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成基础复习资料

构成基础复习资料

构成基础复习资料
构成基础复习资料

构成基础课程复习资料

用具准备:150克8开素描纸每人一张;绘图相关工具(铅笔、尺子、针管笔等)

选择题及填空题

1、1919年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

2、美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一类是“有秩序的美”,另一类是“打破常规的美”

3、平衡就是通过视觉在心理上所达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

绝对平衡(对称).

相对平衡(打破对称的平衡)

4、对比是指将不同的质或量形成的强和弱,大和小等相反的东西放置在一起时产生的区别和差异.

5、调和:要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必须处理好形象特征的调和,色彩的调和,方向的调和。

6、平面构成三要素:点, 线,面。

7、平构黑色称为正形,白色称为负形.正负形表现最典型的图形是我国的阴阳“太极图”. 图地反转由这个原理延伸出来的著名图形“卢宾之壶”.

8、基本形设计方法:一是以单元格为基础的,二是有相对独立性质的。

9、骨格可分为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

10、渐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骨格渐变,二是基本形渐变,三是色彩渐变。

11、构成从内容区分,可以分为纯粹构成和应用构成,从纯粹构成的形式区分,可以区分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三大类型。

12、视觉活动过程中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例如相近原则、完形倾向性原则、图底原则、共同命运原则、类似原则、闭合原则等。

13、立体构成是立体创造的一种方法,它有感性的直接创造和理性的逻辑创造两种方法。

14、色彩构成中的基本要素是色相、明度和纯度。

15、肌理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16、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人工形态与自然形态两大领域。

17、线的两大基本类型是直线型和曲线型

18、名作《下楼梯的裸女》是著名画家杜尚运用位移手法所创作的作品。

19、一个物体的色彩是由它的表面性质和投照光源的颜色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名词解释题

1、色彩的感情:

◆红色:有热烈喜庆残暴与战争(使人联想到鲜血)

◆橙色:有丰收香甜温暖(橙子桔子柿子等)

◆黄色:有富贵阳关…它的感情色彩比较丰富,与灰色有相同的特性)

◆绿色:有自然清新环保安全希望的情感

◆蓝色:表示稳定冷静可靠诚信同时也是高科技的象征。

◆紫色:有深沉忧郁悲哀的象征,同时,在西方象征着尊贵高雅幽深等特点。

◆黑色:有黑暗沉默悲哀神秘疑重的情感,同时象征着死亡腐败邪

◆白色:有高洁神圣朴素特性,也有死亡悲哀投降的消极感情色彩。

◆灰色:有中庸孤僻朴素消极肃穆的色彩,同时也有稳定拘谨独立冷酷的性子,它是最没有个性的无彩色。

◆特殊色:荧光色,金色,银色。

色彩情感的产生和它所依存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而并非绝对。在不同的背景上,色彩在恰如其分地变幻着它们的角色。

2、色彩的印刷:标准印刷色谱的所有颜色是通过C(蓝),M(红)Y(黄),K(黑)四种油墨色彩的混合而完成的。

3、骨骼的渐变:是指骨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骼的线可以作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各种骨骼线的渐变。

4、发射构成:发射是一个重复单位围绕中心向中心汇集的特殊的重复形式。它的基本形式可分为离心式、向心式和同心式。

5、对比构成:对比构成是利用形象之间的不同,编排在一起而产生的对比关系。设计中常用大小对比、形状对比、肌理对比、方向对比、空间对比、重心对比等手法。

6、特异构成:特异是在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有秩序的构成中,局部有个别的图形打破原有的一般结构规律,产生一定的对比关系,增加视觉兴奋点和趣味性。

7、近似构成:近似构成方法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动,近似构成在骨骼选择上基本上和重复构成相同,都是基本形在重复骨骼内的排列构成。

8、肌理:肌理是在构成中形象的表面纹理。主要分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类。

9、骨骼:骨骼是辖着形象在设计中的位置,支配整个设计的秩序,并预先决定了形象在设计中的彼此的关系。骨骼是构成中图形的骨架。可以使图形有秩序有规律的进行排列。

10、平面构成可以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构成两大类,其中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抽象的几何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

11、分割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秩序关系来进行划分与切割的构成。分割也是一种常见的构成方法。常用的分割方法有:等形分割、自由分割、比例与数列分割、黄金比分割等。

简答题:

1、色彩的混合:

加色混合是指色光与色光的混合。朱红(R),翠绿(G),蓝紫(B)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三原色。

减色混合是指色料与色料的混合。品红,柠檬黄,天蓝被称为色料三原色透叠混合是把具有不同色相的透明物叠置在一起,可以看到具有它们相互特征的新色彩产生。

中性混合式色彩在视网膜上的混合。(旋转混合,空间混合)

2、色立体

孟谢尔色立体:位于中心轴的明度列,从上往下,自白到黑被分为11个等级,最高明度的白定为10,最低明度的黑被定为0,9到1为从亮到深的灰色

系列。表示符号:用HV/C分别表示色相,明度,纯度。

奥斯特华德色立体:1923年由德国的奥斯特华德创立,位于中心轴的明度

为10.以色相——明度——纯度的顺序分别表示,

3、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最纯的颜色是红色。

色相:色彩的相貌。

4、你是如何理解构成概念中排列、组合与新形态之间的关系的。

答: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新质产生的过程,过程显得尤其重要;②新形态在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接触(形与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盖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透叠(形与形有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结合(形与形相互结合为较大的新形态)、减缺(形与形相互覆盖,形被覆盖的地方被剪掉)、差叠(形与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新的形)、重合(形与形相互重合,变为一体)等方法和途径中实现。③构成的过程又是相对独立的,它把呈现形象的结果,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以逻辑演绎方式达到想象所不及视觉形象,并进一步在聚合思维中提炼完善。

