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手不同套种模式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效态元素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8
广佛手园套种西瓜栽培技术霍秀意陈英之黄荣韶李良波(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广佛手生长周期长,一般种植3年后才能挂果,前期投入较大,收益低。
幼龄广佛手园套种西瓜是农户提高收入的有效方法。
文章介绍了幼龄广佛手果园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方法和管理技术等,为广佛手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广佛手;套种;西瓜;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8)01-0080-03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gardeninterplanted watermelonAbstract: The production cycle of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trees is relatively longer. Generally, it takes three years for the C.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to fruit. It requires lots of production inputs while it could not gain economic benefits. Watermelon interplanting in young orchard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income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farmers.In this paper,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interplanting watermelon in young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orchards were introduced, mainly including manag ement technolog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so on. It can provide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of Watermelon interplanting in the garden.Key words: 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interplanting; watermel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南宁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地形地貌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和盆地,平均海拔76.5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摄氏21.7℃,年均降雨量1298mm,年平均日照时数1537h。
不同农作物对根际土壤环境及铜的形态转化的影响王洪;孙丽娜;李玉双【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06(000)010【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几种常见农作物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Cu的形态转化及植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作物引起根际土壤有机质、CEC的增高和pH值的下降,同时也导致了不同作物根际Cu含量的增高及其形态转化的差异.相对于非根际土壤,8种农作物根际土壤中Cu含量都相应地增加了4.8%~14.3%,可交换态Cu的增量十分明显,增量最高的作物--水稻达到900%以上,大部分作物氧化物态Cu也增加了20%左右,而其他各态,不同作物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对Cu的形态与农作物Cu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碳酸盐态Cu的植物有效性较大.研究表明,种植作物并没有改变根际土壤Cu的基本赋存状态.【总页数】5页(P74-77,80)【作者】王洪;孙丽娜;李玉双【作者单位】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31【相关文献】1.不同施肥处理对番茄根际土壤铜形态变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J], 汪海燕;王辉2.北方常见农作物根际土壤中铅、锌的形态转化及其植物有效性 [J], 李玉双;孙丽娜;孙铁珩;王洪3.不同品种小麦根际磷转化及VA菌根对小麦根际磷转化的影响 [J], 刘建玲;张福锁;廖文华4.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土壤铅、铜形态转化的影响 [J], 罗春岩; 张家玮; 王雨阳; 吴蔚东; 赵庆杰5.不同商品有机肥对烤烟根际土壤环境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J], 刘魁;胡保文;王正旭;田阳阳;杨亚丽;赵文军;杨继周;卜令铎;孙华;宛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种园林植物及其根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季相变化特征研究孙正国【摘要】以南京市道路4种园林绿化植物(合欢、女贞、冬青和杜鹃)为试材,连续2年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含量的季相变化.结果表明:4种园林植物体内及根区土壤重金属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均表现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的季相变化,4种园林植物根区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含量依次为Zn >As> Cu >Pb> Cd>Ni.同一季节,不同植物根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合欢>女贞>冬青>杜鹃.合欢、女贞、冬青、杜鹃在一年四季对As,Cd,Cu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表明其对As,Cd,Cu的富集能力较强.上述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园林植物与城市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28)003【总页数】5页(P447-451)【关键词】园林植物;重金属;根区土壤【作者】孙正国【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江苏南通226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土壤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危机[1-3]。
土壤重金属是一类难降解、累积性元素,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同时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4-5]。
园林绿化植物是城市-自然-景观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减少阳光辐射、净化空气、美化景观、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7]。
为建立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保障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深入认识园林植物与城市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园林植物在重金属修复方面的作用[1,8-9]。
近年来,通过种植园林植物来修复土壤,即植物修复技术,已成为相关研究中的热点[10-12],将园林植物作为特色经济植物用于土壤重金属富集及修复兼具生态与经济意义[1,8-9]。
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园林树种既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基础,也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8,13]。
不同种质佛手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农东红;刘威;韦艳梅;彭玉德;黄宝优;黄雪彦
【期刊名称】《北方园艺》
【年(卷),期】2011(000)021
【摘要】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了不同种质佛手的铜、铁、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佛手含有较丰富的铁,硒的含量最低;不同种质间以来自江苏金佛手的铜、铁、锰、锌微量元素含量最高;云南产的云佛手微量元素含量最低.来自广西和广东4个不同产地的广佛手间微量元素含量也有一定差异.不同种质佛手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为种质评价、了解药效成分含量及其疗效差异提供重要参考.
