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辽阔的疆域

中国地理辽阔的疆域

中国地理辽阔的疆域
中国地理辽阔的疆域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与分析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学会在地图上查阅相关信息: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内海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3、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资料,分析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1、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分析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图1.2中国与其他几个国家地理位置比较,比较分析归纳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图1.3中疆域及其四至图,知道中国四至点在图中的位置,并根据图中经纬线估算南北纬度跨度与南北距离、东西经度跨度与东西距离。

4、学生查看教材5页的四幅景观图(东西昼夜差异图、南北季节差异图),分析我国东西时间差异大与南北季节差异大的原因。

5、学生阅读教材5页的文段并查看教材图1.4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在图中掌握濒临的海洋及内海、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识记我国的面积、陆上疆界长、海岸线长、海域面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生互动共同探讨,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与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众多地理名称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

突破方法: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弄清楚我国的领土四至点、陆上邻国、濒临的海洋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内容,并通过填写空白地图及课堂练习来巩固知识。

三、教材分析:

1、本课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我国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和各种自然资源,工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等生产部门,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这个空间位置上发生、发展。我国特定的空间位置,影响着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辽阔的国土,使我国的地形、气候乃至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我国各生产部门提供广阔的场地,形成各地区自然、经济、文化上的区域差异。

2、上好星球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开篇第一课《辽阔的疆域》,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养成认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利用地图来探究问题等有积极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积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五、教法与学法(教学策略)

(一)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在学生看书、读图基础上,以问题引路,着重采用地图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教学策略。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反复运用地图、开展活动等,把“死”图变成“活”图,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借助学生探究祖国河山的好奇心,考虑学生个人目前读图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可利用小组合作读图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全体、全程主动参与学习,更好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探究、开放创新的特点,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知识、借助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地理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开发学生智能。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充分利用课本地图、教学用挂图以及多媒体等激了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利用空白地图来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学习效果。

(二)学法:

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①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象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②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③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动手查阅课本插图,找出需要的信息;通过填写空白

地图及课堂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得出正确的答案。具体方法有: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六、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包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图和景观图片等;地球仪;课堂练习题

学生:地理课本、地图册、地理填充图册

七、教学课时: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屏幕依次展示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背景播放《歌唱祖国》的音乐,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一起学习中国地理,要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首先从地图上认识中国所在的地理位置。

(二)学导达标

【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

1、教师导学:

教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加以描述?学生回答、相互点评

教师引导、点评、归纳: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来描述。

2、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教材第2页文字内容,学生认真观察地图,独立思考,初步填写下列表格:(多媒体展示)

3、合作交流

学生个人独立完成表格,小组内交流答案。然后讨论落实这一部分知识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活动步骤一: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引导学生找出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

活动步骤二:引导学生在“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上,找到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结合五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的纬度位置。活动步骤三:引导学生根据亚洲和太平洋的位置关系,对照地图中“中国的疆域”图,分析说明我国的海陆位置。

教学说明: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地图上提取有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应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四方面去分析。进一步体会到地图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和评价。指导学生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从读图中获取知识。

(过渡)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互动探究

教师为小组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内互动探究,探究出结果后,以丰富的形式进行展示。(多媒体展示:教材图1.2中国与其他几个国家地理位置比较)

活动一:比较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活动二:屏幕展示蒙古、日本图: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活动三:通过以上分析,补充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5、展示交流

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对以上三个活动进行展示:

(1)引导学生采用讲述法的形式描述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纬度较高,而印度尼西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由于它们所处的温度带单一,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

蒙古是内陆国家以高原为主,多沙漠,干旱少雨,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单一;日本是岛国,国土面积小,山地多平原少,影响农业的多种经营。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这种地理位置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引导学生采用解说的形式对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

教师明确以下内容: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提供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东部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陆上便于同邻国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教学说明:以上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小组间交流展示,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指导、鼓励和评价。

【辽阔的国土】

(过渡)优越的位置给中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加上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共同努力等等条件的共同作用,我们的国力蒸蒸日上。

教师明确教材中三个读图材料:一是课本第4页“中国疆域及四至图”;二是课本第5页“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景观图”和“我国领土南北端的季节差异景观图”;三是教材6页中国的疆域与邻国图。

看上去好像地图和图片不多,但实际上内容很丰富,教师要求学生,在这三份资料中找寻出能体现中国之大的有效信息,为我们能更好的认识祖国提供素材!

