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寡头一览
- 格式:docx
- 大小:104.96 KB
- 文档页数:22
对寡头垄断的评价咱来唠唠寡头垄断这事儿哈。
一、从不好的方面来说。
1. 消费者吃亏。
寡头垄断市场里,就那么几个大公司说了算。
就好比几个大佬在一个屋子里商量着定价,消费者就只能干瞪眼。
他们定的价格往往偏高,因为没太多竞争压力。
比如说手机市场,如果被几家寡头垄断了,那新出的手机可能就不会像有很多竞争厂商时那么便宜。
咱想买个手机,只能在这几家寡头的产品里选,他们爱怎么标价就怎么标价,咱还没太多办法,就像被人扼住了消费的小喉咙。
2. 创新可能受阻。
这些寡头们有时候可能就会想,“咱已经这么大了,干嘛还费劲儿创新呢?”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互相抄袭或者稍微改进下现有的产品就拿出来卖。
因为他们靠着自己的市场地位就能赚钱,创新又要投入好多钱,还不一定成功。
就像一群懒汉,守着自己的地盘,不太愿意去探索新的宝藏,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不好,咱消费者也盼不到特别酷炫的新玩意儿了。
3. 市场准入困难。
新的小公司想进入这个寡头垄断的市场?那可太难了。
这几个寡头把市场份额、资源啥的都占得差不多了。
就像一场已经开始很久的豪华宴会,桌子上的食物和座位都被几个大腹便便的家伙占着,新的小公司想进来分一杯羹,那几个寡头就会使各种手段,要么打压价格把小公司挤出去,要么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让小公司连门儿都摸不着。
这样一来,市场就缺乏新的活力,感觉像一潭死水,只有那几条大鱼在里面慢悠悠地游。
二、从好的方面来说。
1. 规模经济。
寡头们虽然霸道,但也有个好处。
他们规模大呀,能搞规模经济。
比如说汽车制造的寡头企业,因为生产的汽车数量超级多,就可以和供应商谈更好的原材料价格,在生产流程上也能不断优化,降低成本。
这就像去批发东西,买得多了自然能便宜点儿。
这些成本降低后,说不定在一些情况下也能让产品的价格降一点,或者把钱投入到产品质量提升上,虽然可能没那么大幅度,但总还是有点好处的。
2. 稳定市场。
在一些行业里,寡头垄断还能让市场相对稳定。
不像那种完全竞争市场,今天这个公司起来了,明天那个公司又倒了,乱哄哄的。
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结构与竞争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还推动了技术传播和经济增长。
而在国际贸易的大舞台上,市场结构与竞争状况直接影响着各国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国际经济的发展态势。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市场中企业之间的数量、规模、份额以及相互关系。
在国际贸易中,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
完全竞争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相对较少见。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存在大量的小企业,它们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没有企业能够对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某些初级农产品市场可能接近完全竞争,众多小农户生产的同类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供应,价格由市场的总体供求关系决定。
垄断竞争市场则较为普遍。
在这个市场中,企业数量众多,但每个企业的产品都有一定的差异。
比如服装行业,不同品牌和款式的服装琳琅满目,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产品特色和品牌营销来影响价格和市场份额。
寡头垄断市场在国际贸易中也时有出现。
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竞争策略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国际航空业,少数几家大型航空公司在全球航线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的决策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票价和服务水平。
完全垄断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相对较少,但也并非不存在。
某些拥有独特技术或资源的企业可能在特定领域形成完全垄断。
例如,某些拥有特定专利技术的制药企业在特定药物市场上可能处于垄断地位。
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产品差异化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等方面。
价格竞争是最直接的竞争手段。
企业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和扩大市场份额。
在一些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市场,如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竞争往往非常激烈。
产品差异化竞争则注重产品的特色和品质。
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改进产品设计、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使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从而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大宗商品贸易寡头盘点:隐秘低调,有钱堪比苹果……过去十年,世界顶尖大宗商品交易商入账将近2500亿美元。