【总页数】2页(P165-166)
【作者】农东红;刘威;韦艳梅;彭玉德;黄宝优;黄雪彦
【作者单位】广西高峰林场,广西南宁530001;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南宁530023;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南宁530023;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南宁530023;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南宁530023;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南宁5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不同沙棘种质叶和茎的5-羟色胺和香豆素含量比较分析 [J], 杨伞伞;丁健;阮成江;单金友;李雪柔;关莹
2.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多糖含量比较分析 [J], 易骏;黄玉仙;王涛
3.不同土壤种植下四种柴胡种质药材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J], 曹海禄;魏建和;何春娥;杨成民;于婧
4.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腺苷含量比较分析 [J], 高华娟;黄玉仙;何文胜
5.不同种质苦丁茶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J], 唐君海;甘志勇;陆祖正;唐利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7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9)doi:10.11838/sfsc.1673-6257.22519甜瓜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黄芸萍*,邢乃林,张华峰,丁伟红(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40)摘 要:随着甜瓜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甜瓜连作障碍现象逐年加重。
为了揭示甜瓜-水稻、甜瓜-南美白对虾、甜瓜-大麦苗等不同轮作模式与连作栽培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保障甜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3种连作及轮作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模式均对土壤氮素影响较大,3种轮作模式中甜瓜-南美白对虾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最显著。
甜瓜-水稻轮作可提高土壤真菌丰度和多样性,而甜瓜-大麦苗则可提高土壤真菌物种数量,但降低真菌群落多样性,甜瓜-南美白对虾轮作则使土壤真菌物种数量和多样性均降低。
甜瓜-南美白对虾轮作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影响最大,甜瓜-水稻和甜瓜-大麦苗轮作影响则相对较小。
甜瓜-水稻轮作可降低稻瘟病、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相关真菌属的相对丰度,其中镰刀菌属降低2.87%。
甜瓜-大麦苗轮作可降低麦瘟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根腐病相关真菌属的相对丰度,但增加黑点根腐病、立枯病、纹枯病相关真菌属的相对丰度。
甜瓜-南美白对虾轮作仅降低稻瘟病和炭疽病相关真菌属的相对丰度,对枯萎病、白粉病、根腐病、虾镰刀菌病等相对丰度则为升高,其中镰刀菌属升高17.49%。
总体上,甜瓜-水稻轮作模式对土壤最好,甜瓜-南美白对虾轮作模式对土壤相对较差。
关键词:轮作;甜瓜;水稻;南美白对虾;大麦苗;土壤;真菌;丰度;镰刀菌收稿日期:2022-08-24;录用日期:2022-10-02基金项目:优质多抗西甜瓜特异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推广(2019 B1000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6)。
作者简介:黄芸萍(1981-),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研究瓜菜育种及栽培技术。
土壤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土壤有机质则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土壤有机质包括游离态、颗粒态和矿物结合态三种形式。
它们在土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土壤的肥力、水分保持能力、微生物活性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三种形式的土壤有机质出发,对其作用和特点进行探讨。
一、土壤有机质的游离态1. 游离态有机质是指土壤中不与矿物结合的有机质部分。
它通常以有机酸、腐殖酸等形式存在。
2. 游离态有机质对土壤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3. 游离态有机质的来源包括植物残体、动物粪便、微生物生物碳分解产物等。
它们通过生物降解作用而成为土壤中的游离态有机质。
二、土壤有机质的颗粒态1. 颗粒态有机质通常是指游离态有机质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形成的一种结合形式。
2. 颗粒态有机质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吸附和固定铵、硝态氮等无机养分,起到了土壤肥力的保持和调节作用。
3. 颗粒态有机质还能够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活性,减少其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三、土壤有机质的矿物结合态1.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是指有机质分子通过化学键或物理吸附方式与土壤矿物颗粒表面结合形成的一种有机质形式。
2.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多样,有些有机质能够与铝、铁等土壤矿物发生有机酸络合反应,形成稳定的矿物有机质络合物。
3. 矿物结合态有机质的存在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蚀性,同时还能够减缓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延缓体内有机质的释放速度。
结语土壤有机质的三种形式相互通联,共同构成了土壤有机质的整体机理。
它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和相互作用对土壤的肥力、水分保持、微生物活性等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土壤有机质的研究和管理应当充分考虑到其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来更好地保护和改良土壤。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土壤的肥力、水分保持能力、微生物活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栽培模式对冬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作者:杨鑫樊吴静李丽淑何虎翼唐洲萍来源:《福建农业学报》2020年第02期摘要:[目的]从土壤微生态角度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冬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旨在为广西冬作马铃薯生产探索最佳栽培模式。
[方法]采用I 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马铃薯在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和常规栽培(对照)3种处理条件下的马铃薯全生育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
