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内力计算

第二章 内力计算

内力组合计算书

5.4 内力组合 《抗震规范》第5.4条规定如下。 5.4截面抗震验算 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G GE Eh Ehk Ev Evk w w wk S S S S S γγγψγ=+++ (5.4.1) 式中: S ——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γG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 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 γEh 、γEv ——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 采用; γw ——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 s G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 s 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 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 w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 ψw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 用0.2。 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表5.4.1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5.4.2 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RE R S γ= 式中: γ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5.4.2采用; R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表5.4.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5.4.3 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宜采用1.0。 本次毕业设计,各截面不同内力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值如下表 结构安全等级设为二级,故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0 1.0 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组合三种工况:恒荷载控制下、活荷载控制下和有地震作用参加的组合。其具体组合方法如下: 恒荷载控制下:Gk Qk S 1.35S 1.40.7S =+? 活荷载控制下:Gk Qk S 1.2S 1.4S =+ 有地震作用参加的:Gk Qk Ehk S 1.2(S 0.5S ) 1.3S =+± Gk Qk Ehk S 1.0(S 0.5S ) 1.3S =+± 对柱进行非抗震内力组合时,根据规范,对活载布置计算的荷载进行折减,折减系数由上而下分别为1.0,0.85,0.85,0.7,0.7。偏安全,不考虑因楼面活载布置面积对梁设计内力的折减。 梁柱截面标号示意见图5.22。

荷载内力计算和杆件截面选择计算

(1) 设计资料 昆明地区某工厂金工车间,屋架跨度为 24m ,屋架端部高度2m ,长 度90m ,柱距6m ,车间内设有两台30/5t 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屋面采 用1.5 >6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三 毡四油防水层,屋面坡度i 1/10。屋架两端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 柱截面400X400mm ,混凝土 C20,屋面活荷载0.50 kN/m 2,屋面积灰荷 载 0.75 kN/m 2,保温层自重 0.4kN/m 2。 (2) 钢材和焊条的选用 屋架钢材选用Q235,焊条选用E43型,手工焊。 (3) 屋架形式,尺寸及支撑布置 采用无檩屋盖方案,屋面坡度i 1/10 ,由于采用1.5m 6m 预应力钢 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和卷材屋面,故选用平坡型屋架,屋架尺寸如下: 屋架计算跨度: L 0 L 300 24000 300 23700 mm 屋架端部高度取: 为使屋架节点受荷,配合屋面板1.5m 宽,腹杆体系大部分采用下弦 节间为3m 的人字形式,仅在跨中考虑腹杆的适宜倾角,采用再分式杆系, 屋架跨中起拱48mm ,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根据车间长度,跨度及荷载情况,设置三道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因车间 两端为山墙,故横向水平支撑设在第二柱间;在第一柱间的上弦平面设置刚性系 杆保证安装时上弦的稳定,下弦平面的第一柱间也设置刚性系杆传递山墙的风荷 载;在设置横向水平支撑的同一柱间, 设置竖向支撑三道,分别设在屋架的两端 跨中高度: 屋架高跨比: H o 2000mm 23700 1 H H o i 2000 3185 3190mm 2 2 10 H 3190 1 L 23700 7.4 u m J 启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三单元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三单元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三单元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姓名学号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 以O 表示正确,以X 表示错误) 1、图示拱在荷载作用下, N DE为30kN 。() 30kN 1m D 4m4m4m4m 2、在相同跨度及竖向荷载下,拱脚等高的三铰拱,其水平推力随矢高减小而减小。() 3、图示结构链杆轴力为2kN(拉)。() q= 2kN/m 2m 2m2m 4、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杆件弹性常数、截面尺寸无关。() 5、图示桁架有:N1=N2=N3= 0。() P P 12 3 C A B a a a a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圆弧线;B.抛物线;C.悬链线;D.正弦曲线。() 2、图示桁架C 杆的内力是: A. P ; B. -P/2 ; C. P/2 ; D. 0 。()

a a a P a a a c 3、图 示 桁 架 结 构 杆 1 的 轴 力 为 : A. 2P ; B. -2P C. 2P /2; D. -2P /2。 ( ) P P 1 a a a a a a a 4、图 示 结 构 N DE ( 拉 ) 为 : A. 70kN ; B. 80kN ; C. 75kN ; D. 64kN 。 ( ) 4m 1m 4m 4m 4m 4m D E 三 、填 充 题( 将 答 案 写 在 空 格 内 ) 1、图 示 带 拉 杆 拱 中 拉 杆 的 轴 力N a = 。 6m 6m 3m 3m a 2、图 示 抛 物 线 三 铰 拱 , 矢 高 为 4m , 在 D 点 作 用 力 偶 M = 80kN ·m ,M D 左 =_______, M D 右 =________。 A B C m 4m 3m 8m 4m 4m D