5、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研究的是平面设计的形式规律问题。平面构成是把平面设计中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合,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图形。我们在从事设计之前, 首先要运用和掌握视觉语言,进行创造形象的基本练习.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为我们提供更丰富的思维技巧,使头脑更加灵活多变,发挥创造能力,从而为设计创造出更宽的新路.平面构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

6、试述基本形的组合方式

在构成中,基本形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接触(形与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盖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透叠(形与形有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结合(形与形相互结合为较大的新形态)、减缺(形与形相互覆盖,形被覆盖的地方被剪掉)、差叠(形与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新的形)、重合(形与形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论述题

1、你是如何理解构成概念中排列、组合与新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要点: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新质产生的过程,过程显得尤其重要;②新形态在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接触(形与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盖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透叠(形与形有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结合(形与形相互结合为较大的新形态)、减缺(形与形相互覆盖,形被覆盖的地方被剪掉)、差叠(形与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新的形)、重合(形与形相互重合,变为一体)等方法和途径中实现。③构成的过程又是相对独立的,它把呈现形象的结果,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以逻辑演绎方式达到想象所不及视觉形象,并进一步在聚合思维中提炼完善。

2、结合实际构成,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正形和负形的。

论述要点:

①正形的概念,负形的概念;②正形和负形的关系;

③在构成中正形和负形的相性、统一性;

④举例说明正负形的实际应用的理解。

3、通过构成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形态与骨骼的关系的。

论述要点:①形态和骨骼的概念描述;

②构成中形态与骨骼的关系;

③例举说明构成中骨骼对于形态造型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形态与骨骼的关系。

实作题

1、点的构成设计

点的大小与形状不限,数量不少于五个。要注意形态在画面上的安排,形态大小和位置要适当,构成的形象要具有美感。

2、线的构成设计

要求:可以是直线构成、曲线构成或直曲线相结合构成,需注意线的粗细变化、长短变化、疏密变化、注重整体的排列效果。

3、将某一首歌曲以视觉的形式加以表现。

要求:作点、线、面三要素的组合构成,使构成包含形的大小、长短、位置、方向等诸要素,要避免杂乱,注意条理化,考虑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充分体现设计的基本法则。

4、将某一文学作品的内容主旨进行视觉呈现。

要求:作点、线、面三要素的组合构成,使构成包含形的大小、长短、位置、方向等诸要素,要避免杂乱,注意条理化,考虑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充分体现设计的基本法则。

5、基本形的群化

要求:自定一基本形,以3——6个此基本形组合成八种不同的形态。使群化后的形象完整、美观,同时注意新形态的平衡、稳定。

6、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要求:作点、线、面三要素的组合构成,使构成包含形的大小、长短、位置、方向等诸要素,要避免杂乱,注意条理化,考虑三要素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充分体现设计的基本法则。

7、利用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线、面,为一件白色T恤胸前的装饰设计平面作品一幅。

8、利用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线、面,运用任意一种构成形式为鼠标垫设计平面作品一幅。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大构成设计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三大构成是指()、()、( ) 2?平面构成设计源于20世纪德国()学院。 3?平面构成的构成理念是将造型要素()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 4?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5?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尤为重要,有了()才有了色彩,才能感知世间万物。 6?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案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人们也称平面构成为()。7?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有()、自然型、()三种。 8?平面构成中偶然型形成的方法有吹色法、()、抗水法等。 9?远看几乎一样,近看变化万千是形容()的构成形式。 10?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如橙色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对平面图案进行分解。()

2.平面构成中的“形”主要指单形与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与连续形等。()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是比列与韵律。() 4.平面构成中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大越有体的感觉。() 5.点的常见形式有散点、虚点、线化的点和移动的点。() 6.构成中的线有位置有长度,无宽度,无厚度。() 7.立体构成的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种。() 8半立体构成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 9.色彩的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并置时产生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10.色彩的纯度,明度和其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是色彩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大构成中色彩构成的三属性之一()。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彩度 2.色彩的推移是指以下哪项推移()。 A、明度与纯度 B、明度与彩度 C、彩度与互补色 D、彩度与纯度 3.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是加入以下哪个颜色()。

