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在电加热器上烘烤衣服B. 使用绝缘层破损的插头C.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D. 换灯泡时断开电源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得到I﹣U图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A. B. C.D.3.“元旦文艺会演”时,物理老师和电工师傅合作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注意:因该节目有危险,同学们切勿模仿)。
首先电工师傅将两根导线的接头A、B分别连接到一标有“PZ220100”的灯泡(如图甲所示)的接线柱C、D 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随后,电工师傅断开开关,取下灯泡,物理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左、右两手分别抓住两导线接头A、B(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工师傅闭合开关,用测电笔分别测试导线接头A、B及物理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均发光,而在这一过程物理老师依然谈笑自如。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B. 物理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C. 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零线被断开了D. 往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火线被断开了4.安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在某校一次安全用电知识的“对”、“错”抢答比赛中,以下选项应叫答“对”的是()A.有时可在电线上晾哂衣服B.熔丝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接上C.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上D.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切断电路5.两个电阻R1、R2(R1>R2)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电路总电阻最大的是()A. B. C. D.6.两根电阻丝的长度相同,它们的电阻分别是R1和R2,己知R1>R2,当它们并联使用时()A. 总电阻大于R1B. 总电阻小于R2C. 总电阻在R2和R1之间D. 以上三种种情况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此可以判断()A. R甲=R乙B. R甲<R乙C. R甲>R乙 D. 无法比较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调节电阻箱R1和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读出了第一组数据,然后他不再调节滑片,仅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读得另外两级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为R1的阻值越大时通过的电流越小B.不能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为他改变R1的阻值了C.可以计算出三次实验中R2连入电路的阻值为12ΩD.分析R2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可以得到R2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结论9.若有两个电阻R1、R2(R2>R1),设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那么一定有()A. R串>R2>R1>R并B. R并>R串>R2>R1C. R串>R并>R1>R2 D. R串>R并>R2>R110.若干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为20Ω,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1280Ω,则每个电阻阻值与电阻个数分别为()A. 32Ω16个B. 160Ω8个C. 8Ω160个 D. 16Ω32个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团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及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A.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B.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减小C. 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D. 灯泡亮度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12.两个阻值为R的等值电阻,现将其中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小,则并联后的等效电阻将()A. 大于RB. 小于RC. 等于R D. 无法确定13.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B. 在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工作的电器总功率过大C. 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D. 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很多14.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机器,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S 2R 3 R 1 S 1A R 2 图7-22 图7-23 图7-21 人教版《第七章 欧姆定律》同步教辅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17分)1.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为0.1 mV ;合 V .经验证明; 只有 的电压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V .家庭中常用的一种灯泡的电阻是1210Ω;若用KΩ作单位;可以写成 KΩ.2.如图7-2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 = R 2 = R 3 = 10Ω。
要使R 2、R 3并联;应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要使R 1、R 2串联;开关S 1、S 2应 (填“断开”或“闭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则I 1︰I 2= 。
3.小辉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7-22所示. 这个实验可以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你这样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 和0~15V )测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是10V 。
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实际电压应是___________。
5.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在电压U 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 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 越 。
