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 中主要 污染物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全球各地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和生物造成了危害,也对环境产生了破坏。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我们需要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一、颗粒物(PM)颗粒物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和可吸入的固体或液体粒子。
这些颗粒物可以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采矿等。
颗粒物不仅对人类的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和全球气候变化。
为了减少颗粒物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净化。
通过使用颗粒物捕集器和过滤装置来减少工厂和车辆排放的颗粒物。
2.配合农业活动进行管理。
农业活动也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适当管理农田、使用更环保的农业技术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都能有效减少颗粒物排放。
3.加强室内空气净化。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二、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它不仅会对环境造成酸雨的形成,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伤害。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更清洁的能源。
替代燃煤和石油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
2.改善工业排放控制。
加强工业炉窑和电厂的脱硫装置,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3.加强大气污染监测。
及时发现和解决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治。
三、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是由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反应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它们不仅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是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主要成分。
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广清洁燃烧技术。
使用低氮燃料和改良燃烧设备,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
2.加强交通尾气控制。
控制机动车辆的排放标准,采用尾气催化转化技术和电动车辆等,降低交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工业和家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这些污染物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气体、颗粒物和化学物质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大气污染中存在的气体类型,并分析它们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一、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气体,主要来源于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
它会导致酸性降水,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二氧化硫还会对人类的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害,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二、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家庭取暖等。
它具有很高的毒性,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导致组织缺氧。
短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
三、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氮化物的排放。
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这些气体会导致酸性降水、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的形成。
高浓度的氮氧化物还会刺激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
四、臭氧(O3)臭氧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日照强烈的条件下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
臭氧对人体和植物具有刺激性,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臭氧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免疫系统的损害。
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石油燃烧、化学品生产和工业过程。
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等。
这些化合物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是光化学烟雾的前体,会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臭氧。
六、颗粒物(PM)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或液态微小颗粒。
在大气污染中,主要有两种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可入肺颗粒物(PM2.5)。
这些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颗粒物还会降低空气能见度,对环境造成视觉污染。
以上是大气污染中常见的气体类型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voc
空气污染物是指在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粒子物和放射性物质等,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不利影响。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有:
1、有机物: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和氢的化合物,如烃类、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酰胺类、酸类、羧酸酯类、环烃类等。
2、无机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有机物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重金属离子等。
3、粒子物:粒子物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液滴,如烟尘、火山灰、沙尘、水滴等。
4、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如钚、铀、钍、镭、铬等。
5、气体污染物:气体污染物是指挥发性有机物(VOCs)、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气、氯气、氯化氢、氟化氢、氨气等。
6、气溶胶:气溶胶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或液滴,如细菌、病毒、粉尘、火
山灰、沙尘、水滴等。
7、其他污染物:还有其他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硫醇、氨、甲醛、硫
化氢、氯乙烯、氰化物、亚硝酸盐等。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什么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长时间在污染的空气内活动,有可能会导致人体不良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的到户外去锻炼身体,增加自己的抵抗力,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能够提高人的抵抗能力。
空气污染是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和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空气污染(又称为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空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空气污染的因素:1.气状污染物包括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氯气、气化氢、氟化物、氯化烃等2.粒状污染物包括悬浮微粒、金局煤烟、黑烟、酸雾、落尘等3.二次污染物指污染物在空气中再经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之污染,包括光化学雾、光化学性高氧化物等4.恶臭物质包括氯气、硫化氢、硫化甲基、硫醇类、甲基胺类等。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NOx污染主要污染物相关图书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 (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
