的认知能力受损ꎬ反应迟缓ꎬ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及时的反应ꎮ而经过木蝴蝶苷A的处理ꎬ这种表现有所改变ꎬ这提示木蝴蝶苷A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运动障碍具有缓解作用ꎮAD的特征在于海马和新皮层中AchE活性升高ꎬ使AD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水平降低ꎬ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ꎬ从而损伤学习记忆能力[12]ꎮ抑制AchE活性ꎬ可以提高脑中的乙酰胆碱水平ꎬ改善AD患者的学习记忆障碍[13]ꎮ有研究表明暴露于六水合氯化铝的斑马鱼在50~25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显示出AchE活性增加ꎬ运动活性缺乏[14]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ꎬ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的斑马鱼AchE的活性水平降低ꎬ这说明木蝴蝶苷A能够抑制AchE活性ꎬ减少乙酰胆碱的水解ꎮAβ的细胞毒性已在众多体内和体外研究中得到证实ꎬ脑实质中Aβ斑块的沉积在AD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15]ꎮAβ沉积会引发一系列相关反应ꎬ导致tau蛋白的错误折叠和组装ꎬ进而将病变扩散到整个神经回路和皮层ꎬ最终损害神经系统ꎬ导致认知能力下降[16]ꎮ我们的研究表明ꎬ木蝴蝶苷A明显降低了AD模型中斑马鱼头部的Aβ斑块计数ꎮ以上表明木蝴蝶苷A能够缓解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AD样症状ꎮ为了进一步探究木蝴蝶苷A是如何发挥抗AD活性的ꎬ我们进行了机制探究ꎮ自噬在Aβ的生成和代谢中起重要作用ꎬ与AD发病进展密切相关[17]ꎮbeclin1是酵母自噬蛋白atg6和apg6的同系物ꎬ被认为是自噬体形成的标记蛋白ꎮ研究表明抑制beclin1的表达会增加AD中Aβ的聚集ꎬ从而加速神经病变[18]ꎮ还有研究表明AD患者神经元beclin1表达明显下降[19]ꎮ在本研究中ꎬ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ꎬbeclin1的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ꎬ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beclin1的表达量上调ꎬ说明木蝴蝶苷A能够促进Aβ在细胞内部降解ꎮulk1b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ꎬulk2和ulk1b在自噬的起始阶段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0]ꎮ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ulk2和ulk1b的表达明显下调ꎬ而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ulk2和ulk1b的表达明显上调ꎬ说明木蝴蝶苷A能够激活自噬的表达ꎮatg7是与自噬相关的细胞降解和再循环的必需蛋白质ꎬ主要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ꎬ是调节自噬偶联系统的关键基因[21]ꎮ研究发现AD小鼠模型大脑皮层和海马体中atg7蛋白水平降低[22]ꎮ六水合氯化铝模型组ꎬatg7的表达明显降低ꎬ抑制了自噬的过程ꎬ而六水合氯化铝和木蝴蝶苷A受试物组atg7的表达明显上调ꎬ说明atg7激活了自噬ꎬ可能促进自噬性溶酶体的形成ꎬ恢复细胞内稳态ꎮ基于分子对接初步模拟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之间的分子作用机制ꎬ对接分数的大小直接反应预测结果的可靠性ꎬ对接分数越小表示结合活性越高ꎮ其对接分数均为负数ꎬ表明木蝴蝶苷A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㊁ulk1b㊁ulk2和atg7)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ꎮ这进一步验证了木蝴蝶苷A能对自噬相关蛋白发挥调控作用ꎬ但后续仍需进一步的生物实验验证ꎮ本研究通过对六水合氯化铝诱导的斑马鱼行为的观察㊁AchE活性的检测以及Aβ斑块的沉积情况ꎬ预测了木蝴蝶苷A对AD的潜在治疗作用ꎮ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分子对接的结果提示木蝴蝶苷A可能通过激活自噬ꎬ从而发挥抗AD活性ꎮ本研究为治疗AD药物研发拓展了新思路ꎬ但还需要采取哺乳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等方法做进一步的验证ꎮ参考文献:[1]TATULIANSA.ChallengesandhopesforAlzheimerᶄsdisease[J].DrugDiscoveryTodayꎬ2022ꎬ27(4):1027 ̄1043.DOI:10.1016/j.drudis.2022.01.016.[2]TAMKꎬJUYJ.PathologicalmechanismsandtherapeuticstrategiesforAlzheimerᶄsdisease[J].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ꎬ2022ꎬ17(3):543.DOI:10.4103/1673 ̄5374.320970.[3]SRIRAMNꎬSAHMK.RegulatoryinsightsintoprogressionofcancerandAlzheimerᶄsdisorderfromautophagyperspective[J].MolecularBiologyReportsꎬ2021ꎬ48(12):8227 ̄8232.DOI:10.1007/s11033 ̄021 ̄06838 ̄4.