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十二)细胞的增殖(生物 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590.50 KB
- 文档页数:7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细胞增殖一、选择题1.(2019·岳阳模拟)下列各项中,能看到完整细胞核的是()A.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B.正在分裂的细菌C.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D.人的成熟红细胞解析:选A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无丝分裂过程中可看到完整的细胞核,A 正确。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核膜和核仁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末期重建,因此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不会看到完整的细胞核,C错误。
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D错误。
2.(2019·齐鲁名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解析:选A占的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膜与外界环境的有效接触面积越大,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越高,从而有利于细胞内新陈代谢的进行,A正确。
3.分裂间期可依次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如图所示。
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代表中心体。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B.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D.中心体的复制开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解析:选D由图示可知,G1期细胞含1个中心体,而S期和G2期细胞均含2个中心体,且G1期细胞与G2期细胞融合后,得到两个均含2个中心体的G2期细胞的细胞核,由此可推测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A正确;G1期细胞含有1个中心体,而S期细胞含2个中心体,可推测中心体复制可能发生在S期,即中心体和DNA的复制可能同时进行,B正确,D错误;G1期细胞与S期细胞融合后,得到两个均含2个中心体的S 期细胞的细胞核,由此可推测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C正确。
细胞的增殖[基础达标]1. (2019 •江西崇仁示范名校高三月考)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 DNA 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 C. 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 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解析:选 B 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中的DNA 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也导致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B 正确;人的红细胞为 已分化的细胞,不能发生细胞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C 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 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 D 错误。
2. (2019 •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中)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B. 加入DNA 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C. 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D. 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解析:选C 。
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 丙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虽然最大,但间期持续时间不一定最长, A 项错误;DNA 复制抑制剂作用于间期,加入DNA 复制抑制剂 后,丁类细胞停留在间期的细胞比例最低,但数量不一定最少,B 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 D 项错误。
3. (2019 •山东枣庄八中模拟)研究发现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细胞 约为40h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 2〜10 d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开始至本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长B.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别完成 DNA 的复制和DNA的转录C.骨髓细胞群中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等于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40 h ) D.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解析:选D 。
随堂真题演练12 细胞的增殖(2017·高考北京卷)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解析:选B。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需要解离(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处理),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不需要解离,A项错误;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先使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再转动转换器转为高倍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B 项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时,中期是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的时期,C项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从细胞中央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不会形成细胞板,D项错误。
(2016·高考海南卷)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解析:选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B项错误;DNA复制需要解螺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C项正确;肝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无细胞周期,D错误。
(2015·高考北京卷)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DNA相对含量对照组DNA相对含量实验组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解析:选C。
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看到完整细胞核的是( )2.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细胞中过程b、d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中过程a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过程c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3.下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全过程图解。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据图判断,无丝分裂过程中不需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D.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4.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内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 h0期5.右上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处于分裂前期,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处于分裂后期B.⑤聚集成为赤道板,需要高尔基体参与①的复制①发出星射线,图乙所示细胞在分裂前期也会发生这一过程6.右图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IM段变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B.NP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NP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规律为0→4n→07.图1是某同学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局部显微照片;图2是该同学绘制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1图2①所处时期对应图2的CD段,而细胞②所处时期对应图2的AB段③中能观察到染色体②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HI段8.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分子和染色单体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分子和染色单体的关系9.(不定项选择题)图1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图2、图3分别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示意图。