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
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
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
国家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的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立方米。
3. 粒子状污染物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
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
生态环境污染包括哪些生态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对自然界和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探讨生态环境污染包括哪些。
一、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导致大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包括:1.大气悬浮颗粒物:包括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由于工业排放、车辆尾气和燃煤等引起。
2.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主要来自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会引发酸雨,对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包括苯、甲醛等有机溶剂,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机动车排放,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各种有害物质进入自然水体,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包括:1.有机污染物:如油类、农药、化学品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毒性增加。
2.重金属污染: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有潜在危害。
3.细菌和病毒:如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等病原体,会引起水源性传染病爆发,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主要污染物包括:1.农药残留:由于农业生产中过量喷洒农药和不规范使用农药,导致土壤中残留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成分。
2.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料和废水的排放,使得土壤中铅、镉、汞等重金属超标,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3.有机污染物:如石油、煤焦油等化石燃料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释放的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的内容。
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什么
空气污染物是由气态物质、挥发性物质、半挥发性物质和颗粒物质(PM)的混合物造成的,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颗粒物质等。
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易燃有毒气体,是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在高海拔城市或寒冷的环境中,一氧化碳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2.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两种,它们大部分来源于矿物燃料的高温燃烧过程。
一氧化氮相对无害,但它迅速被空气中的臭氧氧化,化为二氧化氮。
燃烧含氮燃料和含氮化学制品也可以直接释放二氧化氮。
一般来说机动车排放是城市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之一。
3.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不完全燃烧过程和挥发性有机物的蒸发,大部分碳氢成分对人体健康无害,但能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4.硫氧化物主要是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盐,如燃烧含硫煤和石油等。
此外,火山活动等自然过程也排出一定数量的硫氧化物。
5.颗粒物质主要指分散悬浮在空气中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其粒度在微米级,粒径大约在0.0002~100微米之间,包括气溶胶、烟、尘、雾和炭烟等多种形态。
由于颗粒物可以附着有毒金属、致癌物质和致病菌等,因此其危害更大。
空气中的颗粒物又可分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其中可吸入颗粒物,能随人体呼吸作用深入肺部,产生毒害作用。
今天。
大气污染物组成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类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这些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对大气质量、生态平衡以及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ₓ)、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臭氧(O₃)等。
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₁₀)和细颗粒物(PM₂₅)。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0 微米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呼吸道。
而细颗粒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M₂₅,其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可以深入到肺泡甚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颗粒物的来源十分广泛,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建筑施工扬尘、道路交通扬尘、燃烧过程产生的烟尘等。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如煤炭、石油等。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如火力发电、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一种刺激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
此外,二氧化硫在大气中还会进一步氧化形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对大气能见度和环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氮氧化物是氮和氧的化合物的总称,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₂)。
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火力发电、工业锅炉燃烧等高温燃烧过程。
氮氧化物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以及在光照条件下与挥发性有机物等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复合污染。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主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如汽车发动机、家庭炉灶等。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导致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挥发性有机物是一类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等。
【初三化学辅导】写出空气中常见的4种主要污染物
和重要污染源
初三新开设了化学这一科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化学学习难以抓住头绪,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初三化学学习,下面为大家带来【初三化学辅导】写出空气中常见的4种主要污染物和重要污染源这篇内容,希望对大家学好初三化学有所帮助。
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2、悬浮颗粒物TSP(如:粉尘、烟雾、PM10、PM2.5)。
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