该评估报告研究起点是2000年。
2000年,该领域收益仅为21亿美元,接下来是10年的显著增长期。
据FT报道,一个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商增加透明度的非政府性组织Berne Declaration发言人Oliver Classen表示:“大宗商品交易商产业(对外界来说)仍然是一个黑洞。
”这些曾经坐在幕后的公司并不满足于只是出价或安排商品出货。
它们花费数十亿美元从石油公司、矿商和华尔街的大银行们手中接下炼油、电站、港口及其它资产。
四家最大的商品贸易商——托克、维多、嘉能可和嘉吉的年营业额都在1000亿美元以上,可与苹果公司和石油巨头雪佛龙相提并论。
《华尔街日报》整理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它们的营业额几乎增长了一倍至8164亿美元。
但是同期,商品交易市场份额最大的四家美国银行(花旗、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商品交易收入却下滑了56%至38亿美元。
而由于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监管,从高盛到巴克莱,从德银到摩根大通等大银行们纷纷选择了退出、出售或重组商品交易部门。
这些独立贸易商辛劳的穿行于世界各国,为各国大宗商品生产方(上游)和消费方(中下游)之间牵线搭桥,赚取流通环节的差价。
为了锁定利润,他们往往要为现货做套期保值。
但同时也会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在套期保值之外投机,比如 Vitol 在08年7月份的大额原油空单。
由于独立贸易商的资金瓶颈问题,他们无法垄断大宗商品的全部销售渠道,因为实力雄厚的消费方可能会和生产方直接搭线来跳过他们,除非独立贸易商签定包销协议或参股控制生产方。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的身份性质就改变了。
真正可以让独立贸易商长袖善舞的领域是为消费方和资源丰富的政治动荡国度之间牵线搭桥。
因为政治原因,风险偏好度低的企业不敢去这些国度掘金,这些国度也因某些原因会被国际社会施加某种贸易限制或经济制裁。
那么为了解决这些国度出口商品赚取外汇的需求,则需要某个人冒风险去突破此类局面。
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名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名单名称易车网我的钢铁网渤海商品交易所黄河商品交易市场上海农产品交易所天津大宗商品市场中国苹果交易网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陕西大宗煤炭交易市场全国棉花买卖市场北京石油交易所天新茶叶交易所天津汇港交易所辽宁亚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新疆世纪西北农产品交易市场金银岛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中药材交易网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中国棉花商务网北京兰格钢铁电子交易市场中国国际木材交易市场北京石油交易所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北京大宗电子交易市场药城网中都国际拍卖金银岛〔北京〕网络科技中国石油和化工交易网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中国塑化电子交易中心北京农副产品交易所国家粮油交易中心方都化工网直通交易网中国纺织商务网九鼎有色金属交易网茶多网中国茶叶商城网环球贸易网淘茶网东莞茶叶网易发塑料交易中心/乐从塑料网欧浦钢铁物流股份佛山市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广东塑料交易所广州市恒流网络科技广州华南金属材料交易中心广州华南石化交易中心广州华南粮食交易中心广州华南煤炭交易中心南方有色金属交易市场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地区(精确到市级〕北京全国天津山东上海天津山东山东陕西北京北京天津天津沈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安徽亳州安徽合肥安徽合肥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福建安溪福建安溪福建福州福建厦门广东东莞广东佛山广东佛山广东佛山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交易产品类别〔请填写:能源、其他金属能源、金属农产品农产品能源、农产品、金属农产品农产品能源农产品能源、化工农产品农产品农产品、化工、金属农产品能源、农产品、化工、金属农产品农产品农产品金属农产品能源农产品贵金属化工其它能源、化工、金属能源、化工农产品化工农产品农产品能源、化工能源、金属农产品、化工金属农产品农产品其它农产品农产品化工金属金属化工金属能源农产品能源金属农产品。
全球⼗⼤⼤宗商品贸易公司简介《期货》(Futures Magazine)杂志2019年评选出全球⼗⼤⼤宗商品贸易公司(当时是根据各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评选的)。
⼀、维多集团(Vitol Group)营收:2250亿美元(2019年)创建:1966年总部:瑞⼠⽇内⽡、荷兰⿅特丹主要交易的⼤宗商品:维多集团是全球最⼤的实体油⽓贸易商,其中原油是其业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该公司也交易其它⼤宗商品,如糖、⾦属和⾕物。
