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要 污 染 物 简 介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根据表 5-2 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为三大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
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燃料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
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
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
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 1950 年全球机动车保有量为 7000 万辆, 1996 年增长到 7.1 亿辆。
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 CO , NO x, HC 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 NO x, PM (细微颗粒物), HC , CO 和 SO2。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
以日本东京为例, 90 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 400 万辆,而 CO 和 NO x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 10 万吨和 5 万吨左右,而北京市 1995 年机动车仅为 100 万辆,CO 和 NO X 的排放量却高达 97.2 万吨和 9.8 万吨。
电镀废水主要污染物简介一.电镀废水的来源1.废电镀液这是长时期使用时的镀液产生多种杂质,难以去除,不得不弃去的废液,或由于配置不当、外来偶然性杂物污染造成的镀液报废,也包括过滤残液。
废电镀液浓度高,回收价值大,排出则污染也极大。
但数量不大。
产生次数少。
废电镀液应回收主盐金属,可参照本系统中相关方法回收。
2.镀件漂洗水这是电镀中产生废水最多的,每一个电镀过程后都要产生的废水。
是电镀废水处理的最大对象。
一般电镀厂依小型、中型、大型分别有一天产生几十吨、几百吨、上千吨的含有铜、镍、铬、锌、锡等金属和氰化物、柠檬酸、酒石酸、硼酸、各种光亮剂等的废水。
3.酸洗废水是镀件除锈酸洗带出液、镀前除氧化层酸洗带出液。
含有镀件金属离子。
前者常用浓的硫酸和盐酸,后者常是很稀的硝酸或盐酸。
4.碱洗除油废水含有碱、磷酸根、氟离子、有机络合剂等。
含有抛光用油和矿物油。
5.其它废水有冲刷地坪、刷洗极板等带来的废水。
含有不同有毒物质,水量不大,也需要处理。
二.电镀污染物1.含铬废水主要来源是电镀铬和电镀锌后钝化的漂洗废水,也有的是其它金属钝化、氧化,化学抛光、塑料电镀前粗化漂洗水。
电镀铬漂洗废水含六价铬浓度约在20~150mg/l,而镀锌后钝化漂洗废水含铬可达200~300mg/l,低铬钝化废水含铬量大大降低。
铬废水中还含有三价铬、铜、锌、铁、铝等离子及硫酸、硝酸等。
铬镀液加热时易产生铬雾,而电镀铬的温度都较高,都要加热,是铬污染的重要形式。
所以,电镀铬应有吸风装置。
铬废水处理成本较高,且不易彻底处理,铬废水和含铬废渣都是污染源。
铬是电镀废水处理中的重点之一。
金属铬几乎无毒,二价铬一般认为是无毒的,其余的铬化合物,在一定浓度下,都是有不同毒性的。
三价铬的毒性约是六价铬的1/100,是人体必须有的微量元素,人体三价铬的缺少是2型糖尿病产生的主因。
但三价铬对鱼的毒性比六价铬还大,对鲑鱼的致死浓度是1.2mg/l,对水蚤的致死浓度是0.03mg/l。
NOx生成及控制措施一概述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中占75 %, 其中84 %以上是通过燃烧方法利用的。
煤燃烧所释放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氮氧化物(NOx)引起的环境问题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氮氧化物(NOx)的主要危害:(1) NOx对人体的致毒作用,危害最大的是NO2,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2)NOx对植物的损害;(3)NO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污染物;(4)NOx与碳氢化合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5)NOx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2) 不同浓度的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燃煤锅炉NOx生成机理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通常所说的NOx 有多种不同形式:N2O、NO、NO2、N2O3、N2O4 禾口N2O5 , 其中NO和NO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另外还有少量N2O。
我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中70 %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电力工业又是我国的燃煤大户,因此火力发电厂是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煤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 )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在煤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煤的燃烧方式,特别是燃烧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密切相尖。
燃烧形成的NOx生成途径主要由以下三个:为燃料型、热力型和快速型3 种。
其中快速型NOx生成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1. 热力型NOx指空气中的氮气(N2 )和氧(02)燃料燃烧时所形成的高温环境下生成的NO和NO2的总和,其总反应式为:N2O22NONO O2 NO2当燃烧区域温度低于1000 c时,NO的生成量较少,而温度在1300 C— 1500 C时,NO的浓度约为500 — lOOOppm,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生成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当温度足够高时热力型NOx 可达20%。
因此,温度对热力型NOx的生成具有绝对性的作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烟气停留时间对热力型NOx的生成有很大影响。
水环境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T 96.2分析方法6.2.1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6.2.1.1首先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
6.2.1.2当实验室不具备使用标准分析方法时。
也可采用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监督管理司环监[1994]017号文和环监[1995]号文公布的方法体系。
6.2.1.3在某些项目的监测中,尚无"标准"和"统一"分析方法时,可采用ISO、美国EPA和日本JIS方法体系等其它等效分析方法,但应经过验证合格,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质控要求。
6.2.1.4当规定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污水、底质和污泥样品分析时,必要时要注意增加消除基体干扰的净化步骤,并进行可适用性检验。
6.2.2水和污水的监测分析方法见附表1。
7流域监测7.1流域监测的目的。
流域监测以掌握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趋势,为流域规划中限期达到目标的监督检查服务,并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7.2流域断面。
根据流域规划设置的断面,一般分为限期达标断面、责任考核断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断面。
7.3同步监测7.3.1同步监测是根据管理需要组织全流域监测站进行的在大致相同的时段内,对主要控制项目的监测。
7.3.2同步监测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点位(断面)认证,监测全程序技术指导,监测资料的审核汇总以及报告编写工作。
在监测期间总站派技术专家到重点地区进行现场技术监督、技术指导。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本地区的同步监测工作具体实施。
7.3.3监测频次。
常规监测为每月1次,具体实施时间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流域网头单位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商确定。
同步监测频次根据需要确定。
7.4监测断面(点位)我国正在制定和实施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污染源限期达标计划中确定的监测断面是三河、三湖的主要监测断面流域监测以环境管理目标断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为主,根据需要可增加主要城镇的污水总排口、日排水量在100吨以上或COD日排放量30kg以上主要污染企业的排口,此外,沿江、河、湖、库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宾馆、饭店等污水排口。
