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小说-郁达夫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50
关于郁达夫研究的回顾从1921年郁达夫出版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沉沦》(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短篇小说)到他1945年在印尼被害为止,他一生共创作了小说约50篇以及大量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总计500多万字。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他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风风雨雨,走过了坎坷曲折的历程。
我们在对郁达夫浪漫主义文学与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之前,不妨先把它梳理一下,以求对郁达夫的文学及其学术研究有总体上的了解。
第一,20至40年代,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首先是对《沉沦》的争议。
1921年10月,《沉沦》一出版,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是受到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也招来了非议,“所受的讥评嘲骂,也不知有几十百次”。
于是有“五四”文学运动的主将之一周作人出来为《沉沦》说话,他认为《溶液》“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并无道德的性质”,《沉沦》的价值“在于非意识的展览自己,艺术地写出升华的色情,这也就是趋势与普遍的所在”,并明确指出《沉沦》“是一件艺术的作品”。
由于击作人当时在文坛的地位,影响和分析的有理有据,终于澄清了封建卫道士们所强加于《沉沦》的“诲淫”、“不道德”的罪名。
1932年10月,郁达夫的《茑萝集》问世,又马上引来一批评论文章。
对之持肯定态度的,有萍霞的《读〈茑萝集〉》、胡梦华的《读〈茑萝集〉的读后感--覆郁达夫的一封信》,他们都中肯地指出郁达夫小说积极入世的思想倾向和浪漫率真的特点。
但是,持批评意见也不少,如徐志摩、殷公武等人就认为郁达夫是“故意在自己身上造些血脓糜烂的创作来吸引过路人的同情”。
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是郁达夫创作的又一个旺盛期。
他先后创作了《春风沉醉的晚上》、《秋柳》、《寒宵》等小说。
随着作品的大量问世,郁达夫成了当时文坛的热点,几乎每年都有数篇有份量的专题评论出现。
如仅1931至1933年,就先后出版了素雅(李赞华)编的《郁达夫评传》、贺玉波编的《郁达夫论》、邹啸(赵景深)编的《郁达夫论》三本郁达夫研究专集。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注:作品后带有*号的为精读篇目,要求写读书笔记。
一、小说1、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2、茅盾:《子夜》*、《腐蚀》、《春蚕》、《林家铺子》、3、巴金:《激流三部曲》、《第四病室》、《寒夜》*(《家》*)4、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5、叶圣陶:《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6、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沉沦》*)7、沈从文:《边城》*8、钱钟书:《围城》*9、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10、赵树理:《小二黑结婚》*11、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12、艾芜:《山峡中》*13、萧红:《生死场》14、庐隐:《海滨故人》15、许地山:《缀网劳蛛》16、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7、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18、李劼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二、诗歌1、胡适:诗集《尝试集》2、郭沫若:诗集《女神》(《凤凰涅磐》、《天狗》)3、冰心:诗集《繁星》、《春水》4、冯至: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5、徐自摩: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6、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忆菊》、《发现》、《死水》*)7、李金发:诗集《微雨》(《弃妇》*)8、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诗集》(《雨巷》*)9、艾青: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归来的歌》,长诗《向太阳》、《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乞丐》、《手推车》、《北方》)10、臧克家: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老马》*)11、何其芳等:《汉园集》12、田间:《给战斗者》13、穆旦等九叶诗人:《九叶集》三、散文1、鲁迅:《鲁迅散文全集》、《鲁迅杂文全集》(《野草》)2、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绿》、《儿女》、《给亡妇》3、冰心:《寄小读者》、《往事》、《笑》4、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乌蓬船》*、《北京的茶食》)5、梁实秋:《雅舍小品》(《雅舍•代序》*、《男人》*、《女人》、《中年》)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祝土匪》、《讨狗檄文》、《中国人之聪明》、《我的戒烟》、《秋天的况味》*)7、郁达夫:《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钓台的春昼》、《故都的秋》四、戏剧1、郭沫若:《屈原》*2、曹禺:《雷雨》*、《北京人》3、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4、田汉:《名优之死》5、贺敬之等执笔:《白毛女》。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考点1、郁达夫抒情小说特征: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丽清新文笔2、简述沉沦对色情描写:①不是单纯的肉欲挑逗,而是寄托在艺术中探索和讨论人的情欲价值的一种尝试。
青年人对异性的敏感,性爱的渴求,情欲的冲动,从生理学的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会有人否认的生理现象。
②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无论是《沉沦》中的“他”,《茫茫夜》中的于质夫,《过去》中的李白时等等,他们之所以强烈的感到灵与肉冲突的苦闷,之所以在自我谴责的心理下,去寻找短暂的刺激和麻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一些正直而又软弱的青年,对社会感到极端的失望,在反抗中感到寂寞和动摇。