两个电阻R 1和R 2(R 1>R 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 1的电流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 2的电流。
.6.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Ω;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Ω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Ω的电阻.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进行家庭电路的装修时;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电灯灯座的两根电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 .电灯的灯丝被烧断 B.电灯正常发光C. 电灯发出暗淡的光D.保险丝熔断2.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7-23连接好了电路;合上开关S 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L 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灯L 1短路B.灯L 2断路C.电流表烧坏了D.灯L 1断路3.如图7-24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N 端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图7-24况是( )A .两表示数都变大B .两表示数都变小C .电流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4.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 )A .电阻变大;电流减小B .电阻变小;电流增大C .电阻和电流都增大D .电阻和电流都减小5.发生电火灾后;产生应该做的是( )A .用水灭火 B.用灭火器灭火C .用砂子灭火 D.切断电源并拔打119火警电话6.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5欧的电阻一个;但手边只有4欧和10欧的电阻各两个;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A.将两个4欧的电阻串联起来B.将两个10欧的电阻并联起来C.将两个4欧的电阻并联起来D.将两个10欧的电阻串联起来7.张弛同学在做“用变阻器改变灯的亮度”的实验时;她将一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及开关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但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都不亮;为了检查电路故障;她另取一只电压表将表分别与小灯泡、开关并联时;表的指针均不动;将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表的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 .电源没电了B .小灯泡处开路C .滑动变阻器处开路D .开关处开路8.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光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两根电线;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B .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C .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D .他去抓两根电线前;零线被助手切断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用的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B .用测电笔测电时;手不准接触笔上任何金属体 C .只有低于220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D .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10.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 1、R 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 —U 图线如图7-25所示.如果R 1、R 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并;则关于R 串、R 并的I —U 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R 串在Ⅱ区域;R 并在Ⅲ区域B .R 串在Ⅲ区域;R 并在Ⅰ区域C .R 串在Ⅰ区域;R 并在Ⅱ区域D .R 串在Ⅰ区域;R 并在Ⅲ区域三.实验题(23分)1.(13分)下图7-26是小明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
第七章欧姆定律(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1.2 A,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2 V,则导体电阻为ΩΩΩ D无法确定22022·衡阳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0.6 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 V,则R2的电阻和电源电压分别是Ω 9 V Ω 6 VΩ 9 V Ω 6 V1<R2,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接法中,其总电阻最小的是4在不断发生雷鸣闪电的天气里,为了避免电视机被雷击,采取的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是A关掉电视机B关掉电视机,拔掉电视机的电源插头C关掉电视机,拔掉电视机的电源插头,把天线接地D把电视机移到另一个地方,继续看电视节目52022·山西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2 A0.3A 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___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电阻约__________Ω122022·株洲中考有两个电阻,R1=4 Ω,R2=6 Ω,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则I1∶I2=______,U1∶U2=_______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1、S2,两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开关S2,则电流表示数______,电压表示数_______,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分别标有“10 Ω 1 A”和“20 Ω 0.5 A”的字样,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能超过______V;若将它们并联起来,在不损坏电阻的情况下,干路上最大电流是_____A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157分2022·绍兴中考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值为6 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选填序号;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2在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________选填序号;Ω 0.5 A Ω 1 A Ω 2 A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___________;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接近 