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玉麟主任医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56.84 KB
- 文档页数:1
五官针灸秒杀系列(过敏性鼻炎)【症状】鼻部主症:阵发性鼻痒,喷嚏,流大量清涕。
肺气虚可伴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或自汗出;脾气虚弱伴见腹胀纳呆,肢困乏力,腹胀便溏;肾阳虚弱可伴见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形寒畏冷,夜尿多。
【过敏性鼻炎组合穴】迎香、上迎香神阙罐灸迎香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为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在面部,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向内上平刺0.5~1.0寸,透鼻通穴。
鼻通穴,经外奇穴,别名上迎香穴。
在鼻孔两侧,鼻唇沟上。
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
得气后留针30~40分钟。
手法娴熟者可以双手持针,四穴同刺,患者会立刻通气打喷嚏!用大号火罐点火后迅速扣在神阙穴上,10分钟后拔罐温灸30分钟,健脾和胃、通窍醒神。
每日1次。
[组合之妙]迎香穴属手阳明大肠经,能宣通肺气、散风清热、畅通鼻窍,为治疗鼻病之要穴。
上迎香穴为加强穴。
神阙穴罐灸能提高人体抵抗力,爱医讲坛公众号提示有抗过敏的疗效。
近年来,神阙穴罐灸用于过敏性疾病,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研究资料表明,神阙穴罐灸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人活动状态,以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尤其是能加速血液循环,爱医讲坛公众号提示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现出抗过敏的良好作用。
迎香位在鼻部,尤善畅通鼻部经气,有局部取穴之义。
神阙穴居人体黄金分割位,能培补先天、后天,调整脏腑功能而抗过敏,属远道取穴或全身取穴,有治本、治根之效。
两穴组合,取效快捷而疗效巩固。
隔姜灸效果更好【爱医讲坛公众号提示】该疗法效果显著,如配合中药(玉屏风散、苍耳子散、补中益气丸等)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尽量找到致敏原,避免与之接触,避免过食生冷、油腻、腥荤食物,外出可戴上口罩或面纱,防止灰尘、花粉、动物羽毛等漂浮于空气中的物质随呼吸进入鼻腔致病。
平时要防止受凉。
平时最好养成生理盐水洗鼻子的习惯,不仅可以增强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洗鼻对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并能有效防止复发。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王静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悬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服用氯雷他定片,2周后统计结果。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悬灸结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总页数】1页(P157-157)
【作者】王静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镇江 21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852.1
【相关文献】
1.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3例临床观察 [J], 甘照华
2.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J], 林艳霞;范丽英
3.内服中药加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J], 温霞
4.桂枝屏风汤配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J], 刘文娣;
5.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穴规律 [J], 余阳;陈星宇;罗月红;高山;李晓;赵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针灸学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方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流涕、鼻塞、鼻痒等,严重时还会导致嗅觉减退和头痛等不适。
传统中医针灸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在缓解过敏性鼻炎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医针灸学在缓解过敏性鼻炎方面的方法。
一、中医理论认识中医针灸学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外邪入侵导致的。
中医针灸学的治疗思路是通过调整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以及辨证施治等手段,从而达到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二、常用的针灸疗法1. 穴位选择针灸定痛点,穴位选择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但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穴、风府穴、印堂穴等。
这些穴位分布在面部、鼻部周围,选择适当的穴位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2. 针刺技巧常见的针刺技巧包括直刺、斜刺、旋刺等。
其中直刺是最常用的技巧,直指穴位,顺应气血运行方向进行刺激。
斜刺则是根据具体病情,调整刺激的角度和深浅程度。
旋刺则是将针头转动,增加刺激效果。
3. 疗程安排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针灸疗程可以安排为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
一般治疗需持续4-6周,其中每次针灸疗程大约30分钟左右。