立体构成教案 (1)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概念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由此,人们给了它们一个最摩登的称谓:"空间艺术"。 既然共属于"空间艺术"。那么无论各自的表现形式如何,它们必有共通的规律可循。近年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以"立体构成"作为空间艺术基础的经验(类似绘画中的基础是素描、色彩一样),并已由实践证明,它直接有助于创作与设计,是用于基础教学的新学科。了解和研究立体构成,并通过训练,掌握其原理及构成形式、过程和方法,对每一位艺术家或设计家所从事的创作而言,便如同医生熟知了各种药的药性,只待在医疗实践中对症下药了。 一、立体--三次元 (一)、立体的概念 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即平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平面中表现的空间深度和层次,是单纯视觉的,它运用透视法来表现立体的效果。而立体,则是在空间实际占有位置的实体,我们可以围绕着它变换成任意角度,前后左右地观看。小的立体形态,我们还可以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赏,盲人还可以靠手的触摸体会到它的形象,所以立体的"形"与面的"形"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的形不是绘画平面中的轮廓的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产生的不同形态。 如果根据以前的定义推测,立体应该是面所移动的轨迹。面在移动时,不只是顺着自身长或宽的方向滑动,而是必须朝着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动。另外,通过面的旋转也能产生立体。这种动的定义是理念的、概念的,有助于我们对立体形态的理解。 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1、立体的类别 立体是有形的实体,而这实体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线和面组成的(或者说,可以分解成线和面)。如果把各种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立体形,所以,立体形与线、面的形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此与线和面一样,立体也可划分为直线系、中间系、和曲线系三大类。进而立体又可分为几何形立体和自由形立体两大类。综合起来,立体的类别可分为:

三大构成复习资料

三大构成复习资料(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包豪斯是由谁创办的一所设计学府() A、蒙德里安 B、格罗佩斯 C、康定斯基 D、伊顿 2、在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元素的点() A、有位置而无大小和形状 B、有位置、大小和形状 C、无位置、大小和形状 D、无位置而有大小和形状 3、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线是面移动的轨迹 B、线是线移动的轨迹 C、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D、线是体移动的轨迹 4、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属于哪种构成形式() A、渐变构成 B、特异构成 C、发射构成 D、群化构成 5、造型的范围非常广,下面不属于环境造型的是() A、城市规划 B、建筑设计 C、景观设计 D、产品设计 6、所谓对比的调和,是指采用什么样的造型要素作对照的安排,从而形成 统一、和谐的形式。() A、不同甚至对立 B、统一 C、重复 D、相似 7、平衡就是指所有力量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可以分为不安定平衡、相依平

衡和什么平衡这三种形式() A、对称平衡 B、独立平衡 C、动感平衡 D、统一平衡 8、以黑白灰系列的九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可进行明度对比强弱的划分, 依此7、8、9这三阶应属于什么调() A、中调色 B、低调色 C、高调色 D、长调 9、对比色相对比是指色相距离多少度左右的对比关系() A、30° B、60° C、120° D、180° 10、下面哪一种颜色属于无彩色() A、红色 B、黄色 C、黑色 D、蓝色 11、人类只能通过日光(可视光波)在______的区域内,才能看到自然界 之中的大部分物质与色彩现象。() A、380~780mm B、280~780mm C、380~580mm D、580~780mm 12、____年,牛顿用三楞镜发现了太阳的七色光:红、橙、黄、绿、青、 蓝、紫。 ( ) A、1666年 B、1656年 C、1688年 D、1668年 13、自然界的水花四溅、盛开的花朵属于形式的构成() A、近似 B、发射 C、特异 D、重复 14、《亚威农的少女》是的代表作() A、蒙克 B、凡高 C、毕加索 D、达芬奇 15、是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A、色相 B、明度 C、纯度 D、光源色

三大构成综合试卷加答案

深德技工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三大构成(使用班级:13608、13609、14710) 姓名: 班级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属于物体形象的表面特征() A. 肌理 B. 重复 C. 特异 D. 渐变 2. 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无形的格子、线、框的是()。 A.基本形 B. 骨骼 C. 图形 D. 图案 3. “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课程,它包含那几大构成()。 A. 平面构成 B. 立体构成 C. 色彩构成 D. ABC 4. 加色混合模式是将各种光色混合,混合得到的光色是什么颜色()。 A. 黑 B. 红 C. 白 D. 蓝 5. 基本形的渐变就是基本形的()逐渐变化。 A. 形状、大小 B.位置 C. 位置、方向、色彩 D. AC 6. 骨骼的渐变即骨骼线的位置依据()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 A. 数列关系 B. 比例关系 C. 图底关系 D. 个人喜好 7. 近似是()的轻度变异。 A. 渐变 B. 特异 C. 重复 D. 发射 8. 骨格近似是指构成的骨格在()具有近似的特点。 A. 形态 B. 方向 C. 位置 D. ABC 9.线立体构成是以()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所产生的形体。 A. 点 B. 线 C. 面 D. 体块 10.把颜料调稀滴在水里,利用水的流动,使浮在水面的颜料自然形成各种纹样,用纸覆上,产生特殊效果的是哪种肌理创作方法() A. 水拓 B. 喷洒 C. 湿印 D. 压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肌理的种类包括触觉肌理、视觉肌理、自然肌理、人工肌理。 2.渐变的构成形式有基本形渐变和骨骼渐变。