6 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2分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所用的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但电源电压未知,滑动变阻器标有“20 Ω 1.5 A”字样,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合适,但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请你接着完成下列问题: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2当电压表示数为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A,电阻丝的电阻为_______Ω3进行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4小芳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压表示数反而增大5小芳正准备继续实验,的再一次测量请你在图丙中画出设计的电路图,并完善下列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_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③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④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结果,写出定值电阻的表达式:R=_________四、计算题15分172022·重庆中考从2011年5月11日起,执行酒驾重罚新规定交警使用的某型号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 V ,传感器电阻R 2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 2的电阻为80 Ω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对测试仪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求:1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2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时,滑动变阻器R 1的电阻值为多少3调零后,R 1的电阻保持不变某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10 ,若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3 A ,表明驾驶员醉驾,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答案解析1. 【解析】选A R=U/I =6 V/1.2 A=5 Ω;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2 V 时,电阻仍为5 Ω2 【解析】1、S 2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 1,故此时电压表示数即为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得,1U 6 V R 10I 0.6 A===Ω,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路中R 1和R 2串联,电压表测量的是R 1两端电压,为2 V ,则R 2两端电压为6 V-2 V=4 V ,根据1122R U R U =可得,电阻R 2的阻值为R 2=2R 1=2×10 Ω=20 Ω 3 【解析】选D 几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的总电阻大于其中的每个电阻,所以C 总电阻最大;几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的总电阻小于其中的每个电阻,所以D 总电阻最小4 【解析】选C 发生雷电时,为避免大电流通过电源线或天线击坏电视机,应同时断开电源和拔出天线并接地5 【解析】选C 保护电阻、电子秤刻度表与滑动变阻器组成串联电路,所以电子秤刻度表应该是一个电流表,故选项B 错误当秤盘内物体的质量变大时,滑片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变大,所以选项A 和D 错误当秤盘内没有物体时,电路应该处于开路状态,正确6 【解析】1、R 2串联,电压表 测R 1、R 2的电压,电压表 测R 2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11222U R R 3032U R 20+===∶, 故选B 7 【解析】1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滑片P 是向右滑动的,A 错;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始终不变,B 错;电流表A 1的示数逐渐变小,R 2中电流大小不变,所以电流表A 的示数逐渐变小,C 对;因为R 2中电流大小不变,所以电流表A 与A 1的示数差不变,D 错8 【解析】断路,则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几乎无电流,电压表显示电源电压,故A 对;如果是R 断路, 无示数, 无示数,B 错;如果灯L 短路, 示数变大, 示数减小,但“一定”不对;如果R 短路,两表示数都变大,故C 、D 不对9 【解析】图象中横坐标表示电流,纵坐标表示电压,当电压为3 V 时,I 甲=0.3 A, I 乙=0.6 A,故 R 甲=U/I 甲=3 V/0.3 A=10 Ω,R 乙=U/ I 乙=3 V/0.6 A=5 Ω,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10 Ω5 Ω=15 Ω;并联后接在6 V 电源上,U U 6 V 6 V I 1.8 A R R 105=+=+=ΩΩ并甲乙 答案:1510 【解析】由题图知,R 1与R 2并联,电流表 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 1=I-I 2=1.2 A-0.3 A=0.9 A ;R 2的阻值为R 2=2U 3 V I 0.3 A= =10 Ω 答案: 1011 【解析】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和安全用电的常识R=U/I=36 V/0.03 A =1 200 Ω 答案:导体 1 20012 【解析】根据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可知,各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1∶U 2=1∶1;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则I 1∶I 2=R 2∶R 1=3∶2答案:3∶2 1∶113【解析】当闭合开关S 1、S 2时,电阻R 1被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R 2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等于电阻R 2的阻值;再断开开关S 2时,电阻R 1、R 2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增大,故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此时电压表测R 2两端的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也变小,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仍等于电阻R2的阻值,故示数之比不变答案:变小变小不变14【解析】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阻R1和R2串联使用,电流不能超过较小的电流0.5 A;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同,电阻R1和R2并联使用,电压不能超过电阻两端电压较小的一个答案:1515 【解析】1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眼睛要观察电压表,直到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更换前相同2电压表要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根据乙图中的图象,实验过程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4 