、选择题1. (2019北师大实验中学月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或物质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的变化为1 —2—1B. 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为46—92—46C. 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为2—4—2D. 细胞内DNA数目的变化为46—92—46解析: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细胞内中心粒数目的变化为2—4—2,A 错误;DNA 完成复制后,染色单体才形成,而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数变为0,故细胞内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0—92—0, B错误;人属于二倍体生物,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与染色体变化一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目也加倍,故染色体组数目变化为2—4—2, C正确;人体细胞的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 ,所以细胞内的DNA 数目应大于46, D 错误。
答案:C2.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 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解析: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 的半保留复制原则,分裂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中的DNA 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含有放射性,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共用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的两个DNA 分子中,只有一个DNA 的一条链被标记,也就是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故选B。
答案:B3.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解离和制片过程都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B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内染色体在各个时期的连续变化c •如果该细胞的高尔基体不能发挥作用,则经过分裂后观察可以看到有多个细 胞核D •通过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的数量,可以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 短解析:解离时用药液(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制片时用拇指轻压载玻片等措施,都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A 正确;在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因此在高倍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内染色体在各个时期的连续 变化,B 错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若分裂末期不能形成细胞壁,则 会出现多核细胞,C 正确;各时期细胞的数量与其所处分裂时期持续的时间长短 呈正相关,所以通过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 长短,D正确。
1.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琼脂块模拟细胞)”的实验过程中,测量结果及计算结果如下面表格所示。
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C .a =b =c D .a <b <c 解析:在相同时间内,NaOH 扩散的深度相等,而比值(NaOH 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随着细胞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A2.(2017届湖南十校联盟联考)右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不可能发生在X 时期的是( )A .核分裂B .胞质分裂C .中心体的复制D .染色体数目的加倍解析:分析细胞周期示意图,X 为分裂期。
在细胞分裂期要出现细胞核的解体和重新构建形成两个细胞核的过程,同时细胞质也要一分为二,伴随着丝点的分裂,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也要加倍,所以A 、B 、D 错误;中心体的复制在分裂间期,所以本题选C 。
答案:C3.(2017届四川名校联盟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C.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解析: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已经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A错误;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分裂增殖,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C正确;成熟的生殖细胞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D错误。
答案:C4.(2018届安徽省江淮十校联考)科学家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蚕豆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A→C表示B.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蛋白质和DNA C.A→B时期内染色体数量与DNA数量的比值为1∶2D.图中可用来表示细胞间期的为B→C和D→E,此时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解析: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且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据此可知:蚕豆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B→D或D→F表示,A错误;DNA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等元素,所以用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主要是标记蚕豆幼苗细胞中的DNA,B错误;A→B表示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量与DNA数量的比值为1∶2,在分裂期的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数量与DNA数量的比值为1∶1,C错误;图中B→C和D→E均表示分裂间期,此时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D正确。
第1讲细胞的增殖[考纲展示]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5.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考点一| 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模拟实验: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①细胞模型:大小不同的琼脂块。
②模拟运输的物质:NaOH。
③检测方法:NaOH遇酚酞呈紫红色。
④物质运输效率的表示法: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⑤实验结论:细胞越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越小,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②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
2.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1)对概念的理解:①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
②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
③终点: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④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周期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2)组成:①分裂间期:时间较长,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②分裂期:经历时间较短,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判断与表述]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也越小,这有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提示: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2)琼脂块越小,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的速度越快。
(×)提示: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是一样的。
(3)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提示: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4)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提示:洋葱表皮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全国新课标区模拟精选题: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分析,重点关注基础题2,7,能力题6,8。
模拟精选题一、选择题1.(2016·齐鲁名校联考)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在整个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酶C.分裂后期的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是前期的两倍D.分裂末期赤道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细胞壁解析DNA酶是催化DNA水解的酶,有丝分裂过程不需要DNA酶;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与前期相等;分裂末期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细胞壁。