[4]FANGEFꎬHOUYJꎬPALIKARASKꎬetal.Mitophagyinhibitsamyloid ̄βandtaupathologyandreversescognitivedeficitsinmodelsofAlzheimerᶄsdisease[J].NatureNeuroscienceꎬ2019ꎬ22(3):401 ̄412.DOI:10.1038/s41593 ̄018 ̄0332 ̄9. [5]SUNCꎬZHANGSSꎬBASKꎬetal.EucommiaulmoidesolivemaleflowerextractsAmelioratealzheimerᶄsdisease ̄likepathologyinzebrafishviaregulatingautophagyꎬacetylcholinesteraseꎬandthedopaminetransporter[J].FrontiersinMolecularNeuroscienceꎬ2022ꎬ15:901953.DOI:10.3389/fnmol.2022.901953.[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ꎬ2020.[7]CHENGXDꎬHUANGTTꎬWANGCHꎬetal.NaturalcompoundlibraryscreeningidentifiesoroxinAforthetreatmentof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J].FrontiersinPharmacologyꎬ2022ꎬ13:894899.DOI:10.3389/fphar.2022.894899. [8]鲁冰冰.木蝴蝶苷A对食管鳞癌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ꎬ2020.[9]任擎宇ꎬ靳梦ꎬ商学良ꎬ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斑马鱼模型的金盏菊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及作用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ꎬ2022ꎬ38(3):429 ̄436.DOI:10.12360/CPB202108075.[10]BASNETRMꎬZIZIOLIDꎬTAWEEDETSꎬetal.Zebrafishlarvaeasabehavioralmodelinneuropharmacology[J].Biomedicinesꎬ2019ꎬ7(1):23.DOI:10.3390/biomedicines7010023.[11]SHENOYAꎬBANERJEEMꎬUPADHYAAꎬetal.Thebrillianceofthezebrafishmodel:perceptiononbehaviorandalzheimerᶄsdisease[J].FrontiersinBehavioralNeuroscienceꎬ2022ꎬ16:861155.DOI:10.3389/fnbeh.2022.861155.[12]PATILDNꎬPATILSAꎬSISTLASꎬetal.Comparativebiophysicalcharacterization:Ascreeningtoolforacetylcholinesteraseinhibitors[J].PLoSOneꎬ2019ꎬ14(5):e0215291.DOI:10.1371/journal.pone.0215291.[13]SAXENAMꎬDUBEYR.TargetenzymeinAlzheimerᶄsdisease:acetylcholinesteraseinhibitors[J].CurrentTopicsinMedicinalChemistryꎬ2019ꎬ19(4):264 ̄275.DOI:10.2174/1568026619666190128125912.[14]SENGERMRꎬSEIBTKJꎬGHISLENIGCꎬetal.Aluminumexposurealtersbehavioralparametersandincreasesacetylcholinesteraseactivityinzebrafish(Daniorerio)brain[J].CellBiologyandToxicologyꎬ2011ꎬ27(3):199 ̄205.DOI:10.1007/s10565 ̄011 ̄9181 ̄y.[15]WALSHDMꎬSELKOEDJ.Amyloidβ ̄proteinandbeyond:thepathforwardinAlzheimerᶄsdisease[J].CurrentOpinioninNeurobiologyꎬ2020ꎬ61:116 ̄124.DOI:10.1016/j.conb.2020.02.003.[16]BUSCHEMAꎬWEGMANNSꎬDUJARDINSꎬetal.Tauimpairsneuralcircuitsꎬdominatingamyloid ̄βeffectsꎬinAlzheimermodelsinvivo[J].NatureNeuroscienceꎬ2019ꎬ22(1):57 ̄64.DOI:10.1038/s41593 ̄018 ̄0289 ̄8.[17]DENGZQꎬDONGYꎬZHOUXTꎬetal.PharmacologicalmodulationofautophagyforAlzheimerᶄsdiseasetherapy:Opportunitiesandobstacles[J].ActaPharmaceuticaSinicaBꎬ2022ꎬ12(4):1688 ̄1706.DOI:10.1016/j.apsb.2021.12.009. [18]PICKFORDFꎬMASLIAHEꎬBRITSCHGIMꎬetal.Theautophagy ̄relatedproteinbeclin1showsreducedexpressioninearlyAlzheimerdiseaseandregulatesamyloidbetaaccumulationinmice[J].The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ꎬ2008ꎬ118(6):2190 ̄2199.DOI:10.1172/JCI33585.[19]JAEGERPAꎬPICKFORDFꎬSUNCHꎬetal.Regulationofamyloidprecursorproteinprocessingbythebeclin1complex[J].PLoSOneꎬ2010ꎬ5(6):e11102.DOI:10.1371/journal.pone.0011102.[20]MCALPINEFꎬWILLIAMSONLEꎬTOOZESAꎬetal.Regulationofnutrient ̄sensitiveautophagybyuncoordinated51 ̄likekinases1and2[J].Autophagyꎬ2013ꎬ9(3):361 ̄373.DOI:10.4161/auto.23066.