维多集团每年运输超过3.5亿吨的原油,控制着超过250艘超级油轮和其它船只以便将原油运往世界各地。
该公司平均每天处理700多万桶⽯油及⽯油产品⼆、嘉能可国际(Glencore International)营收:1423亿美元(2019)创建:1974年总部:瑞⼠巴尔主要交易的⼤宗商品:嘉能可是全球最⼤的⾦属、矿产和⽯油贸易商之⼀。
尽管拥有⼤量的煤炭、⾦属和⽯油资产,该公司的收⼊主要来⾃商品贸易。
嘉能可在铝、铜、锌及其它材料⽅⾯的业务⽐较活跃三、托克(Trafigura)营收:1715亿美元(2019)创建:1993年总部:瑞⼠⽇内⽡主要交易的⼤宗商品:以能源为主,托克还从事有⾊⾦属贸易和船运业务四、摩科瑞能源集团(Mercuria Energy Group)营收:1221亿美元(2019)创建:2004年总部:瑞⼠⽇内⽡主要交易的⼤宗商品:摩科瑞主要从事能源交易,包括⽯油及⽯油产品,如燃料油、中间馏分油、粗汽油和汽油,以及电⼒、天然⽓、煤炭和⽣物柴油。
该公司设⽴了基本⾦属交易部门五、嘉吉公司(Cargill)营收:1147亿美元(2018)创建:1865年总部:美国明尼苏达主要交易的⼤宗商品:嘉吉以其农业综合企业⽽闻名,在能源、⾷品、⽣物燃料⽣产、钢铁和盐等产品⽅⾯也表现突出六、科赫⼯业公司(Koch Industries)营收:1150亿美元(2019)创建:1940年总部:堪萨斯州Wichita主要交易的⼤宗商品:作为⼀家跨国公司,科赫⼯业主要从事⼤宗商品交易和精炼,以及⽯油、化⼯、能源、纤维、中间体和聚合物、矿物、化肥、纸浆和纸张的分销以及经营牧场。
俄罗斯七大寡头主要内容寡头介绍 (1)金融寡头 (2)七大寡头 (2)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5)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9)七大寡头——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19)七大寡头——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 (24)七大寡头——米哈伊尔.鲍里斯维奇.霍多尔科夫斯基 (26)七大寡头——斯摩棱斯基 (30)七大寡头——诺格拉多夫 (30)七大寡头——马尔金 (31)七大寡头——弗里德曼 (31)寡头介绍寡头(Oligopoly)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寡头市场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西方国家中不少行业都表现出寡头垄断的特点,例如,美国的汽车业、电气设备业、罐头行业等,都被几家企业所控制。
行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有:某些产品的生产必须在相当大的生产规模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政府的扶植和支持等等。
由此可见,寡头世行的成因和垄断市场是很相似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
寡头市场是比较接近垄断市场的一种市场组织。
寡头行业可按不同方式分类。
根据产品特征,可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
还可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即合作的)和独立行动的(即不合作的)不同类型。
寡头厂商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在寡头市场上,每个寡头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较大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以至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而每个寡头厂商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必须首先推测或掌握自己这一行动对其他厂商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做出的反应,考虑到这些因素之后,才能采取最有利的行动。
所以每个寡头厂商的利润都要受到行业中所有厂商的决策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知道竞争对手的反应方式,就无法建立寡头厂商的模型。
或者说,有多少关于竞争对手的反映方式的假定,就有多少寡头厂商的模型,就可以得到多少不同的结果。
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格局和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现状贸易融资是国际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贸易大部分采用了贸易融资模式,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我国大宗商品交易现状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相关文献综述(一)国外相关文献大宗商品(BulkStock)主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矿石、石油和大宗农产品等。
西方学者关于大宗商品定价的成果较多。
Pindyck和Rotemberg(1990)、Kaufmann(2004)、Krichene(2005)以及Edward(2006)等从物价、利率和汇率等不同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和影响。