由于学生的读图能力有限,所以设置合作环节,希望通过合作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地图获取知识。教师设计如下活动环节,组织学生主动参与:

1、我参与我进步

教师设置“测一测”、“议一议”、“找一找”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我国疆域之大。小组内合作活动,设计活动方案并实施探究,然后着重从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体会等几方面进行展示交流。

活动一:“测一测”

首先在教材“中国疆域及四至图”上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在“中国疆域及四至图”上测得我国领土东西端的图上距离约为7.8厘米,根据该图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40千米,计算出东西端距离约为5000千米;测得南北端的图上距离约为8.6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端的实际距离约为5500千米。

通过计算和测量,让学生普遍体会到祖国疆域之大,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深深为之骄傲和自豪。

教师及时鼓励和评价,然后对四至点内容归纳成口诀帮助学生速记:“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活动二:议一议

展示“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昼夜差异”和“我国领土南北端的季节差异”图片。

老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产生“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和“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学生发言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明确讨论结果:

(1)根据刚才的测量已量算出我国最北端北纬53度,最南端北纬4度,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我们还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造成了我国南北气候具有很大差异,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所以会出现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大忙季节时,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

(2)我国最东端东经135度,最西端东经73度,东西相差约62个经度,相差4个小时,东边地点的时刻比西边早,所以会出现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洒落着阳光的景象。

教学说明:在“议一议”这一环节中,学生要相互鼓励、评价,教师做好引导、点评。

活动三:找一找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把成员分为两队探险小组红队和蓝队,明确活动要求:

两只探险队都从朝鲜出发,红队沿陆上国界线按照逆时针方向探险,找到并说出沿途经过的陆上邻国;蓝队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大陆海岸线,说出濒临的海洋及两个内海,以及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两个大岛的名称。(小组内活动、交流)

红队展示探险成果:陆上邻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

蓝队展示探险成果:濒临的海洋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共6个,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师生互动,讨论总结: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合作,海洋面积广阔,海上交通便利,海洋资源丰富,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教师归纳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韩日菲马文印尼”。

然后让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描画陆上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2、我阅读我快乐:

教师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和热情地朗读教材第5页的两段文字。

明确知识要点:陆地面积及排名,陆上疆界长,14个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长,濒临的海洋,两个内海,海域面积,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强调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三)教与学的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谈自己的收获。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小组谈谈心得: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我有什么体会(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4)这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5)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学生认真讨论反思,交流心得。教师发现学生准备差不多时,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注意收集从学生发言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的收获与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以利于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堂测评

课堂练习是检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通过检测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策略。

1、抢答题(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

(1)我国南北跨______很广,约_____度,大部分位于____纬度地区,属于____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带,没有____带。

(2)我国西部深入_______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_______洋,有众多的_______和______,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最大的内陆国是()

(4)下列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A、韩国?

B、日本?

C、新加坡?

