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口腔医学口腔技术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83 KB
- 文档页数:8
口腔科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使用」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按照按"三基"的要求, 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第六版《口腔科学》为依据,参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编写的. 本次大纲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章节的内容较以往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为24,见习学时数为12。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在实践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口腔医学的发展动态。
在口腔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严格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密作风、严密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听课、见习和实习完成教材大纲内容。
一、学时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及其外表形态。
二、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
三、了解牙体及牙周组织的结构。
四、熟悉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了解它们的协调关系。
五、了解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熟悉上下颌牙齿的神经分布。
七、颌面部的部分解剖生理内容,放在后面有关章节结合讲解及参考用。
【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
二、重点讲解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与临床的关系。
三、重点讲解颌面部表面形态标志。
四、重点讲解乳牙及恒牙的数目、名称,牙齿的标识与书写。
五、介绍颌面部动静脉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六、重点讲解上下颌牙齿的感觉神经分布。
七、学习口腔局部麻醉时,参考三叉神经及其分支;讲口腔颌面部感染时,参考咀嚼肌及其附着,颌面部静脉的特点及静脉与颅内的通道;学习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参考颌骨与咀嚼肌,讲涎腺常见疾病时,参考诞腺解剖;讲颞下颌关节常见疾病时,参考颞下颌关节解剖。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目的要求】一、了解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常用检查器械与使用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教学大纲教案口腔医学专业技能1教学大纲教案(供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用)前言口腔医学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培训是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保证口腔医学技术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和实习阶段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如何通过实习前的技能训练提高口腔医学技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长期以来专业的口腔医学技术人员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口腔医学专业技能旨在本科生早起接受口腔医学技术实习前技能训练课和实践的早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了解基础知识和流程、掌握基本技能、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等,为学生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本课程安排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前期,总学时36学时。
现开设为必修课程,采用实验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口腔技师常用设备和仪器的认识,口腔技师操作技能培训,牙体内外形态观察和绘图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配合示教、学生实习和实验操作相结合,注意培养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识和专业兴趣,最后将所学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于后期专业实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
教材《口腔医学临床前技能训练》李晓箐,张凌琳主编,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学时分配表(共36学时)教学内容实验课学时实验一:口腔设备及仪器的认识 4实验二:手部技能综合训练20第一节握持训练和制作手工作品 4第二节金属丝的弯制 4第三节彩泥牙的制作 4第四节红蜡块的篆刻 4实验三:恒牙牙体外形的绘画12第一节:前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 4第二节:前磨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 4第三节:磨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 4合计36实验一:口腔设备及仪器的认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技工常用修复体制作相关器械2.了解: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相关设备口腔活动修复体制作相关设备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二、实习内容:1. 口腔固定修复体制作相关设备:包括种钉机、技工用打磨机、熔蜡器、离心铸造机、焙烧炉、烤瓷炉等2. 口腔活动修复体制作相关设备:包括真空搅拌机、琼脂搅拌机等3. 数字化口腔医疗设备4. 技工常用修复体制作相关器械:包括调拌类器械、钳子类器械、打磨类器械、雕刻类器械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实习报告实验二:手部技能综合训练第一节握持训练和制作手工作品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口腔设备的常用握持方法动筷和静筷的指法,训练牙科手机和器械的握持及支点2.熟悉:剪刀的握持和使用二、实习内容:1. 口腔设备/器械的常用握持方法:握笔法、掌拇指法、抓持法、掌握法、指套法2. 使用筷子准确夹住微小物体,通过筷子握持训练,掌握动筷和静筷的指法,训练牙科手机和器械的握持及支点3. 使用剪刀剪裁平面图,制作立体结构的食物,掌握剪刀的握持和使用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二节金属丝的弯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技工用各类钳子的功能技工用各类钳子的握持和使用2.了解:金属丝的性能二、实习内容:1. 介绍各类技工用钳子的功能和使用2. 