答案 A2.(2016·山东潍坊期末)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大,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老年人头发变白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解析人体成熟红细胞不具备细胞核,故衰老的红细胞不存在细胞核体积增大问题。
答案 B3.(2016·山东青岛期末)比较某一癌症患者体内的癌细胞、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这三种细胞()A.核中DNA含量始终相同B.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具有长短不一的细胞周期D.核基因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解析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可进行细胞分裂,具细胞周期,DNA复制后可加倍,神经细胞则不分裂,由于细胞癌变时曾发生基因突变,故三种细胞核基因遗传信息不同。
答案 B4.(2016·武汉模拟)如图所示,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eB.在b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C.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e→a→b→dD.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e解析图中a、e时期均含染色单体;b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c时期DNA数目加倍;细胞有丝分裂顺序应为c→a→e→b→d。
第12讲细胞增殖(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2023春·四川泸州·高一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B.分裂间期为分裂期做好物质准备C.细胞周期的精确调控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2.(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洋葱根尖分生区排列紧密,可进行有丝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会一分为二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的间期会发生染色质和中心体的复制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和染色体的数目都会增加一倍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上会出现许多囊泡3.(2023·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某兴趣小组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一个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能在该细胞中能观察到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①染色体①叶绿体①细胞核①赤道板A.①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4.(2023春·广东广州·高一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校考期中)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之一是细胞体积越大,()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慢,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速率越快,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5.(2023春·重庆万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与细胞外进行物质交换C.细胞核的控制能力制约了细胞的长大D.容纳细胞器和酶等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细胞并非越小越好6.(2023春·黑龙江鸡西·高一校考期中)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说明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的是()A.细胞核DNA数量的变化规律不同B.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C.间期的时间长短不同D.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不同7.(2023春·四川自贡·高一自贡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①大肠杆菌细胞①果蝇的受精卵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①蛙的红细胞①蓝细菌①人的造血干细胞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8.(2023·北京·高三专题练习)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下图所示图像(仅显示部分)。
课时作业12细胞的增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1·北京东城一模)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B.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D.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都不具备全能性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随着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但DNA数量不变;赤道板仅表示位置,在细胞中不存在;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也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如卵细胞);真核细胞主要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答案:B2.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RNA聚合酶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合成供应能量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解析:间期合成大量RNA,需合成RNA聚合酶,该酶属于蛋白质,应在核糖体上合成;各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都需要能量,而能量主要由线粒体供应;植物细胞高尔基体与细胞壁形成有关,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
由于豌豆是高等绿色植物,没有中心体,所以B错。
答案:B3.下图表示某杂合体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别的是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细胞B.图乙细胞分裂过程中毁灭的基因突变确定不能够传递给后代C.图甲所示的细胞中存在基因重组D.图甲和图乙的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图乙和图丙的细胞具有姐妹染色单体解析:乙图为有丝分裂,不存在等位基因的分别;在无性繁殖(如养分生殖等)过程中,体细胞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传递给后代;图乙、图丙分别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Ⅱ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因此无姐妹染色单体。
图甲为减数第Ⅰ次分裂后期,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存在基因重组。
答案:C4.(2021·郑州二模)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育和药物处理培育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B.后期有着丝粒的分裂C.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分裂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解析:选D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粒的分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是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将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2.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A.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C.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解析:选C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
洋葱属于高等植物,其根尖细胞中不含中心体结构;洋葱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可能出现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现象;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出现在分裂末期。
3.人们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细胞在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变化。
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不包括()A.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B.同一生物的体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C.体细胞增殖的过程相同D.各个细胞有丝分裂是独立进行的解析:选A不同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都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同一生物的体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染色体的数目相同,变化过程相同;体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方式和过程一样;各个细胞有丝分裂是独立进行的,互不影响。
