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
- 格式:pptx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44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国家的法治秩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宪法的了解仍然较为片面,宪法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宪法权威的含义,认识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国家的法治秩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权威的含义,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宪法权威的内涵和维护宪法权威的实践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课堂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宪法宣传片,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宪法的作用和宪法权威的含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宪法权威的内涵和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分享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第1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材习题答案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P2〜3•运用你的经验)1.(1)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2)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参考答案】(1)此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这是近代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的开端,古老的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内部敌人是指反动派、清政府;外部敌人是指侵略者。
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丰碑,它记录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荣与辱!记录着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为抵制侵略、反抗压迫,谋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及其伟大爱国主义精神!(2)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予以确认,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
(P5∙探究与分享)2.以上四幅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参考答案】公民通过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和选举人大代表等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P6・探究与分享)3.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积极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关注国家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本文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这本新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的知识点归纳,重点是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首先,文章阐述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其次,文章讲解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以及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
国家应该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接着,文章介绍了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等。
此外,文章还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以及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
最后,文章阐述了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即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总的来说,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这本教材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研究该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宪法是根本法,因为它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威,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和限制,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是保障法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因此,宪法被视为根本法,必须得到全体公民的尊重和遵守。
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对政府和公共事务的监督、批评和建议方面,包括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对公共资源的监督、对公共服务的监督和对公共安全的监督等。
公民的监督权是保障政府行为合法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政府的改革和进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我国公民有权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同时也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违法失职行为。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题为《坚持宪法至上》。
教材从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需要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知道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培养学生尊重宪法,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的意识。
3.提高学生维护宪法权威,保护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个人权益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作用和地位,宪法对和个人的约束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宪法意识。
3.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宪法精神,学会维护宪法权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实践活动,如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讲座等。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宪法的作用,了解宪法对和个人的约束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宪法意识。
4.巩固(10分钟)总结讨论成果,让学生明确宪法的地位、作用和自己的宪法责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2课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第2课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对于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作用,以及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思考宪法的作用,从而增强法治观念,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宪法的作用,提高法治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行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思考宪法的作用,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思考宪法的作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宪法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作用。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宪法的作用,以及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3.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宪法的作用,强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4.课堂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维护宪法权威宪法的作用:1.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保障人民的权利3.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1.保障国家发展2.保障人民幸福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的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教材从宪法的地位、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青少年要维护宪法权威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地位、作用和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宪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知道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培养学生热爱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
4.培养学生依法办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宪法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维护宪法权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让学生了解宪法是一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维护宪法权威的,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学习需要有好的方法,好的方法将会让我们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有了好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勤奋,好成绩就离我们不远了。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二政治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是什么)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规定的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是什么?(是什么)我国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5.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我国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为什么、怎么做)(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的内容主要围绕宪法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展开。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宪法知识,但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运用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思考,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法知识。
同时,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至上地位。
2.培养学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宪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至上地位及其表现。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宪法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实际运用。
2.讨论法:学生就宪法相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宪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相关教学资料。
2.宪法相关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3.课堂讨论题目、小组活动方案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宪法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宪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至上地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宪法权威维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宪法的权威性,明白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宪法权威受到挑战时应如何维护,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宪法的概念,但对宪法权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知道宪法权威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宪法的权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权威的含义及其维护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讨论探究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际操作维护宪法权威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宪法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宪法的权威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宪法的权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每组给出具体建议。
4.巩固(5分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
5.拓展(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际操作维护宪法权威的过程。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的短文,字数不限。
维护宪法权威设计说明本课通过历史资料、时政新闻和政治生活,引导学生探究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知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懂得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明确国家为尊重和保障人权采取的举措,了解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体现;知道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以及如何规范权力运行;做到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政治认同和法治观念,学习宪法,热爱宪法。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归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结底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通过观看视频和阅读分析教材相关内容,总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懂得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通过观察社会现象,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3.思考我国是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和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初步形成对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重点难点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做法。
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4.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做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资源。
拓展资料:阅读宪法原文,感悟宪法思想,领悟宪法精神。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一、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大声齐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
请学生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对照宪法序言中的相应内容,谈谈对碑文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理解。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二、预习检查1.我国宪法是党和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维护宪法权威》是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宪法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等方式,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宪法权威的必要性,培养学生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宪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宪法的认识较为片面,停留在表面,对宪法的实际作用和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尚未完全成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深化对宪法的认识,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宪法的地位、作用,了解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2.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和途径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宪法的作用和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案例材料:有关宪法权威维护的典型案例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内容,提问:“宪法在我们国家有哪些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宪法权威?”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权威被侵犯的现象,并思考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种维护宪法权威的方法,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