#简支T梁内力计算和结果比较

简支T 梁内力计算及结果对比 一、桥梁概况 一座九梁式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和横隔梁截面如图1-1所示,计算跨径29.5l m =,主梁翼缘板刚性连接。设计荷载:公路—I 级,人群荷载:3.0/kN m , 每侧的栏杆及人行道构件自重作用力为5/kN m ,桥面铺装5.6/kN m ,主梁采用C50混凝土容重为25/kN m 。 (a ) (b ) 图1-1主梁和横隔梁简图(单位:cm ) 二、恒载内力计算 ㈠.恒载集度 主梁:()10.080.140.18 1.30 1.600.18259.76/2g kN m ?+??? =?+?-?= ??????? 横隔梁: 对于边主梁:()12 1.600.18 1.000.110.1572529.500.56/2 g kN m -=-? ???÷= 对于中主梁:2 122220.56 1.12/g g kN m =?=?= 桥面铺装:3 5.6/g kN m =

栏杆和人行道:45/g kN m = 作用于边主梁的全部恒载为: 19.760.56 5.6520.92/i g g kN m ==+++=∑ 作用于中主梁的恒载为: 29.76 1.12 5.6521.48/i g g kN m ==+++=∑ ㈡.恒载内力 计算主梁的弯矩和剪力,计算图式如图2-1所示,则: ()222x gl x gx M x gx l x = ?-?=-,()222 x gl g Q gx l x =-=- g 图2-1 恒载内力计算图式 各计算截面的剪力和弯矩值见表2-1和表2-2。 边主梁恒载内力 表2-1 内力 截面位置 剪力()Q kN 弯矩()M kN m ? 0x = 308.572 gl Q = = 0M = 4l x = 154.294 gl Q == 2 31706.7832gl M == 2 l x = 0Q = 2 2275.708 gl M == 中主梁恒载内力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三单元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结构力学自测题(第三单元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姓名学号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以X 表示错误) 1、图示拱在荷载作用下, N DE为30kN 。() 2、在相同跨度及竖向荷载下,拱脚等高的三铰拱,其水平推力随矢高减小而减小。() 3、图示结构链杆轴力为2kN(拉)。() 2m2m 4、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杆件弹性常数、截面尺寸无关。() 5、图示桁架有:N1=N2=N3= 0。() a a a a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圆弧线;B.抛物线;C.悬链线;D.正弦曲线。() 2、图示桁架C 杆的内力是: A. P ; B. -P/2 ; C. P/2 ; D. 0 。()

3、图 示 桁 架 结 构 杆 1 的 轴 力 为 : A. 2P ; B. -2P C. 2P /2; D. -2P /2。 ( ) a a a a a a 4、图 示 结 构 N DE ( 拉 ) 为 : A. 70kN ; B. 80kN ; C. 75kN ; D. 64kN 。 ( ) 4m 4m 4m 4m 三 、填 充 题( 将 答 案 写 在 空 格 内 ) 1、图 示 带 拉 杆 拱 中 拉 杆 的 轴 力N a = 。 6m 6m 2、图 示 抛 物 线 三 铰 拱 , 矢 高 为 4m , 在 D 点 作 用 力 偶 M = 80kN ·m ,M D 左 =_______,M D 右 =________。 8m 4m 4m 3、图 示 半 圆 三 铰 拱 , α 为 30°, V A = qa (↑), H A = qa /2 (→), K 截 面 的 ?K =_______, Q K =________,Q K 的 计 算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A B K αa a 4、图 示 结 构 中 , AD 杆上 B 截 面 的 内 力M B =______ ,____面 受 拉 。Q B ( 右 )= ______,N B ( 右 )= ________。