使用钳子弯制回形针和金属丝,熟悉钳子的握持和使用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三节彩泥牙的制作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牙体形态和结构雕刀的使用二、实习内容:使用彩泥制作牙体外形,并采用雕刀对牙体形态进行细微的雕刻,以熟悉牙体外形的基本结构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四节红蜡块的篆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口腔器械的常用握持方法支点的控制技巧二、实习内容:1. 使用掌拇指法、抓持法对蜡块进行模块成型2. 使用握笔法进行蜡块的篆刻训练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实验三:恒牙牙体外形的绘画第一节:前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前牙组的牙体绘画方法2. 熟悉:前牙组的形态特点二、实习内容:1. 前牙组标本观察,掌握牙冠牙根的形态特点2. 对牙体形态进行描绘,包括唇面观测图、舌面观测图、近远中面观测图及切端观测图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二节:前磨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前磨牙组的牙体绘画方法2. 熟悉:前磨牙组的形态特点二、实习内容:1. 前磨牙组标本观察,掌握牙冠牙根的形态特点2. 对牙体形态进行描绘,包括唇面观测图、舌面观测图、近远中面观测图及切端观测图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第三节:磨牙组牙体外形的绘画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磨牙组的牙体绘画方法2. 熟悉:磨牙组的形态特点二、实习内容:1. 磨牙组标本观察,掌握牙冠牙根的形态特点2. 对牙体形态进行描绘,包括唇面观测图、舌面观测图、近远中面观测图及切端观测图三、实习报告与评定:完成课堂作业及实习报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0学时。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口腔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Stomatology 课程编号:STOMOOOl学时:8 学分:0.5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先修课程:部分医学基础课如:人体解剖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冯海兰王嘉德主编,《口腔医学导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年2.牙槽突外科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3.口腔颌面部感染性质:专业基础4.口腔颌面部损伤目的:使口腔医学生早期掌握口腔医学的一5.口腔颌面部肿瘤些基本概念,了解口腔专业的概况和发展前景,,6.涎腺、额下颌关节病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专业学好医学基础与临床课7.先、后天颌面部畸形的治疗程,有助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综合的知第五章:口腔修复学识面,培养专业学习兴趣。
1.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任务:讲解口腔的基本结构,介绍口腔医学2.口腔活动义齿修复教育发展史以及口腔各主要专业学科的基本概3.全口义齿修复和特点,让学生初步掌握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明4,口腔种植义齿修复确新时期对口腔医学人才的要求。
第六章:口腔正畸学二、教学基本要求1.现代口腔正畸学的特点1.初步掌握口腔的基本结构2.各类错颌畸形的表现与治疗2.初步掌握口腔的预防保健知识第七章:口腔预防学3. 了解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史1.口腔预防的发展4. 了解口腔专业的概况和发展前景2.口腔预防的基本知识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简介1.口腔医学简介2.中国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及现状第二章:口腔基本结构1. 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2.牙齿的结构、类型与功能3.牙列与牙齿的咬合4.牙周组织第三章:口腔内科学1. 口腔内科学简介 2.牙体牙髓病学简介3.牙周病学简介4.儿童口腔病学简介5. 口腔黏膜病学简介第四章:口腔颌面外科学1,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四、实践环节参观口腔医院,了解口腔医疗与教学环境。
1学时大纲校对者:李洁红大纲审定者:李晓红大纲批准者:侯铁舟“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Basic Chemistry课程编码:CHEM1051学时:88 学分:4.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法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先修课程:高中化学课程1使用教材及参考书:⑴慕慧主编,《基础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⑵魏祖期主编,《基础化学》,卫生出版社,2002[3]王中秋主编,《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西安交通大学,2005对缓冲容量的影响。
《口腔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口腔医学英文名称:Stomatology总学时:36学时(理论授课:32学吋;实验课:4学吋)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MBBS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6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40%。
其中,形成性考核包含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家庭作业。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部分,但又和医学的其他许多学科有明显不同,有其口身的特点, 是集科学、医学、理工、技术和美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MBBS《口腔医学》通过介绍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特点,使MBBS学生了解口腔保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一章牙齿的解剖生理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齿的结构、分类及牙位记录。
2. 牙齿的萌出及替换。
二、熟悉:1. 牙冠表面标志和名词。
2. 牙列与咬合的基本概念。
三、了解:口腔解剖学与临床各学科的关系。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1. 丨1腔前庭和固有II腔。
2. 牙齿结构、组成和分类。
3. 牙齿的萌出及牙位记录。
4. 牙列基本概念。
第二章口腔内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牙体牙髄病的疾病特点。
2. 牙周病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1. 牙体牙髓病治疗的原则。
2.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三、了解:1. 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防治原则。
2. 口腔黏膜病学的内容和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课:10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内科学简介。
2. 牙体牙髄疾病认识和诊治发展简介。
3. 牙体牙髓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4. 牙周病学的概念和发展史;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5. 翻病的发病原因及翻病的预防措施。