Rosen和Houser(2007)、Cheung和Morin(2007)等就中国工业发展和需求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Gorton和Rouwenhorst(2006)发现,大宗商品的收益率与其它金融资产之间相关性显着,颇受金融资本青睐,往往成为其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Phillips(2002)、Krippner(2005)、Epstein(2006)和Palley(2007)等学者指出,金融化是金融系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的过程,利润获取方式越发倚重金融业而非传统的商品生产和贸易。
Krugman(2008)、Hamilton(2009)等学者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资本。
(二)国内相关文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因素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影响,如卢锋等(2009);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安全问题,如汪云甲(2002)和吴巧生等(2002);三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如史丹(2000)、王风云(2007)和张翼(2009)等;四是我国大宗商品的定价权缺失问题,如白明(2006)和唐衍伟等(2006)。
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存在的市场主体数量和相互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
寡头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控制着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少数几个市场参与者通常被称为寡头垄断者或寡头企业。
本文将对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寡头市场结构的定义和特点寡头市场结构是一种垄断市场形式,其中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掌握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些寡头企业通常具有强大的市场力量和影响力,能够对市场价格和供给进行控制。
以下是寡头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1. 市场主导者:寡头市场结构中的少数几个企业通常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他们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
这些企业往往能够通过控制市场供给和需求来影响市场价格和竞争状况。
2. 产品差异化:寡头市场结构中的企业往往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区分自己与竞争对手。
他们通过独特的产品特性、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
3. 价格控制:寡头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通常能够通过控制市场供给和需求来操纵市场价格。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而不用过多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4. 限制市场进入:寡头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通常会采取一些手段来限制其他竞争者的市场进入。
例如,他们可能通过专利、版权或技术壁垒等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降低其他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5. 高度竞争:尽管寡头市场结构中只有少数几个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但他们之间的竞争通常是激烈的。
这是因为他们都希望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二、寡头市场结构的优势和劣势寡头市场结构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
以下是对寡头市场结构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分析:1. 优势:a. 经济效益:寡头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他们通过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b. 创新能力:寡头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寡头一览Trafigura 托克荷兰,主营基本金属和能源。
由前嘉能可的交易员 Claude Dauphin 和 Eric de Turckheim 于1993年创建,目前在全球58个国家拥有167个办事处和8700名员工。
去年托克的营业额已经高达1330亿美元。