三、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针灸疗法在缓解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针灸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过敏能力。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改善鼻腔通畅,减少鼻塞、鼻痒等症状的发生。
而且,针灸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改善身体对过敏原的反应。
四、注意事项1. 选择专业医师针灸疗法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因此在选择针灸治疗时,应该选择具有相关证书和经验的医师进行治疗。
2.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接受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要遵从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坚持治疗针灸疗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效果,因此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该保持坚持,并按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方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采用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且对预防复发也有一定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中医药认为过敏性鼻炎多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因此,调理脾胃、益肺清热、温肾固表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点。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抗过敏、抗炎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鼻炎症状。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法。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改善免疫功能,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常用的穴位包括迎香、印堂、风池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舒散风热、清热解毒的效果。
此外,中药膏方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式。
中药膏方是将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敷于鼻部或穴位,具有直接渗透、缓解症状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连翘、蒲公英、板蓝根等,这些药物能够缓解鼻塞、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炎症反应。
最后,中医还强调调整患者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熬夜和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饮食上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内服、针灸、中药膏方等,同时还需要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优点,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盲目跟风。
希望患者能够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学用经方合方治自己过敏性鼻炎学用经方合方治自己过敏性鼻炎本人从2007年开始患过敏性鼻炎,长年性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眼睛痒(早晚严重);尤其每年7月下旬,清鼻涕如水滴样下滴,一会儿可以用完一卷纸巾,若不治疗3个月都不会缓减。
苦不堪言。
便溏,日行三、五次不定;后背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冷麻(尤其有外感时明显);小便近半年次数变多(小便清长),夜尿2--3次;自汗,动则出汗、饭后头面及上半身出汗;时常感觉怕冷,背部有凉感,腰部特别怕冷,肚脐以下腹部皮肤冰冷;四肢温和;手心爱出汗;前几年很渴,爱喝水但喝多了就直接呕出来,近一年不渴;不能吃冷的,否则胃疼;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经常厚腻;经常发咽喉炎;肛门潮湿,有时瘙痒,偶尔还会有点小肿;说话声音低,爱打瞌睡。
曾经中西药多年治疗,却极易复发。
曾经找中医院陈姓中医师不间断治疗半年无效。
后在中医院某国家级名医处治疗约45天,基本治愈。
但3个月后又复发了,再找该名医治,他说体质难以改变容易复发,只能复发了再来开药吃。
无奈从2015年3月开始自学中医,购买了上百本中医书籍,有一定基础后再套用一些名医验方,发现效果不佳,还曾经用李可的验方大剂量治疗一周无缓减;后来通过大量的医案学习以及所看经方书籍越来越多,逐渐发现用经方效果较好。
因为不太满意那些专业中医师甚至是国医大师(他也是经方名家,但用量基本按一两3g用药)的疗效,同时对李可老中医,刘志杰民间中医以及网上大量医师用经方一两按15克用药效果神奇的佩服,于是根据方证对应以及别人的用药经验,拟方思路如下(方子较大,用药量大味多,也有担心过。
不过仍坚持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病用是药来安慰自己。
):【苓桂术甘汤】: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二两甘草炙二两。
【肾着汤】: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麻附细汤】:麻黄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
【人参汤】: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2015年12月11日用上四方合方再合【玉屏风散】加味:1、茯苓四两 30g,另加茯神木30g(睡眠不好)。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