4.(2019·杭州模拟)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放线菌素D可通过与DNA结合以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抑制RNA的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放线菌素D能作用于G1期细胞,使其不能进入S期B.正常条件下G2期细胞中每条染色质(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C.正常条件下,部分M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D.秋水仙素通过抑制M期着丝粒分裂引起染色体加倍解析:选D 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放线菌素D可通过与DNA结合以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抑制RNA的合成,那么G1期细胞便不能进入S期;G2期DNA复制已经完成,正常条件下G2期细胞中每条染色质(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M期即分裂期,在分裂期的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分裂后期含有2个X b基因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两倍D.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多于92个解析:选D女性色盲患者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分裂后期含有4个X b基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核DNA分子数是92个,人体细胞线粒体中还有DNA,故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多于92个。
6.如图为细胞周期中某时期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
此过程()A.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正在复制B.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C.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D.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解析:选B题图细胞核中染色体已完成复制,形成了染色单体,染色质螺旋变粗,核膜逐渐消失,因此应是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
7.(2019·常州一模)小鼠睾丸中存在间质细胞和实质细胞,实质细胞就是精原细胞,间质细胞是为实质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相关激素的细胞。
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从睾丸中所取的部分组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因遗传信息不同而功能不同B.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不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C.观察到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不含姐妹染色单体D.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的细胞最多含2条性染色体解析:选C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两者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间质细胞产生的激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观察到染色体条数最多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显微镜下能看到染色体的细胞最多含4条性染色体,即有丝分裂后期。
8.(2019·上海闵行区一模)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②→细胞⑥经历了一个细胞周期B.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细胞③数量最多C.细胞②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遗传物质的均分D.细胞④→细胞⑤细胞染色体数加倍解析:选C细胞⑥→细胞⑥经历了一个细胞周期;间期占了细胞周期的90%~95%,细胞①处于间期,故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细胞①数量最多;细胞②处于分裂前期,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染色体的形成有利于后续遗传物质的均分;细胞③(处于中期)→细胞④(处于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染色体数加倍。
9.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B.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C.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解析:选A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而PCNA主要在间期发挥作用,所以PCNA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无关;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进行,而PCNA能促进DNA的复制,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毕,其浓度又下降,说明PCNA与DNA复制相关,可能辅助DNA复制;细胞癌变后,细胞增殖加快,PCNA含量将升高。
10.如图表示某人体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已缩小到最小程度B.①在G2期已经复制完成,前期时作用于②而影响染色体的移动C.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⑤由前期时核膜解体成的小泡组成,最终聚集成细胞板解析:选B细胞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才缩小成最小程度;①中心体在G2期已经复制完成,前期时作用于染色体的着丝点而影响染色体的移动;图中③表示细胞膜,④表示细胞壁;⑤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小泡组成,最终聚集成细胞板。
11.(2019·杭州一模)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组实验中a峰细胞都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B.a峰和b峰细胞中都可能出现DNA解螺旋现象C.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后处于G2和M期细胞比例都增加D.a峰比b、c峰都更易找到用于分析染色体组型的细胞解析:选D三组实验中a峰细胞为分裂间期的G1期,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细胞器的增生在间期);a峰为G1期细胞,b峰可以为G2期细胞,二者都可以处于分裂间期,染色质松散分布在细胞核,都可能出现DNA解螺旋现象;G2和M期DNA含量为4N,分析图形可知:与对照组相比,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后处于G2和M期细胞比例都增加;a峰为G1期细胞,此时染色质松散分布在细胞核,b峰为G2和M期细胞,其中分裂期(M期)染色质呈染色体的状态,其中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更适合分析染色体组型。
1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新细胞壁的形成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图中d表示内质网B.图中c表示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加工后的多肽链C.该细胞的核基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转录,但是在该时期能够进行翻译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解析:选B植物细胞壁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d表示内质网;图中c表示高尔基体,图中e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丝分裂后期,DNA在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不易解旋进行转录过程,但细胞质中仍存在原来合成的mRNA,能够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二、非选择题13.细胞周期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调节过程,有多种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和细胞周期蛋白形成的复合物(CDKcyclin)参与调节,其中的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图中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
(1)以下关于细胞周期各个时期发生的生理过程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________。
(填编号)A.G1期: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酶B.S期:DNA的精确复制C.G2期: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D.M期:同源染色体分离(2)图中的过程②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这些原料通过____________反应形成生物大分子。
(3)图中的过程①表示________,活化的p53蛋白能促进该过程的发生,则活化的p53蛋白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4)据图分析细胞中的DNA受损对细胞周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G1期处于DNA复制前,主要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S期为DNA复制的时期;G2期处于DNA复制后、细胞分裂期以前,主要合成组装纺锤体的蛋白质,为分裂期做准备;具有细胞周期的是有丝分裂,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过程②表示翻译,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3)分析可知,过程①表示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且受活化的p53蛋白的促进。
(4)由图分析可知,DNA损伤后,p53蛋白会活化,促进p21基因经转录、翻译形成p21蛋白,p21蛋白与CDK2cyclinE结合,使其失活,进而使细胞周期停在G1期,不进入S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