A×5 Ω=0.2 A×10 Ω=0.1 A×20 Ω=2 V,故电压表应选0~3V量程3当定值电阻R=20 Ω时,电流I=0.1 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6 V-2 V=4 V,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U 4 VR40I0.1 A''===Ω,故选C4阴影部分面积为0.2 A×10 Ω=2 V,表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5电阻R处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电阻非常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为0,电源电压几乎全部加在电压表两端答案:1B 2如图所示3C 4电压 5电阻R处有断路16 【解析】1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压表与R并联,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两表量程选择要合适2x U 2.4 VR10I0.24 A===Ω3为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4R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U=UU 滑动,U 不变,当R 两端电压增大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会减小,结合题意可知,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5I 1·R=R 0RI 2 02x 12R I R I I =- 答案:12 10 3见解析 4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5如图②0 ③最大值R 0 ④0212R I I I - 17 【解析】1由题图知,R 1与R 2串联,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时,电路中电流 I=I 2=22U 8 V 0.1 A R 80==Ω2电压表的示数为8 V 时,R 1两端的电压U 1=U-U 2=9 V -8 V=1 V通过R 1的电流I 1=I =0.1 AR 1的电阻值111U 1 V R 10I 0.1 A===Ω 3当R 1的电阻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 ′为0.3 A 时,R 1两端的电压:U ′1= I ′R 1=0.3 A ×10 Ω=3 V电压表的示数:U ′2=U-U ′1=9 V -3 V=6 V答案:10.1 A 210 Ω 36 V。
A B C D 图2 S V 1 V 2 R 2 R 1 S 图3 L 1 L 2 图4 S R 欧姆定律练习题姓名----------------一.选择题一、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A .B . 36VC . 220VD , 380V二、如图所示电路,电压U 不变,当闭合开关S ,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电压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C)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 (D)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3、某同窗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S ,发觉灯不亮,为检查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结果是U AD =3V ,U AB =3V ,U BC =0,U CD =0。
此电路故障可能是( )A 、开关S 接触不良B 、电灯L 灯丝断了C 、电灯L 短路D 、电阻R 短路4、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0,电压表V 2的示数为6V 。
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双选) ( ):A 、电阻R 1短路B 、电阻R 1开C 、电阻R 2短路D 、电阻R 2开路五、如图4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 后,发觉灯L 1不亮,L 2正常发光。
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单选):( )A 、开关S 接触不良B 、电灯L 1灯丝断了C 、电灯L 1短路D 、电灯L 2短路6、把一根长1米、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强度是1安培,若将此电阻丝对折起来后再接到这电源的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总电流强度是( )(A)4安培 (B)2安培(C)安培 (D)安培7、如右图所示,R 1=4欧姆,R 2=R 3=8欧姆,电源电压为6伏特,干路中的电流为I 3,支路中的电流别离为I 1、I 2,则I 1、I 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I 1>I 2>I 3; (B)I 1<I 2<I 3;(C)I 1=I 2=I 3 (D)I 1=I 2>I 3八、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 1∶R 2=4∶1。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课标引领1.人体的安全电压.2.雷电现象的本质和危害原由。
3.防雷小卫士-——避雷针.基础运用1.在家庭电路中,有两种状况易造成触电:(1)“单线触电”,即当人站在地上,人接触到绝缘层损坏的线时,有电流经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2)“双线触电”,即人固然站在绝缘体上未与大地直接接通,但人的两手同时分别接触到绝缘层损坏或线头裸露的线和线,也会有电流经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2.假如人体的电阻按1KΩ计算,那么经过人体的安全电流应不大于mA.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时,经过人体的电流是mA,因此,这是十分危险的.3.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 ,大批事实表示,不高于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为防备因电流过大而破坏电路,往常在电路中安装有。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甚至,大概是人体安全电压的倍到倍,所以,即便不直接接触也可能令人致命.4.水在往常状况下是体.假如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时,不当心水流进了插销或开关里,就会令人体和相连,造成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5.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盛的电流经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常常经过地面上崛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等.为了防备雷电对一些高大建筑物造成破坏,要在这些建筑物上安装.高压输电铁塔最上边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的;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修物听说也有的作用.图 7-196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必定要接________.在图 7-19中,使用测电笔正确的方法是______图.(填:“甲”或“乙”)7.对于安全用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外天线要装置避雷装置B.