刘文博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08(021)003
【摘要】过敏性鼻炎亦称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指变应原作用于鼻腔黏膜所引起
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在临床上以突然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特征,是常见而又多发的鼻病,约占鼻病的40%。
其过敏原主要是吸入物、冷、热、日光等。
本病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或称“鼽嚏”。
【总页数】1页(P31-31)
【作者】刘文博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中心医院针灸室,辽宁,葫芦岛,1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5.21
【相关文献】
1.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2.通窍鼻炎方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
3.通窍鼻炎方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及对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研究
4.玉屏风散加味结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桂屏通窍汤联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缓解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功效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健康问题。
许多人在面对花粉、灰尘、宠物毛发等过敏源时,会出现鼻塞、打喷嚏、鼻痒等症状。
然而,中医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医学,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缓解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治疗原理和常用疗法,揭示中医缓解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功效。
一、中医治疗原理中医治疗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原理是调整身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过敏源的抵抗力。
中医认为,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的气血不调,致使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调整好体内的气血和阴阳平衡。
二、中医常用疗法1. 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疗法之一。
中医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具有调整气血、清热解毒、抗过敏等功效的草药,煎制成汤剂进行内服。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
中药汤剂可以改善机体内环境,减轻鼻症状,增强免疫力。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刺激身体的穴位,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
针灸疗法可以缓解鼻塞、鼻痒等症状,改善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对缓解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按摩鼻子、头部和面部的穴位,刺激局部的神经和穴位,改善局部的气血循环,缓解鼻塞和鼻痒的不适感。
4.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外治疗法,对缓解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使用刮痧板在头部和颈部刮拭,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鼻症状。
5.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中医治疗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一种特殊疗法。
通过将具有抗过敏和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敷贴在头部的穴位上,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和鼻痒等症状。
三、中医缓解鼻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鼻塞和打喷嚏:中医的治疗方法可以调节鼻腔内的气血流动,缓解鼻塞和打喷嚏的症状,让患者呼吸更加舒畅。
过敏性鼻炎如何用揿(qin)针治疗过敏性鼻炎,它是以鼻痒、鼻塞、流涕、阵发性喷嚏为主要症状的。
临床治疗以“防治结合,四位一体”为原则。
今天我们将从我国两千余年的瑰宝——“中医角度”来讲讲过敏性鼻炎。
其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发生多为内外因素综合而致。
以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为主,但也与脾、肾密切相关。
在中医治疗中,强调针、灸、药并重,而非机械的合用,须权衡诸法之长,取长补短,方能达到整合运用的最佳境界。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其疗效也得到了肯定。
但是对于怕针、甚至晕针的患者,针刺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据此,我们科室根据鼻部疾病治疗时,“取穴较为固定”且“针刺深度较浅”的特点,为患者提供“揿针治疗”。
也许大家对于“揿针”还不太认识,那么,请看下图。
根据实物先初步了解一下(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毫米,一般多用于皮内针)。
具体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然后将带微针的揿针贴在特定穴位,并持续一段时间。