通过旗下的PUMA能源,托克经营非洲、南美洲、中东和亚洲这些新型市场的油品中下游业务;通过IMPALA,托克经营着美洲、非洲、欧洲及亚洲地区的金属、矿产、煤炭的仓储和物流业务;同时,托克还借助合资的DT集团经营采矿、航运、物流和房地产等业务;通过旗下的MINING集团,运作铜、钴、铅、锌的采矿业务,此外,托克还通过GALENA的资本杠杆,为对冲基金投资者提供大宗商品相关的投资选择,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托克在中国也建立了全资子公司,公司名是托克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设立,在上海、北京、昆明、宁波、广州、太仓设有办事处,今年初又收购了中国金川集团位于广西防城港的铜熔炼厂30%的股份,继续扩张领地,金川集团是一家采、选、冶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中国第三大铜生产企业。
托克上海的核心业务是为托克集团在中国销售有色和黑色金属的矿石、精矿和精炼金属,主要客户是国内各大炼厂和金属加工厂,主营商品包括有色金属,如铜精矿、粗铜、锌精矿、铅精矿、氧化铝和相关精炼金属(包括电解铜、锌锭、铅锭和铝锭等),以及黑色金属矿,如铁矿砂和铁矿石、氧化铁矿和团球矿,此外还提供物流运输、仓储、融资和其他风险管理措施。
托克与维基解密的纷争曾经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一家低调的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却被维基解密曝光了在环保上的重大失误——2006年托克因为把500吨石化废弃物丢弃在西非的科特迪瓦,结果这些有毒垃圾导致上万的当地居民呼吸困难及患病,并造成16人死亡,而在英国遭遇集体诉讼。
2010年,荷兰检方宣布对托克处以100万欧元的罚款,并对托克的2名雇员处以半年左右的缓刑监禁。
【付鹏专栏】十年大宗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三)文/付鹏2013年08月07日10:22来源:华尔街见闻本专栏作者为银河期货首席宏观投资顾问利益这玩意,钱赚多了自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和不满。
以前对于大宗商品中那点‘猫腻’和‘阳谋’实际上精通但紧守其口的各大知名媒体(FT,WSJ,NYT,REUTERS,BLOOMBERG 等)来说,曝光这些知名机构们私下的赚钱手法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但最近这半年,风声忽变,频繁的‘揭秘’已经搞得这些著名的‘霸主们’狼狈不堪了,但是最要命的这背后或许引导这样媒体舆论的还是另有其人,这就是我们开篇不得不提到的华尔街的命运之神‘美联储’了。
‘美联储现在正在“复核”2003年一个有极大影响力的决定——第一次容许受其监管的银行在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随着美国经济逐步的进入到复苏期,对于美国来说实体经济的真实复苏的任务将会高于一切的利益,而这些霸主们把持的原材料的全链条导致的结果就是美国的消费者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为此操控付出了巨大的溢价成本。
这要是换做当年,无所谓反正付出溢价损失的是中国的企业(全球巨大的生产和加工地区),而赚取这些国家企业的利润对于美联储甚至是美国政府来说都是‘事不关己’自然就‘高高挂起’咯,而现在却不同了。
中国经济在新政府的改革推动下已经开始走上了经济真正转型的轨道,未来经济放缓平稳,结构调整,产能过剩行业淘汰等都已经是板子上钉钉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大宗原材料‘控制下’的‘溢价’自然而然也就转嫁到了美国正在复苏的‘制造业’身上,这个时候就再也不是事不关己了。
于是乎,之前一直守口如瓶的知名媒体们开始调转思路,为联储政策转变做出对应的舆论环境,再加上LME交易所的实际控制权都已经让给了中国人,那么这些秘密也就不是秘密了,曝光出来也就是‘顺应潮流’的一件事情。
在这种因素下其实最坐不住的其实就是摩根大通的管理层,辛辛苦苦谋划已久的布局,才刚刚过上好日子,这就突然遇到了不测,一方面前期在刚刚有风声的时候,秘密的从LME 交易所股权上撤出,从港交所收购中高位套现,另一方面到最近风头很紧的情况下被迫宣布调整名下的现货大宗商品业务寻找战略选择,包括了所持有的任何大宗商品资产以及名下的现货交易业务。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寡头一览Trafigura 托克荷兰,主营基本金属和能源。
由前嘉能可的交易员 Claude Dauphin 和 Eric de Turckheim 于1993年创建,目前在全球58个国家拥有167个办事处和8700名员工。
去年托克的营业额已经高达1330亿美元。
通过旗下的PUMA能源,托克经营非洲、南美洲、中东和亚洲这些新型市场的油品中下游业务;通过IMPALA,托克经营着美洲、非洲、欧洲及亚洲地区的金属、矿产、煤炭的仓储和物流业务;同时,托克还借助合资的DT集团经营采矿、航运、物流和房地产等业务;通过旗下的MINING集团,运作铜、钴、铅、锌的采矿业务,此外,托克还通过GALENA的资本杠杆,为对冲基金投资者提供大宗商品相关的投资选择,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托克在中国也建立了全资子公司,公司名是托克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设立,在上海、北京、昆明、宁波、广州、太仓设有办事处,今年初又收购了中国金川集团位于广西防城港的铜熔炼厂30%的股份,继续扩张领地,金川集团是一家采、选、冶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和化工联合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镍钴铂族金属生产企业和中国第三大铜生产企业。
托克上海的核心业务是为托克集团在中国销售有色和黑色金属的矿石、精矿和精炼金属,主要客户是国内各大炼厂和金属加工厂,主营商品包括有色金属,如铜精矿、粗铜、锌精矿、铅精矿、氧化铝和相关精炼金属(包括电解铜、锌锭、铅锭和铝锭等),以及黑色金属矿,如铁矿砂和铁矿石、氧化铁矿和团球矿,此外还提供物流运输、仓储、融资和其他风险管理措施。
托克与维基解密的纷争曾经引起广泛关注。