[21]任李梅ꎬ杨松ꎬ卢姝言ꎬ等.人参总皂苷在巨噬细胞RAW264.7中降低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ꎬ2022ꎬ42(9):896 ̄901.DOI:10.13286/j.1001 ̄5213.2022.09.04.[22]CARVALHOCꎬSANTOSMSꎬOLIVEIRACRꎬetal.Alzheimerᶄsdiseaseandtype2diabetes ̄relatedalterationsinbrainmitochondriaꎬautophagyandsynapticmarkers[J].BiochimicaetBiophysicaActa(BBA) ̄MolecularBasisofDiseaseꎬ2015ꎬ1852(8):1665 ̄1675.DOI:10.1016/j.bbadis.2015.05.001.。
DOI:10.16661/ki.1672-3791.2010-5042-3866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畜牧试验设计与试验操作T-score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①郭良兴 黄安群 席磊* 黄连菊 周延州 常选妞 聂芙蓉 李梦云 郭孝 邓红雨 唐国盘 张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摘 要:《畜牧试验设计与试验操作》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在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后开设的课程,学好这门课,对于学生就业和从事科学实验有很大帮助。
该课程采用T-score模式教学实践,把选修这门课的学生分成17动科01(22人)和17动科02(23人),分别选出4名负责人成立落地委,1名落地委主任,其他负责记录对方分数、统计积分、收交实验报告、照相、录像和采买奖品,2个班落地委和老师共同制定积分制具体规则。
通过24节理论教学和16节实践操作,同学们能够上课前预习所学知识,上课踊跃抢答和回答问题,该教学研究的最大亮点是每个同学注册了抖音、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每天完成相应的作品,积分内容涵盖公众浏览,这些工作均是同学们业余时间完成的。
除此之外,该教学研究还融合了大量五星教学法和行动学习法的精华,采用积分制教学模式教学,有效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应用本科 T-score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3(a)-0015-05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T-score Teaching Mode of Animal Husbandry Experiment Design and Experiment Operation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ursesGUO Liangxing HUANG Anqun XI Lei* HUANG Lianju ZHOU Yanzhou CHANG Xuanniu NIE Furong LI Mengyun GUO Xiao DENG Hongyu TANG Guopan ZHANG Xiao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ics,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46 China)Abstract: Animal Husbandry Experiment Design and Experiment Operation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for animal science majors. It is a course offered after students f inish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Learning this course well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 This course adopt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Score mode, the students enrolled in this course are divided into 17 zoology 01 (22 students) and 17 zoology 02 (23 students),4 persons in charge were selected to form the landing committee and one director of the landing committee,others are responsible for recording each other's scores, counting points, receiving experimental reports, taking pictures, videos, and purchasing prizes. The two class commissioners and teachers jointly formulate specif ic rules for the points system. Through 24 session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16 sessions of practical operation, students can preview what they have learned before class, and respond enthusiastically in class. The biggest highlight①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畜牧试验设计与试验操作 T-score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YB0276)。