D、文莱

(6)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的国家

A岛国?B内陆国?C海陆兼备?D半岛国

2、填一填: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理填充图册上填注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四端四海两岛,看哪一组完成的最快最好,待各组完成后将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互相学习、评价。

(五)设悬结课

教师播放音乐《大中国》,提出:我们的国家疆域辽阔,在国家行政管理上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管理的工作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是比较好的。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管理的呢?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析和学习。

九、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查询信息,掌握基本地理事物,利用地图和景观图片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活动及比较分析获得地理知识,

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观念,掌握一定的读图、析图、用图的基本技能。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体现了三维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足的地方是:给学生独立识记知识的时间太短,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今后还需加强知识的过手,多给时间让学生复习巩固。

八年级地理上册《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临国和频临的海洋 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 【教学时间】 教学3课时,活动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播放课件:选取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图片进行展示,配以《大中国》歌曲。 解说:伴随着这首深情隽永、荡气回肠的赞美祖国之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

文化之灿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为有幸成为她的儿女而自豪。对于母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学年里我们将了解她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最该了解的是她的位置、疆域。 板书: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讲授新课: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组合作探讨下列问题。 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北半球) 2.指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东半球) 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纬度范围。(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 4.指出五带划分界线,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5.屏幕显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和太平洋,再现中国轮廓,再让学生指出中国在亚洲的什么部位、太平洋的什么方向。(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6.你能再列举几个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吗? 承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2与图1-3,小组探讨下列问题。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日本、蒙古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如果我国的海陆位置不是东临太平洋,而是深居内陆,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4.同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上内容难度梯度逐渐加大,意在引导学生形成通过对比分析、进而归纳综合地“理”的思维过程。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参与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教师总结] 1.纬度过高或过低,所处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我国领土所跨纬度范围广,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可以找到栖息之所,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居内陆的国家由于不临海,一方面难以受到海洋影响,气候干旱;另一方面,一定程度限制了这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将诗中的“大散关”作为分界线中的一端的两个政权是 ( )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 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3.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4.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 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5.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 6.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是 A.《西厢记》 B.《桃花扇》 C.《窦娥冤》 D.《牡丹亭》 7.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南)宋和议 B.辽(北)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8.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 9.制作示意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框内应填入的时期名称是( )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三国时期D.五代十国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

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下列对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 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2.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3.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1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附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将隋唐科举制度考试与当今学校考试(学业考试、升学考试等)进行对比,说说古今考试的联系、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建议。 【答案】联系:都是出现在中国的考试制度,目的都是选拔人才。相同点:都是自愿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不同点:科举制内容范围小,当今考试内容范围广。科举制录取仅为做官,当今考试录取目的多样化。建议: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加大对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全国统一考试题目、科目、方式等,录取标准全国统一。【解析】 【分析】 【详解】 隋唐科举制度考试与当今学校考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两种考试制度都是出现在中国的考试制度,目的都是选拔人才。古今考试相同点有:都是自愿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古今考试的不同点有:科举制内容范围小,当今考试内容范围广。科举制录取仅为做官,当今考试录取目的多样化。对考试制度改革提出的建议有:考试内容和形式多样化,进一步加大对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全国统一考试题目、科目、方式等,录取标准全国统一。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材料二: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都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中的“显德七年”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答案】(1)960年;陈桥驿 (2)加强中央集权。 (3)重文轻武的政策。 原因: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人教版地理八上《辽阔的疆域》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上《辽阔的疆域》word教学设计第一节宽敞的疆域教学设计(附读图练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 1、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东西之间的距离 2、学会运用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学会在中国地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住、注其名称。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宽敞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培养学生爱护祖国统一、爱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三、教学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五、课时:2~3个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我们用了一年的时刻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今天开始学习我国的情形。 读图讲授: 1.位置优越 (1)通过读图1.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请回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图中观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看中国在哪个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中国位于西经20°以东、赤道以北。因此,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精】《中国的疆域》教案

《中国的疆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读图回答: 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说出我国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 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穷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设计1: 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讨论分析: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2.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 讨论分析: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寒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总结: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太平洋,多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另外东部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同众多国家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二)辽阔的疆域 出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欧洲面积比较图表,提问:我国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总结: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大致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当。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疆域图 活动设计2: 1.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引领学生在图上找出四至点的位置: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约53度; 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北纬约4度。 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东经约135度;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经约73度。 2.学生用直尺量出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20千米)计算出实际距离。(约5200千米) 3.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0千米,请学生根据我国最南和最北相差的纬度来计算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约5500千米) 总结: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 活动设计3: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北京与喀什的不同景象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该历法的主要功能是() A.用于占卜B.观察天象C.指导农事D.辅助政治 2.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旦 4.下图所示人物的诗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下列表述与这位历史人物相符的一项是 A.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 B.两宋之交杰出的词人 C.被后世尊为“诗仙” D.被后世尊为“诗圣” 5.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 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 6.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纥 B.回族 C.藏族 D.蒙古族 7.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杨国忠 8.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

