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具体方法是:将修复体置于高温炉中加热至400℃,并保持10分 钟,使其表面析出铜,形成氧化铜皱褶,从而大大提高其粘结力。 另外,还可以将修复体粘结面经50~60μm氧化铝喷砂处理后,再 用硝酸银酸蚀5~10分钟,形成氧化膜,最后冲洗干净并干燥后再 通过强行加压粘结来提高其粘结强度,此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常用它 来粘结固定桥的固位体。
口腔粘接修复技术_图文.ppt
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口腔粘结修复的新概念。 2. 熟悉粘结原理及粘结形成的机制。 3. 熟悉粘结材料的组成,材料的种类以及粘结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 4. 掌握对牙釉质,牙本质被粘结面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概述
口腔粘结技术(dental bonding technique)是利用口腔粘结材料和 界面处理技术进行牙颌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临床技术。是20 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因为粘结技术的应用,它最大的 优点是:切割牙体组织少,操作方法简单、省时,颜色接近自 然牙,有较强的粘结力有较大的耐磨力,患者非常乐意接受。
(二)粘结形成的机制 1. 机械作用 2. 吸附作用 3. 扩散作用 4. 化学作用 5. 静电吸引作用
被粘体 粘接剂 被粘体
辅助试剂
二、粘结修复材料 口腔粘接剂
表面处理剂 酸蚀剂
表面保护剂类
按被粘物分类
31
牙釉质粘接剂型
2
牙本质粘接剂
3骨粘接剂4 Nhomakorabea软组织粘接剂
理想的粘结材料必须具备的条件:
抗溶解能力 适当的通过机械锁结及吸附所形成的粘接力 较强的抗张强度、抗剪切强度及抗压强度 良好的操作性能,适宜的工作与凝固时间 良好的生物学性能 在修复体与牙体间具有较好的韧性
丙酮溶液和5%1、2、3、5-苯四酸酐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的反应物 (PMDN)丙酮溶液(目前这种材料市场有售,但临床上用的不多。因为它 的粘结强度仅为11.8~13.7MPa,而牙釉质的粘结强度最高可获得90~ 140MPa,这说明牙本质粘结剂其粘结力目前还没有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