艺术的构成元素

艺术的构成元素:线条 作者:国立时间:2006-02-23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7117973973.html,| 字号【大中小】 平常书写的文字或数字都是借助线条的表达,有实用笔直的线条,有时为求转弯而使用曲线来呈现,使文字和数字均能展现美好的线型。自然界的植物叶脉分布,亦是独特的线条组织,视觉艺术家运用不同的线条特性表现在艺术品里,使观赏者随著作品中线条的牵引,感受这丰富的线性艺术。 李锡奇《醉墨》,1993,压克力彩·画布 线条的特质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而这个轨迹可分为心理和实际两种,如两点之间存在一直线,此一直线系由于视觉动向的关系,在心理上形成一条直线。如果用笔画出来则线条成为实际的线形,一般使用在艺术作品的线条种类,不外乎垂直线(vertical lines)、水平线(horizontal lines)、对角线(diagonal lines)、曲线(curved lines)、曲折线(zigzag lines)等,每一种线条都有它的特性,如“垂直线”是上下笔直移动的线条,艺术家用他来表现尊贵、严肃和有力的;“水平线”是和地平面平行的线条,他可以表现静止,让人感觉宁静、平和、安稳的感觉;“对角线”是一条倾斜的线,艺术家用它来表现显著的动作或不安的紧绷感等;“曲线”是逐渐改变方向的弯曲线条,他可以呈现优美和流动的动态感;“曲折线”是直线折曲而成锐角的线,它有急速改变方向的特性,使人联想到困惑的激动及冲出的力量感。

由于线条的粗细、长短、及形状的不同,线的表现性格也不同,因此线条的特质会随著艺术家使用的工具、媒介或手的轻重、快慢等影响。经由艺术家在作品中的表现,它可以表现平顺或是崎岖的、连续或破碎的、概略或细腻的,这些多样、多变的线条,正是艺术家发挥创意重要的表现利器。 孟克(Edvard Munch) 《呐喊》,1893,油彩·画布 戴维斯(Stuart Davis) 《打蛋器第一号》,1927,油彩·画布

色彩复习题

单选题: 1.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内) 1、色彩三原色是() A.红紫青蓝黄绿B.青蓝柠黄橙红 C.品红青蓝黄绿 D.品红湖蓝柠檬黄答案是:D 色彩三原色是品红湖蓝柠檬黄 2、色彩的基本物理特性( ) A.间色复色补色 B.明度纯度色相。 C.色调固有色环境色 D.色调间色复色 答案是:B 色彩的基本物理特性明度纯度色相。 3、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A.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 B.色感、色温 C.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D.间色、复色、原色 答案是:C 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4.水彩画需要采用()的着色方法 A.从浅到深 B.从深到浅 C.从暗到亮 D.从深到灰 答案是:A 水彩画需要采用从浅到深的着色方法 5.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为主,同时受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环境色的影响。 A.光源色 B.反光 C.环境色 D.固有色 答案是:D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固有色为主,同时受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环境色的影响。 6.在所有的色彩对比关系中,()是最有感情表现力的 A.明度对比 B.冷暖对比 C.色相对比 D.纯度对比 答案是:B在所有的色彩对比关系中,冷暖对比是最有感情表现力的 7.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是色彩的()因素A.对比 B.色感 C.条件 D.间色 答案是:C 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是色彩的条件因素

8、一般情况下的色彩静物写生是将静物摆放成()的观察角度 A.俯视 B.平行透视 C.平视 D.仰视 答案是:A 一般情况下的色彩静物写生是将静物摆放成俯视的观察角度 9、色彩作为客观实体,具有基本的物理特性() A.间色、复色、原色 B.色相、明度、纯度 C.红色、蓝色、黄色 D.冷色、暖色、灰色 答案是:B色彩作为客观实体,具有基本的物理特性色相、明度、纯度 10、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A.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 B.色感、色温 C.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 D.间色、复色、原色 答案是:C 在实际的色彩写生中,色彩的条件因素包括以下方面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11、色彩的对比类型包括() A.同类色对比、类饰色对比、补色与补色关系对比 B.意境对比、写实对比 C.厚重对比、轻快对比 D.立体对比、平面对比 答案是:A 色彩的对比类型包括同类色对比、类饰色对比、补色与补色关系对比 12、()是指从静物的前侧面斜视静物,能看到对象三个面。 A.成角透视 B.平行透视 C.仰视 D.俯视 答案是:B 平行透视是指从静物的前侧面斜视静物,能看到对象三个面。 13、照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色彩是() A.光源色 B.固有色 C.环境色 D.对比色 答案是:A 照射在物体表面的光线色彩是光源色 14、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为主,同时受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环境色的影响。 A.光源色 B.反光 C.环境色 D.固有色 答案是:D 物体的灰面部分因受光不足显的明度微弱,色彩以固有色为主,同时受上下左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三大构成设计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三大构成是指()、()、() 2. 平面构成设计源于20 世纪德国()学院。 3. 平面构成的构成理念是将造型要素()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 4.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5. 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尤为重要,有了()才有了色彩,才能感知世间万物。 6. 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案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人们也称平面构成为()。 7.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有()、自然型、()三种。 8. 平面构成中偶然型形成的方法有吹色法、()、抗水法等。 9. 远看几乎一样,近看变化万千是形容()的构成形式。 10. 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如橙色与()。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对平面图案进行分解。() 2.平面构成中的“形”主要指单形与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与连续形等。()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是比列与韵律。()