只需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不会触电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D.检查电路时,人体可能成为电流的通路8.小刚发现他家里用的白炽灯泡的灯丝都制成了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A .便于灯丝散热,防备灯丝熔断B .尽量减少灯丝的电阻C.减少灯丝散热,提升灯丝温度D.减少灯丝在高温时的升华9.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小明和她的同学一起去效游,在野外他们看到小鸟停在高压线上高兴的歌唱,他们感觉很奇异,老师不是才讲了的吗,人接触高压线时,会触电的,那么小鸟为何不会触电呢?针对这个问题,她们议论了以下四种结论,你以为有道理的是()A .小鸟的电阻很大,经过导体的电流很小B.小鸟的脚是绝缘体C.小鸟只停在一根电线上,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 D .小鸟的本性不会触电10.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以下举措中绝对不可以够第一实行的是()A .立刻切断电源B .紧迫呼喊、求助C.用干燥的木棒扒开电线 D .快速用手将人拉开,或用剪刀剪断电线11.电工站在干燥的木凳上检修照明电路,以下状况中安全的是()A .一手握火线,一手握零线B .一手握火线,一手握地线C.只有一只手接触火线 D .一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扶着水泥墙壁12.小华家厨房里的电线绝缘层老化了,她妈妈再用电饭锅做饭和用电炒锅炒菜时,小华忽然发现厨房里的电线冒烟了,他应当第一采纳的举措是()A .立刻打电话119 报警B .立刻到客堂中把自己家的总开关断开C.连忙用水把火泼灭D.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到楼下把整栋楼的总开关断开13.小明同学家里的几盏灯都不亮了,检查保险丝没有熔断,用测电笔测室内各处电路时,氖管均发光。
第七章欧姆定律一、研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头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5 分钟训练 (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
依据这组数据,能够获得的结论是()导体两头电压( V)导体电阻(Ω )经过导体的电流(A)422441480.5A.导体电阻一准时,导体两头的电压跟经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准时,经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两头电压一准时,导体的电阻和经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头电压一准时,经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答案: D2. 一段导体两头加 3 V 电压时,电流为0.6 A ,假如两头电压再增添 1.5 V时,经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 0.9A 5Ω3.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_________很大,会使导线的温度高升,严重时能造成_________。
答案:电流火灾4. 将图 7-1-1中的实物连成实物图。
要求:L1与 L2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总电流,电压表只测灯L2两头电压,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2的亮度,而且滑片左移时灯L2变亮。
图 7-1-1分析: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2的亮度,所以应与灯L2串连。
此题中要求滑片向左挪动,灯L2变亮,即向左挪动要使电阻减小,则接AC或 AD都切合要求。
10 分钟训练 ( 加强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相关知识后,在笔录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对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以为正确的选项是()A. 有电流经过的电阻两头,必定有电压存在B.没有电流经过的导体,没有电阻C. 导体两头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电路两头有电压时,电路中必定有电流答案: A2.小明同学连结了图 7-1-2 所示的实验电路。
实验时,他注意比较了电路在开封闭合前、后的现象。
以下切合察看事实的是()图 7-1-2A. 开封闭合前、后,灯泡均能发光B.开封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变小C. 开封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变小D.开封闭合前、后,电压表读数均为电源电压答案: B3. 对于公式R=U/I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加在导体两头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B.经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导体两头的电压与经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头的电压成正比,与经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答案: C4. 如图 7-1-3 所示为某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结图。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同步训练题自主学习:领悟基础知识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______V的电压,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_____V.2.判断如图7-4-1所示的电路的实际连接情况,在图的下方括号内填上“通路”、“开路”或“短路”.3.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根据这个现象回答: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4.生活中一些人用湿手插拔电视机插头、开关电灯,这样做有没有危险?为什么?5.为什么雷雨天不要站在大树下避雨呢?6.为什么要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课堂巩固:掌握基本技能7、(短路)如图7—4—2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L1发光、L2不发光B、L1被烧坏C.L2被烧坏D.电池被烧坏8.(故障判断)在图7—4—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小灯发光较暗.过了一会儿,小灯亮度明显变亮,而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阻R短路,电压表示数变大9.(故障判断)在图7—4—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开关闭合后,电灯L1、L2均不发光,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是:Uab=0 V,Uad=6 V,Ubc=0 V,Uad=6 V,由此可判断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电路的aL1b部分发生断路B.电路的bLc部分发生断路2C、电源部分发生短路D.电路的c经滑动变阻器到d部分发生断路10.(避雷针)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高大建筑物都装有避雷针用以防雷.对于避雷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避雷针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B、避雷针只是针状金属物,装在建筑物顶端不用与大地相连C.避雷针电阻小,雷电时,电流流经避雷针进入大地,而保护建筑物 D.雷电时,避雷针将电流放到周围的空间里11.(安全用电)有关资料表明:人体出汗或潮湿时的电阻为200~800Ω;人体中电流超过30 mA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潮湿时的电阻为500Ω,则当他接触电压为220 V的照明电路时,通过他的电流为______mA。
