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接修复技术学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79 MB
- 文档页数:68
口腔科粘结贴面修复治疗【适应证】L重度四环素着色牙、氟斑牙等变色牙,漂白方法不能达到目的者。
2.釉质或牙本质发育不全者。
3.畸形牙、过小牙、牙间隙过大者。
4.牙体缺损,全冠修复需磨切过多牙体组织者。
【禁忌证】L上颌牙严重唇向位,唇移位或反牙合牙。
2.下颌重度深覆牙合,唇面重度磨损无间隙,对于必须贴面者,应经正畸后改变超覆牙合后再采用。
【操作程序及方法】1.修复前预备11) 口腔预备。
①口腔洁治,治疗龈炎。
②去除癌坏的牙体组织。
③较大的牙体缺损应先修复其形态(用于间接贴面者〉,如直接覆盖贴面者多数可同时修复。
(2)比色。
2.直接贴面修复(1)牙体预备①清洁磨改釉质表面。
根据牙齿表面不同情况进行适当表面磨光或表浅磨切。
②酸蚀处理。
(2)贴面成形①涂粘固剂或遮色剂。
②覆盖复合树脂。
唇面根据需要选用不同颜色复合树脂进行套色修复。
③修型、抛光。
检查咬合关系,消除早接触点。
必要时表面可涂一层上光剂。
3.间接贴面修复(1)陶瓷贴面的制作与完成①模型的准备:取印模、灌注石膏模型;翻制耐火材料模型;耐火模型干燥后,置于烤瓷炉内预烧结。
②瓷贴面的烧烤成形:按烤瓷制作方法分别成型颈瓷、体瓷和切瓷,并烧结成形。
③烤瓷贴面的处理:喷砂机去除贴面组织面上粘附的耐火材料;碳化硅砂石修整贴面外形;2. 5%T0%的氢氟酸蚀刻贴面组织面2. 5mm;冲洗、吹干备用。
④烤瓷贴面的粘结:贴面的组织面上涂偶联剂,选用粘结性复合树脂;去除挤出的多余复合树脂,充分光照固化;检查咬合关系,必要时调牙合。
(2)硬质树脂类贴面的制作与完成①模型准备:采用普通硬质石膏工作模。
②热压水浴固化硬质树脂贴面的制作:选相应的树脂材料在模型上进行套色修复;贴面厚度0.5-0. 8mm;将雕塑完成的贴面连同模型在120°、0. 5-0. 6MPa条件下加压77Omin;修整、抛光、备用。
③光固化硬质树脂贴面的制作:选色、套色、塑形后,将雕塑完成的贴面连同模型置于光固化箱中固化;修整、抛光、备用。
口腔粘接学第一章:基本概念1. 粘结性树脂材料(adhesive resin):牙科冠、桥等粘着却使用水门汀类材料达一个多世纪。
此间,虽然有多种体系的粘结材料被试用于口腔领域,但没有一种材料能够经受口腔环境的考验。
作牙科粘结材料使用最早的是二十多年前出现的用于正畸粘结用的直接粘结系统(DBS) 和儿童牙病防治应用的窝沟封闭剂一类的材料。
但从这两类材料的用途看,它们都是作暂时粘结使用的,因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粘结材料。
用于临床上的真正粘结剂,大约是十几年前成功开发粘结性单体后才出现的。
粘结性树脂材料是在树脂单体中加入功能性粘结单体而构成的,是对牙齿、合金等有牢固粘结作用的口腔用树脂材料的总称。
2. 粘结(adhesion, bonding):粘结是指两种不同质的物体接近并紧密结合在一起。
此时,二者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称为粘结力(adhesive force)。
一般情况下,用于粘结目的的物质称为粘结剂(adhesive),被粘结的物质称为被着体或被粘体(adherend)。
将粘结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分开则需要一定的力量,这个力称为粘结强度(adhesive, or bond strength),粘结力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当然,粘结体系的破坏是由整个体系最脆弱部位的破坏引起的,因此,粘结强度并不一定总是代表粘结界面的结合力的大小。
3. 口腔粘结技术(dental bonding technique)利用界面处理方法和口腔粘结材料进行口腔牙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一种技术。
当牙体(牙釉质、牙本质或牙根质)表面经酸蚀处理后,可提高对粘结剂(粘合剂或复合树脂)固化后的粘结强度,并可通过粘结剂与其他口腔修复材料的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粘结完成修复治疗,同时还可结合通过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各种固位钉、金属附件、支架、咬合垫、橡皮圈弹性牵引等,以达到对口腔牙颌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的目的。
口腔粘结技术已成为美容牙科的主要医疗技术。
