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分析第五章
- 格式:ppt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125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C )(2012年1月)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D.时间和次数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B )(2011年10月)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C.分配数列D.平均数数列3.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8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C ) (2010年10)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4.累计增长量( A ) (2010年10)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5.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C )(2009年10)万元万元万元万元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 (2009年10)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2009年10)A.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8.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2009年1月)A.可以相加B.不可以相加C.绝大部分可以相加D.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10.某校学生人数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8%,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15%,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8%,则2004-2007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D )(2008年10月)%+15%+18%%×15%×18%C.(108%+115%+118%)-1 %×115%×118%-1二、多项选择题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BD )(2012年1月)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一般平均数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BD )(2011年10月)A.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以上都对3.常用的测定与分析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BC ) (2011年1月)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几何平均法E.首末折半法4.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CD ) (2010年10)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5.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AC )(2010年1)A.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B.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C.前期水平除以100D.后期水平乘以1%E.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C )(2009年10)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B.调和平均法C.方程式法(累计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7.增长速度( ADE )(2009年1月)A.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D.等于发展速度-1E.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8.序时平均数是( CE )(2008年10月)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由变量数列计算E.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1.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1. 时间序列是()。
a、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b、将一系列不同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c、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d、将一系列相同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2. 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平均数时间序列d、时间序列3. 时期数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a、定期统计一次b、连续不断统计而取得c、每隔一定时间统计一次d、每隔一月统计一次4. 在时点序列中()。
a、各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b、各指标数值所属的时期长短称作“间隔”c、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称作“间隔”d、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作“间隔”5.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序列()。
a、学生按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c、职工人数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形成的数列d、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6. 10年内每年年末国家黄金储备是()。
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7. 对时间序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8. 由时期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9. 由日期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计算。
a、算术平均法b、调和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0. 由日期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平均数应按()。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1. 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12. 应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主要是因为()。
a、几何平均计算简便b、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c、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d、是因为它和社会现象平均速度形成的客观过程一致13. 平均增长速度是()。
上机指导第五章5.8.1 拟合ARIMA模型由于ARMA模型是ARIMA模型的一种特例,所以在SAS系统中这两种模型的拟合都放在了ARIMA过程中。
我们已经在第3章进行了ARMA模型拟合时介绍了ARIMA过程的基本命令格式。
再次以临时数据集example5_1的数据为例介绍ARIMA模型拟合与ARMA模型拟合的不同之处。
data example5_1;input x@@;difx=dif(x);t=_n_;cards;1.05 -0.84 -1.42 0.202.81 6.72 5.40 4.385.52 4.46 2.89 -0.43 -4.86 -8.54 -11.54 -16.22-19.41 -21.61 -22.51 -23.51 -24.49 -25.54 -24.06 -23.44-23.41 -24.17 -21.58 -19.00 -14.14 -12.69 -9.48 -10.29-9.88 -8.33 -4.67 -2.97 -2.91 -1.86 -1.91 -0.80proc gplot;plot x*t difx*t;symbol v=star c=black i=join;run;输出时序图显示这是一个典型的非平稳序列。