揿针展示揿针点穴位揿针的治疗原理基本等同于针刺,并且在进入人体时针刺感极轻,揿针相较于常规针刺留针时间最长可达72小时,随着贴敷时间的延长以及患者的按压刺激,也能够产生如常规针刺的酸、麻、胀、痛的针感,并且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活动。
虽然揿针贴敷对生活没有影响,但是贴敷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2小时。
过长的贴敷时间会导致皮肤过敏、出血等不良反应。
并且在按压揿针时最好不要揉搓,以免针刺到穴位附近的血管及神经而产生出血或疼痛的不适反应。
在使用揿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研究中,揿针与口服抗过敏药物在缓解症状上疗效相当,并且在远期疗效有明显的优势。
临床上常以“鼻三针”为治疗鼻部疾病的方案,即迎香穴、上迎香穴、印堂穴。
在局部取穴,效力精专,能够祛除局部之邪。
临床治疗中可以配合辩证辨明脏腑虚实来加强疗效。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及教训
一直想找出个固定的方子治疗过敏性鼻炎,省得每次都伤脑筋。
也确实有过这样一段时间,用柴胡桂枝汤原方有不俗的有效率。
2020年接送我到隔离点会诊的司机说有过敏性鼻炎,随手就写了柴胡桂枝汤原方给他,一周后他打电话说他自己的完全好了,他的伢能不能用这个方。
再一周后,又电话说伢也好了。
但是接诊的病人多,情况就不同了。
一个瘦瘦的年轻姑娘,开始用柴胡桂枝汤,一周就症状减轻大半,但再服,就效果越来越差,细辨舌脉,予十全大补汤,半月之后说已完全没有过敏性鼻炎的各种症状了。
也有去年用柴胡桂枝汤管了一年,即使在温度蛮低的空调环境中也没再发,立秋降温又开始发作的,再用桂枝加附子汤见效。
还有一位总是在我这里看中医的美女同事,前年用柴胡桂枝汤管了两年,前阵子又发了,换了几个方向都没效果。
经验是,还是以桂枝汤为主,或夹以少阳,或加少阴的药物,视情况而定。
教训很沉。
一是千万不要杂以西医的观念,指望以一方而治所有的过敏性鼻炎;二是不能偷懒,对任何一个患者都要认真辨证。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辨证施治的原则,随时不能忘。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穴位
引言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已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中显示出一定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针灸穴位,帮助治疗过敏性鼻炎。
穴位及操作方法
1. 迎香穴(位于鼻翼旁)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压并揉动迎香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2. 华盖穴(位于头顶)
操作方法:用食指按压并揉动华盖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3. 鼻车穴(位于鼻子底部)
操作方法:用中指按压并揉动鼻车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4. 鱼腰穴(位于手背)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压并揉动鱼腰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5. 风门穴(位于耳后)
操作方法:用食指按压并揉动风门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6. 维道穴(位于手腕)
操作方法:用中指按压并揉动维道穴,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注意事项
- 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确保针灸适合个人情况。
- 针灸治疗应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以确保操作正确和安全。
- 针灸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避免感染。
- 针灸治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明显效果,患者需要耐心等待。
结论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穴位包括迎香穴、华盖穴、鼻车穴、鱼腰穴、风门穴和维道穴。
通过按压和揉动这些穴位,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然而,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找到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治疗。
中医┃过敏性鼻炎的揿针治疗“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的一类疾病。
花粉、尘螨和动物毛发等是已知的致病因素。
本病属中医“鼻鼽”范畴,为肺气虚、宣降失常所致。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多在鼻周局部取穴,并配合全身阳明经远端循经取穴。
临床常用穴位:风池、迎香、上星、太阳、曲池、足三里。
从经络理论来看,风池穴为胆经要穴,可驱头面之风;上星穴可通利鼻窍,祛除在表之风寒;迎香穴为局部取穴,擅治鼻病,泻迎香可宣通鼻窍;针刺太阳穴可疏通局部经气;足三里,可健脾益气、扶助正气,为足阳明之合穴,亦为强壮要穴。
但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对常规针刺治疗仍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不能接受刺激性较强的常规体针针刺。
于是对临床各种治疗方法不断摸索后发现,采用鼻周穴位的揿针贴压,也可有效地缓解过敏性鼻炎患者鼻塞、打喷嚏以及流涕等症状。
揿针治疗的方法揿针,又称为揿钉型皮内针,是针尾呈环形并垂直于针身的皮内针,是临床皮内针的常见类型。
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是给皮部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操作方法在临床上采用“清铃”牌1.5 mm揿针,用手撕去带有揿针的胶布,揿针针尖对准穴位,垂直慢慢按下,揿入穴位皮肤内,要求中心平整地贴在皮肤上,并用指腹按压,要求局部有轻微刺痛即可,留针<24 h,局部治疗期间尽量不沾水,取针时用手撕掉胶布即可。
揿针疗法的优点作用持久揿针疗法古已有之,《素同·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的刺法。
揿针是久留针的一种发展。