第二章:粘结力形成的机理一化学结合作用(chemical bond):某些粘结剂具有活性基团,可与被粘物表面物质形成牢固的化学链,从而把它们强有力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十一章口腔粘接修复技术[A型题]1.以下几种固体和液体的接触角中,润湿效果最好的是( )。
A.30° B.20° C.15°D.10° E.5°2,粘结剂因聚合反应结固时,粘结界面内部如发生变形,则可能导致粘结强度( )。
A.明显提高 B.明显下降 C.无明显改变.D.略有提高E.都有可能,视不同粘结剂与被粘体的性质而定3.在正常的釉质粘结面进行酸蚀处理,常用的酸为( )。
A.75%的硫酸 B.37%的羧酸C.37%的磷酸D.25%的羧酸 E.5%的草酸4,正常的釉质表面酸蚀处理时间为( )。
A.20 s B.40 s C.1 min D.90 s E.2 sS.釉质酸蚀以后须彻底水洗,其冲洗时间一般为( )。
A.5 s B.10 s C.30 sD.45 s E.60 s ,6.陶瓷表面喷砂时多使用( )。
,A.40lan氧化铝颗粒 B.50ten氧化铝颗粒 C.60ten氧化铝颗粒D.75lan氧化铝颗粒 E.100tan氧化铝颗粒7.长石质陶瓷酸蚀时使用的酸为( )。
A.37%的羧酸 B.37%的磷酸C.70%的硫酸D.5%的草酸 E.2.5%一10%的氢氟酸8.长石质陶瓷酸蚀时酸蚀剂酸蚀时间为( )A.30 s B.1 MIN C.90 s D.2~3 min E.5 min9.贴面修复的牙体预备,一般应止于( )。
A.牙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D.釉牙本质界 E.牙髓腔10.贴面修复时,如需磨切切缘,则磨切量以( )为宜。
A.0.7 mm B.0。
9 mm C.1.0—1.5 mmD.2 mm E.2。
5 mm11.在直接贴面修复中,涂粘合剂者如果需要光照固化,则光照固化所需的时间为( )。
A.10 s B.20 s C.30 sD.1 min E.90s12.在直接贴面修复中,涂遮色剂者需要光照固化,则光照固化所需的时间为( )。
口腔修复学辅导:口腔粘接修复技术一、复合树脂的分类(一)按无机粒度分类1.大颗粒(传统)型:粒度5-75μm,重量比70-80%.物理,机械性能好,无法抛光,表面粗糙,易着色与菌斑集聚。
2.超微填料型:粒度0.01-0.04μm,重量比35-50%.物理,机械性能差,色泽与抛光度好,不易着色。
体积收缩,热膨胀系数,吸水率均偏大。
3.混合型:粒度:亚微米(<1μm)至10μm,重量比可达70-80%,物理,机械性能与传统型相似,耐磨性,光泽度和抛光性能较好。
(二)按固化方式分类1.化学固化:过氧化物(三级芳香胺)为引发体系,叔胺类为促进剂。
2.光固化:可见光,波长420-470μm.(三)按生产年代次序分类可分为六代二、复合树脂的成分(一)有机基质:(二)无机填料(胶体超微陶瓷,烧结的超微陶瓷的凝聚块)三、什么是牙体粘结修复术一种借助于牙齿硬组织表面处理,而使得复合树脂材料与牙体组织相互有粘结的先进技术--牙体粘结修复术。
四、牙体粘结修复术的优点及临床意义(一)充分保留了牙体组织。
由于牙体粘结技术的应用,使得牙体新型冲填材料--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的粘性增强,因此,备洞时在固位形方面的要求降低了,不必制出标准的盒形洞,尤其在不受力的部位如V,IV类洞,不必按照Black洞形原则制备,去除腐质即可,甚至对楔状缺损的修复可以不磨牙。
因此,限度的保留了健康的牙体组织。
(二)拓宽了牙体修复的适应症。
有些形式的牙体缺损,如外伤导致牙切角折断,后牙大面积缺损等,常因难以制备出理想的固位形而导致充填效果不佳,而如今利用牙体粘接修复技术加以修复,可达到良好的粘接效果。
(三)增加了美容功能。
以往对于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氟斑牙等牙齿变色类疾病,只能采用全冠修复,其操作复杂,牙体组织磨除多,治疗周期长。
现在,同样可以利用牙体粘接修复技术予以覆盖、贴面等美容治疗,省时、简便,牙体组织磨除少,即方便了病人,也简化了操作。
实习九粘接修复技术(3学时)(综合型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修复牙体缺损的基本方法(酸蚀法)。
2.熟悉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
3.初步掌握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应用范围。
[实习内容]1.复习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性能、粘接修复的原理和使用范围。
2.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离体牙Ⅲ类洞。
3.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离体前牙切角缺损。