内力组合计算书

内力组合 《抗震规范》第条规定如下。 截面抗震验算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 G GE Eh Ehk Ev Evk w w wk S S S S S γγγψγ=+++ () 式中: S ——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γG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 利时,不应大于; γEh 、γEv ——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 采用; γw ——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 s G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 s 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 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 w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 ψw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 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表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 RE R S γ= 式中: γ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采用; R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表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宜采用。 本次毕业设计,各截面不同内力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值如下表 结构安全等级设为二级,故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0 1.0 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组合三种工况:恒荷载控制下、活荷载控制下和有地震作用参加的组合。其具体组合方法如下: 恒荷载控制下:Gk Qk S 1.35S 1.40.7S =+? 活荷载控制下:Gk Qk S 1.2S 1.4S =+ 有地震作用参加的:Gk Qk Ehk S 1.2(S 0.5S ) 1.3S =+± Gk Qk Ehk S 1.0(S 0.5S ) 1.3S =+± 对柱进行非抗震内力组合时,根据规范,对活载布置计算的荷载进行折减,折减系数由上而下分别为,,,,。偏安全,不考虑因楼面活载布置面积对梁设计内力的折减。 梁柱截面标号示意见图。 图 梁截面标号示意图

结构力学自测题3 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结构力学自测题3(第四\五章) 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姓名学号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 正确,以X 表示错误) 1、图示拱在荷载作用下, N DE为30kN 。() 2、在相同跨度及竖向荷载下,拱脚等高的三铰拱,其水平推力随矢高减小而减小。() 3、图示结构链杆轴力为2kN(拉)。() 2m2m 4、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杆件弹性常数、截面尺寸无关。() 5、图示桁架有:N1=N2=N3= 0。() a a a a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圆弧线;B.抛物线; C.悬链线;D.正弦曲线。() 2、图示桁架C 杆的内力是: A. P ; B. -P/2 ; C. P/2 ; D. 0 。 ( 3、图示的轴力为: A. 2P; B. -2P C. 2P/2; D. -2P/2。( ) a a a a a a 4、图示结构N DE( 拉)为: A. 70kN ; B. 80kN ; C. 75kN ; D. 64kN 。() 4m4m4m4m 三、填充题(将答案写在空格内) 1、图示带拉杆拱中拉杆 的轴力N a= 。 2、图,矢高为4m ,在D 点作 用力 偶M = 80kN·m,M D左=_______,M D右=________。 8m4m4m 3、图示半圆三铰拱,α为30°,V A= qa (↑), H A= qa/2 (→),K 截面的?K=_______, Q K=________,Q K的计算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A B K α a a 4、图示结构中,AD 杆上B 截面的内力M B=______ , ____面受拉。Q B(右)= ______,N B(右)= ________。 P d d 2 5、图示结构CD杆的内力为______。 a a a a a 6、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支座反力与三个 铰的位置__________ 关 , 与拱轴形状 _____________ 关。 7 、图示结构固定支座的竖向反力V A = 。 8、图示结构1 杆的轴力和K截面弯矩为: N 1 =, M K= ( 内侧受拉为 正)。 1m m m m m q=1 1m1m1m 9、图示三铰拱的水平推力H = 。 5m 10、图示结构中,FE N=,FD N=。 a a a a

第六章 框架内力组合

第六部分 框架内力组合 一. 框架梁内力组合见横向框架KJ-2内力组合表 对于框架梁,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其剪力沿梁轴线呈线性变化,因此,除取梁的两端为控制截面外,还应在跨间取最大正弯矩的截面为控制截面。 对于框架梁的最不利内力组合有: 对梁端截面:max M +、max M -、m ax V 对梁跨间截面:max M +、max M - 荷载规范3.2.5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1)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倾覆、滑移和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 2 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 荷载规范5.4.1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WK W W EVK EV EhK EH GE G S S S S γψγ γ γ+++ 式中S ——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G γ——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 承载能力有利是,不应大于1.0; Eh γ、Ev γ——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6―1采用; w γ——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 GE S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 EhK S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EvK S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wK S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w ψ——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荷载内力计算和杆件截面选择计算