8、两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与R2两端电压之比是4:1,若将这两只电阻并联,其电流之比()A. 4:1B. 3:1C. 1:3D. 1:49、如图,已知电阻R=3Q、R2=6Q,电流表A的示数是0.6A,则电流表Ai的示数()A. 0.6AB. 0.4AC. 0.2AD. 0.1A二、填空题a是表,b是表,c是表(3)如图所示,若两灯并联,则在a、b、c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a 是表,b 是表 ,c 是表。
11、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200mA,则该导体的阻值为Q;若使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3V,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该导体的此时的阻值为Q;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此时,通过它的电流为A,该导体的此时的阻值又为Q。
12、电阻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1)、其工作原理利用了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的规律.(2)、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下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若测得殆两端电压增大,则可知战阻值,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把的和此串联后接在电压是5 V的电源上,通过R的电流是0. 2 A,彪两端的电压是4 V,, 则Ri=Ri=八年级下物理欧姆定律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一条电阻线,在其两端加1 V电压时,测得电阻值为5 Q,如果在其两端加10 V的电压, 它的电阻为()oA. 5 QB. 5 0QC. 0. 5 QD. 10 Q2、某同学做实验时,错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位置对调了,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A.电灯将烧坏B.电流表将烧坏C.电压表将烧坏D,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灯不亮3、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下7.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同步提高题课后拓展:演练基本题型1.(易错题)如图7-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两端的电压,他误把2.(评价题)某同学要测串联在一起的两个灯泡中的L1串联,如图7-2-9所示,闭合开关S接通电路时,将会看到电压表与灯泡L1的现象是()A.两个灯泡仍发光B.两个灯泡均不发光C.电压表的示数为零D.电压表的示数近似等于电源的电压3.(易混题)如图7-2-10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A.A示数增大,V1、V2示数都减小B.A示数减小,V1、V2示数都增大C.A示数减小,V1示数减小,V2示数增大D.A示数增大,V1示数增大,V2示数减小4.(易错题)如图7-2-1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若再断开开关S,要使小灯泡L仍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A.向a端移动 B.向b端移动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5.(2007年桂林)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7-2-12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A.A导体的电阻为10 ΩB.B导体的电阻为10 ΩC.A导体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 A D.B导体两端电压为3 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 A6.(2007年南京)图7-2-13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断开S1、S3,闭合S2,两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S2,闭合S1、S3此时两电表的示数与前者相比()A.两表示数均变大B.两表示数均变小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7.(创新题)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电压表读数U/V0.600.700.800.90 1.00 1.10电流表读数I/A0.180.210.240.270.300.33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7-2-14中的()8.(2007年吉林)如图7-2-15所示的电路,若闭合开关S,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电路中的总电阻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易错题)在图7-2-1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0.(应用题)在相距20 km的甲、乙两地之间有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米的电阻为0.01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点位置,检修员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7-2-17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0 mA,则可确定出短路位置离甲地_________km.11.(综合题)如图7—2—18甲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并制作的一只喷气船.将船浮在室内游泳池的水面上,打开漏斗的活塞,流下的液体与碳酸钠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塑料罐内气压迅速增大,气体从罐底小孔喷出,使船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写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2)静止在水面的喷气船,在气流喷出后能前进,这一现象说明力能________________.(3)喷气船在前进中受到水的浮力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技小组又设计了一个船速测定仪(如图7—2—18乙所示),固定在金属盒上.AB是弧形电阻,P点是弧形电阻与金属杆OC的接触点.闭合开关,当船速越大时,OC杆越靠近A点.请问船速加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12.(创新应用题)图7—2—19是小明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托盘、轻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A .点“1”与点“2”连接B 、点“1”与点“3”连接C .点“2”与点“3”连接(2)故障排除:小明在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合开关S ,改变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始终不变.