4.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贴面修复示教。
[实习用品]离体牙石膏模型(含切角缺损和变色前牙各一颗)、检查器、敷料盒、咬合纸、磨石;光固化复合树脂及其配套材料(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酸蚀剂、粘接剂、比色板等)、光固化灯、比色板、冲洗器、吸唾器、防护镜、聚酯条、咬合纸、磨石、各种磨光钻。
[方法和步骤]1.复习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性能、粘接修复的原理。
2.复习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应用范围。
3.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Ⅲ类洞。
(1)牙体预备:用相应大小的圆钻去净腐质及着色深的牙本质,尽可能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包括较厚的唇侧无基釉),用水清洁牙齿缺损部位形成的窝洞。
用杵形金刚砂钻沿洞缘全长,做1—3mm宽的洞斜面;其宽度按牙体缺损体积大小确定,要求釉质斜面的面积约是缺损面积的两倍。
若釉质面积不够,可适当形成固位洞形;洞斜面与牙长轴交角为60左右。
(2)保护牙髓:缺损达牙本质中层,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近髓处用氢氧化钙制剂盖髓,再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以保护牙髓组织。
(3)比色和选材料色泽:在自然光线及牙面湿润的条件下,用比色板参照正常牙体组织(临床为正常邻牙)的颜色,选定所用材料的颜色。
一般选出透明和阻射两种色泽的材料备用。
(4)酸蚀:隔湿并干燥窝洞,将酸蚀剂均匀涂于釉质壁及洞斜面上,1分钟后用高压喷水冲洗40秒,吹干。
这时可见酸蚀过的釉质面呈白垩色。
若是氟斑牙,应将酸蚀时间延长至2分钟。
(5)涂布粘合剂:用小毛刷将釉质粘合剂涂在酸蚀过的釉质表面,用气枪轻吹成均匀一薄层,用光固化灯照20秒钟。
若为邻面洞,固化前应用赛璐珞条将患牙与邻牙间隔开。
口腔粘接学资料讲解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口腔粘接学第一章:基本概念1. 粘结性树脂材料(adhesive resin):牙科冠、桥等粘着却使用水门汀类材料达一个多世纪。
此间,虽然有多种体系的粘结材料被试用于口腔领域,但没有一种材料能够经受口腔环境的考验。
作牙科粘结材料使用最早的是二十多年前出现的用于正畸粘结用的直接粘结系统(DBS) 和儿童牙病防治应用的窝沟封闭剂一类的材料。
但从这两类材料的用途看,它们都是作暂时粘结使用的,因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粘结材料。
用于临床上的真正粘结剂,大约是十几年前成功开发粘结性单体后才出现的。
粘结性树脂材料是在树脂单体中加入功能性粘结单体而构成的,是对牙齿、合金等有牢固粘结作用的口腔用树脂材料的总称。
2. 粘结(adhesion, bonding):粘结是指两种不同质的物体接近并紧密结合在一起。
此时,二者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称为粘结力(adhesive force)。
一般情况下,用于粘结目的的物质称为粘结剂(adhesive),被粘结的物质称为被着体或被粘体(adherend)。
将粘结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分开则需要一定的力量,这个力称为粘结强度(adhesive, or bond strength),粘结力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当然,粘结体系的破坏是由整个体系最脆弱部位的破坏引起的,因此,粘结强度并不一定总是代表粘结界面的结合力的大小。
3. 口腔粘结技术(dental bonding technique)利用界面处理方法和口腔粘结材料进行口腔牙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一种技术。
当牙体(牙釉质、牙本质或牙根质)表面经酸蚀处理后,可提高对粘结剂(粘合剂或复合树脂)固化后的粘结强度,并可通过粘结剂与其他口腔修复材料的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粘结完成修复治疗,同时还可结合通过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各种固位钉、金属附件、支架、咬合垫、橡皮圈弹性牵引等,以达到对口腔牙颌疾病的预防或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