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6.63 KB
- 文档页数:3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青光眼手术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3-30T10:11:46.3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作者:胡建宁[导读]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人民医院眼科采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及选择性的联合抗青光眼手术,能更为彻底地处理晶状体脱位所致继发性青光眼,降低眼内压,提高手术成功率。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人民医院眼科 651200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青光眼手术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患有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32例32眼,32例患眼均接受经平坦部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回访统计。
结果患者术后眼压大部分正常,视力提高者24例,3例患者前房有血细胞沉着,经治疗后,病情好转。
结论采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及选择性的联合抗青光眼手术,能更为彻底地处理晶状体脱位所致继发性青光眼,降低眼内压,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外伤性;晶状体拖尾;青光眼;手术治疗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32例32眼,男19例19眼,女13例13眼;年龄24~72(平均43.1)岁;术前眼压31~60(平均45.67±14.36)mmHg;32例晶状体脱位者均为外伤所致,伤后就诊时间3d~3mo;入院时视力:光感~0.05者24眼,0.06~0.3者6眼,≥0.4者2眼。
晶状体脱位类型:晶状体半脱位15眼(46.9%)。
晶状体一侧向后倾斜,对侧位置正常9眼。
晶状体一侧向前倾斜,对侧位置近乎正常4眼。
上方脱位伴晶状体前移并使前房变浅2眼;脱位晶状体与瞳孔缘处有玻璃体疝15眼。
晶状体嵌在瞳孔处3眼(9.4%)。
晶状体完全脱入前房4眼(12.5%),同时伴有虹膜根部离断2眼。
脱入玻璃体腔10眼(31.3%)。
1.2方法采用经睫状体扁平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切除晶状体玻璃体22眼,其中眼内超声5眼;联合小梁切除术7眼;联合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3眼。
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联合手术研究作者:周文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6期摘要:目的对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医疗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以2008年~2011年本院接诊的20例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参考对象,对每位患者的患病单眼进行晶状体摘除术,对其前段玻璃体切除,悬吊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术后对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
结果术后多数患者视力水平明显提高,眼压控制≤21mmHg(1mmHg=0.1331kPa),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多种手术联合对治疗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能达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外伤性;半脱位;晶状体;青光眼近年来随着机械水平以及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晶状体重度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疗法有了新的突破,联合手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医疗效果,本文对对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的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以供业内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8年~2011年本院接诊的20例外伤性晶状体重度半脱位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5.3±6.2)岁;其中硬物击伤7例,击伤13例,发病时间2~10个月,平均6.1个月。
所有患者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超过2个象限范围,部分患者晶状体已经发生水平移位,但尚未掉入前房和玻璃体腔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现象。
术前患者平均视力为手动~0.2,对患者进行B超检测,排除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
1.2方法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联合用药,保证其眼压≤21mmHg,进而降低高眼压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选择常规的球后麻醉,以眼球上方穹窿为基底取小梁位置预作1mm×2mm非穿透切口;在前房脱位的晶状体前后方注入黏弹性物质,用调位钩夹住脱位晶状体使其娩出;切除前段玻璃体。
自三角形巩膜瓣下刺入悬吊缝线直针,穿过睫状沟及虹膜,用皮试针穿过睫状沟及虹膜,在瞳孔区将缝线针穿入皮试针内自位引出;从上方巩膜切口处勾出缝线,穿入悬吊人工晶状体的上下襻孔进行固定;拉入人工晶状体,结扎缝线使人工晶状体固定在睫状沟处巩膜;切除小梁组织以及相应处虹膜根部。