目录1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二噁英的性质结构和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二噁英的来源及危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二噁英的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二噁英的危害......................................................................................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二噁英的检测与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二噁英的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二噁英的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固体废克物分类管理知识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
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等。
简介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1]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⑴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弃物,简称固体废物或固废,俗称垃圾,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所谓废弃物,顾名思义,就是指特定条件下对某一活动而言无用、不要而丢弃的物品、物质;广义而言,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狭义而言,多指固体废弃物或含多量固体的废弃物;但需要说明,“无用、不要”是相对的,并不表示丢弃的废弃物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当技术、环境等条件改变或活动方式、方法、目的改变后,被丢弃的废弃物有可能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这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基础。
人类活动、生物体新陈代谢和自然环境演变,只要消耗物质资源,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就人类活动而言,社会化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产品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也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的规划、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包装、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一样也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土地使用的各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市政设施、文化娱乐区、户外空地等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人类活动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有:(1):人类认识能力限制,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如水土流失、森林枯死等;(2):规划水平、设计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等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如机加工边角边料、不合格产品等;(3):物质变化规律限制,导致物品、物质功能的演变,如甘蔗渣、炉渣、尾矿等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报废产品、腐变食物等;(4):追求自利无限化、虚荣心等心理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如过度包装等。
SBR污⽔处理技术简介SBR污⽔处理技术简介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种按间歇曝⽓⽅式来运⾏的活性污泥污⽔处理技术,⼜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处理⼯艺不同,SBR技术采⽤时间分割的操作⽅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式,⾮稳定⽣化反应替代稳态⽣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物降解、⼆沉等功能于⼀池,⽆污泥回流系统。
正是SBR⼯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化反应推动⼒增⼤,效率提⾼,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效果稳定,污⽔在理想的静⽌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出⽔⽔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对污⽔有稀释、缓冲作⽤,有效抵抗⽔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艺过程中的各⼯序可根据⽔质、⽔量进⾏调整,运⾏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法,利于废⽔处理⼚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积省。
由于上述技术特点,SBR系统进⼀步拓宽了活性污泥法的使⽤范围。
就近期的技术条件,SBR系统更适合以下情况:1) 中⼩城镇⽣活污⽔和⼚矿企业的⼯业废⽔,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的地⽅。
2) 需要较⾼出⽔⽔质的地⽅,如风景游览区、湖泊和港湾等,不但要去除有机物,还要求出⽔中除磷脱氮,防⽌河湖富营养化。
3) ⽔资源紧缺的地⽅。
SBR系统可在⽣物处理后进⾏物化处理,不需要增加设施,便于⽔的回收利⽤。
大气污染(atmospheric pollution)定义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
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影响大气污染范围和强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的和化学的),污染源的性质(源强、源高、源内温度、排气速率等),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温度层结等),地表性质(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盖物等)。
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综合利用,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设计恰当烟囱高度,减少地面污染;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中国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制订国家和平共地区的“废气排放标准”,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
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就连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也受到了大气污染的影响!形成条件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除了取决于排放的总量外,还同排放源高度、气象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食品污染物的类型及污染途径
小编希望食品污染物的类型及污染途径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食物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烹调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污染,以致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那么食品污染物的类型及污染途径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带您了解一下。
食品污染按污染源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
(1)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的污染、有毒生物组织污染、昆虫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危害较大,主要为细菌和细菌毒素、霉菌和霉菌毒素。
(2)化学性污染主要有: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
②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工具、容器、包装材料及涂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质、单体及助剂等物质。
③在食品加工储存中产生的物质,如酒类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④滥用食品添加剂等。
(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核爆炸、核废物的排放、意外事故。
主要表现为对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损伤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食品污染的途径都有哪些呢?
