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与发展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8 MB
- 文档页数:29
哈尔滨中央大街调研报告一、中央大街的历史,包括中央大街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块花岗石铺砌的路面,其角色就有如香港的弥敦道。
整条街区分为多个不同的段落,两旁耸立的不是大型的百货公司,便是有名的时装店及特色食肆。
由于街上禁止车辆行使,因此不论是不平日或假期,街上的人潮同样是川流不息。
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涵盖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
现在的中央大街已经成为了集休闲、游览、购物为一体的步行街。
哈尔滨是一座被欧洲文化所宣染的多彩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之称走在中央大街上,映入人眼帘的比比皆是华美的欧式建筑。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的体现。
被称为“亚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一百多年来,不仅是一条老街、步行街,更是建筑艺术博览街,中央大街曾被授予“国家人居环境范例最高奖”。
中央大街的历史滨的开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国内战争使俄罗斯、波兰、德国、丹麦、奥地利、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侨民云集到哈尔滨。
中国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这些金发碧眼的洋面孔。
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外国侨民,把随身携带的金钱和财产花到在这里建筑家园上。
他们在哈尔滨寻找到了失去的乐园,按照自己民族样式建起街道、商店、宅园,流亡者在异国他乡获得了生存环境使心灵得到慰藉。
中国大街,更是建筑师们展示才华的理想场地。
那时,中国大街上的外国商店、药店、饭店、旅店、酒吧、舞厅不计其数,其中坐落这条大街上的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在整个远东地区已是名声远扬。
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大街上,俄国的毛皮、英格兰的呢绒、法兰西的香水、德意志的药品、日本的棉布、美利坚的食品罐头、瑞士的钟表、以及各国干鲜果品等等均有出售。
中国大街兴起之后,两侧相继建起一条条辅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欧洲风情的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步行街,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
它是一条全长1.45公里的商业街道,汇聚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被誉为“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
哈尔滨中央大街建于1898年,最初名为“华洋街”,是哈尔滨早期商业地标之一。
后来,在20世纪初改名为“中央大街”,并成为哈尔滨市的主要商业中心和旅游景点之一。
中央大街衔接着哈尔滨市的中央大街夜景美丽中央大街夜景动物园和索菲亚教堂,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呈现出独特的欧洲风情。
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多样,集中展示了欧洲建筑的魅力。
这条街道上有着巴洛克、古希腊、罗马风格的大型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护国寺、布琼布拉大楼等。
护国寺是一座仿俄罗斯风格的东正教教堂,其金顶和彩色的壁画为中央大街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氛围。
布琼布拉大楼建于1906年,是一座装饰华丽的三层砖砌建筑,如今仍是哈尔滨最受欢迎的拍照胜地之一。
除了建筑外,中央大街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商铺和餐馆。
这些商铺和餐馆保存着哈尔滨市百年历史的痕迹,体现了哈尔滨的多元文化。
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俄式菜肴和当地特色小吃,如俄式烤肉和哈尔滨香肠。
同时,这些商铺还出售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可以作为游客们留下的珍贵纪念品。
每年冬天,中央大街还会举办“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亮点之一。
在这个时候,中央大街的建筑物会被精心装饰成各种形态的冰雕和雪雕,夜晚的灯光辉映下,如梦境般美丽。
在冰雪节期间,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举世闻名的冰雕和雪雕艺术作品,还可以参加各种冰雪运动,如滑雪、冰球等。
中央大街不仅是哈尔滨市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具魅力和活力的步行街之一。
它集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对于哈尔滨市的居民来说,中央大街更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中央大街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欣赏的地方。
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美不胜收黑龙江哈尔滨中央大街,美不胜收哈尔滨,这座位于中国东北的城市,以其寒冷的冬季和独特的俄罗斯风情而闻名于世。
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有一条令人心驰神往的街道,那就是哈尔滨中央大街。