(自主学习)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学简介目的要求:一、掌握:1. II腔颌面外科学的概念。
2. 口腔颌面外科学常见疾病外伤、感染、肿瘤的特点防治原则。
二、熟悉: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三、了解:1. 了解I I腔颌面美容外科相关解剖基本知识及进展。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1. 口腔颌而外科学的发展历史。
中职ppt教案口腔医学技术教案标题:中职PPT教案口腔医学技术教案目标:1. 了解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掌握口腔医学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口腔医学技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口腔医学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口腔医学技术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口腔医学技术相关的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口腔医学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提出口腔医学技术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包括口腔解剖学、牙齿结构、常见口腔疾病等。
2. 详细解释口腔医学技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口腔卫生、牙齿修复、牙齿拔除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的口腔医学技术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思考口腔医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相应的口腔医学技术实物或模型。
2. 让学生进行口腔医学技术的实践操作,例如正确刷牙、模拟牙齿修复等。
3. 监督学生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口腔医学技术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分享操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口腔医学技术的相关作业,例如口腔卫生知识问答、设计一个口腔医学技术操作流程等。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加深对口腔医学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问和解答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3.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的技术操作规范和正确。
以上是针对中职PPT教案口腔医学技术的一个简要教案,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Stomat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4008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分:1.5分(含见习0.5分)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见习16学时课程简介:口腔科学是整个医学的一部分,有着很强的临床特点,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及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疾病以及这些组织的病变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课为主,幻灯、视频等传统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注重对口腔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的讲述。
选用教材:张志愿,俞光岩. 口腔科学(第八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目的是使医学本科生了解口腔科的发展和现状,掌握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与全身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实践打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16 其中讲授学时:16 实验学时:02、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口腔课堂讲授,使学生认识口腔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和与全身疾病的关系,课程安排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结合病因,系统完整的讲授各种口腔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讲授的概念要求准确,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条理清晰。
使学生能够熟悉口腔科门诊病历书写和一般检查方法以及口腔卫生保健,掌握常用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和一般牙的拔除技术。
了解牙体、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掌握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及应急处理,以及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损伤,常见颞下颌关节疾病,涎腺疾病及肿瘤的初步诊断和急诊处理原则,便于及时送专科处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1学时)[目的与要求]1、学习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的解剖结构。
2、熟悉乳牙列及恒牙列,为书写口腔病历奠定基础。
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教案前言在口腔医学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中, 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才接触专业课程,无法做到前期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也不利于使学员较快地树立专业观念。
为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知识 ,正确认识口腔医学 ,培养专业兴趣 ,我们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一年级本科开设了《口腔医学导论》课程。
该课程涵盖内容广 ,由各科主任进行讲授 ,教学方法灵活。
《口腔医学导论》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门启蒙课程,是引学生进入口腔医学殿堂的入门书。
开设《口腔医学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
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基础与临床阶段的早期渗透,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综合的知识面。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0学时。