9.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琉球巡检司D.台湾巡检司10.下图所示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北宋 C.西夏 D.金 11.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 12.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B.市舶司C.宣政院D.理藩院 13.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开展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藩坊B.市舶司C.藩市D.知州衙门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册《1第1节 辽阔的疆域》word教案 (2)

辽阔的疆域(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 1.记住我国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重点) 2. 了解我国陆上疆界及大陆海岸的长度,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重点) 3. 在图上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能够估算我国领土最北端和最南端纬度相差的度数 及领土最东端和最西端经度相差的度数来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难点) 4. 通过描图、填图能在图上指出我国6个隔海相望的邻国、濒临的4海1洋和主要 的岛屿,初步形成一定的读图能力:进一步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即疆域辽阔,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填图法、拼图游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的疆域与邻国拼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北京——天安门 军舰 活动1:赏析 活动2:谈一谈你对领土有怎样的认识?(说出自己现有知识对领土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三军——海陆空 火箭炮战斗机 学生积极踊跃的进行阐述,说出自己对 领土的理解与认识。 赏析视频 图片:我国 庄严肃穆 的北京天 安门和飒 爽英姿的 海陆空三 军;让学生 感受祖国 的和平与 发展、国家 主权和领 土完整,离 不开伟大 的中国人 民解放军。 激发学生 的爱国热 情和学习 欲望。 承接过渡 教师小结:“领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即中国的“疆域”。我国的“疆域辽阔”有广阔的领土面积和海洋面积,疆界线和海岸线长,邻国和临海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一节辽阔

八年级地理上册11辽阔的疆域第1课时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课后练习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一课时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 知能提升 “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读我国海域图,完成第1~3题。 )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1 钓鱼岛 B.A.黄岩岛海南岛 D.C.曾母暗沙) 濒临南海的是( 2.下列我国邻国中, B.日本A.菲律宾 D.朝鲜C.韩国 ) ( .某公司要将一批集装箱由天津运到广州,它会途经3A.渤海、东海、南海、黄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南海、渤海 D.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不正确的是( 4.对我国位置的评价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气候差异大,A.南北跨纬度广便于我国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辽阔的海域,B. 便于我国与众多陆上邻国发