4. 平面构成中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大越有体的感觉。() 5. 点的常见形式有散点、虚点、线化的点和移动的点。() 6. 构成中的线有位置有长度,无宽度,无厚度。() 7. 立体构成的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种。() &半立体构成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 9. 色彩的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并置时产生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10. 色彩的纯度,明度和其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是色彩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大构成中色彩构成的三属性之一()。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彩度 2. 色彩的推移是指以下哪项推移()。 A、明度与纯度 B、明度与彩度 C、彩度与互补色 D、彩度与纯度 3. 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是加入以下哪个颜色()。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4. 色彩中同类色是指色环中()夹角内的颜色。 A、10 B > 15 C 、20 D、25

立体构成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1.空间尺度 空间中的人利用空间中最基本的形式单元或那些凭经验就熟知其大小的元素(如门、窗、栏杆、家具等),把它们当做度量的标准,下意识地去观察和感知空间的大小。 2.形态 指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呈现出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意味着它除了包括“形状”和“神态”两层含义之外,还暗示着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其外在表现之间所存在的因果联系,它既包括了“形”所具有的客观物质属性,又暗含着“形”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 3.材料的弹性 弹性是材料的一种基本物理性能,指材料受到外部作用力发生了变形,去掉该作用力时材料仍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征。 4.材料的可塑性 可塑性是材料的一种基本物理性能,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保持形变的特性。 5. 非结构性张拉 非结构性张拉是指将柔性线材固定并张拉于已有的结

构骨架上,其目的是通过密集排列的线材形成一个具有围护作用的表面。使直线的两个端点沿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线的轨迹运动,就可以得到一组微妙的曲面形态。 6. 立体构成 狭义而言,“构成”是指有别于传统“雕”和“塑”的一种具体的形态和空间生成方法,它试图通过对形态和空间加以解析的方式,来理解和把握形态和空间的本质,并以此为启示去探索形态和空间生成的可能性。 7. 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素 影响空间构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的形状,空间的尺度,空间的限定与围合,空间的表面以及空间与光等。 8. 空间移情 空间的移情是人们基于本能和潜在意识而建立起来的空间形式与人类情感之间一种密切关联的现象。就空间创作的角度而言,空间的形态、界面和色彩等因素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正是形成空间氛围、强化空间艺术表现力的基础。 9. 空间的识别性 能够对存在差异的视觉形象进行分辨是人类的本能,而进行辨别的基础是人们对于视觉形象的记忆。这一

三大构成试卷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2 —2013学年第二学期12环艺专业34班《三大构成》期末考试A卷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点: 2、线: 3、面: 4、近似: 5、重复: 6、对称: 7、均衡: 8、骨格: 9、具象形态: 10、抽象形态: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构成艺术的形式分为、 、和四类。 2、与的法则是使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 性单位特征,也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3、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也就是各种因素存在某种共性,即 、或。 4、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5、骨格可分为骨格和骨格两种。 6、平面构成中,肌理通常指的纹理。 7、发射的类型有发射、发射和发射等。 8、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态或骨格、地发生变化,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9、平面构成的形式有、、、 、、和。 10、色彩的三要素中,纯度即的纯净程度以及的单纯程度。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 B、造型美 C、形式美 D、创新美

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 A、生动活泼 B、富于变化 C、有动的感觉 D、ABC 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的理念。 A、和平 B、活泼 C、生动 D、美丽 4、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 A、卢浮宫 B、国立包豪斯学院 C、红楔子攻打白军雕像 D、唐仕女 5、以下不属于硬线材构成方法的是() A、积垒构成法 B、线织面构成法 C、框架构成法 D、变形创新构成法 6、除了五种柏拉图式多面体外,还有一种多面体被称为() A、雨果式多面体 B、阿基米德式多面体 C、变异多面体 D、几米式多面体 7、在单位面材上进行结构的穿插、衔接,把多个单个实体互相插接。称为( )插接 A、平面 B、变化 C、立体 D、多层 8、伟大的艺术大师三宅一生所设计的服装极具创造力等特点。三宅一生是()人。 A、日本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9、在色彩构成中,明度统调调和,在混入()时,色彩之间的不和谐会被削弱。 A、灰色和白色 B、黑色和白色 C、灰色和黑色 D、白色和红色 10、本身不发光的色彩称为() A、光源色 B、收缩色 C、物体色 D、固有色 11、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称为() A、中心点发射 B、同心式发射 C、旋转式发射 D、螺旋式发射 12、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创作的《萨平妇女》的构图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比例为() A、1: B、:1.2 C、1:1 D、1: 13、传统的中国门栓为()图形。

立体构成及概念

立体构成及概念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 我们生活在一个立体的世界中,我们的房屋、家具、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立体的,立体就是具有三维的空间和形态。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三维世界。 构成是指组合、拼装、构造的意思。立体构成就是在在三维的空间中把具有三维形态的要素,按照形式美的构成原理进行组合、构造,从而创造出一个符合设计意图的、具有一定美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三维形态的过程。 立体构成的训练目的,首先是理解并运用形式美的基本原理,立体构成不是简单的拼装,组合,而是在审美的要求下有目的的进行。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学习立体构成的指导原则。 其次,立体构成的训练目的是研究探索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立体构成是设计的基础课程,它不同于强调功能第一性的设计专业课程,没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类别1类别2类别3类别4系列3系列2系列1