1.内源性污染。
主要环境污染物简介一、空气主要污染物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 .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
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
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
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
国家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的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立方米。
3.粒子状污染物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
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
(完整版)⼯业污染物产⽣和排放系数⼿册⼯业污染物产⽣和排放系数⼀、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燃料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系数1、每吨蒸⽓所产⽣的烟⽓量[单位:⽶3若锅炉尾部的实际过剩空⽓系数a值与表内数值不同时,并要将排烟量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排烟量,可按下式计算:GNm=a/a'V D273/273+t'式中:GNm——标准状态下实际排烟量(标⽶3/时);a'——表中过剩空⽓系数;V’——表中排烟温度t'时的烟⽓量(⽶3/时)t'——表中的排烟度(o c)a——实际过剩空⽓系数;D——锅炉蒸发量(吨/时)。
注:S*指煤的含硫量(%)。
若煤的含硫量为2%,则1吨煤然烧排SO2为16.0×2=32千克。
统计固体、液体和⽓体等燃料排放的各种污染物量时,如公式法和查表法计算的结果不同时,以公式计算的结果数为准。
3轻油0.5%-0.75%,重油0.5-3.5%(⼆)⽣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系数1、冶⾦⼯业(2)有⾊⾦属⼯业3、化学⼯业(1)⽆机化学⼯业⽆机化学⼯业包括酸碱、合成氨、氮、磷、钾肥和各种⽆机盐类的⽣产,下⾯只介绍⼏个主要⾏业⽣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系数。
(2)有机化学⼯业有机化⼯是以⽯油、煤、天然⽓为原料,通过⼀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制得有机原料或产品,有机化⼯副产品多、废⽔量⼤,现将部分有机原料或产品的污染物排放系数作以介绍:1)基本有机合成基本有机合成⼯业排污系数:4)⽇⽤化学⼯业5)农药⼯业4、轻⼯业5、制⾰⼯业制⾰⼯业中,污染物主要来⾃准备⼯段和鞣制⼯段产⽣的⼯业废⽔。
⽬前我国采⽤底⾰(重⾰)植鞣和⾯⾰(轻⾰)铬鞣的主要⽅法。
制⾰废⽔和其耗⽔⼤致相等。
其废⽔量⼤致如下:轻⾰(猪⽪或犊⽪)0.4-0.5吨/张重⾰(⽜⽪)0.8-1.0吨/张轻⾰(⽜、马⽪) 1.2-1.6吨/张⽺⽪0.2-03吨每加⼯1吨原⽪排放50--60吨废⽔,氯化物中含铬20--25千克.BOD5600--1200毫克/升,硫化物1300毫克/升,氯化钠1600--2000毫克/升。
室内空气质量(IAQ)及污染控制简介1.室内空气及污染物相关限量标准1.1室内空气质量(IAQ)室内空气质量(Indoor Air Quality)的概念已经在全世界建筑科学领域得到普遍重视。
这是由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室内生活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
而进入20世纪后,随着石油工业发展而产生的合成材料开始大量进入室内建筑领域,以及室内空调的逐步普及应用,空气污染人类影响的重点也开始由室外烟气污染转向室内空气污染。
经过多年的研究应用评价,各国相应出台的室内空气质量(IAQ)的相应标准,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IAQ的室内相应建材和空调设备的相应环保卫生标准。
1.2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及危害大量普查资料显示,室内空气可能比室外空气脏20倍以上。
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您正在呼吸的空气,就会看到数以百万计的细菌、花粉、动物皮屑、灰尘、烟雾、化学制品几植物和霉菌孢子等细颗粒物,还有各种人造材料挥发出来的有害气体。
从具有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检测统计来看,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约57%来源于中央空调系统,36%来源于建筑材料,4%来源于吸烟,另3%来源于其它。
1.3建筑材料释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世界自然基金会2004年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室内装饰装潢由于大量使用现代合成材料而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并进入人体血液的可达五十多种(新闻晨报2004年10月20日)。
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治病污染物主要是甲醛、放射性氡、苯和氨,另外将多种可疑致病挥发性有机物(VOC)归并在TVOC指标中。
中国政府参照发达国家主要室内空气环保标准,对室内引发的空气污染物主要认定为甲醛、放射性氡、苯、氨和TVOC。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及常见的污染来源如表一:表一: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和常见来源1.4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场所空气污染特点中央空调系统是对楼宇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组织进行调控的常用设备,在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工作的舒适空间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环境健康的隐患。
主要污染物简介
一、空气主要污染物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的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可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空气的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立方米。
2. 氮氧化物(NOx)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O) 、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 、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
NOx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用的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的产物(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燃烧排放的NOx) ;其次是来自生产或使用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尾气。
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
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
慢性中毒可致气管、肺病变。
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NOx对动物的影响浓度大致为1.0毫克/立方米,对患者的影响浓度大致为0.2毫克/立方米。
国家国家
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的平均浓度低于0.10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5毫克/立方米。
3. 粒子状污染物空气中的粒子状污染物数量大、成分复杂,它本身可以是有毒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
其主要来源于煤及其它燃料的不完全燃烧而排出的煤烟、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建筑和交通扬尘、风的扬尘等,以及气态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盐类颗粒物。