于是,本来是正义的不满,最后采用并不高尚的病态的形式表现出来。
③郁达夫肯定人的情欲,也是五四时期要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郁达夫的色情描写,又是对传统道德的暴风雨般的搏击,是对封建势力的一种自觉的挑战。
所以,郭沫若说“郁达夫的《沉沦》使一切正人君子感到作假的艰难。
”但应该说郁达夫的这种挑战,④其美学效果是相当复杂的。
郁达夫小说中,除掉那些格调不高的甚至带有肉麻的色情描写以外,又表现了郁达夫对人的情欲的拷问。
比如《沉沦》中的“他”,在公园中偷听男女苟合的荒诞的描写,以及后期作品中情欲的净化,都显示了一定的美学意义。
应该说,郁达夫小说中的色情描写,是瑕瑜互见的。
3、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呐喊》《彷徨》4、简述狂人的人物形象:《狂人日记》成功地塑造出了丰富复杂、蕴籍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
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丰富的现实性意义,不仅在于这确实是一个写得真实传神的迫害妄想症患者,他之所以成为狂人,就是因为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暴露,而且在于照片集中描写了狂人在精神刺激造成的“强迫观念”的支配下,所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以及“救救孩子”的呼喊,这呼喊以狂人病态思维为特征,表达了时代的反思与叛逆之声。
中国现代⽂学史(上)试题B及参考答案平顶⼭学院2005-2006学年第⼆学期期终考试《中国现代⽂学史(上)》试卷 B⼀、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20世纪20年代,全国出现了许多⽂学流派,其中,周作⼈等⼈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郭沫若等⼈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_。
2. 鲁迅的第⼀篇⽩话⼩说是____________,散⽂诗集是_________。
3. 《铸剑》中塑造的复仇主⼈者形象是___________。
4. 1920年,胡适出版了诗集__________,这是新⽂化运动中第⼀部新诗别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郭沫若的第⼀部诗集是_________,这也是现代⽂学史上第⼀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影响的新诗集。
5. 闻⼀多诗论的核⼼“三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学⽣组织的__________,他们演出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别于旧戏的新的戏剧样式,被称为__________。
7. 周作⼈的散⽂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和“隐⼠”的双重⼈格。
8. 茅盾的长篇处⼥作是____________。
9. ⽼舍的带有科幻⾊彩的寓⾔体⼩说是_____________。
10. 巴⾦的⼩说____________标志着他⽂学⽣涯的正式开始,但是还没有跳出“⾰命+恋爱”的模式。
11. 戴望舒由于成名作的巨⼤影响,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12. 报告⽂学《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将“幽默”⼀词引进中国,并在⾃⼰的创作中加以实践的是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在“⼩说界⾰命”中,有⼈提出了“欲新⼀国之民,不可不先新⼀国之⼩说”的观念,这个⼈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钊2 ⽂学⾰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A.胡适和陈独秀B.鲁迅和周作⼈C.钱⽞同和刘半农D.沈尹默和叶绍钧3. 因为发现了礼教吃⼈的本质⽽发出“救救孩⼦”的呐喊之声的鲁迅作品是:A.《狂⼈⽇记》B.《阿Q 正传》C.《祝福》D.《社戏》││││││││││(第⼀页)│││││││共五页││││││││专业姓名学号班级密封线铺成⼀篇。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茅盾正确答案:B2.台湾新文学运动出现于(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 F代正确答案:A3.《朝花夕拾》是( )A.散文诗集B.小说集C.剧本D.回忆性散文集正确答案:D4.不属于“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的有( )A.《斯人独憔悴》B.《两个家庭》C.《海滨故人》D.《红灯》正确答案:D5.《春风沉醉的晚上》的作者是( )A.叶绍钧B.郁达夫C.鲁迅D.林语堂正确答案:B6.下列不属于徐志摩的诗集的是( ) A.《死水》B.《翡冷翠的一夜》C.《猛虎集》D.《云游集》正确答案:A7.以下不属于郭沫若的散文集的是( ) A.《塔》B.《橄榄》C.《水平线下》D.《谈龙集》正确答案:D8.朱自清的《看花》属于其散文的哪类? ( ) A.社会性政治性强的题材B.描写亲情、友情、人情C.写景抒情D.表现生活情趣正确答案:D9.田汉公认的现实主义力作是( )A.《获虎之夜》B.《火之跳舞》C.《第五病室》D.《名优之死》正确答案:D10.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不包括( )A.王鲁彦B.许钦文C.台静农D.许地山正确答案:D11.以下不属于周作人的作品的是( )A.《自己的园地》B.《雨天的书》C.《谈虎集》D.《赤都心史》正确答案:D12.不属于《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的是( ) A.外冷内热B.以讽抒情C.奔放豪迈D.形喜实悲正确答案:C13.下列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 )A.郁达夫、田汉、废名B.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C.成仿吾、庐隐、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许地山正确答案:B14.下面哪部作品出自郁达夫? ( )A.《多收了三五斗》B.《前途》C.《饭》D.《迟桂花》正确答案:D15.下面是赖和作品的是( )A.《短裤党》B.《不如意的过年》C.《火灾》D.《她要何处去》正确答案:B16.1918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 ) A.易卜生专号B.萧伯纳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莎士比亚专号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17.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有( )A.周作人B.蒋百里C.冯至D.沈雁冰E.叶绍钧正确答案:A,B,D,E18.以下属于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作品的有( ) A.《补天》B.《肥皂》C.《孔乙己》D.《孤独者》E.《铸剑》正确答案:A,E19.湖畔诗人包括( )A.汪静之B.应修人C.潘漠华D.冯雪峰E.