(1) 设计资料 昆明地区某工厂金工车间,屋架跨度为24m ,屋架端部高度2m ,长度90m ,柱距6m ,车间内设有两台30/5t 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屋面采用×6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三毡四油防水层,屋面坡度=i 1/10。屋架两端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mm,混凝土C20,屋面活荷载 kN/m 2,屋面积灰荷载 kN/m 2,保温层自重m 2。 (2)钢材和焊条的选用 屋架钢材选用Q235,焊条选用E43型,手工焊。 (3)屋架形式,尺寸及支撑布置 采用无檩屋盖方案,屋面坡度10/1=i ,由于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和卷材屋面,故选用平坡型屋架,屋架尺寸如下: 屋架计算跨度: mm L L 23700300240003000=-=-= 屋架端部高度取: =o H 2000mm

跨中高度: mm i L H H 3190318510 12237002000200≈=?+=+ = 屋架高跨比: 4 .712370031900==L H 为使屋架节点受荷,配合屋面板宽,腹杆体系大部分采用下弦节间为3m 的人字形式,仅在跨中考虑腹杆的适宜倾角,采用再分式杆系,屋架跨中起拱48mm ,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根据车间长度,跨度及荷载情况,设置三道上,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因车间两端为山墙,故横向水平支撑设在第二柱间;在第一柱间的上弦平面设置刚性系杆保证安装时上弦的稳定,下弦平面的第一柱间也设置刚性系杆传递山墙的风荷载;在设置横向水平支撑的同一柱间,设置竖向支撑三道,分别设在屋架的两端和跨中,屋脊节点及屋架支座处沿厂房设置通长刚性系杆,屋架下弦跨中设置一道通长柔性

拱内力计算

第三章拱桥计算授课时间:2006年11月13日 授课地点:试验楼试验三 教学内容:1、实腹式悬链线拱拱轴方程的建立 2、空腹式悬链线拱拱轴方程的建立重点:空腹式悬链线拱拱轴方程的建立 难点:1、逐次逼近法 2、五点重合法 思考题及习题:

第一节 拱轴方程的建立 (一)实腹式悬链线拱拱轴方程的建立 1、拱轴线方程的得出: 实腹式悬链线拱采用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 在恒载作用下,拱顶截面: 0=d M , 由于对称性,剪力0=d Q , 仅有恒载推力g H 。对拱脚截面取矩,则有: f M H j g ∑= 式中 ∑j M ——半拱恒载对拱脚截面的弯 矩; g H ——拱的恒载水平推力(不考虑弹性压缩); f ——拱的计算矢高。 对任意截面取矩,可得:g x H M y = 1 式中 x M ——任意截面以右的全部恒载对该截面的弯矩值; 1y ——以拱顶为坐标原点,拱轴上任意点的纵坐标。 将上式两边对x 求二阶导数得: g x x g H g dx M d .H dx y d ==2 22121 解此方程,则得拱轴线方程为: )1(11--= ξchk m f y 2 拱轴系数m :

拱轴系数:为拱脚与拱顶的恒载集度比 拱脚截面:ξ=1,y 1=f , )1m m ln(m ch k 21-+==- 当1=m 时,均布荷载。压力线方程为:21ξf y = (二次抛物线) 当拱的矢跨比确定后,拱轴线各点的纵坐标(拱轴形状)将取决于m 。 (表3-3-1)供设计时根据拱轴系数确定拱轴坐标。 3.实腹式悬链线拱拱轴系数m 的确定方法: d j g g m = , d h g d d γγ+=1, γ?γγj d j d h h g c o s 21+ += 式中 d h ——拱顶填料厚度,一般为0.30~0.50m ; d ——拱圈厚度; γ——拱圈材料容重 1γ——拱顶填料及路面的平均容重; 2γ——拱腹填料平均容重 j ?——拱脚处拱轴线的水平倾角。 j d d f h ?cos 22- + = 由于j ?为未知,故不能直接算出m 值,需用逐次逼近法确定; 逐次逼近法: (1)根据跨径和矢高假定m 值, (2)由表3-3-4查得拱脚处的?tg ,求得?cos 值; (3)代入求得j g 后,再连同d g 一起代入算得m 值。 (4)与假定的m 值比较,如相符,则假定的m 值即为真实值;如两者不符,则以算得的m 值作为假定值,重新进行计算,直至两者接近为止。 当拱的跨径和矢高确定之后,悬链线的形状取决于拱轴系数m ,其线型特征可用4/l 点纵坐标4/1y 的大小表示。 )12 k ch (1m 1f y 4 l --= ∵ 2 1 21 2+=+=m chk k ch ∴

