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2014年中考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学案 (1)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3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以及实行一些简单计算。
3.理解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水平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实行探究并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水平、表达水平、归纳总结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重点: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明确质量守恒定律的2.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能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我们还有两个专题没复习,一个是质量守恒定律,还有一个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我们今天来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并板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展示]多媒体展示本专题考情分析以及中考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课前回顾]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板书“一、基础内容回顾”),对相关问题加以强调,如:对内容中“参加”一词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化学变化;仅仅质量守恒,不能扩大到其他物理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突出重点,难点。
通过习题,跟学生一起归纳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
[知识延伸]引导学生回顾并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的变量,不变量,以及可能变量。
即从微观角度理解并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化学式与元素的推断[例题]老师分析[习题]两道习题分别由两位同学来分析、解答[归纳]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2、微观粒子模拟示意图[例题]老师分析[习题]两道习题分别由两位同学来分析、解答[归纳]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
[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巩固3.表格数据分析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应中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多媒体展示例题,并引导学生实行分析归纳,得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问题的一般方法。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第五单元本课题的课程内容位于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下面的二级主题---质量守恒定律。
本主题的主要内容有: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简单的计算4、理解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1、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实质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定量研究,知道定量研究是在定性研究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研究。
2、通过思考讨论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化学方程式能准确的表示化学反应,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以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熟练掌握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通过度析,进一步体会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这个化学学科的三重表征。
4、通过真实的生产情况,理解定量控制化学反应对于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等)有了较深的理解,初步建立了微粒观2、对化学变化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比如化学变化的特征、能量变化、反应类型、表示方法等,能判断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没有更深层次的从定量角度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不能够熟练的把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变跟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联系起来。
所以,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不变,理解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也不发生变化,是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的重点。
1、通过学生到黑板或在本上画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模型图这个活动,考察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否掌握,评价学生是否具有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水平。
1、通过学生到黑板或在本上画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模型图这个活动,考察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否掌握,评价学生是否具有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水平,2、通过验证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相等这个探究活动,考察学生科学探究水平,从学生的参与水准、设计实验并实行实验水平、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水平与习惯习惯、表达与交流的水平等多方面实行综合评价,并给与恰当的反馈以激励学生进步,。
3、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解决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生产及实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考察学生独学、互学的水平、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水平以及使用知识的水平。
系统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一、基础回顾(请认真填写,想不起来的查资料、商量)二、典型例题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014.山东菏泽)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D.甲的化学式为C2H2考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通过一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化学方程式.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考点3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014.山东烟台)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取9.3g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9.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课堂速效达标1.(2014.江苏南京)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2、(2014.广西桂林)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3O2CO2+2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A、S2O6B、SO3C、SO2D、S3、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CaO+H2O=Ca(OH)2B、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CO+Fe2O3=Fe+CO2C、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KMnO4K2MnO4+MnO2+O2D、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2NaOH+H2SO4=Na2SO4+2H2O4.(2014.广西贺州)在反应A+B=C+D中,2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若要制得5g D,则需要B的质量为()A.5g B.4g C.2g D.3g5、(2014.广西贺州)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 B C D6、(2014.湖北宜昌)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7、(2014.湖北十堰).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如图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2H4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8、(2014.广西南宁)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鲁教版化学初三上册教案: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明白得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看,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关心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逝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明白得。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说明应用→加深明白得。
教具预备1.教师用具:投影仪、托盘天平(带砝码)、蜡烛、试剂瓶、火柴、塞子。
2.学生用具:(1)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塞子)、玻璃棒、气球、玻璃片、石棉网、坩埚钳、火柴;(2)白磷(火柴头大小)、硫酸铜溶液、铁钉、蜡烛、镁带、细沙、砂纸。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白,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能够生成新物质。
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 +O2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CuS O4→Cu+FeSO4。