展边境贸易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腹地,C. 利于农业生产温和多雨,D.我国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在他的错做成了一本错题集,5.贝贝将平时地理考试中做错了的试题用一个笔记记录下来,贝贝更正后的答题集中有一道选择题:“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说法正确的是”(选项如下),) ( 案是最北端有极昼现象A. 最南端在钓鱼岛B. 最东端在黑龙江省C. 最西端是云贵高原D.秋,.东北地区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省三亚市郊区建起了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南繁基地6主春天收获后运回来再种植。之所以在海南育种,天工作人员把收获的种子拿到海南种植,) ( 要是他们看中了海南岛的农业科技水平高A. 灌溉条件好B. C.机械化水平高 D.光热条件好) 估算印度的面积大约是根据中、印两国领土重叠示意图7.,( 1 A.5万平方千米 B.100万平方千米 C.300万平方千米 D.4 000万平方千米) ( 8.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俄罗斯、印度 B.俄罗斯、巴基斯坦 C.俄罗斯、日本 D.哈萨克斯坦、印度) ( 9.下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B.A. 马来西亚日本 D.C.) .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是( 10印度新加坡 B.A. 泰国韩国 D.C.) 我国的主要岛屿按照自北向南排序应该是( .11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A. 海南岛、舟山群岛、台湾岛B. 舟山群岛、台湾岛、海南岛C. 海南岛、台湾岛、舟山群岛D. 完成下列各题。读图,12.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 主备人:刘艳红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2、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比较法 教具 世界地图中国疆域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初一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那大家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多少呢?我国的疆域范围?我国的地理位置究竟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先从我国的疆域来进行了解。 板书:第一节:疆域 疆域主要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海路兼备的大国和行政区划三个内容,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优越的地理位置,看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同学们先花两分钟时间大致浏览一下课本,在图1.1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 生:可以从它所处的半球、维度和海陆位置进行判断 师: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生: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归纳:从地图可知,中国的经度范围大致在东经75°和东经135°之间,纬度位置在赤道以北,即位于东半球,因此,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 师:请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界线是? 生:略 归纳:热带与温带的划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但在我国的高山地区也会出现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3、海陆位置 师:在学习世界地理的时候,知道了大洲与大洋的具体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哪几大洲和大洋以及他们所处的位置? 生:略 归纳:从世界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位于亚洲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路兼备。而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海域广阔,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过渡:知道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现在同学们来猜个谜语,谜面是:“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他在北,东西二分它具东,头只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大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这个谜面主要是从地理位置方面去描述的,我们刚刚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是不是很容易就猜出来这个谜底是我们中国。 既然知道了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那同学们从我们生活中感受来看,我国所处的位置究竟如何? 正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要判断我国的位置是否优越,我们就将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 同学们看图1.2 “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在世界的位置”与俄罗斯、加拿大、巴高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俄罗斯、加拿大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地区,气候寒冷。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终年炎热。而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那被跨度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师: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略 归纳: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降雨量少。日本是四面临海,是一个岛国,气候湿润,降水丰沛。而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是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背靠亚欧大陆,有利于与欧洲、中亚等地区的对外交往与贸易合作。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那同学们看下我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呢? 位置的优越性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了解了我国在第球上的位置,其次

中国辽阔的疆域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 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东西之间的距离 2、学会运用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 小和位置优劣 3、学会在中国地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 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住、注其名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 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 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三、教学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五、课时:2~3个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国的地理位置 导入新课: 在七年级的时候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今天开始学习我国的情况。同学们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在世界上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如此广阔的土地在地球上究竟位于什么地方呢?我们说中国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国家,那么她究竟优越在什么地方呢?不知道吧,没关系,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新课---中国辽阔的疆域 读图讲授: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板书) 通过读图“世界地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其他同学想一下与自己心中的位置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略 嗯,很好,请坐。我们要知道,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辽阔的国土教案

6.《辽阔的国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滨江小学邱雄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神圣不可侵犯。 2.能力目标 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一: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我们来玩个抢答的游戏吧!请听题:第一题:中国的首都是?第二题:中国的全称是? 1.祖国在世界的位置。 第3个抢答题需要你们拿起笔,打开书44页,谁能最快地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的位置呢?用笔勾出来。勾好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大屏幕出示中国轮廓图,看,中国的疆域轮廓多像一只——神气十足的雄鸡呀! 2.祖国疆域的辽阔。 ①咱们接着抢答:请看大屏幕,(出示世界各国面积图)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采访:你是怎么知道的?哦,通过看数据知道的,真会学习。)那我们也可以通过看数据知道中国排在第几位呢?师:全世界有23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排第三位,由此可见,咱们中国的国土面积可真——大呀。(板

