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 环的两种损失
节流过程带来的节流损失;
T
Tk
3
T0 0 4'
Pk
qk 2' 2
Wc
P0
4 1'
q0
1
干压缩所产生的过热损失; 有传热温差的热交换
b' b a' a s
图1.5 理论循环T—S图
2020/2/5
18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3)热交换过程的传热温差 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实际传热过程中,制冷剂与冷源和热源 由于存在温差,使得制冷系数低于理想过程的制冷系数, 传热温差越大,制冷系数降低越多。 一般蒸发温度比被冷却介质温度低5~7℃,冷凝温度要 高于冷却介质温度5~7℃,以保证必要的传热温差。
2020/2/5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绪论
③低温和超低温:-253~接近-273 ℃(20~接近0 K)。 2)应用:1)空气调节
2)食品的冷冻和冷藏 3)食品加工 4)工业生产及农牧业 5)建筑工程 6)能源与动力工程 7)国防工业 8)医疗卫生
2020/2/5
3
绪论
2、制冷技术的发展
1755年苏格兰科学家库伦(Cullen)发表论文《液体蒸发 制冷》,人们以此作为人工制冷史的起点。
膨胀阀不做功,损失了膨胀功; 2)过热损失: 湿压缩 ①制冷量减少;
②导致气缸液击,使压缩机汽缸遭到破坏。 为了实现干压缩可在压缩机出口处设置气液分离器
压缩机运行时严禁发生湿压缩
2020/2/5
16
冷凝器、蒸发器、冷水机组
2020/2/5
17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采用干压缩过程可以增加 单位质量制冷能力,由于 压缩终状态是过热蒸气, 压缩机功耗大,制冷系数 低,降低程度称为过热损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