如图5-49所示图5-49 序列x时序图考虑对该序列进行1阶差分运算,同时考察查分后序列的平稳性,在原程序基础上添加相关命令,程序修改如下:data example5_1;input x@@;difx=dif(x);t=_n_;cards;1.05 -0.84 -1.42 0.202.81 6.72 5.40 4.385.52 4.46 2.89 -0.43 -4.86 -8.54 -11.54 -16.22-19.41 -21.61 -22.51 -23.51 -24.49 -25.54 -24.06 -23.44-23.41 -24.17 -21.58 -19.00 -14.14 -12.69 -9.48 -10.29-9.88 -8.33 -4.67 -2.97 -2.91 -1.86 -1.91 -0.80proc gplot;plot x*t difx*t;symbol v=star c=black i=join;proc arima;identify var=x(1);estimate p=1;forecast lead=5 id=t ;run;语句说明:(1)DATA步中的命令“difx=dif(x);”,这是指令系统对变量x进行1阶差分,差分后的序列值赋值给变量difx。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填空题1.时间序列有两个组成要素:⼀是,⼆是。
2.在⼀个时间序列中,最早出现的数值称为,最晚出现的数值称为。
3.时间序列可以分为时间序列、时间序列和时间序列三种。
其中是最基本的序列。
4.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分为和两种,其中,序列中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的是序列,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是序列。
5.已知某油⽥1995年的原油总产量为200万吨,2000年的原油总产量是459万吨,则“九五”计划期间该油⽥原油总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算式为。
6.发展速度由于采⽤的基期不同,分为和两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7.设i=1,2,3,…,n,a i为第i个时期经济⽔平,则a i/a0是发展速度,a i/a i-1是发展速度。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法有⽅程式法和.9.某产品产量1995年⽐1990年增长了105%,2000年⽐1990年增长了306.8%,则该产品2000年⽐1995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10.如果移动时间长度适当,采⽤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循环变动和。
11.时间序列的波动可分解为长期趋势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12.⽤最⼩⼆乘法测定长期趋势,采⽤的标准⽅程组是。
⼆、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2.时间序列中,数值⼤⼩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平均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3.发展速度属于( )A⽐例相对数B⽐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报告期⽔平B基期⽔平C实际⽔平D计划⽔平5.某车间⽉初⼯⼈⼈数资料如下:A 296⼈B 292⼈C 295 ⼈D 300⼈6.某地区某年9⽉末的⼈⼝数为150万⼈,10⽉末的⼈⼝数为150.2万⼈,该地区10⽉的⼈⼝平均数为( )A150万⼈ B150.2万⼈ C150.1万⼈ D ⽆法确定 7.由⼀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8.采⽤⼏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9.某企业的科技投,3,2000年⽐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5%6.58 B5%6.158 C6%6.58 D6%6.15810.根据牧区每个⽉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B ⼏何平均法C 加权序时平均法D ⾸末折半法 11.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 )A 时距扩⼤法B 移动平均法C 最⼩平⽅法D 季节指数法三、多项选择题1.对于时间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序列是按数值⼤⼩顺序排列的B 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C 序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 序列是进⾏动态分析的基础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性 2.时点序列的特点有( )A 数值⼤⼩与间隔长短有关B 数值⼤⼩与间隔长短⽆关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增长速度⼤于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于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A 增长速度=%100?基期⽔平增长量 B 增长速度=%100?报告期⽔平增长量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D 增长速度=%100?-基期⽔平基期⽔平报告期⽔平E 增长速度= %100?基期⽔平报告期⽔平5.采⽤⼏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 1 231201-?=n n a a a a a a a a nx B 0a a nx n =C 1a a nx n = D R n x = E nx x ∑=A 第⼆年的环⽐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B 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 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 环⽐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发展速度C 环⽐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D 环⽐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8.测定长期趋势的⽅法主要有( )A 时距扩⼤法B ⽅程法C 最⼩平⽅法D 移动平均法E ⼏何平均法 9.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 B 常⽤的⽅法是按⽉(季)平均法C 需要计算季节⽐率D 按⽉计算的季节⽐率之和应等于400%E 季节⽐率越⼤,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 10.时间序列的可⽐性原则主要指( )A 时间长度要⼀致B 经济内容要⼀致C 计算⽅法要⼀致D 总体范围要⼀致E 计算价格和单位要⼀致四、判断题1.时间序列中的发展⽔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A. 140 万元B.150 万元6.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 ) A. 商品库存量 C .平均每人销售额7. 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时期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8. 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 A. 可以相加C .绝大部分可以相加10.某校学生人数 2005年比 2004年增长了8%,2006年比 2005年增长了 15%,2007年比 2006 年增长了 18%,则 2004-2007 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D )( 2008年 10月)A.8 % +15% +18%B.8 %X 15%X 18%C. ( 108% +115% +118%) -1D.108%X 115%X 118%-1二、多项选择题1.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 ABD ) (2012年1月)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 一般平均数2.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 BD ) (2011年 10月) A.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单项选择题 第五章 时间序列分析1. 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A.主词和宾词 ) (2012年 1月)B. 变量和次数 C .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 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 A.时期数列 D.时间和次数2011年 10 月)B. 时点数列 C .分配数列 D .平均数数列3. 某商场销售洗衣机, 2008 年共销售 (2010年 10) A. 时期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4. 累计增长量 ( A ) ( 2010年 10) A.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 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5. 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 4 月初为 80 万元, 6000 台,年底库存 50 台,这两个指标是 ( C )B. 时点指标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B. 