书:面积大) ②最后一个抢答题:在世界地图中,中国的陆地面积和哪个洲的面积差不多大?(出示中国与欧洲面积图),引导学生发现:我国的陆地面积和欧洲差不多。是的,欧洲面积约为1016万平方千米,由45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咱们一个国家的面积竟然和一个州的面积差不多大,我们中国的国土面积可真——大呀。 3.你还能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大呢?(1、诗歌;2、数据;3旅游经历……) 预测1:诗歌 师:谢谢你,你带来的诗让我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无与伦比的美丽。谁还能从其他方面来说明我们祖国的面积之大呢? 预测2:生: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多万平方千米。 师:你是从数据方面来说明的。哇!960多万平方千米,(看着一生)你听上去感觉怎么样?那960多万平方千米是什么概念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们觉得咱们丰都县城大不大?我也觉得咱们丰都县城又大又美。那谁知道咱们丰都县城具体有多大?老师做了调查,出示图片(4平方千米)只占整个丰都县725分之一,而丰都县只占重庆市28分之一。重庆大不大?出示重庆市在中国地图中的位置图片,现在你看,重庆大不大?(采访:你为什么说重庆不大?)因为咱们中国的国土面积太——大啦!出示重庆相关简介。 预测3:暑假的时候我从重庆坐火车到新疆要48个小时,坐飞机也要4个多小时。 过渡语:听了这位同学的描述,你的感受是什么?引导生说出:咱们祖国的国土多么——大呀!(用“大”已经不足以形容我们的国土面积了,能不能换一个词——“辽阔”)板书:辽阔的国土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试题】

元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 市舶司 B. 宣政院 C. 澎湖巡检司 D. 西域都护 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 行政军事监察 B. 行政外交军事 C. 财政监察外交 D. 财政军事监察 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宋朝 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5.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澎湖巡检司是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历史上哪一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这一行政机构 A. 汉朝政府 B. 唐朝政府 C. 元朝政府

D. 明朝政府 7.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司农司 D. 行省制 8.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 A. 尚书省 B. 辽阳行省 C. 行中书省 D. 中书省 9.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其中,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 A. 新疆 B. 台湾 C. 西藏 D. 东北 10.据有关资料统计,□□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处应当填写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1.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中,发生在元朝的有 ①建立了蒙古国 ②将西藏纳入元朝的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实行行省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二、非选择题 12.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背上的征服】 材料一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哪个少数民族能够统治整个中国。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统一了中国,形成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 (1)“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你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辽阔的疆域

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 2.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 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 【教学时间】 教学3课时,活动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用课件播放《歌唱祖国》,带领大家走进新课堂。教师设问:人们常说,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地球是一个球体,哪里才算东方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思考后教师补充:要确定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个方面入手。 二、引导学生读图:位置优越 1.经纬位置。用半球位置描述中国的经纬度位置,更加简洁易记。而半球的划分借平面地图来说明,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经纬网立体图: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学生能很快地做出回答: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让学生观察经纬网立体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找出中国、亚洲、太平洋的位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位置、在太平洋的哪个方位?学生能很容易描述中国在世界上的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评价】读图时要做到认真仔细,把学生引到位,这会帮助学生克服不习惯使用地图时产生的困难;教会学生正确地使用地图,从读图中获得知识。 三、借景观图探究:国土辽阔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端点的大致位置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找出我国四端点的大致经纬度范围:(1)我国最西端大致在哪两条经线之间、最东端大致在哪两条经线之间?它们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2)我国最北端大致在哪一条纬线以北?是北纬还是南纬?我国最南端呢? 1.南北景观差异。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观察我国南北春季景色差异景观图后分析:在同一时节,漠河冰天雪地,海南正春耕农忙,从气候上来说,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学生回答:是气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辽阔的疆域》教案 课型:新授 课时:三课时 教法:讨论、读图、分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能够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能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中国的四个端点,量算出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和东西端之间的距离,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地理位置及行政中心、重要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掌握运用地图获取有关地理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另过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重点难点: 掌握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省及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地理位置。 导入新课: 我国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资源丰富,雨热条件好,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对外交往联系便利,这些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一、位置优越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根据世界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根据活动题,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二)学习过程 1.我国的位置,让学生根据世界地图,结合上学期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的位置,教师给于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方面对我国的位置特点进行描述。 2.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进行对比、分析;海路位置的优越性:与蒙古、日本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及时帮助学生总结我国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国土辽阔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卡 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 一致。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