针理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不断地调节经气的正常运行,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针灸固定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安全有效传统针灸有可能出现断针、弯针、滞针现象,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
但揿针十分安全,只及皮下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管,是最安全的针法之一。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五花饮加味治愈鼻炎病案:黄某,女,45岁。
初诊:1979年3月15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患过敏性鼻炎已15年,时辍时发。
近10年来病情增剧,甚则鼻塞不通,彻夜不寐,屡经治疗,未见效验。
既往有肺结核,肾盂肾炎,偏头痛等病史。
诊查:舌淡苔薄,脉细弱。
辨证:病乃肺虚,气机不调,清窍壅塞。
治法:治宜补肺调气,升清降浊,投以自拟五花饮加味。
处方:辛夷花10g 银花10g 菊花10g 玫瑰花10g 绿梅花6g 细辛6g 沙参15g 茯苓15g 川芎9g 怀山药30g每日进1剂;另用鲜芫荽洗净去根,上等旱烟丝各等量,拌匀捣烂,消毒纱布裹塞鼻窍,每日换3次。
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加西洋参6g,继用外治法。
2年后来函云:鼻炎已愈,且连偏头痛宿疾亦不再复发。
按语鼻炎,中医学称之为鼻渊、鼻鼽、鼻藁等。
本病多因胆热上蒸清窍,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所致,盛老根据诸花性升,轻扬向上,自拟五- 1 -花饮治疗鼻炎,每收卓效,方中以古今医家治疗鼻炎的辛夷花为主药,伍以银花、菊花、玫瑰花、绿梅花,共奏升清降浊、疏风解热之功。
若风热甚者加桑叶、薄荷:风寒重者加荆芥、防风;鼻流稠涕色黄者加黄芩、生地;头痛鼻塞甚者加苍耳子、细辛、白芷、川芎;清阳不升者加升麻、柴胡;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怀山药、茯苓等;阴虚者加沙参、麦冬。
临床随证加减,常能得心应手而取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37,盛国荣医案。
盛国荣,1913年生。
中医教授。
福建省南安县人。
出身于八代中医之家,早年受上海名医陆渊雷、章次公等熏陶,10岁即开始行医。
历任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厦门中医学院负责人、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编委、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编审、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福建省教授评委会委员。
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方法与原理过敏性鼻炎的针灸疗法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针灸临床学家靳瑞教授,在海南用迎香、鼻通、印堂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非常好的疗效,这一处方,被外界称之为鼻三针,他也因此而享有靳三针这一雅号。
后来,鼻三针成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处方。
近年来,有关学者尝试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尤其是顽固性鼻炎,疗效也十分显著。
我们将这一方法引起针灸,采用鼻三针结合针刺蝶腭神经节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过敏性鼻炎的针灸疗效。
其近期痊愈率达80%以上。
有关循证医学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与总结,也证实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
世界卫生组织公认过敏性鼻炎是针灸的主要优势病种之一。
最近,美国耳鼻喉学会也推荐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参见: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llergicRhinities: 2015/datafile/_file/_doctor/3c3aba181b40853c39506270604fe52 a.pdf)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与针灸治疗原理当过敏原反复侵入人体后,会与IgE特异性地结合,然后促使局部组织产生各种介质。
当介质刺激感觉神经末鞘时,便会引起鼻痒,喷嚏等;当介质兴奋胆碱能神经,会促使其释放乙酰胆碱,促进腺体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鼻流清涕等;介质还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进而引起鼻粘膜水肿,导致中鼻甲息肉样变,而下鼻甲肥大,产生鼻塞症状。
其次,鼻粘膜中存在大量的P 物质,及其相关神经纤维。
当相关神经兴奋性增强时,神经介质P 物质便大量释放,如同介质细胞及其颗粒中释放出的活性介质一样,能引起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等,并能促进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组胺释放,引起变态反应发生。
可以神经在这类过敏性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学者认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
而针刺不仅可以干扰介质对感觉神经末鞘的刺激作用,抑制胆碱能神经的兴奋。
过敏性鼻炎治疗的中药经验方是比较好的经验方,希望患病的人不妨坚持尝试一下。
第一、过敏性鼻炎的概念症状详见/bbs/showthread.php?t=3146第二、过敏性鼻炎的经验方根据实际经验,从比较常用而且比较好的依次排下。
1、[加味桂枝汤]来源:来春茂.新中医1978(1)组成: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另用葶苈子15克,蝉蜕9克研末,分三次吞服,汤药送下,一日服完.功用:调和营卫,宣肺通窍.主治:过敏性鼻炎[过敏煎]来源:《名老中医之路》第二期组,祝湛予副研究员之验方.组成:银柴胡10克,防风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甘草5克,水煎服.功用:抗过敏.主治: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寻)麻疹等.(Ps:推荐将2张方子合在一起,变成汤剂服用,这样效果比较好。