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 D •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160 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5 月初为 150 万元,6 月初为 210 万元,7 月初为C )( 2009年 10)C.160 万元 D .170万元( 2009年 10) B. 商品销售量 D .商品销售额 ( A )(2009年10)B.相对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2009年1月)B. 不可以相加D. 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以上都对3. 常用的测定与分析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 时距扩大法( ABC )(2011年1 月)B.移动平均法C. 最小平方法4. 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CD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D.几何平均法2010年10)E. 首末折半法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 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 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 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5.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AC )(2010年1)A.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B. 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C .前期水平除以100 D. 后期水平乘以1% E .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 C•方程式法(累计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7. 增长速度(ADEA. 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AC )(2009年10)B.调和平均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2009年1 月)B. 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D. 等于发展速度-1E .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8. 序时平均数是(CE )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2008年10月)B.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 由变量数列计算E. 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1. 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第一题data yx_51;input x@@;difx=dif(x);t=l+_n_-l;cards;304 303 307 299296 293 301 293 301 295 284 286 286 287 284 282 278 281 278 277 279 278 270 268 272 273 279 279 280 275 271277 278 279 283 284 282 283 279 280 280 279 278 283 278 270 275 273 273 272 275 273273 277 274 274 272 280 282 292 295 295 294 290 291 288 288 290 293 288 289 Z91 293 293 290 288 287 Z89 292 288 288 285 282286 286 287 284 283 286 282 287 286 287 292292 294 291 2882899procgplot;plot x*t=ldifx*t=2;symbo1lc=red v=circle i=join;symbo12c=ye11ow v=st ar i=join;run;procarima;identifyvar=x(1);estima tep=l;run;结果如下时序图:-阶差分后时序图:di fi10-10・2010 20 30 40 50 60 70 60 90 100 110SAS系统2014年05月06日星期二下午10时47分58秒1The ARI MA ProcedureName of Variable = xPeriod(s) of DifferencingMean of forking SeriesStandard DeviationNumber of Observations Observation(s) eliminated by differenci1 -0.14151 3.6145371061Autocorrelat ionsStd Error0 1 13.064881-2.020214 1.00000 -.154832 0.251847 0.019283 -0.803468 -.063154 -1.166473 -.089285 -0.407940 -.03122 • *6 1.366363 0.10463 榊:7 2.461031 0.188378 -0.727748 -.05570 :務9 0.622454 0.04764 « :10 -1.716200 -.13136 •出林11 0.824106 0.06308 * :12 0.136572 0.0104513 0.636280 0.04097 ♦.14 -1.830163 -.1400815 2.002506 0.15327 曲16 -1.865607 -.1428017 -0.535607 ■•04100・ *18 0.849572 0.06503 *19 0.473360 0.03623 ♦20 0.560746 0.04292 * ,21 -2.602490 ••1992022-0.104103 -.0079723-0.666324 -.05100 • *24 -0.537108 -.04111 ・«Lag Covariance Correlation •1 9 8 7 6 5 4 3 2 10 12 3 4 5 6 7 8 9 1marks two stand&rd errors 0.037129 0.099424 0.039458 0.099912 0.100662 0.100753 0.101773 0.105010 0.105289 0.105492 0.107024 0.107374 0.107384 0.107531 0.109239 0.111249 0.112965 0.113106 0.113458 0.113567 0.113720 0.116965 0.116970 0.117180Inverse AutocorrelationsThe ARINA Procedure1 2 0.12567 -0.059293 0.024024 0.17471 *>K«.5 0.03817来■6 ・0.17242 • ; •冷肾;? -0.219D68 0.08852 佛岀•9 -0.01671 10 -0.0015711 -0.09685 ■榊12 0.0151813 0.09241 删.14 0.06628* • 15 -0.18306 H4nh*16 0.07964 1? 0.08334 180.01169Lftg Correlftt ionSAS 糸统19 -0.05799 • #■20 0.01034 ■21 0.1762&22 0.08267 桝.23 ・0.01342 •24 0.06638* .Correlat ion 2 -19 83 4 5 6 7 8 9 11-0.15463 2 -0.004753 -0.06853 • *4 -0.113595 -0.06560 • *6 0.087427 0.215518 -0.004829 0.04333 « •10 ・0.07757 •11 0.07S3& 12 0.04034 13 -0.00237 14 -0.1993415 0.12464榊:16 -0.03053 :**17 -0.06859 .*18 -0.01418 19 0.06543 « ・ 20 0.06544 «・21 -0.18418 22 -0.12096 23 0.04340 24-0.08493Lag Correlat ion 2ai4^05H06tl 星期二 I 、午 10旳47甘58抄 2Inverse Autocorrelat ions-19876 Partial Autocorrelat ionsAutocorrelation Check for White Noise To Lac 6 12 IS 24Ch 卜 Square 5.44 12.72 21.69 28.05DF 6 12 18 24Pr > ChiSq 0.4830 0.3896 0.2462 0.2579A 1 ______ _____ | _ ■ •-0.155 0.0190.188 -0.0560.041 -0.140 0.0360.043 Hutuuur rciat imi3-0.031 0.063 -0.041 -0.0510.105 0.010 0.065 -0.041-0.069 0.0480.153 -0.199-0.088-0.131-0.143-0.008Conditional Least SquaresEstimationStandardApproxParatneterEstimate Error t :Value Pr > Itl LagMU-0.14201 0.30359 -0.47 0.6409 0AR1,1-0.154780.09692-1.600.11331The ARIMA ProcedureConstant Est imate Var ianee Est iinate Sid Error EstimateAIC SBCNumber of Residuals AIC and SBC do not includeCor re I at ions of Pa.rameterEstimatesEst imated MeanPeriod(s) of D i f ferenc iAutoregressive Factors Factor 1:1 + 0.15478 B^(1)通过原始数据的时圧图可以明显看出,此圧列非平稳,因而对丿子列进行一阶 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