[结果]黑地膜覆盖栽培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最高,其中黑地膜覆盖栽培Simpson指数与稻草覆盖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处理优势菌株种类和相对丰度随着马铃薯生育进程呈现不同变化规律,子囊菌门均为最优势真菌门,其中黑地膜覆盖栽培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3种栽培模式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头束霉属、田头菇属、被孢霉属;在马铃薯生长后期,黑地膜覆盖栽培处理的根际土壤中被孢霉菌、头束霉属、粉红粘帚霉属、枝顶孢属的相对丰度比常规栽培处理的高,稻草覆盖栽培处理镰孢菌相对丰度较其他两个处理的更低。
[结论]黑地膜覆盖栽培处理的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比稻草覆盖栽培和常规栽培处理更加优化和丰富,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为马铃薯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条件和稳定的根际微生态环境;稻草覆盖栽培可以缓解镰孢菌引起的马铃薯土传病害。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黑地膜覆盖;马铃薯中图分类号:$5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384(2020)02-0192-080 引言(研究意义)真菌是土壤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具有降解有机质、驱动养分循环、促进植物生长、参与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功能,是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指标。
因此,研究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对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控和土壤微环境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根际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和土壤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际土壤是直接受植物根系及其分泌物影响的土壤区域,是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植物通过根系活动影响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土壤理化性状,并改变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佛手无土栽培技术和浇水佛手果是一种香气扑鼻、口感清爽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由于佛手树根系脆弱,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传统的种植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佛手无土栽培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新兴的种植方式。
本文将介绍佛手无土栽培技术以及合理的浇水方法,帮助种植者更好地开展佛手栽培工作。
一、佛手无土栽培技术佛手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水培、气培等技术,以无土栽培介质为基础,配合营养液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栽培方式。
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传染病害的风险,提高作物栽培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佛手无土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首先,准备无土栽培介质。
优质的无土栽培介质是保证植物生长的关键,一般可以选择蛭石、珍珠岩、腐殖土等作为介质。
其次,准备营养液。
为了确保佛手植株的正常生长,需要提供适量的营养元素。
通常可以选择钾、氮、磷等元素的水溶液作为营养液,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整浓度。
再次,种植佛手植株。
将种苗植入无土栽培介质中,并适量施加营养液,保持养分的供应,促进植株的生长。
最后,注意日常管理。
在使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佛手时,要定期更换营养液,确保植株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
同时,及时移除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二、合理的浇水方法除了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外,正确的浇水方法对于佛手植株的生长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佛手浇水的建议:首先,注意避免积水。
佛手树根系较为脆弱,过度积水容易导致植株根部腐烂,影响生长。
因此,在浇水时要确保排水良好,避免盆土内出现积水。
其次,控制浇水量。
在生长旺盛期,佛手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此时可以适量增加浇水的频次;而在生长缓慢期,要适度减少浇水次数,避免引起根部烂根。
再次,注意观察植株状态。
通过观察佛手植株的叶片颜色、叶片位置等,可以判断植株对水分的需求。
如果发现叶片开始出现萎蔫、干枯等现象,可能是因为缺水或过水导致的问题,及时调整浇水量。
热带作物学报2019, 40(9): 1865 1872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广佛手不同套种模式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有效态元素的变化李克杰,罗碧,唐晓敏,周良云,杨全,潘利明*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岭南药材生产与开发重点研究室/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广东省南药规范化种植与综合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摘要研究3种套种模式(分别套种广藿香、金钱草和穿心莲)对广佛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效态元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广佛手与广金钱草套种土壤pH最低(pH 6.1),广佛手单作土壤pH最高(pH 6.4);与广佛手单作相比,3种套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所下降,其中与广金钱草套种下降最为显著,广藿香套种组土壤碱解氮与广佛手单作组无显著差异;穿心莲套种组比广佛手单作组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8.07%和3.41%,说明套种穿心莲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广藿香套种组根际土壤交换性钙、镁,有效铜的含量降低,有效锌、铁、锰、硼的含量增加;广金钱草套种组根际土壤的交换性钙、镁,有效铜、锌、铁的含量降低,有效锰、硼的含量增加;穿心莲套种组根际土壤交换性钙、镁、有效铜、锰的含量降低,有效锌、铁、硼的含量增加;PCA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铜、锌、铁是影响广佛手生长的特征因素;同时不同套种模式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不同套种模式显著影响了广佛手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为广佛手套种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广佛手;根际土壤;套种;理化性质;元素中图分类号S666.9 