邓磊教授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1)002
【摘要】邓磊,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命名的首批
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数学会会员、重庆市数学学会理事、重庆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泛函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曾担任过《数学分析》、《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点集拓扑学》、《泛函分析》、《非线性泛函分析》、《变分不等式》、《数学实验》和《数学模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总页数】1页(P封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77
【相关文献】
1.务实创新,应对未来对话深圳钟表协会副会长/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市场及推
广总经理邓光磊先生 [J],
2.时无界新探索对话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市场及推广总经理邓光磊先生 [J],
3.一封感谢信浓浓边疆情——记国网河南禹州市供电公司援疆干部邓小磊 [J], 董
亭
4.张磊教授简介 [J],
5.席磊教授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起搏与血管活性物质
吴金星;雷寒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
【年(卷),期】2003(032)011
【摘要】@@ 起搏器的治疗作用涉及血流动力学、心电生理学、神经体液调节等多方面,它参与心脏的生理调节,帮助心脏重建受损的生理调节系统.它的治疗作用仍存在着未知有益或有害的作用.
【总页数】3页(P1565-1567)
【作者】吴金星;雷寒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40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11
【相关文献】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单腔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J], 毕朝晖
2.右室起搏前后血管活性物质和心功能的变化 [J], 陈炜;王永志;邢红云;游碧荣;李斌娟;蒋和平;柳丽莎
3.正五聚蛋白3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血管活性物质分泌的影响 [J], 杨雁华;汤建民;来桂棵;王丰云
4.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复发性、倾斜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随机、双盲、安慰
剂对照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和起搏试验(SYNPACE) [J], Raviele A.;Giada
F.;Menozzi C.;姜馨
5.室房起搏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参数及心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的影响 [J], 邱汉婴;王海鱼;李迪俊;毛焕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席鬆教授简介
席磊,男,1982年8月岀生,辽宁开原人,楚天学
者。
2009年4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
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9年4月-2013年7月工作于
中航工业660研究所,任主管设计师。
2016年6月毕业于华
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自
动化系主任,新能源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能源
互联网、多能互补、自动发电控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
中的应用。
同时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期刊《新型工业化》编委,湖北鑫桥集团智库专家。
先后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其中1区SCITop期刊6篇,《中国科学》2篇,出版专著《智能发电控制》1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基于时间隧道与虚拟狼群策略的大型互联发电生态系统的智能发电控制”1项;主持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教研教改项目“基于“先学后导”的《动态电力系统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1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源-网-荷协同的智能电网能量管理和运行控制基础研究”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所培养的2016级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创新学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