闻一多正确答案:A,B,C,D,E20.下列哪项是闻一多诗歌理论的“三美”? ( ) A.音乐美B.绘画美C.建筑美D.韵律美E.格律美正确答案:A,B,C21.以下属于郭沫若的历史题材戏剧的是( ) A.《卓文君》B.《王昭君》C.《杨贵妃之死》D.《貂蝉》E.《聂莹》正确答案:A,B,E22.赖和的小说题材大致有( )A.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B.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C.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D.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E.表达个人情怀正确答案:A,B,C,D23.下列关于冯至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有诗集《红烛》B.其抒情诗感情深沉含蓄C.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D.有诗集《昨日之歌》E.有诗集《北游及其他》正确答案:B,C,D,E2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 )A.平民文学B.国民文学C.通俗文学D.写实文学E.社会文学正确答案:B,D,E名词解释25.“新月诗派”正确答案:新月诗派作为诗歌流派始于1926年,代表作家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十年代文学思潮要点1、基本概念30年代文学也称现代文学第二个10年(1928-1937年)是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1928年始,新文学队伍发生了新的组合,两种文学思潮及其创作构成了30年代文学基本面貌(1)新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继承五四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人文主义文学;30年代左翼文学发展轮廓(三个阶段):(1)1927大革命失败-左联成立前,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期。
(2)1930-1936年,左联成立-左联解体。
(3)1936年春-1937/7抗战爆发,文学的转折过渡期。
2、“左联”概况“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
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阳翰笙、丁玲、冯也频、姚蓬子等。
左联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根据前苏联“拉普”纲领而制定。
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左联的成立有其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上,苏日英法等国都有左翼文学组织;国内,经过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培养了左翼作家队伍,为左联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左联”于1936年自动解散。
“左联”的文学活动及主要功绩(1)创办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如《拓荒者》(蒋光慈主编)、《北斗》(丁玲主编)、《文学导报》(创刊号名《前哨》)、《萌芽》月刊(鲁迅、冯雪峰主编)、《十字街头》(鲁迅主编)。
续办了左联成立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
(2)翻译、介绍、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左联成立后,瞿秋白俄文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著作,并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与阐述。
他说明了反对席勒化,提倡莎士比亚化的意义,批评了初期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中的“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浪漫蒂克”情绪。
中国现代文学史填空题: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2.凌吉士是由作家丁玲创立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物形象。
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
(2人均为左联作家)戴望舒《雨巷》(成名作),《望舒草》(作品集)。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闻学社团是1921年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12人。
4.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本、郁达夫和成仿吾等人。
5.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事先,冯乃超、沈端先(夏衍)、冯雪峰与鲁迅商谈,共同开过以“清算过去和确立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统一了思想,后来,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6.鲁迅思想:个性主义“图强”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受尼采思想影响);后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7.“乡土文学派”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成立的一个小说流派。
8..192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沉沦》(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步短篇小说集。
9.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此后,《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的出版现实了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垦新诗处女地的是胡适,1920年他出版了新诗集《尝试集》但真意义上的第一本新诗集要算是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
11.(茅盾)沈雁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蚀》,原稿笔名为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该著作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
12.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其是有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所构成的,他最著名的两个短篇散文是《风景谈》《白杨礼赞》。