文献标识码 AChanges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vailable Elements in Rhizosphere Soil under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f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LI Kejie, LUO Bi, TANG Xiaomin, ZHOU Liangyun, YANG Quan, PAN Liming*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Key Laborator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duction & Development of Canto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Guangzhou,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 / Guangdong Provincial Research Center on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Canto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Abstract Three interplanting patterns with 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 Merr. and 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 f.) Nees were arrang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vailable elements of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planting changed soil pH value which ranged from 6.1 (C.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only) to 6.4 (with P. cablin (Blanco) Benth). Compared with the C.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group,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alkaline hydrolysis content decreased under the three intercropping patterns, and the most declining was the D. styracifolium (Osb.) Merr. group, the P. cablin (Blanco) Benth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C.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group in soil alkaline nitrogen content.收稿日期 2019-02-01;修回日期 2019-04-17基金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 SQ2017YFC170295)。
作者简介 李克杰(199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资源开发与品质评价。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潘利明(PAN Liming),E-mail:635533515@。
1866 热带作物学报第40卷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he soil of A. paniculata (Burm. f.) Nees group increased by 8.07% and 3.41%,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the soil after interplanting with A. paniculat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group, the content of exchangeable calcium, magnesium and available copper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P. cablin (Blanco) Benth de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zinc, iron, manganese and boron increased; the exchangeable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D. styracifolium(Osb.) Merr.group,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copper, zinc and iron de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manganese and boron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exchangeable calcium, magnesium, available copper and manganese in soil rhizosphere of A. paniculata (Burm. f.) Nees group decreased, and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zinc, iron and boron increased. PCA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lkaline nitrogen, available potassium, available phosphorus, copper, zinc and iron were the characteris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C.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models improved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race elements in the rhizosphere of C.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Keywords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rhizosphere soil; interplant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elements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9.09.027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为芸香科柑橘属常绿小乔木,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1]的功效,研究表明其可用于缓解胃痛、胸胁痛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和治疗肝炎[2]。
佛手因其具有理气作用而被核准列入抗肿瘤中药[3]。
佛手因产地不同名称也有差异,产于广东和广西的佛手称为“广佛手”,产于福建称“闵佛手”,产于浙江金华称“金佛手”,产于四川等地称“川佛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