作为一家低调的大宗商品贸易公司,却被维基解密曝光了在环保上的重大失误——2006年托克因为把500吨石化废弃物丢弃在西非的科特迪瓦,结果这些有毒垃圾导致上万的当地居民呼吸困难及患病,并造成16人死亡,而在英国遭遇集体诉讼。
2010年,荷兰检方宣布对托克处以100万欧元的罚款,并对托克的2名雇员处以半年左右的缓刑监禁。
Cargill 嘉吉美国,四大粮商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主营农产品和黑色金属。
由 Willam Wallace Cargill 于1865年创建。
近年来热衷于向中国大陆输入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以及控制食用油脂产业链。
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被称为“国际四大粮商(ABCD)”。
2008 年的粮食危机让很多人知道了传统的粮食行业也会带来非传统的威胁。
而更多人惊讶于这个古老的行业居然也能哺育出跨国集团。
明尼阿波利斯,一个与我国黑龙江省纬度相同的地方,市区的20多个小湖和每年7月份举行的“水节”,让它拥有了“美国威尼斯”的称号。
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让这座水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其于1881年成立的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至今仍是唯一的硬质春小麦期货和期权交易所,也是全球知名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全球四大粮商中,有两家便在此起家。
一家是以打造“全产业链”和生化燃油研究而声名赫赫的ADM公司;一家便是全球粮食行业的老大——嘉吉公司。
嘉吉公司将其业务划分成四大板块:农业类:不能舍弃的老本行嘉吉公司不但精于收购、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更善于为农业和畜牧业提供服务,包括辅导农民如果改善土壤、如何合理利用化肥、如何增大农作物的产量等。
这些非生产性的服务直接提升了嘉吉在全球涉农服务领域的地位。
食品类:重在营养研发嘉吉目前的食品产业链已经拓宽到了饮料、肉类加工、营养元素等环节,成为了众多零售商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印度等地,嘉吉针对当地民众普遍缺乏人体必要维生素的状况,特别研制了一系列的食品,加入了一些维生素。
这些产品自然深得消费者青睐。
金融类:注重风险管理将农业与金融业结合的并非只有嘉吉一家,但是嘉吉在这一方面做得更为突出。
目前,嘉吉旗下的金融机构有:嘉吉风险管理公司、嘉吉结构性金融产品公司、嘉吉投资公司、黑河资产管理公司和嘉吉全球能源交易公司等。
依托这些金融组织,嘉吉为农业、食品、金融与能源等行业的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和金融解决方案。
借助这些金融服务,嘉吉把众多客户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工业类:“数一数二”战略嘉吉在工业方面的发展远胜于ADM和邦吉等竞争对手。
嘉吉可以为工业用户提供能源、盐类、淀粉以及钢铁产品。
目前嘉吉旗下工业类机构有:嘉吉远洋运输公司、嘉吉除冰公司、嘉吉油料公司、嘉吉食盐公司、马赛克公司、北美星钢公司等。
三大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嘉吉公司是从储运起家的,因此它对供应链的理解也是独树一帜。
嘉吉认为将农产品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外一个地方,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有鉴于此,嘉吉对其供应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
嘉吉把通讯与自身业务结合得非常好,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和沃尔玛这样的典范相提并论。
特别是2002年嘉吉加入Nistevo的物流网络,利用Nistevo 的基于互联网运输执行力,在北美地区的甜味剂事业单位计划通过合作削减其自身的物流成本,通过合作改善嘉吉公司的物流绩效。
除此之外,改造措施还包括:合理的战略规划、精细的库存管理、与合作者协同作战等。
通过这些途径,嘉吉可以将其库存降低28%。
风险管理嘉吉认为,在不稳定的市场中,很多企业的风险敞口过大,而嘉吉成败得失的经历就是帮助他们管理风险的最好武器。
嘉吉提供的风险管理范围很广泛,包括价格统计与跟踪、气候风险解决方案和市场形势分析等。
研究与开发实力强劲的研发部门是嘉吉公司基业长青的根本。
嘉吉公司目前有1300个研发人员,分布在全球200多个地方,他们专注于研究食物营养学、肉类与蛋白质、饲料、生物工业品与生物燃料。
这些研发团队精于营养成分分析,熟知农产品加工流程,一方面他们深入当地并为当地提供适宜的食品,另一方面他们将各自的信息搭建成共享平台,很容易将一个地方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另外一个地方。
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以四大粮商为首的国际巨头实力非凡,其中至今还是私人控股的嘉吉公司无疑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
不仅如此,通过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嘉吉在研发方面的发展极为快速;而与同行之间的合作,又把自己的版图扩张到了全球近 70 个国家。
自1972 年《中美联合公报》发布后,嘉吉在中国就拥有相关企业近40家,难怪在中国大豆产业沦陷之后,有人大呼“狼来了”。
显然,嘉吉公司是一艘潜伏在深海中的超级巨轮。