作为哈尔滨的一张名片,中央大街是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地标之一。
它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东西走向,全长1.45公里。
中央大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基隆街,最早建于1898年,后来在1900年改造为中央大街。
经过多次的改建和维修,这条街道逐渐成为一个集购物、美食、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
在中央大街上,拥有众多的欧式建筑,这些建筑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给人一种恍如置身在外国的错觉。
你可以看到法国巴洛克风格的梅瑟尔宫,俄式的伊万诺夫大楼,德国顾乡银行等等。
这些建筑不仅代表着哈尔滨百年商业文化的发展,更彰显了历史的沧桑与繁华。
除了建筑的特色,中央大街上还有许多有名的老字号店铺。
例如,老字号的“中央大宴”餐厅,创办于1906年,以其精致的烤鸭和独特的菜肴吸引了无数食客。
此外,还有源源不断的俄式甜点和街头小吃,如俄罗斯布丁、俄式炸鸡等等,使人大饱口福。
在中央大街漫步,你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艺术表演和街头乐队的演出。
无论是魔术师的变魔术,还是音乐家的琴声,都可以让你感受到无尽的乐趣和艺术的魅力。
而夜晚的中央大街更是熠熠生辉,灯光璀璨,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梦境中。
中央大街还有一些文化和旅游景点,如哈尔滨市博物馆、哈尔滨市美术馆、老道外风情街等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也给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和交流的机会。
你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哈尔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除了以上的特色之外,中央大街还有许多购物商场和精品店,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多样的购物选择。
你可以买到各种时尚的服装、饰品和纪念品,带回家,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感受到哈尔滨的魅力。
总的来说,哈尔滨中央大街是一条美不胜收的街道,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天街放异彩——记哈尔滨中央大街走在中央大街上,不见红墙绿瓦,不见飞檐斗拱;映入眼帘的,却是一色的欧式洋楼: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以至新艺术运动建筑,栉比麟次,令人疑是空间的转换。
有人甚至断言,这条历史不足百年、长仅1433.5米的大街,将西方几百年,以至上千年的建筑文化积淀于此,是世界上惟一拥有欧洲各类建筑风格并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历史名街.人们对它精美另致的建筑群赞叹不已:“一条精雕细琢的建筑艺术长廊”;“一本浓缩了的西方建筑史教科书”;“一部凝固了的交响乐的华丽乐章”;就在以圣.尼古拉教堂为中心的一系列建筑刚刚建成,“东方莫斯科”的称号已基本形成的时候,哈尔滨埠头区(现道里区)那条刚从草甸中趟出的“中国大街”(即中央大街),正被那些在日俄战争中溃败逃离南满的沙俄退伍士兵和工商业者强行收购,改建成了各式各样的服务性小商业。
这时,一位名叫约瑟.加斯普的俄国退伍骑兵,以其犹太人特有的精明的经商意识和独具慧眼的投资胆略,在中国大街的中段买下了整整一个街区(今西七道街至西八道街)中国苦力简陋的住房,倾其多年的积蓄,打算建设一座专供高级人物下榻的宾馆。
加斯普有一位叫尤金诺夫的俄国挚友,是早年留学法国的建筑学家。
他对加斯普的远见卓识十分赞赏,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并自荐为之设计。
他认为,这座建筑,发轫于一个新世纪之初,又是一条大街、一个新城区的奠基性建筑,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师法正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相同的见解,使他们在这个建筑还在胎腹之中,就为之定名为“ΜΟДЕРН”,中文译音“马迭尔”,“摩登”、“时髦”之意。
欧洲建筑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凡.德.费尔德是比利时的著名画家和建筑师。
他和他的伙伴们极力反对建筑的复古倾向,力图创造能适应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简练手法和装饰,以模仿自然界草木生长繁茂的形状曲线,作为建筑整体及装饰的基本格调。
马迭尔宾馆宗法新艺术运动,造型简洁,自由流畅,而窗户、阳台、女儿墙、穹顶等则变化多端。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简介
门票:
无需门票。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交通概况:
交通公交2、12路等在“防洪纪念塔”站下,或者公交53路、132路等至“中央大街”站下,也可坐1、2、131路等公交至“道里十二道街”站下。
中央大街步行街简介:
中央大街始建于一八九八年,初称”中国大街”。
一九二五年被改称为”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全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沿袭至今。
她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宽21.34米。
其中车行方石路为10.8米宽。
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庇护建筑13栋。