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目的:探讨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
方法:对我院45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玻璃体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9例,占86.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眼压下降维持正常范围。
未发生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标签: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由于眼外伤致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45例45眼,年龄18~72岁,平均48.3±4.2岁,男32例,女13例。
右眼26眼,左眼19眼。
外伤后就诊时间1~17d。
1.2 眼部情况:45例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均有眼部外伤史,既往无青光眼病史。
每例患者行常规眼科检查:视力、眼压,前房角镜检查房角、裂隙灯及眼底检查。
条件许可者行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检查。
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手动~0.5,平均视力0.20±0.13。
术前眼压28.4~53.5mmHg(1kPa=7.5mmHg),平均(33.2±4.3)mmHg。
口服及眼部用降眼压药物,仍有17例眼压在30mmHg 以上。
晶状体半脱位32例,完全脱位13例,脱位于前房6例,脱于玻璃体腔内8例,嵌在瞳孔领5例。
术前并发症:角膜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前房出血14例,晶体浑浊23例,囊膜破裂5例,有视网膜脱离及大量玻璃体积血病例不在本研究范围。
1.3 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在药物消炎降眼压处理,前房或玻璃体出血吸收、眼部炎症反应减轻后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均采用前段玻璃体切割晶状体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33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11眼行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具体方法:球后麻醉、开睑,上方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反眉弓巩膜隧道切口,脱于前房晶体予注入粘弹剂直接娩出。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治疗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应该吃什么药。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晶状体脱位原因及病情不同,因而当晶状体脱位并发青光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做不同处理。
1.晶状体脱入前房并发青光眼:药物治疗一般无效,应尽快手术摘除晶状体。
术前点用缩瞳剂,防止晶状体坠入后房。
角膜切口应足够大,为防止眼球塌陷和玻璃体脱出,可在相当于睫状区的巩膜上预置Flieringa环。
对于嵌塞在瞳孔尚未完全脱入前房的晶状体,可用毫针从颞下方角膜缘刺入前房,穿过晶状体直达对侧角膜缘,使晶状体固定,再作晶状体摘除术。
2.晶状体完全脱位进入玻璃体时:如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可进行观察。
如合并有眼压升高或引起炎症反应者,应尽早摘除晶状体。
3.如晶状体半脱位发生眼压升高时:可先保守治疗,针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闭角型青光眼,可慎重地使用缩瞳药治疗。
如果应用缩瞳药房角开放并且前房不变浅,应怀疑晶状体全脱位。
对于这样的病例,可让患者仰卧并内服甘油或静脉点滴甘露醇,局部应用噻吗洛尔,以使晶状体后退,解除瞳孔阻滞,如确为全脱位应手术摘除晶状体。
对应用缩瞳剂后房角变窄,前房变浅,病情加重者,可试用睫状肌麻痹药,以观察能否解除瞳孔阻滞。
如不能解除瞳孔阻滞时,可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如果不成功可行晶状体摘除术。
*2、预后:1.尽早手术,效果佳。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怎么治疗,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应该怎样治疗
一、概述
某同事曾经患有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那时候会有视力障碍以及眼痛等症状。
而患有此疾病是因为某同事高度近视,自发引起了晶状体脱位,而晶状体脱位合并青光眼。
但是医生说某同事的情况比较乐观,暂时还没有引起炎症和合并眼压升高,所以可以先不进行晶状体摘除手术,并有待观察。
而医生就给某同事开了一些能缓解青光眼症状的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某同事的症状真的有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跟大家分享某同事的经验。
二、步骤/方法:
1、首先,某同事会每隔一天就煎煮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熄风功效的中药方,并且在当天分早晚两次服用。
这个中药方是:羚羊角粉0.5~1g(冲服),玄参15g,黄芩9g,知母9g,车前子15g,茯苓15g,大黄10g,桔梗10g,细辛3g,防风3g。
2、然后,某同事每天都会在早晚各滴2滴1%葛根素滴眼液,而且滴完眼液之后就会合上眼睛3~5分钟,以便眼睛充分吸收药液。
而1%葛根素滴眼液是在正规的药房购买的。
3、另外,某同事每天晚上临睡前还会把石决明、草决明各等份研成细末,加水后搅拌成糊状,并把这些糊状药物涂在太阳穴。
等一小时后就把太阳穴上的药清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