箱梁内力计算及组合

内力计算及组合 一、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1.梁自重和横隔梁自重(一期荷载) 1 (1.23 1.04) 1.230.2222 1.0415 22526.59 19.4 g + ??+??+? =?=kN/m 2 0.3660.2253 0.283 19.4 g ??? ==kN/m 2. 桥面系自重(二期荷载) 桥面铺装采等厚度的10cm C50混凝土+SBS改性沥青涂膜防水层+10cm沥青混凝土,,则全桥宽铺装每延米重力为: 0.114(2325)6 ??+=kN/m 为计算方便近似按各梁平均分担来考虑,则每片梁分摊到的每延米桥面系重 力为: 367.2 13.44 5 g==kN/m 3. 湿接缝自重(二期荷载) 40.50.225 1.25 2 g ?? ==kN/m 4. 防撞护栏自重(二期荷载) 56.72 2.68 5 g ? ==kN/m 5. 横隔梁湿接自重(二期荷载) 6(0.10.2)0.20.525 0.019 219.4 g +??? == ? kN/m 由此得边梁每延米总重力g为: 1226.87 g g g I =+=kN/m(一期荷载) 345617.4 g g g g g ∏ =+++=kN/m(二期荷载) 6. 恒载内力 本桥为先简支后连续,施工过程包含结构的体系转化,所以结构的自重内力计算过程必须首先将各施工阶段内力计算出来,然后进行叠加。 第一施工阶段:结构体系为简支梁结构,自重作用荷载为g I ;

第二施工阶段:由于两跨间接头较短,混凝土重量较小,其产生的内力较小,且会减少跨中的弯矩,故忽略不计; 第三施工阶段:结构体系为连续体系,忽略临时支撑移除产生的效应,考虑翼缘板及横隔梁接头重力和桥梁二期结构自重作用荷载为桥梁二期荷载,即为 g ∏。 第一施工阶段结构自重作用效应内力计算: 以边梁为计算单元,此时结构体系为简支梁,计算跨径为19.7l =m ; 设x 为计算截面距支座的距离,并令x a l =,则主梁弯矩和剪力计算公式为: ()()211 1 12 1 12g 2a a M a a l g Q a l = -=- 图2-1 内力计算图 各计算截面如下图2—2所示,具体计算结构如表2—1: 图2-2边梁计算截面位置 表2—1 第一施工阶段自重作用效应内力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

列表计算三铰拱的内力 姓名:王训 班级:1133002 学号:1113300225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应用visio 画出简图,excel 列表计算的方式计算出拱的内力,并根据计算结果用visio 作出内力图,其间写入简要计算思路步骤。并对拱轴方程同内力之间的联系简要分析,分析合理拱轴。 一、拱的尺寸受力情况计算简图及代梁如下 8m 4m 4kN/m 4m 4m 4kN/m 12kN 12kN x y A B C A B C 二、已知条件及简要计算过程 轴线方程y=4-(x-8)^2/16 ,拱尺寸、荷载情况如图所示 计算公式及计算简单过程如下: tan φ=dy/dx=1-x/8,Φ=Arctan φ(tan φ) 求简支梁的支座反力 叠加法求F Ay =35KN F By =41KN, C 截面弯矩M 0 C =152KN.m F H =F AX =F BX =M 0C /f=38KN,k 代梁截面弯矩M 0 =35*x-12*x^2, 代梁剪力F Q 0=F AX -q*x , 0~12m 时F Q 0=35-4*x, 12~16时F Q 0 =23-4x 拱剪力方程F Q =F Q 0 *cos φ-F H*sin φ 拱轴力方程F N =-(F Q 0 *sin φ+F H *cos φ) 拱弯矩弯矩方程M=M 0 -F H *y