教材《口腔医学导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编参考书目1.《中华口腔科学》2.《临床儿童口腔科学》3.《口腔解剖生理学》4.《口腔组织病理学》5.《牙体牙髓病学》6.《口腔粘膜病学》7.《牙周病学》8.《口腔颌面外科学》9.《口腔修复学》10.《口腔正畸学》11.“Pediatric Dentistry: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12.“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8th Edition”13.“Textbook of Pediatric Dentistry”14.“Clinical Problem Solving in Dentistry: Orthodontics andPediatric Dentistry, 2nd Edition”15.“Textbook and Color Atlas of Traumatic Injuries to theTeeth”16.“Revolutions in Pediatric Dentistry”教学时数分配表(共20学时)理论课授课内容学时数认识医生,了解病人 2口腔医学发展史 2口腔医学教育简介 2口腔的基本结构(PBL教学法) 2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2病学简介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医学简介 2如何保护好你的牙齿,口腔预防保健与策略 2口腔正畸学简介 2口腔颌面外科学简介 2 口腔修复学简介 2合计(20学时)20第一章认识医生,了解病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1.医学生新时代的使命2.医生的标准3.实习医生工作程序4.医生的培养5.不同病人的心理二、教学内容:1医生角色2.医生的使命3.医生的素质4.医生的标准5.实习医生工作程序6.医生培养7.医疗中的人际关系8.认识病人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 医生的使命、医生的标准、实习医生工作程序2.难点: 医疗中的人际关系四、思考题:1.医学生新时代的使命是什么?.2.医生需要具有哪些素质?3.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二章口腔医学发展史(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口腔医学的发展2. 了解:口腔医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适用口腔医学专业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口腔医学导论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口腔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所必须了解的我国及世界口腔医学和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简史、现状、发展趋势及与口腔医学密切相关的信息。
口腔医学导论的根本任务让学生懂得口腔医学的内涵,了解口腔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接触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从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该课程适用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共16个学时,学分1分。
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并了解口腔牙、牙合、颌的系统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规律、口腔功能与临床相结合;并适当介绍本门学科国内外的新进展。
既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又对本分支学科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方向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有所涉及,以激发学生去追求新知识、探索新问题。
(二)基本技能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讲课时给部份外语单词,要求同学掌握并作为考核内容;提供外文资料及参考书供同学参阅;可能条件下将部分或全部使用英语原版教材。
(三)基本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使医学生对医学的结构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医学的内在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三、学时分配序号名称讲课实验1 我国口腔医学的现状和未来2 02 口腔基础医学导论 2 03 口腔内科学导论4 04 口腔颌面外科导论 2 05 口腔修复学导论 2 06 口腔正畸学导论 2 07 口腔预防医学简介 2 0合计16 0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第一章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简介目标1.掌握口腔医学学科分类。
2.了解(1)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2)面向21世纪的口腔医学教育。
内容1.详细了解口腔医学学科分类。
2.一般介绍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口腔基本结构目标1.掌握口腔基本结构。
《口腔医学导论》颌面部解剖学教案口腔医学导论颌面部解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颌面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2. 熟悉颌面部各个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3. 掌握颌面部解剖学与口腔医学的关系,为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颌面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颌面部骨骼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3. 颌面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4. 颌面部血管和神经的解剖结构和分布。
5. 颌面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鼻腔、眼眶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幻灯片和示意图,介绍颌面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2.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颌面部解剖实验,通过解剖实物和模型,加深对颌面部结构的理解。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颌面部解剖学与口腔医学的关系,以及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听课专注度、积极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颌面部解剖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其对颌面部解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成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五、教学资源1. 幻灯片和示意图:用于讲授颌面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
2. 颌面部解剖实物和模型:用于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颌面部结构的理解。