那么,大伙儿猜想一下,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变化呢?[学生猜想、讨论][回答]学生甲: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教师]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这专门好,那么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于、等于,依旧小于?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目标】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 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4 . 在认识化学变化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的宏观事实、微观本质和符号表征(化学方程式)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习惯。
5. 通过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目标学案,当堂达标测试题学生准备:依据目标学案进行课前自主复习,完成学案多媒体教学素材【过程设计】本单元的复习通过四个环节组成【复习过程】一、教材梳理㈠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变元素的和不变微观:原子的、、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的数目可能改变4.四注意:(1)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对物理变化。
(2)只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也不是分子个数守恒。
(3)杂质和剩余物质都没有参加反应,不属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4)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㈡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2)2.含义:以2H2+O点燃 2H2O为例(1)(2 )(3)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导学案同步导学案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新知预习】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4.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5.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预习小结】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守恒定律微观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检测】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g酒精溶解在55g水中形成60g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 2L氢气和1L氧气点燃后,可生成3L水D.完全电解10g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是10g3.现将10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g C和4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 1:1B. 2:1C. 4:1D. 5:1导学案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能够微观的角度理解守恒的原因;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旧知回顾】下图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其微观过程可解析为:________个水分子分解为______个氢气分子和_______个氧气分子。
【新知学习】【提出问题】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你的猜想】猜想的依据是:【实验探究收集证据】下面方案中选择一个,并观察记录现象。
鲁教版(五四学制)初二全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复习导学案(答案不全)设计人:肖荣祥 宁阳县第十二中学温习目的:1.看法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罕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看法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那么。
能正确书写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才干;经过有关化学反响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了解化学反响。
温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温习难点: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了,结算计算剖析物质的元素一、自我诊断:〔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 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 、 、 均坚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响前后〔1〕一定不变 微观:反响物和生成物的 不变 元素的 和 不变 微观:原子的 、 、 不变〔2〕一定改动 微观: 的种类一定改动 微观: 的种类一定改动 〔3〕能够改动 的数目能够改动〔二〕、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那么 〔1〕 〔2〕2.含义:以2H 2+O 扑灭 2H 2O 为例〔1〕 (2) 〔3〕(三)、化学方程式的复杂计算 应用化学方程式停止计算的解题步骤普通包括五步:未知量;②写出 ;③标出 __ ;④列出 _____________ ;⑤简明写出答案二、质疑探求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了解及其运用【例1】以下实验能用于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例2】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参与大批的有特殊抚慰性气息的乙硫醇〔C 2H 5SH 〕。
乙硫醇在煤气熄灭进程中也可以充沛熄灭,其化学方程式为:O 6H 2X 4CO 9O S H H 2C 22252+++点燃,那么X 的化学式为〔 〕A .42SO HB .SO 3C .SO 2D .CO 2【例3】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食盐溶液C.100mL水参与100mL酒精,体积小于200mLD.木炭熄灭后质量增加【例4 】两种物质发作化学反响的微观表示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响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契合质量守恒定律 D. 该反响属于化合反响物质X Y Z W反响前质量/g 10 2.2 16.2 0.9反响后质量/g a 4.4 8.1 1.8依据上表信息判别,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X、Z是反响物,Y、W是生成物 B.a=15C.反响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知识点二:化学方程式【例6】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表达,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氢气和氧气在扑灭条件下反响生成水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扑灭条件下结分解2个水分子C、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经过扑灭生成2份质量的水D、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响生成36份质量的水【例7】小明同窗从S + O2 SO2中取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响反响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响发作条件是扑灭;③反响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响前后分子总数坚持不变;⑤参与反响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部分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2、C 、CO )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三、解计算题: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 ╳ 100%(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五)、解题技巧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
(计算题有答案)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课学案】2012.11.§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一. 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四注意:(1) 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对物理变化。
(2) 只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也不是分子个数守恒。
(3) 杂质和剩余物质都没有参加反应,不属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4)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微观宏观六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不变两个一定变的种类一定变的种类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分子的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练习】1.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2.在4P + 5O2点燃2P2O5的反应中表示与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若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表示:个磷原子与氧分子生成了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它们的质量比来看表示:每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越来越小B.镁条燃烧质量增加C.樟脑丸越来越小D.碳酸钙受热后质量变小4.在下列化学变化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变化前减少的是()A.水冰B.铁四氧化三铁C.磷五氧化二磷D.高锰酸钾锰酸钾§5-2 化学反应的表示一.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 用表示叫做化学方程式。