有具体的功能要求和经济要求,是纯粹形式美的探索。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宽泛的思考方法和创造意识。为现代设计积累有效的立体造型规律。 立体构成训练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掌握一定的造型方法。立体构成的过程是对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构成理论的探讨研究,也是实践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不同的物质材料,以及材料的结构、加工工艺、技术等都为立体构成积累了大量的立体形态的资料和方法。 所以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空间造型的基础学科,是进行立体造型设计的专业基础。 二、立体构成的沿革 构成意识最早萌芽在风格派(De stijl)和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运动中,1918年,荷兰的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强调几何单体的组合造型。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一些知识分子发起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被称为构成主义。构成主义和风格派都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成效果。 构成教育的形成发展却在包豪斯学院。包豪斯(Bauhaus)学院是以建筑为主的设计学院,在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现代设计教育的先驱格罗毕乌斯(gropius)把魏玛的工艺学校和美术学校合并而创立的第一所设计学校。 1921年,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凡.杜斯伯格(van dusiboge)来到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也带来了构成主义和风格派的现代设计思潮,

立体构成题库

1、在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中,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要素。空间分为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物理空间又称为实空间。A A 对 B 错 2、在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中,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要素。空间分为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心理空间.也称为虚空间。A A 对 B 错 3、在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中,空间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根据空间分为具象空间和抽象空间。B A 对 B 错 4、立体构成研究的空间问题是三维空间。在立体构成中,形态和形状的内涵与外延相同。B A 对 B 错 5、在立体构成研究的三维空间中,“形态”有别于“形状”,形态则是指物质形态的整个外貌,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轮廓。A A 对 B 错 6、在立体构成研究的三维空间中,形态是无数形状的集合,是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概念体。A A 对 B 错 7、在立体构成中,线是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三度空间的实体线,不仅有粗细、长短的变化,它还有软与硬的区别。B A错 B 对 8、在立体构成中,线具有多样的形态和丰富的情感性格。线分为曲线和直线两大类。A A 对 B 错 9、曲线具有丰富变化有弹力和动感,富于柔软、温和、幽雅的情调,具女性化性格。B A错 B 对 10、曲线可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几何曲线较为规范、有次序理性、单纯而冷漠;自由曲线则显得自然、伸展极富变化,更能展现曲线的属性。 A A 对 B 错 11、直线更显直率简洁.目的性强强直而有力度,具有男性化性格。B A错 B 对 12、直线可以划分为。B A 垂直线、斜线 B 垂直线、水平线、斜线 C水平线、斜线 13、面在立体构成中同样是具有长度、宽度和深度三度空间的实体,有别于几何学中的面。A A 对 B 错 14、面材的形态可分为直面和曲面。曲面又分为几何曲线面和自由曲线面。B A 错 B 对 15、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几何形单体结构的基本造型共有几种。B A 3 B 5 C 7 16、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正四面体的展开图形式有几种。A A 2 B 3 17、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正六面体的展开图形式有几种。C A 4 B 5 C 6 18、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正八面体的棱线和顶点数分别为。C A 8和8 B 12和8 C 12和6 19、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正十二面体的棱线和顶点数分别为。B A 12和20 B 30和20 C 20和12 20、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正二十面体的棱线和顶点数分别为。B A 12和30 B 30和12 C 20和12 21、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正八面体的基本型为。A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22、在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中,正十二面体的基本型为。A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课程代码:15222450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学分:3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32 先修课程:素描写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现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塑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表现手段。 色彩构成,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生理学、美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艺术设计基础造型课。要求学生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绘画实践中,增强学生对色彩语言自身表现力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色彩的想象力。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 三大构成是利用形式要素及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对学生进行理念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构成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为多媒体演示,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为1:1。 3、考核方法基本要求 考核采用百分制,“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通过上机成绩、作业成绩、出勤率及课堂纪律的考核确定。迟到、早退、旷课均予以扣分。理论课和上机课缺勤超过三分之一,或作业未完成次数超过三分之一,不准参加考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 一、形态的基础理论

平面构成期末考试

成绩统计表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合计 得分 考生姓名:______ _____ 考生班级: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15分) 1.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着重培养我们的和;其单纯性表现撇弃了对功能、材料、工技、造价等的思考,而把注意力集中于 的训练。特别强调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法则,是培养 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的必经之路。 2、点、线、面作为构成的基本元素,是平面构成不可缺少的视觉语言。 3、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 规律和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4、对于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 疏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 5、、、合称“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 的基础课程。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包豪斯是由谁创办的一所设计学府?( B ) A.蒙德里安B.格罗佩斯C.康定斯基D.伊顿 2.在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元素的点(A) A.有位置而无大小和形状B.有位置、大小和形状 C.无位置、大小和形状D.无位置而有大小和形状 3.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线是面移动的轨迹B.线是线移动的轨迹C.线是点移动的轨迹D.线是体移动的轨迹 4.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属于哪种构成形式?(D) A.渐变构成B.特异构成C.发射构成D.群化构成 5.所谓对比的调和,是指采用什么样的造型要素作对照的安排,从而形成统一、和谐的形式。 (A) A.不同甚至对立B.统一C.重复D.相似 6.平衡就是指所有力量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可以分为不安定平衡、相依平衡和什么平衡这三种形式?( B ) A.对称平衡 B.独立平衡 C.动感平衡 D.统一平衡 5.平面构成主要研究其中错误的是() A、分与合 B、拆解与重构 C、结构与规律 D、变化与统一 7.平面构成可以分为哪三大类构成其中错误的是() A、意象形态构成 B、具象形态构成 C、自然形态构成 D、抽象形态构成 8.几何学意义上,线移动的轨迹。其中错误的是() A、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梯形的面 B、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的面 C、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 D、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 9.点、线、面具有() A、可靠性 B、相对性 C、独立型 D、单纯性 11.基本形的产生方法错误的是() A、相加与相减 B、组合与履叠 C、透叠与差叠 D、分离 三、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线的定义及造型特点? 2.消极的面与积极的面: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WORD格式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大构成设计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三大构成是指()、()、()。 2.平面构成设计源于20世纪德国()学院。 3.平面构成的构成理念是将造型要素()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 4.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5.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尤为重要,有了()才有了色彩,才能感知世间万物。 6.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案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人们也称平面构成为()。 7.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有()、自然型、()三种。 8.平面构成中偶然型形成的方法有吹色法、()、抗水法等。 9.远看几乎一样,近看变化万千是形容()的构成形式。 10.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如橙色与()。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平面构成主要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对平面图案进行分解。() 2.平面构成中的“形”主要指单形与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与连续形等。()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是比列与韵律。()