一条小小的街道,含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含括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其含括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多姿,为世上少见。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中央大街确定为庇护建筑街路。
1996年8月,市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步行街。
中央大街历时十个月的综合整治改造后,于1997年6月1日正式开通,是目前亚洲最长最大的步行街。
建成的步行街环境优美,秩序井然。
她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的精品商厦,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现代的、历史的、文明的交织点,是哈尔滨人民的骄傲。
一条街演绎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史,一座城市因为一条街的繁荣而名扬中外。
提起哈尔滨,人们脑海中都会浮现“北国风光,万里雪飘”的场景。
实际上,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哈尔滨不仅坐拥壮观的雪国美景,还具有独特的人文气息,中央大街便是最好的证明。
CULTURAL GEOGRAPHY34环球人文地理35哈尔滨中央大街文 水星 图 哈尔滨独狼 耿洪杰 少年煜鎛 摄影师小叶uA Complex in European Style in Northeast China充满欧洲风情的“亚洲第一街”Central Street, HarbinCULTURAL GEOGRAPHY36“没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
”一百多年来,哈尔滨中央大街不仅是一条历史老街、建筑艺术博览群,更是一条繁华热闹的商业步行街,充满了北国浓厚的生活气息。
历久弥新的岁月传奇、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气质的欧式风情、流光溢彩的梦幻夜景……这些元素构建了中央大街唯美浪漫、高贵典雅、时尚繁华的形象,更是哈尔滨人永远迷恋的情结。
从“中国大街”到“中央大街” 一条街是一座城市的缩影很多人来到哈尔滨,行走在中央大街宽阔齐整的街道上,一边欣赏着路旁充满异国风情的西式建筑,一边摩挲着脚下光滑锃亮的方石路,都会情不自禁感叹其美丽。
作为哈尔滨的著名地标,长期以来,中央大街都被认为是这座城市的缩影,因为这条街道不仅代表着哈尔滨的面貌和风情,更是与整座城市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将时光倒流200多年,回到18世纪中后期。
那时,整个东北地区还存在着大片的自然荒地,随着清朝国力日臻鼎盛,乾隆皇帝下令实施了“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的政策。
于是,大量百姓开始向北移居,其中一部分便沿着松花江畔,来到了如今的哈尔滨地区。
数十年后,当地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村屯,有超过3万人居住,与此同时,交通、贸易等活动也逐渐繁荣,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转变出现在1898年。
这一年,清政府和沙俄共同协定的“中东铁路”正式开工,这条铁路的整体规划如下:西起满洲里,东到绥芬河,南至辽宁旅顺,如同一个“丁”字一般,横亘在我国广袤的东北地区;而哈尔滨,恰恰是“丁”字的中心,这“一横”“一钩”的交汇点。
中央大街的历史。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6年,1924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为当时的“中国大街”铺上了方石块。
这种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花岗岩石,形状酷似俄式长型面包,经历岁月上万次的磨砺,已经圆滑无棱,闪闪发光。
当时一块方石价值是1美元,而那时1美元够一个平民一个月的生活费,七百多米长的大街,可谓是金子铺出来的路。
当时的中国大街,来往的大都是外国人,中国人要进入这条街必须西装革履。
这条街上云集了欧式风格的商店、面包房、饭店、旅店、咖啡厅,华梅西餐厅、马迭尔宾馆,在远东地区是相当有名气的。
在这条哈尔滨最时髦的街上,俄国的裘皮、英国的呢绒、法国的香水、日本的棉衣、瑞士的钟表等等都应有尽有,有人称之为|“国际商品博览会”。
当年,女作家萧红与萧军也曾多次在这条街上流连。
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延长米,宽21.34米。
1986年哈尔滨市政府把中央大街改建为步行街,这是当时国内并不多见的最长最大的步行街,而且是石头道。
特别想体会一下脱了鞋子光脚走在石头上面的感觉,但已经用心在上面无数次体味过这样的感觉了――冰凉凉的,硬中有柔,特别熨帖。
步行街会对这石头道起到极大的保护作用,有关人士说这条至少路还可以使用二、三百多年不用修复。
中央大街上的百年石头道来源:赵天华[点击放大]再说说中央大街的建筑。
走在中央大街上,你既使对西方建筑的任何风格都不了解的话,仅从它形式多样、建设精美、充满情调的视觉上,那圆形的、尖顶的,那窗、那门、那檐,以及墙上的浮雕像,立在街边的雕塑,就可以感受到这里浓郁的异域风情。
有人说,如果你没到过莫斯科、巴黎等欧洲国家的城市,尽可以在中央大街上领略欧洲城市的特色。
中央大街的建筑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流派风格:有16世纪文艺复兴式、17世纪巴洛克式、18世纪折衷主义建筑和19世纪新艺术运动建筑。
在西方建筑史上用了三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在中央大街上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仅此多种样式的建筑汇集在这一条街上,使中央大街成为当时远东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也是我国最著名的十条大街之一,与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南京路等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