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 、R 0断路B .R 1短路C 、电压表短路D .金属滑片P 处断路(3)刻度调试:①调零.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P 处于R 1最上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②标度.每次向托盘中增加100 g 的砝码,在电压表指针所指位置的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质量值.当将1 kg 的物体放在托盘中.金属滑片P 刚好指在距R 1上端1/3处(如图7—2—15),请计算回答“1 kg"应标在电压表多少伏的位置上?(电阻R 0=5Ω,电阻R 1=15Ω,电源电压U=3.0 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0 V )(4)继续改进:小明在标示电子秤刻度时,发现电子秤的刻度与电压表的刻度有不同特点.请说出不同之处___________.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研究. 13.(2007年安徽)当多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称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请推证:将两个电阻R 1、R 2并联起来,其总电阻1R R 与总、R 2的关系为:21R 1R 1R 1+=总。
第七章《欧姆定律》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下) (11)一、填充题1.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先保持________________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_______成正比;然后保持________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_______成反比。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操纵变量法。
2.下表列出了几种用电器的量,依照欧姆定律,算出要求的量,并填入空格中。
3.图1所示电路电键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安,电压表示数为4.5伏,导体电阻为________欧。
断开电键后,电流表示数________安,电压表示数________伏,导体电阻________欧。
4.在图2(a)所示电路中,当电键S分不与1和2连接时,电流表A1与A2示数之比为________;在图(b)中,当电键S分不与1和2连接时,电流表A3与A4示数之比为________。
5.电流表不承诺直截了当接在电源两端,这是因为电流表的____专门小,如此做会使电路中产生专门大的电流将电源和电流表烧坏。
6.电压表能直截了当接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这是因为电压表的____专门大,可不能形成电源________。
7.电子手表的电源是一个小钮扣似的氧化银电池,电压为1.5伏。
电子表工作电流约2微安,电子手表的电阻约____欧。
8.如图1所示,OA、OB两直线是A、B两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图象。
从图中可求得R A阻值为____欧,R B阻值为____欧。
假设将R A接在6伏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安;假设B接另一电源,I B=I A,那么R B两端电压为________伏。
9.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选用4节干电池作电源,待测电阻约15欧,那么在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分不选用_____安和_____伏。
10.一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从2伏增加到2.8伏,通过该电阻器的电流增加了0.1安,那么该电阻器的电阻值是________欧。
11.有一根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合金线的电流为0.3安,那么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假设两端电压减小一半,那么合金线的电流是________安;假如合金线两端不加电压,那么合金线的电流为________安,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在家庭电路中,电灯软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发生短路,则会( ) A.电压增大 B.电流减小 C.保险丝熔断 D.用电器烧坏解析:电灯被短路后,相当于灯泡与使其短路的导线并联,因此灯泡两端的电压极小,几乎为零,流过灯泡的电流也就几乎为零,因此用电器不可能被烧坏。
而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却很大,因为U 不变,R 总减小,因而I 总增大,保险丝熔断,所以A 、B 、D 不对。
答案:C2.经验证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A.一定等于36 VB.一定小于36 VC.一定大于36 VD.等于或小于36 V解析:经验表明,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 V 的,含义是:等于36 V 或低于36 V 的电压都是安全的,选项D 是正确的。
选项A 和B 错误是因为只提了一个方面,并且很绝对。
大于36 V 的电压是不安全的,所以选项C 是错误的。
答案:D3.安装家庭电路时,下面的几种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将各盏灯并联 B.将插座和电灯并联C.将电灯的一端通过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到火线上,电灯的另一端接到零线上D.螺丝口灯泡的金属螺旋接火线,尾部中心的金属块接零线 答案:D4.雷电是大气中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以达到__________至_________,放电时的电流可达_________至_________,产生很强的光和声。
答案:几百万伏 几亿伏 几万安 十几万安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 A.不能靠近电压为任何值的电源 B.不能接触电压为任何值的电源C.可以接触低压带电体,不要接触高压带电体D.不能接触低压带电体,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解析:人体是导体,有一定的电阻,由RU I知,36 V 以下的电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不会伤害人体,但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越容易造成危险。
题中“低压”实际是高于36 V 的电压,安全用电的原则是无论高压还是低压,都不应接触,故选项C 错。
对于高压带电体,不能靠近,对于低压带电体,可以靠近但不能接触,选项A 、B 中的电源,它两端电压题中没有说明,如果电压低于36 V 的安全电压,既可靠近,也可接触,但如果电压高于36 V ,就不能接触了,故A 、B 错。
答案:D2.不用湿手触摸用电器的原因是( )A.湿手的电阻非常大B.湿手的电阻比干手的电阻小C.湿手触摸用电器易打滑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湿手的电阻比干手的电阻小,根据RU I =知,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增大,人就有触电的危险,这就是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的原因之一。
答案:B3.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引起触电事故的是( )A.用12 V 的蓄电池做实验B.碰到36 V 电压的两根导线C.见到有人触电,赶忙用手把触电人拉开D.雷电天气时,站在高大树木下避雨 答案:CD4.将一个灯座与一个开关串联后接入照明电路中,发现开关无论是闭合还是断开,灯座上的灯泡总是亮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火线直接连入了灯座B.开关内的导线接头松脱C.开关内两根导线的接头相互接触D.灯座内两根导线的接头相互接触解析:开关和灯座串联,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灯座上的灯泡总是亮着,说明开关已经无法断开电路,一定是开关内两根导线的接头相互接触。