{链接: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巴金}13.80年代寻根小说代表人物有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等人。
1.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三篇小说《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结集为(《沉沦》),这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2.1917 年1 月, 《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八事”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胡适是20世纪中国写作和发表白话新诗的第一人,1917年2月,他就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1920年又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为中国新诗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胡适模仿易卜生的《娜拉》创作(《终身大事》),开“社会问题剧”之先。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剧作。
3.鲁迅在1918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5.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呐喊》,第二部小说集是《彷徨》,第三部小说集是《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彷徨》《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最早发表在当时北京的:《晨报副刊》7.在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斗争中,(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和(刘半农)唱起双簧,正式拉开这场斗争的序幕。
9.第一批新诗作家(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
11.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林徽因、陈梦家、方玮德等12.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13.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1916年)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新青年》)是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挑战进击的主要阵地,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14.诗歌三大潮流: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15.象征派代表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戴望舒、李金发、梁宗岱、冯至、卞之琳16.湖畔诗派代表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冰心、冯至等17.徐志摩(1897-1931),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
一、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
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
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为人生而艺术。
创作方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创作方面: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
促进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繁荣。
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局限: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创造社:1921年6月8日于日本东京成立。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
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他们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
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注重文学的美感作用。
后期: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
·新月社:1923年在北京徐志摩、胡适等发起聚会,1924年底发展为新月社俱乐部,1933年消亡。
发起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
主要探讨新格律诗的创作,对新诗进行了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推动了新诗形式上的发展与繁荣。
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文学表现人性的纯正与文学的形式革新。
·湖畔诗人:1922年4月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代表人物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四人,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出版,并因此得名“湖畔诗人”,同年八月,汪静之的诗集《惠的风》出版。
2007年第4期No.4.2007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mQIofHongzhouNomlaIuniVers计y(SociaIScjencesEdjtion)2007年7月Jul.2007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视域中的郁达夫研究吴秀明,王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l0028)摘要:学术界关于郁达夫的研究很多,但迄今以来少有从文学史视域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的。