【P105】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质”的意义:表明反应物、②“量”的意义:表明各物质之间的③“微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写:H2O2 ——H2O + O2②配:2H2O2 ——2H2O + O2③等:2H2O2 === 2H2O + O2④标:2H2O2 MnO22H2O + O2↑⑤查: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为基础2.遵循三. 化学方程的配平:①最小公倍数法:先找出反应前后同种元素原子在不同种分子中的个数,然后求其最小公倍数,进而确定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H2O2 MnO2H2O + O2②Fe + O2 点燃Fe3O4③H2O 通电H2+ O2④HgO △Hg + O22.化学方程式2H2 + O2 点燃2H2O表示()A.氢气加氧气等于水B.氢气和氧气混合产生了水C.在点燃的条件下,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原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②奇数配偶法:先找出出现次数较多,且式子两边的原子个数一奇一偶的元素,将奇数配成偶数,然后,以该化学式和所配系数为依据,找出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使化学方程式配平。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学案(一)质量守恒定律典例1:(3分)(2013•威海)物质变化的奥秘。
现有下列变化:①镁加入到氯化铜溶液中;②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③给水通直流电;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用电热水壶给水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变化中,写出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在上述变化中,属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的是(填序号);(3)现有下列选项:a.原子的数目;b.元素的种类;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e.元素的化合价.在变化②中,不变的是(填序号).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1.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_______没变、原子_______没变、原子__________没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的过程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宏观①元素______②元素_______③元素_______ ①物质______ ①分子______微观④原子______⑤原子______⑥原子______ ②分子______ ②元素______【变式训练】(2012.东营市)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⑤C.①②⑤⑦D.③④⑥⑦典例2:(2013•潍坊)漂白粉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C aO B.C aH2C.C a(ClO3)2D.C aCl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训练】(2012.潍坊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反应后的质量(g)17 m 6 11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X+Y=2Z+W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C.m=1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ww w.x k b1. co m典例3:(2013•徐州)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点燃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 2P2O5B.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H2O2═H2O+O2高温C.赤铁矿炼铁主要原理:Fe2O3+3CO =2Fe+3CO2D.烧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1)书写原则:①以______________为依据②要遵守______________。
(2)书写步骤①写:写出的化学式,中间用横线相连。
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标:标明__________。
(3)意义:①由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获得各种物质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获得各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1、(2013•眉山)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完全正确的是()A.Na2CO3+2HCl=NaCl+CO2↑+H2OB.2NaOH+SO2=Na2SO4+H2O高温C.CO2+C = 2COD.C+H2O=CO↑+H2↑2、(3分)(2013•泰安)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C.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D.1 g CH4和2 g 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 g CO2和2 g H2O(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例1:(2013.安徽省)(6分)某石灰厂需要测定产品生石灰中杂质(杂质只含CaCO3)的质量分数。
小刚进行了如图实验。
请计算:(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2)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设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基本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化学方程式;(3)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4)列比例式求解;(5) 简明写出答案;(6)回顾检查(①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②化学方程式配平是否正确,反应条件、气体、沉淀符号是否有遗漏;③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关系是否正确;④解题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
)2、基本思路①读题:读出目的:明确求什么;②审题:分析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③解,设:直接设还是间接设;代入已知量和X,列比例式、解方程。
3、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1)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纯度)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100%混合物的总质量(3)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参加反应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 100%溶液质量(4)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后溶质质量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 —————————× 100%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常见的问题情境:大部分都是以实验的形式呈现:叙述型、函数图象型、数据分析型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注意些什么?(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正确。
(2)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别忘了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3)所列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都应该是有关纯净物的质量,如为不纯物的质量,需要算出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4)计算中所用的已知物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
(5)计算中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
(6)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5、如何正确找出“已知量”?混合物的质量:杂质不能代入,只能代入纯净物的质量。
纯净物没有完全反应的,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只能代入参加反应的。
溶液:参加反应的是溶质的质量,水不能代入,尤其是酸、碱、盐溶液。
只能代入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变式训练】1、(10分)(2013•滨州)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63.7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2)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解:设2、(6分)(2013•烟台)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3)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堂堂清测试1、(1分)(2013•青岛)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A.S bO2B.S b2O3C.H SbO3D.H3SbO42、(2012年甘肃兰州,25题,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D 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3、(2分)(2013•潍坊)现有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A.5:1 B.4:1 C.2:1 D.1:14、(2分)(2013•青岛)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8.4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A.8.4g铝B.8.4g氧化钙C.8.4g镁D.8.4g碳酸镁5、(2013•济宁)长期使用的水壶底部结有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为较准确测定水垢中氢氧化镁的含量,实验小组分别取三份同样的水垢样品各7.00g,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连续进行三次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装置B的质量变化记录于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B装置增加的质量 2.17 2.22 2.21 2.20分析上面实验与数据后回答;(1)第一次实验测得数据较低的原因是;(2)平均每份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克.解:设6、(6分)(2013•青岛)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5g该纯碱样品,在烧杯中配制成60g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氯化钙溶液,测得加入氯化钙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计算记过精确到0.1%)(2)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如果反应开始前,向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解:设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