初中地理八上《辽阔的疆域》教案_20

辽阔的疆域(第3)行政区划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 心。 教材分析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我国可以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为了方便行政管理和人民生活,我国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三级。本节的第三目“行政区划”不仅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学习中国分区地理的重要基础。因为本节课要求记忆的内容多,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要求高。所以,本节在内容选取、图片编排和活动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降低教学的难度。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政区图上按照一定顺序或方法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初步学会记忆地理名称的方法。 3.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能利用生活中的信息分析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并了解其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当堂评价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讨论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行政区划拼图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1.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哪几 级? 2.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划有几 个? 3.省级行政区划单位有哪几 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特别行政区) 2.省级的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 别行政区);县级有(县、自治县、自 治州、市);乡级有(乡、民族乡、 镇)。 3.我国共有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 主学习的 能力,对 知识点的 总结归纳 能力。 读地图找位置一教师多媒体出示图“中国 行政区划”,课件依次播放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二新学期、中国行 (1)寻找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并说出 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2)寻找沿“大陆海岸线” 的14个省级行政单位(自北 向南)。 考点问题:大陆海岸线的起 止点的省区分别是_______和 ________。 (3)寻找沿陆上疆界线的9 个边疆省。(按逆时针方 学生:一边观看多媒体课件 一边在课本的“中国行政区 划”图中找出省区的名称和位 置。 小组读图观察并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 4个直辖市 京北京 津天津 沪上海 重庆市渝重庆 学生: 5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学生: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小组读图观察并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 辽宁省、、、省、江苏省、、浙江省、 福建省、台湾省、 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 区、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起点:辽宁省 终点:广西壮族自治区 通过多媒 体展示中 国行政区 划,生 动、形象 且直观, 充分调动 学生的学 习积极 性,让学 生对我国 省区的位 置有初步 的了解。 通过阅 读、使用 地理图像 的基本方 法,逐步 培养学生 的读图、 用图能 力。 培养学生 仔细观察 地图,全 面分析的 能力,学

8上 地理期终复习试题(空白)

初二地理期终复习试题 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根据()地球分为东西半球,中国位于()半球;根据()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中国位于()半球。 2、从纬度位置来看,地球一共分为那五带()、()、()、()、();中国大部分位于()地区,属于()带,中国南部()省、()自治区、()省和()省,南回归线从中穿过,中国没有( )。 3、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来看,中国位于()洲东部,()洋西岸。 4、中国的陆上国界线长()多千米,相邻国家有()个。大陆海岸线达1.8万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5、我国的边缘海从北向南依次是()海、()海、()海和()海;台湾海峡属于()海。我国的三大岛屿从大到小依次是()岛、()岛、()岛。 6、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是(),最北端是()。最东端是(),最西端是()。 7、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最大的盐场是()。 8、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个级别。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9、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东西距离最长的是(),面积最大的是(),位置最南的是(),位置最东的是(),位置最西的是(),人口最多的省是()。

10、中国最大的内海是()海,第二是()。 二、众多的人口 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有()亿。 2、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云南的()到黑龙江的()为界线,东部面积占43%,人口占(),西部面积占(),人口占6%。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个民族,其中()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其中()族人口最多。 2、我国没有一个县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各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3、藏族群众主要信仰的宗教是(),泼水节是()族的传统节日,在“那达慕”大会上能见到当地的体育运动项目是()。马头琴是()族创造的乐器。冬不拉是()族乐器,锅庄舞是()的民族舞蹈。 4、人口最少的是()自治区,民族最多的省是(),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的是()族,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族。 5、把下列民族与对应的民族风情用直线连接起来 傣族锅庄舞 蒙古族冬不拉 朝鲜族手鼓舞 哈萨克族那达慕大会 藏族孔雀舞 维吾尔族荡秋升 彝族火把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