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4、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碳氢化合物、甲醛)
5、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
6、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
【初三化学辅导】写出空气中常见的4种主要污染物和重要污染源这篇内容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初三化学的学习,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标准,造成对人体、动物和植物健康以及环境的危害。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和能源消耗等人类活动。
本文将介绍大气污染的几种主要类型。
1. 颗粒物污染颗粒物污染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滴,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释放的烟尘、灰尘和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的直径不同,一般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可入肺颗粒物(PM2.5)。
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
2. 二氧化硫污染二氧化硫是由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以及工业过程中的硫化物氧化而成的气体。
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和其他工业排放。
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并对植物造成气候变化和植被损害。
3. 一氧化碳污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不完全燃烧产生,主要源于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和室内用火等。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导致缺氧和中毒。
4. 臭氧污染臭氧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常常被称为“臭氧层”,是由空气污染物和紫外线照射下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
市区地区的臭氧主要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反应生成。
高浓度的臭氧污染会引起刺激性眼病、呼吸道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
5. 氮氧化物污染氮氧化物主要由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煤等过程中产生,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等。
氮氧化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呼吸系统问题,如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物,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甲苯等。
VOCs主要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油漆和涂料、汽车尾气以及农业活动。
高浓度的VOCs会引发呼吸道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和免疫系统疾病。
7. 氨气和硫化氢污染氨气和硫化氢是农业和工业活动中释放的气体。
氨气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如化肥使用和污水处理。
大气污染物组成大气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存在,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以及动植物造成危害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大气污染物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 氮氧化物(NOx):包括氮气(N2)、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NOx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如汽车尾气、工业燃煤和燃油等。
它们可以形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对人类健康、植物生长和大气能见度产生负面影响。
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包括苯、甲醛、二甲苯和乙烯等。
VOCs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以及汽车尾气等。
它们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也是臭氧生成的关键因素。
3. 颗粒物(PM):包括可见颗粒物(如灰尘和烟雾)和细颗粒物(PM2.5和PM10)。
可见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燃烧和道路尘埃,而细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
PM会影响呼吸系统,对人类健康和能见度产生负面影响。
4.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自燃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
S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颗粒物反应形成硫酸盐,导致酸雨,对公共建筑、大理石等建筑材料产生腐蚀性影响。
5. 一氧化碳(CO):主要来自于车辆和工业燃烧过程。
高浓度的CO会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6. 臭氧(O3):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成分,是由VOCs、氮氧化物和太阳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和损害。
以上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一些有害气体和微量元素,如重金属、氨等,它们也对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减少大气污染的工作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减少排放源、改善工业生产过程和加强大气监测等。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大气环境,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初三化学空气污染物包括哪些?初三化学空气污染物包括: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2、悬浮颗粒物TSP(如:粉尘、烟雾、PM10、PM2.5)。
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
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4、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碳氢化合物、甲醛)。
5、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
6、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
五大空气污染物是什么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
四大首要空气污染物
一是悬浮颗粒物.
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它主要来源于燃烧煤和地面上的扬尘等.颗粒物直径在0.5-5微米的飘尘,可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在肺泡内沉积,并可能进入血液输送到全身,在身体的各部位积累,日积月累就可以引起疾病.飘尘又常吸附着铅镉、农药、苯并荜等有害物质,从而引起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电厂煤的燃烧,沙尘暴,是其主要来源.
二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如果空气中一氧化碳存在较多,超过一定浓度,日久天长就会使人意识力减退,中枢神经功能降低,人的心脏和肺部呼吸功能减弱,甚至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来源化工企业,煤得不完全燃烧等
三是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无色但具有刺激性的气体.人们常常可以闻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味道.它主要来源于燃煤等污染物质,特别是在空气对流很弱或有大气逆温存在时更严重.当人们过量吸入后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且有腐蚀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在夏天它又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是危害健康和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含硫化工,煤的燃烧是其主要来源.