三、计算表 四、内力图 轴力图 51.619K N 55.861KN 37.831KN x 轴线方程 tan φ φ cos φ sin φ Fy 代梁弯 矩M 0 拱剪力FQ 拱轴力FN 拱弯矩M 0 0.000 1.000 0.785 0.707 0.707 35 0 -2.121 -51.619 0.000 1 0.938 0.875 0.719 0.753 0.659 31 33 -1.693 -49.012 -2.625 2 1.750 0.750 0.644 0.800 0.600 27 62 -1.200 -46.600 -4.500 3 2.438 0.625 0.559 0.848 0.530 23 87 -0.636 -44.414 -5.625 4 3.000 0.500 0.464 0.894 0.447 19 108 0.000 -42.485 -6.000 5 3.438 0.375 0.359 0.936 0.351 15 125 0.702 -40.847 -5.625 6 3.750 0.250 0.245 0.970 0.243 11 138 1.455 -39.533 -4.500 7 3.938 0.125 0.124 0.992 0.124 7 147 2.233 -38.575 -2.625 8 4.000 0.000 0.000 1.000 0.000 3 152 3.000 -38.000 0.000 9 3.938 -0.125 -0.124 0.992 -0.124 -1 153 3.721 -37.831 3.375 10 3.750 -0.250 -0.245 0.970 -0.243 -5 150 4.366 -38.078 7.500 11 3.438 -0.375 -0.359 0.936 -0.351 -9 143 4.916 -38.741 12.375 12 3.000 -0.500 -0.464 0.894 -0.447 -13 132 5.367 -39.802 18.000 13 2.438 -0.625 -0.559 0.848 -0.530 -29 105 -4.452 -47.594 12.375 14 1.750 -0.750 -0.644 0.800 -0.600 -33 74 -3.600 -50.200 7.500 15 0.938 -0.875 -0.719 0.753 -0.659 -37 39 -2.822 -52.963 3.375 16 0.000 -1.000 -0.785 0.707 -0.707 -41 0 -2.121 -55.861 0.000

门式刚架荷载计算及内力组合

(一)荷载分析及受力简图: 1、永久荷载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构件的自重和悬挂在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的重力荷载,如屋面、檩条、支撑、吊顶、墙面构件和刚架自重等。 恒载标准值(对水平投影面): 板及保温层0.30kN/㎡ 檩条0.10kN/㎡ 悬挂设备0.10kN/㎡ 0.50kN/㎡ 换算为线荷载:7.50.5 3.75 3.8/ =?=≈ q KN m 2、可变荷载标准值 门式刚架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为《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对于屋面结构,《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为0.5KN/2m,但构件的荷载面积大于602m的可乘折减系

数0.6,门式刚架符合此条件,故活荷载标准值取0.3KN/2m 。由荷载规范查得,大连地区雪荷载标准值为0.40kN/㎡。 屋面活荷载取为 0.30kN/㎡ 雪荷载为 0.40kN/㎡ 取二者较大值 0.40kN/㎡ 换算为线荷载:7.50.43/q KN m =?= 3、风荷载标准值 :0k z s z ωβμμω= (1) 基本风压值 20kN/m 6825.065.005.1=?=ω (2) 高度Z 处的风振系数z β 取1.0(门式刚架高度没有超过30m ,高宽比不 大于1.5,不考虑风振系数) (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 由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 类,查表得: h=10m ,z μ=1.00;h=15m ,z μ=1.14 内插:

低跨刚架,h=10.5m ,z μ= 1.14 1.11 1.00(10.510)1510-+ ?--=1.014; 高跨刚架,h=15.7m ,z μ= 1.25 1.14 1.14(15.715)2015-+?--=1.155。 (4) 风荷载体型系数s μ -0.5-0.6 -0.4 -0.4 -0.5 -0.5 -0.2 +0.8 μs μs1 其中,s μ= 0.2010.2 4.760.032301230 arctg -?=?=+ 1s μ=12 1.0 0.6(1)0.6(12)0.36915.710.5 h h ?-=?-=+- 各部分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w 1k =0z s z βμμω=7.5×1.0×0.8×1.014×0.6825=4.15 kN/m w 2k =0z s z βμμω=7.5×1.0×0.032×1.014×0.6825=0.17kN/m w 3k =0z s z βμμω=7.5×1.0×(-0.6)×1.014×0.6825=-3.11kN/m w 4k = 0z s z βμμω=7.5×1.0×0.369×1.014×0.6825=1.91 kN/m w 5k = 0z s z βμμω=7.5×1.0×(-0.2)×1.014×0.6825=-1.04 kN/m w 6k = w 7k =w 8k =0z s z βμμω=7.5×1.0×(-0.5)×1.014×0.6825=-2.60 kN/m w 9k = w 10k =0z s z βμμω=7.5×1.0×(-0.4)×1.014×0. 6825=-2.08 kN/m 用PKPM 计算门式刚架风荷载结果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