它驶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暗涌的激流,而表面却风平浪静。
Glencore 嘉能可瑞士,主营基本金属。
公司前身叫 Marc Rich,由一度流亡的美国人 Marc Rich(马克·里奇)于1974年创建。
因1983年被美国政府指控逃税和同敌对国家伊朗交易而逃亡瑞士。
2001年1月20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任内最后一天特赦了 Rich 。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1993年和1994年,管理层收购了Marc Rich的股权后,公司更名为 Glencore。
嘉能可早已在事实上超越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大名鼎鼎的华尔街投行,成为过去十年中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这是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却又鲜为人知的财富传奇。
财富野心相比于嘉吉、路易达孚这些创立于19世纪的老牌大宗商品贸易商,成立不到四十年的嘉能可始终在以一种更为激进却神秘的方式在改写这个行业赚钱的模式,以及对未来盈利的想象。
嘉能可或许少了一些显赫的经营历史以及与之伴随的商誉积累,但同时也少了一些束缚,在交易和扩张上有着更大的行事空间。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今的大宗商品交易行业,老贵族依然保有威势,不按套路出牌也百无禁忌的年轻暴发户却更能呼风唤雨。
从创立之日起,野心与财富就一直是嘉能可发展历程的主题词。
为了达成目标,嘉能可不惜回避规则、颠覆规则乃至创造规则,也由此获得了超乎寻常的财富增长。
如今,嘉能可更用一桩屡次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巨额并购,试图再次改变行业的游戏法则。
2013年5月2日,嘉能可正式对外宣布,该公司以换股形式完成了对英国矿业生产商超达(Xstrata)的并购交易。
从那一刻起,嘉能可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矿业生产集团,同时还一并收获全球最大电煤贸易企业和铬铁生产商、最大锌生产商、第三大铜矿开采商和第四大镍矿开采商等系列“头衔”。
当然,这个锌产量占全球总产量15%的“新嘉能可”,依旧保持着全球最大大宗商品交易商的地位,并将手中控制的全球电煤市场份额提升至惊人的30%。
以金融杠杆撬动大宗商品贸易,以大宗商品贸易控制自然资源开采,最终打破下游贸易商和上游生产商间的行业界限,这正是嘉能可在上述“世纪并购”中,意图建立的行业市场新秩序。
早期运作模式在嘉能可的前身成立之初,里奇不仅挖走了前雇主的大多数大宗商品客户,而且以武器、日用品等多种货品直接从伊朗换取石油,再转手到石油大宗现货市场上谋利。
甚至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发生后,在美国大使馆人员被伊朗扣为人质、美国禁止公民与伊朗发生经贸往来的情况下,里奇仍旧通过上述“以物易物”的形式,从伊朗获取大量石油。
不止于此,凭借里奇当年在古巴革命期间和卡斯特罗政权建立的联系,嘉能可的前身还成功地在冷战高峰时期,将苏联发展为自己最大的客户。
里奇以及来自“铁幕下的财富”,起码在两方面对嘉能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其一就是嘉能可独特的内部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众多交易因为政治或其他原因必须隐秘进行且需严守秘密,嘉能可建立起了一套与众不同的交易员培养机制,从应届大学生中吸收“背景清白”的新人,在企业内部自行培养。
在这一机制中成长起来的交易员,即便是在大宗商品交易员的小圈子内,也是自成一体,尽力避开外界关注,并对嘉能可保持较高的职业忠诚度。
与之相应的是,除非交易员主动离职,嘉能可也几乎从不辞退员工,即便是在市况极其惨淡之时。
这一机制延续至今,不仅为嘉能可储备了大量年轻而富于野心的交易人才,也保证了嘉能可的内部交易状况鲜少被外界尤其是监管机构和公众媒体所知晓。
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嘉能可的前身与苏联阵营间的密切业务联系,也为苏东剧变后嘉能可在俄罗斯、中亚等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处女地”,建立独占性的业务优势,奠定坚实的人脉基础。
来自俄罗斯的石油,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矿石,长期以来都未被直接纳入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而嘉能可则从苏联时期起,就成为这些地区资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包销商。
基于长久的合作关系,这些地区的矿业巨头更愿意和嘉能可打交道。
金融扩张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嘉能可建立起了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盈利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贸易商不再通过简单地赚取差价盈利,而是通过提供直接融资或其他供应链金融服务,换取矿业生产企业稳定的产品包销权以及优势价格,再利用嘉能可在物流仓储方面的领先优势,借助大宗商品期货及衍生品工具,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交割操作,利用时空或信息优势套取利润。
嘉能可较早地发现了大宗商品供应链上所存在的利益空间,它不仅可以赚取差价,还可以像银行一样在供应链金融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