四是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NO、NO2.NO是无色、无刺激、不活跃的气体,能被氧化为NO2.NO2是棕色气体,对人们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容易引起急性哮喘病.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煤及汽车尾气排放.NO2与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能生成
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主要污染物特征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通常指以气态形式进入近地面或低层大气环境的外来物质。
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以及飘尘、悬浮颗粒等,有时还包括甲醛、氡以及各种有机溶剂,其对人体或生态系统具有不良效应。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空气污染物C)、硫氧化物和颗粒物(PM)等。
特征污染物是指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中除常规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
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
一般可以从量上理解成排放较多的污染物,如制药行业中COD、BOD、乙醇、丙酮等,其所指在同一行业中由于生产工艺、产品有所不同也是可以不同的,再如汽车尾气特征污染物为碳氢化合物、NOx等。
空⽓主要污染物 空⽓中主要污染物有⼆氧化硫、氮氧化物、粒⼦状污染物、酸⾬。
1.⼆氧化硫(SO2) ⼆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其次是来⾃⾃然界,如⽕⼭爆发、森林起⽕等产⽣。
⼆氧化硫对⼈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管炎、肺炎,甚⾄肺⽔肿呼吸⿇痹。
短期接触⼆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空⽓的⽼年或慢性病⼈死亡率增⾼,浓度⾼于0.25毫克/⽴⽅⽶,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空⽓的⼈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另外,⼆氧化硫对⾦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变黄甚⾄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
2.氮氧化物 空⽓中含氮的氧化物有⼀氧化⼆氮(N2O)、⼀氧化氮(NO)、⼆氧化氮(NO2)、三氧化⼆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氧化氮和⼆氧化氮。
氮氧化物污染主要来源于⽣产、⽣活中所⽤的煤、⽯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 x);其次是来⾃⽣产或使⽤硝酸的⼯⼚排放的尾⽓。
当NO 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光化学反应,产⽣⼀种光化学烟雾,它是⼀种有毒性的⼆次污染物。
NO2⽐NO的毒性⾼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造成肺⽔肿。
慢性中毒可致⽓管、肺病变。
吸⼊NO,可引起变性⾎红蛋⽩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影响。
NO x 对动物的影响浓度⼤致为1.0毫克/⽴⽅⽶,对患者的影响浓度⼤致为0.2毫克/⽴⽅⽶。
国家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的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
3.粒⼦状污染物 空⽓中的粒⼦状污染物数量⼤、成分复杂,它本⾝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
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排出的煤烟、⼯业⽣产过程中产⽣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
空气污染的名词解释空气污染指的是大气中含有有害物质的现象,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物、有害气体和臭氧等。
空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均造成严重影响。
一、颗粒物颗粒物是空气污染中最为常见且具有广泛影响的物质之一。
它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大小从纳米尺度到微米尺度不等。
这些颗粒物可以来自于人为源,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灰尘等,也可以来自于自然源,如火山喷发和沙尘暴等。
不同尺寸的颗粒物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有所差异,细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更容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对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是指那些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危害的气体。
常见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等。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和工业排放,它们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害。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还可以与其他气体和颗粒物相互反应,形成二次污染物,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程度。
三、臭氧臭氧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存在于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和地面层。
地面层臭氧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下照射形成的。
臭氧与人体呼吸系统有害,不仅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和感染,还可能导致气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臭氧还能够对植物造成伤害,破坏农作物的生长。
四、健康影响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疾病的风险。
空气污染还损害免疫系统,增加儿童和老年人患病的可能性。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导致眼睛刺激、过敏反应和源源不断的疲劳感。
五、生态影响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物种多样性。
颗粒物的沉积可以阻碍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有害气体和臭氧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森林死亡。
此外,空气污染还通过气候变化和酸雨等方式对水体和土壤造成影响,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
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
统病症增加。
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
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
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
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
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
国家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的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立方米。
3.粒子状污染物
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
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
在空气污染监测中,粒子状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为总悬浮颗粒物、自然降尘和飘尘。
(1)总悬浮颗粒物(TSP)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粒径在10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简称TSP。
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学组成。
TSP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物质,几乎都可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进入肺泡。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称为飘尘。
可经过呼吸道沉积于肺泡。
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气肿、肺癌的发病与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明显相关,当长年接触颗粒物浓度高于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气时,其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3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2毫克/立方米。
(2)自然降尘
自然降尘指粒径大于10微米在空气中经重力作用就能沉降到地面上的灰尘。
其来源以风沙扬尘为主。
人吸入灰尘会增加呼吸道的阻力,呼吸道出现狭窄现象。
4.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于5.6时,降水即为酸雨。
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
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
5.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
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低于4.00毫克/立方米。
6.氟化物(F)
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
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
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
/立方米。
和骨质疏松。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地区日平均浓度7微克
7.铅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
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
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
我国尿铅80微克/升为正常值,血铅正常值小于50微克/毫升。
8.汞
汞(Hg)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体内蓄积。
空气中的汞经雨水淋溶冲刷而迁入水体。
水体中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等。
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只有15%被脑吸收,但首先受损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遗患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