而事实上,文学史中的郁达夫不仅折射出郁达夫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且也呈现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为此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出发,先纵向地将其分为发轫期,形成期、停滞期、转折期及沉稳期五个阶段进行史的扫描,以勾勒郁达夫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变更,从侧面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跌宕起伏及与郁达夫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而就影响郁达夫研究的有关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郁达夫研究;嬗变过程;问题聚焦中图分类号:1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146(2007)04一0039—07目前,学术界关于郁达夫的研究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发表的有关郁达夫的评论研究文章有2000多篇),但迄今以来少有从文学史视域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
而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是在文学史中被确定的,文学史无论对于教学抑或研究,意义都非同寻常。
在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和争议并占有重要位置的郁达夫也一样,从文学史视域对他所作的评价不仅折射出郁达夫研究的基本走向,而且也呈现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因而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本文拟对此进行纵横两方面的归纳、梳理和探讨,以勾勒郁达夫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变更,从侧面厘清现代文学史的跌宕起伏及与郁达夫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嬗变的过程:从发轫到沉稳如同中外所有的文学史一样,在整个20世纪各种不同形态的现代文学史中,郁达夫始终处于一种复杂的不断被解构和建构的动态状态。
《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填空复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A.《语丝》B.《小说月报》C.《创造》季刊D.《新青年》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A.南国社B.春阳社C.春柳社D.民众戏剧社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A.“五四”时期B.“五卅”时期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D.大革命失败后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D. 浪漫主义和诗情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A.美国文学B.中国古代文学C.俄国文学D.日本文学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B.性苦闷的情绪C.隐逸的思想D.追求革命的思想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A.《踪迹》B.《毁灭》C.《火把》D.《北游》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A.小说集B.散文集C.童话集D.诗集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A.《新生》、《萌芽》、《灭亡》B.《雾》、《雷》、《电》C.《雾》、《雨》、《电》D.《雨》、《电》、《雷》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A.《灭亡》、《新生》B.《激流三部曲》C.《火》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A.周朴园侍萍愫方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D.周萍蘩漪方达生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A.《雷雨》B.《日出》C.《北京人》D.《原野》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A.胡也频B.柔石C.洪灵菲D.茅盾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A.李广田B.何其芳C.陆蠡D.丽尼22.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A)A.柔石的《二月》B.蒋光慈的《短裤党》C.丁玲的《梦珂》D.艾芜的《故乡》23.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判断是(A )A.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B.有浓厚的怀乡情调C.慷慨激昂的革命文学D.有浓厚的避世思想24.下列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A绿原、鲁藜、阿垅、牛汉)25.《马凡陀的山歌》属于(A)A.叙事诗B.枪杆诗C.政治抒情诗D.政治讽刺诗26.艾青到延安以后发表的诗集有(B)A.《火把》B.《黎明的通知》28.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D)A.《李家庄的变迁》B.《李有才板话》C.《邪不压正》D.《小二黑结婚》29.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C)A.《光荣》B.《麦收》C.《荷花淀》D.《芦花荡》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C)A.《火把》B.《赶车传》C.《王贵与李香香》D.《漳河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女神》的思想内容有(ABC)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C.炽热的爱国情思D.青春、爱情的欢唱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32.下列都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者有(ACD)A.台静农、冯文炳B.废名、师陀C.彭家煌、蹇先艾D.鲁彦、许钦文E.许杰、萧红33.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D)A.《昨日之歌》B.《死水》C.《繁星》D.《尝试集》E.《翡冷翠的一夜》34. 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系列有(AD)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B.表现工农大众的革命活动C.描写校园男女的爱情生活D.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与罪恶E.描写中国农民的苦难35.“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BCE)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蔡元培E.周作人一、填空题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