3. 参考书籍:提供更深入的颌面部解剖学知识和相关研究内容。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授颌面部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第二周:讲授颌面部骨骼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3. 第三周:讲授颌面部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4. 第四周:讲授颌面部血管和神经的解剖结构和分布。
5. 第五周:讲授颌面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6. 第六周:组织学生进行颌面部解剖实验。
7. 第七周:小组讨论,探讨颌面部解剖学与口腔医学的关系。
8. 第八周:总结和复。
七、教学参考1. 参考书籍:- 《颌面部解剖学教程》- 《口腔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教程》2. 参考网站:- 颌面部解剖学在线教学资源库- 口腔医学教学网站。
口腔医学教学讲稿
【口腔医学教学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口腔医学相关内容。
口腔医学是一门专注于口腔健康和口腔疾病治疗的学科,它涉及口腔解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牙周病学、口腔医学影像学等多个方面。
本节课我们将着重讲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口腔解剖学
口腔解剖学是了解口腔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了解解剖学对于采取正确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我们将学习口腔内部结构,包括牙齿结构、牙龈、颌骨、唇腭等各部分的解剖和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口腔病理学
口腔病理学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我们将学习常见的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等,掌握其病因、病理过程与临床表现。
第三部分:微生物学
微生物在口腔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口腔微生物学有助于我们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我们将学习口腔内常见的细菌、真菌和病毒,以及它们与口腔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第四部分:牙周病学
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我们将学习牙周病的分类、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包括常见的洗牙、根面平整术、牙周翻瓣手术等。
第五部分:口腔医学影像学
口腔医学影像学是口腔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诊断和治疗辅助手段。
我们将学习口腔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如口腔X线摄影、CT扫
描等,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口腔影像学结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我们将初步了解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有效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提高患者口腔健康水平。
谢谢大家的聆听!。
口腔医学导论教学大纲教案
前言
在口腔医学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中, 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才接触专业课程,无法做到前期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也不利于使学员较快地树立专业观念。
为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知识 ,正确认识口腔医学 ,培养专业兴趣 ,我们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一年级本科开设了《口腔医学导论》课程。
该课程涵盖内容广 ,由各科主任进行讲授 ,教学方法灵活。
《口腔医学导论》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门启蒙课程,是引学生进入口腔医学殿堂的入门书。
开设《口腔医学导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口腔医学院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口腔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所选择专业的概况。
这是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在基础与临床阶段的早期渗透,有利于学生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学好基础与临床课程,有助于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综合的知识面。
本课程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0学时。
教材
《口腔医学导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主编
参考书目
1.《中华口腔科学》2.《临床儿童口腔科学》3.《口腔解剖生理学》4.《口腔组织病理学》5.《牙体牙髓病学》6.《口腔粘膜病学》
7.《牙周病学》8.《口腔颌面外科学》
9.《口腔修复学》
10.《口腔正畸学》
11.“Pediatric Dentistry: Infancy Through Adolescence ”
12.“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8th Edition”
13.“Textbook of Pediatric Dentistry”
14.“Clinical Problem Solving in Dentistry: Orthodontics and
Pediatric Dentistry, 2nd Edition”
15.“Textbook and Color Atlas of Traumatic Injuries to the
Teeth”
16.“Revolutions in Pediatric Dentistry”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20学时)
理论课
授课内容学时数
认识医生,了解病人 2
口腔医学发展史 2
口腔医学教育简介 2
口腔的基本结构(PBL教学法) 2
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
2
病学简介
儿童牙病学、口腔预防医学简介 2
如何保护好你的牙齿,口腔预防保健与策略 2
口腔正畸学简介 2
口腔颌面外科学简介 2 口腔修复学简介 2
合计(20学时)20
第一章认识医生,了解病人(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1.医学生新时代的使命
2.医生的标准
3.实习医生工作程序
4.医生的培养
5.不同病人的心理
二、教学内容:
1医生角色
2.医生的使命
3.医生的素质
4.医生的标准
5.实习医生工作程序
6.医生培养
7.医疗中的人际关系
8.认识病人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医生的使命、医生的标准、实习医生工作程序
2.难点: 医疗中的人际关系
四、思考题:
1.医学生新时代的使命是什么?.
2.医生需要具有哪些素质?
3.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第二章口腔医学发展史(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口腔医学的发展
2. 了解:口腔医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二、教学内容:
1.口腔医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口腔医学的发展
3. 通过现实情况与历史的对比,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