WORD格式4.平面构成中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大越有体的感觉。() 5.点的常见形式有散点、虚点、线化的点和移动的点。() 6.构成中的线有位置有长度,无宽度,无厚度。() 7.立体构成的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种。() 8.半立体构成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 9.色彩的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并置时产生的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10.色彩的纯度,明度和其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是色彩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大构成中色彩构成的三属性之一()。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彩度 2.色彩的推移是指以下哪项推移()。 A、明度与纯度 B、明度与彩度 C、彩度与互补色 D、彩度与纯度 3.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是加入以下哪个颜色()。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4.色彩中同类色是指色环中()夹角内的颜色。 A、10° B、15° C、20° D、25° 5.互补色是指色环中180°夹角内的颜色,那么红色的补色是()。 A、紫色 B、蓝色 C、白色 D、橙色 6.色彩本身有冷色与暖色之分,下列哪项属于不冷不暖的中性色彩()。

平面构成期末考试

成绩统计表 考生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着重培养我们的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其单纯性表现撇弃了对功能、材料、工技、造价等的思考,而把注意力集中于 _______________ 的训练。特别强调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法则,是培养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的必经之路。 2、点一、线一、面—作为构成的基本元素,是平面构成不可缺少的视觉语言。 3、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 律和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即为特异构成。— 4、对于是一种自由构成的形式,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 密、虚实、显隐、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构成的。 5、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合称“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学科 的基础课程。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 分) 1. 包豪斯是由谁创办的一所设计学府?( B A .蒙德里安 B?格罗佩斯 C?康定斯基 D.伊顿 2 ?在平面构成中,作为造型元素的点( A ) A .有位置而无大小和形状 B.有位置、大小和形状形状 D. 无位置而有大小和形状 3 . 下面哪种说法是(C ) A .线是面移动的轨迹 B.线是线移动的轨迹 迹D.线是体移动的轨迹 4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属于哪种构成形式? (D ) A .渐变构成 B.特异构成 C.发射构成 D.群化构成 5. 所谓对比的调和,是指采用什么样的造型要素作对照的安排,从而形成统一、和 谐的形式。 ( A ) A .不同甚至对立 B?统一 C?重复 D.相似 6. 平衡就是指所有力量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可以分为不安定平衡、相依平衡和什么平衡 这三种形式?( B ) A.对称平衡B .独立平衡C .动感平衡D .统一平衡 5.平面构成主要研究其中错误的是() A分与合B、拆解与重构 C、结构与规律 D、变化与统一 7. 平面构成可以分为哪三大类构成其中错误的是() A、意象形态构成 B、具象形态构成 C、自然形态构成 D、抽象形态构成 8. 几何学意义上,线移动的轨迹。其中错误的是() A、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梯形的面 B、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的面 C、斜线 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 D、直线一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 9?点、线、面具有()A可靠性 B、相对性 C、独立型 D、单纯性 11.基本形的产生方法错误的是() A、相加与相减 B、组合与履叠 C、透叠与差叠 D、分离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线的定义及造型特点? 精品文档 ) C .无位置、大小和 正确的? C.线是点移动的轨 2.消极的面与积极的面: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wang

西南工程学校《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及学制:全日制装饰专业三年制高职编制:建筑组审定: 批准日期:2011年2月 一、制定依据 《》是建筑装饰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为装饰设计奠定基础,是以艺术思三大构成维为基础和科学思维相结合,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是感性与理性的双重性的存在与统一。该课程旨在培养专业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设计理念以及实际设计能力,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依据建筑装饰专业发展方向和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是为装饰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美术基础课程。三大构成即平面构三大构成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的学生如果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即使拥有较高的装饰设计天赋,也因缺乏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设计理念。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市场需求,本着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同时注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通过对学生进行点、线、面、构形到色彩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 1 具体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三大构成的基本概念、定义;

2、理解透视的原理及分类; 3、理解视觉传达设计基本原理、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原理、色彩设计原理、造型与构成法则; 4、掌握点、线、面、色彩的运用及表现; 5、掌握明暗关系及三大面五大调; 6、掌握装饰色彩的分类、特点及运用; 7、具备科学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运用于装饰设计; 三、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

