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7.57 MB
- 文档页数:23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西汉时,巨鹿有位叫陈宝光的人,他家拥有一套织造上等丝织品的技术和工具。
陈宝光之妻继承家传,身怀绝技,织出精美绝伦的丝织品。
据说,她织一匹散花绫,费时两个月,价值上万钱。
后来,她受到朝廷重臣霍光家重用,成为霍家专有织工。
当时的官府手工业部门也从社会上征调大量的能工巧匠,为它们服务。
知识结构: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阅读前言,问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你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些主要的经营形式?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突出的成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或者由成语“一言九鼎”“炉火纯青”导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什么事手工业?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生产的小规模的工业生产。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
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概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三代——青铜业,垄断;春秋战国——继续发展;汉代——官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此后——素称发达,一直领先。
教材分别从冶金、制瓷、丝织三方面分别介绍了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
1、官营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①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办手工业夏商西周:青铜铸造,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官府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官办手工业:政府直营,集中大作坊生产,优秀工匠,上等原料,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2.冶金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青铜铸造,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灌钢法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3.制瓷商朝:烧出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明宣德年间),彩瓷,珐琅,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4.丝织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苏杭等地设织造局,锻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农户副业,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3.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春秋战国和秦汉: 发展——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恢复发展两宋以后:曲折中艰难发展,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花楼机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长期领先世界,很早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西汉:远销亚欧,丝绸之路,有“丝国”之称唐朝:瓷器大量输出国外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瓷器销量更大,被称为“瓷器大国”前言:西汉时期,官府手工业部门从社会上调集大量能工巧匠,为其服务。
总结: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1.官营手工业发达。
例:冶金成就领先世界2.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