在空气污染监测中,粒子状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主要为总悬浮颗粒物、自然降尘和飘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总悬浮颗粒物是指粒径在10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简称TSP。
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粒度大小及化学组成。
TSP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物质,几乎都可鼻腔和咽喉所捕集,不进入肺泡。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称为飘尘。
可经过呼吸道沉积于肺泡。
慢性呼吸道炎症、肺气肿、肺癌的发病与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程度明显相关,当长年接触颗粒物浓度高于0.2毫克/立方米的空气时,其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3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2毫克/立方米。
(2)自然降尘自然降尘指粒径大于10微米在空气中经重力作用就能沉降到地面上的灰尘。
其来源以风沙扬尘为主。
人吸入灰尘会增加呼吸道的阻力,呼吸道出现狭窄现象。
4. 酸雨指降水的pH值低于
5.6时,降水即为酸雨。
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产生明显损害。
5. 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主要来源于含碳燃料、卷烟的不完全燃烧,其次是炼焦、炼钢、炼铁等工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
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
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低于4.00毫克/立方米。
6. 氟化物(F)指以气态与颗粒态形成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主要来源于含氟产品的生产、磷肥厂、钢铁厂、冶铝厂等工业生产过程。
氟化物对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吸入高浓度的氟化物气体时,可引起肺水肿和支气管炎。
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化物气体会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钙质减少,导致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城市地区日平均浓度7微克/立方米。
7. 铅及其化合物(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主要来源于汽车排出的废气。
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
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
我国尿铅80微克/升为正常值,血铅正常值小于50微克/毫升。
二、地面水主要污染物地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汞和氰化物。
1. 氨氮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达
2.5~4.5公斤。
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
另外,氨氮还来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中。
当氨溶于水时,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
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离子相对基本无毒。
国家标准Ⅲ类地面水,非离子氨的浓度≤0.02毫克/升。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 石油类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使用和加工过程。
石油类污染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
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类可迅速扩散,形成油膜,阻碍水面与空气接触,使水中溶解氧减少。
油类含有多环芳烃致癌物质,可经水生生物富集后危害人体健康。
3. 化学耗氧量(COD)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
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可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当水中溶解氧消耗殆尽时,水质则腐败变臭,导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
4. 生化需氧量(BOD5) 生化需氧量也是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之一,是指在一定温度(20℃)时,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其来源、危害同化学需氧量。
5. 挥发酚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含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厂、煤气发生站、石油炼厂、木材干馏、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染料、医药、香料、农药、玻璃纤维、油漆、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工业废水。
酚类属有毒污染物,但其毒性较低。
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鱼肉中带有煤油味就是受酚污染的结果。
6. 汞汞(Hg)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可在体内蓄积。
水体中的汞主要来源于贵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食盐电解、化工、农药、塑料、等工业废水,其次是空气、土壤中的汞经雨水淋溶冲刷而迁入水体。
水体中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等。
总汞中的甲基汞在人体内极易被肝和肾吸收,其中只有15%被脑吸收,但首先受损是脑组织,并且难以治疗,往往促使死亡或遗患终生。
7. 氰化物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
水体中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冶金、化工、电镀、焦化、石油炼制、
石油化工、染料、药品生产以及化纤等工业废水。
氰化物具有剧毒。
氰化氢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50微克;氰化钠约100微克;氰化钾约120微克。
氰化物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极易被人体吸收。
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痉挛、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三、噪声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
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噪声的显著特点是:无污染物存在、不产生能量积累、时间有限、传播不远、振动源停止振动噪声消失、不能集中治理。
噪声来源于交通工具、工厂机器设备、建筑施工和人们的社会、家庭活动。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个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损伤、睡眠干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当人在100分贝左右噪声环境中工作时会感到刺耳、难受,甚至引起暂时性耳聋。
超过140分贝的噪声会引起眼球的振动、视觉模糊,呼吸、脉膊、血压都会发生波动,甚至会使全身血管收缩,供血减少,说话能力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