四、课程教学设计 1、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述 第二章形式美的法则 第三章基本形 2 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的分类练习设计一副平面构成铅笔稿第二部分色彩构成 第一章色彩的物理理论 第二章色彩构成分类与特征 第三章色彩与心理

三大构成试卷及答案

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三大构成》函授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构成艺术的形式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和光构成四类。 2、变化与统一的法则是使用于一切造型艺术表现的一个普遍性单位特征,也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3、和谐就是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互相协调,也就是各种因素存在某种共性,即同一性、近似性或调和性。 4、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5、骨格可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两种。 6、平面构成中,肌理通常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7、发射的类型有中心点发射、螺旋式发射和同心式发射等。 8、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态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地发生变化,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9、平面构成的形式有重复、近似、渐变、特异、发射、密集和肌理。 10、色彩的三要素中,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以及光波的单纯程度。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C )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被充分认识和用于表达的手段。 A、艺术美 B、造型美 C、形式美 D、创新美 2、均衡时有变化的美,其结构特点为( D ) A、生动活泼 B、富于变化 C、有动的感觉 D、ABC 3、中国银行用古代铜钱和汉字“中”为元素,对称的结构山体现了( A )的理念。 A、和平 B、活泼 C、生动 D、美丽 4、德国著名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 B ) A、卢浮宫 B、国立包豪斯学院 C、红楔子攻打白军雕像 D、唐仕女 5、以下不属于硬线材构成方法的是( D ) A、积垒构成法 B、线织面构成法 C、框架构成法 D、变形创新构成法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大构成设计就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所谓的三大构成就是指( )、( )、( )。 2、平面构成设计源于20世纪德国( )学院。 3、平面构成的构成理念就是将造型要素( )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 4、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 )、( )、( )。 5、三大构成中的色彩构成尤为重要,有了( )才有了色彩,才能感知世间万物。 6、平面构成主要就是在二维的空间中对图案进行分解、组合、设计,人们也称平面构成为( )。 7、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有( )、自然型、( )三种。 8、平面构成中偶然型形成的方法有吹色法、( )、抗水法等。 9、远瞧几乎一样,近瞧变化万千就是形容( )的构成形式。 10、邻近色指相邻但性质又不完全相同的色彩,如橙色与(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平面构成主要就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与法则对平面图案进行分解。( ) 2.平面构成中的“形”主要指单形与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与连续形等。( ) 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就是比列与韵律。( ) 4.平面构成中点有大小之分,点越大越有体的感觉。( ) 5.点的常见形式有散点、虚点、线化的点与移动的点。() 6.构成中的线有位置有长度,无宽度,无厚度。()

7.立体构成的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与触觉肌理两种。( ) 8.半立体构成就是介于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之间的造型形式。( ) 9.色彩的调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并置时产生的一种与谐、统一的感觉。( ) 10.色彩的纯度,明度与其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就是色彩稳定均衡的重要因素。(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大构成中色彩构成的三属性之一( )。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彩度 2.色彩的推移就是指以下哪项推移( )。 A、明度与纯度 B、明度与彩度 C、彩度与互补色 D、彩度与纯度 3.降低色彩纯度的方法就是加入以下哪个颜色( )。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D、紫色 4.色彩中同类色就是指色环中( )夹角内的颜色。 A、10° B、15° C、20° D、25° 5.互补色就是指色环中180°夹角内的颜色,那么红色的补色就是()。 A、紫色 B、蓝色 C、白色 D、橙色 6.色彩本身有冷色与暖色之分,下列哪项属于不冷不暖的中性色彩( )。 A、紫色 B、蓝色 C、金色 D、橙色 7.几何学上将立体构成中的面定义为( )移动的轨迹。 A、点 B、线 C、面 D、体

三大构成期末考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25分)1.渐变构成( )。 A.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为多个形象 B.由一个形象逐渐变化成为另一个形象 C. 同一个形象的不同变化 D.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它能给人以富有视觉上的节奏、韵律的美感意味 2.平面构成是指( )。 A.是指在三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B.是指在两维的“平面”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C.是指在三维的“立体”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D.是指在两维的“立体”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将平面要素(点、线、面)组织成为一种新颖、美好、适用的形态 3.在重复、近似、渐变等规律性的构成形式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或数个非规律的基本形或骨骼单位,以此突破规律性的单调感觉,使其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此种构成方法是( )。 A.发射构成B.渐变构成C.特异构成D.肌理构成 4.了解色彩关系、认知色彩规律、掌握色彩设计是我们学习( )应该达到的三个目的。 A.色彩构成 B.平面构成 C.立体构成 D.光学构成 5.基本形在画面内排列,其整体上的大小协调一致,只有少数的基本形在大小发生变化,就会形成( )。 A.方向对比 B.位置对比 C.空间对比 D.大小对比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每小题5分,共20分) 1.特异构成是在重复、近似、渐变等规律性的构成形式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或数个非规律的基本形或骨骼单位,以此突破规律性的单调感觉,并使其形成鲜明视觉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这就是特异构成。( ) 2.构成元素中的点:有位置,但无面积、大小和外形轮廓。() 3.平面构成基本形的分离法是减法关系。() 4.下图为大小对比。(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