答案:C5.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因素是什么?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RU I =得知,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
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跟人体两端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关。
答案:决定因素有两点:(1)人体两端的电压;(2)人体电阻的大小。
6.为什么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以避雷?解析:避雷针可使周围的空气形成一条可以导电的通道,使电荷沿避雷针的针尖、金属线流入大地,而不损坏建筑物。
答案:安装避雷针后,当有雷电时,电流会从避雷针传入大地,从而避免电流通过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他的电阻是不同的,皮肤干燥时的电阻_________,潮湿的时候电阻_________。
解析: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而言,即使是导体,它的导电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变化的,潮湿时的导电能力强,电阻小,干燥时则相反。
答案:大小2.在家庭电路中,接线处要用绝缘胶布一层层包好,而在实验室里用干电池做实验,为什么不用绝缘胶布,让导线裸露在外?答案:因为民用电电压为220 V,而对人体无碍的电压为36 V以下,如不用绝缘胶布缠好,让人体接触到会触电引起死亡。
实验室用的干电池电压只有几伏,对人体绝对安全。
3.用湿抹布清洁电线、灯座,这样做是不允许的,为什么?解析:潮湿的物体比干燥的物体电阻要小得多,由欧姆定律知道,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电阻越小,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
答案:湿抹布的电阻比干布的电阻小得多,它一旦与电源、人体构成通路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会造成人体触电事故。
4.当有人触电时,为什么不能用手去拉?解析:因为用手去拉触电的人,会使救人的人与触电的人连接在一起,人体是导体,就会有电流从触电人传到救人的人,这时救人的人也会触电。
若遇到有人触电,应赶快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从触电人身上挑开,迅速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答案:因为人是导体,前面已经有人触电,后面的人去拉,同样也会紧跟着触电,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个拉一个等于一个接一个地触电,造成更大悲剧。
所以在碰到人触电时,千万不能犯糊涂,要保持冷静,用正确方法处理使人脱离电源。
5.高大建筑物上的避雷针、三孔插座上的接地线为什么能有效地防止人体触电?解析:形成闪电时,云层与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都有很大的电压,若这么大的电压加在人体上形成强大的电流,会使人触电死亡。
由于避雷针是电阻很小的导线,安装避雷针后,避雷针与人体并联在云层与大地这强大电压之间,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流过人体的电流远小于避雷针中的电流,这样一来,人体就不会触电。
三孔插座中的接地线与三角插头中的中间插头相连,即与用电器外壳相连,当用电器外壳上带电时,有了接地线后,人再触摸外壳,电流从用电器向大地流动的路径也就有了两条,由于接地线是导线,把人体短路,因此,人也不会触电。
答案:见解析。
6.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
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
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 Hz 交变电流时,人体的反应如下表所示:除电流大小的原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
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
请回答:(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于同一个人,电压越_________,电流就越_________,电流经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通过阅读,在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方面你还学到了什么?(2)用今天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认为低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解析:该题中提供的信息,既有文字信息又有表格信息,要广泛地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再解答。
答案:(1)高大通过阅读,知道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除电流的大小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
(2)因为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体现出:电流越大,对人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而影响电流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低电压不一定是安全的,经验表明,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7.(2010广东佛山,20)小叶和小蕾从课文上知道:人体是导体,人的双手之间在干燥时电阻为1 000—5 000 Ω,在潮湿时电阻为200—800 Ω。
她们想:其他导体在干燥和潮湿的情况下电阻是否也存在着差异?为此,她们准备了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个,一些导线,一些自来水和一根长约 15 cm 的铅笔芯,打算分别测量铅笔芯在潮湿和干燥时的电阻,再进行对比、分析。
(1)下面列出了测量铅笔芯在潮湿时电阻的实验步骤,请你将合理的顺序用字母填写在下列的横线上。
A.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每一次测量铅笔芯的电阻,并求平均值B.闭合开关,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I1、电压表示数U1,并将数据填入表格中C.将铅笔芯、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组成串联电路D.用电压表与铅笔芯两端并联E.用自来水弄湿整根铅笔芯F.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测量两组数据,并填入表格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步骤,设计测量铅笔芯在潮湿时电阻的数据记录表格,要求将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写在表格内(均用字母表示)。
解析:考查伏安法测电阻。
由于铅笔芯的电阻较小,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应外接,即必须按D项,将电压表与铅笔芯两端并联。
答案:(1)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ECDBFA.其中ECD顺序可互换,但BFA的顺序不得变动.(2)快乐时光父亲叫儿子打酒,儿子问爸爸:“瓶子里不是还有些酒吗?”爸爸摇摇头说:“太少了。
”几分钟后,儿子提着瓶子回来,爸爸接过酒瓶一看,愣住了,原来酒瓶里装着大半瓶子石子。
儿子得意洋洋地说:“爸爸,您喝吧,乌鸦就是这样喝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