此外合成方剂还需加入柴胡6,炙地龙10,这样效果更佳明显。
一般连续服用5贴为一疗程,每贴煮成2碗,分早晚各一次服用。
有效果后继续服用,坚持1个月左右。
每帖方子大概13元左右,5贴70元左右,一个月费用大概400元左右。
可能有人会觉得比较贵,但是为了能够彻底或者极大驱除疾病,还是值得的。
)2、过敏者,水煎服1日2剂,10~15剂,药物组成:乌梅15g,五味子10g,银柴胡10g,苍耳子10g,苍术10g,赤小豆20g,防风15g,当归10g,甘草10g,干地龙10g。
黄芪60g,党参10g,防风10g,白术10g,甘草6g,茯苓10g,苍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黄芩10g。
一次5剂。
(Ps:这张方子就是将方剂1的2个方子组合,不过每张方子的药物总归有所增减,这是正常的)3、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为方。
其中黄芪补气固表,桂枝温经通阳,芍药养血益营,姜枣调和营卫,五药相协,温、补、通、调并用,共成益气温经、和营通痹之效。
过敏性鼻炎一针止痒刺法的具体操作
上次在文章中介绍了过敏性鼻炎针刺治疗的方法,有不少同道和过敏性鼻炎的病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很多人留言咨询过敏性鼻炎针刺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
就此,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穴位来源】大骨空,经外奇穴,出自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穴位定位】在拇指背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点处。
【穴位主治】主要用于治疗目痛,翳膜内障,鼻衄,吐泻等。
笔者多用于过敏性鼻炎有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者。
【针刺方法】以男左女右为原则,于拇指背侧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取穴,向指根部平刺。
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控制平刺深度,一般控
制在0.2-0.5寸为宜。
留针20-30分钟。
【临床疗效】一般针入即刻起效,留针20-30分钟后,症状一般均可缓解大半。
针刺后效果维持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从数小时到两三天的都有。
一般同时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效果不错。
关注@张绍开医生,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医家针萃
廉玉麟主任医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
柴建龙1
,路 明
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关键词:针灸;过敏性鼻炎;廉玉麟
中图分类号:R246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1-0062-01作者简介:柴建龙(1981-),男,2008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廉玉麟教授、主任医师,任职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熟读经典、融汇中西,对针灸理论及临床有颇多见解。
笔者有幸于读研期间随师学习,现将廉玉麟主任治疗。
过敏性鼻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治疗经验
1.1 主穴 风池、印堂、迎香、合谷。
1.2 配穴 兼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检查见鼻粘膜淡白、鼻甲水肿者,加关元、百会、复溜;兼见四肢乏力、大便溏薄或检查见鼻粘膜色淡红者,加阴陵泉、太白、气海;兼见平素自汗、恶风、易感冒、咳嗽痰白者,加足三里;兼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等热象者或鼻涕较浓稠或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色鲜红者,加曲池、大椎;兼见情志抑郁或易怒、少腹胀痛、脉弦者,加太冲;久病明显体虚者,加足三里、膻中、中脘、血海、膈俞;变态反应严重者,加足三里、大椎、三阴交;过敏症状缓解后,可加用肺俞、脾俞、肾俞。
1.3 主穴特色操作方法
1.3.1 印堂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皮肤和操作者双手,提捏局部皮肤进针,用1.5寸的毫针延皮向下进针1寸左右,使针尖透至鼻中,行提插捻转泻法,至鼻孔酸胀为度,退针至皮下;然后用同样方法操作另一侧,退针至皮下;最后沿正中线向下平刺1寸,行提插捻转泻法,至鼻孔酸胀为度,留针20~30m i n 。
1.3.2 迎香穴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1.5寸毫针,延皮刺向鼻通穴,进针1寸左右,提插泻法,至鼻部酸胀为度,留针20~30m i n 。
1.3.3 风池穴 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1.5寸毫针从风池穴对准对侧鼻翼方向进针,进针1寸左右,然后双手同时对双侧风池穴
行提插泻法0.5m i n ,亦可单手分别操作,留针20~30m i n 。
注意留针时,不要碰到毫针,以免发生意外。
1.3.4 合谷穴 患者最好取仰卧位,尤其是体弱或第1次进行针灸治疗的患者,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对准劳宫穴方向进针1寸左右,施提插捻转泻法0.5m in ,留针20~30m in 。
1.4 疗程 一般10次为一疗程,病情轻者1个疗程即治愈,重者3~5个疗程见效。
病程长者,疗程亦长,否则疗效不能巩固。
2 典型病例
王某,男,29岁,2009年3月11日初诊,患过敏性鼻炎10年,每年秋冬春季或接触冷空气时即鼻痒、喷嚏、流稀涕,尤其是晨起外出活动时喷嚏伴流稀涕持续发作10m in 以上。
曾就诊于多家医院,服用多种抗过敏药物,但效果不佳。
经人介绍特来求治。
查其舌淡、苔白,脉沉。
取穴:风池、印堂、迎香、合谷、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膻中、中脘、血海、膈俞。
治疗3个疗程痊愈。
随访1年未复发。
3 体会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用西药脱敏剂治疗虽暂时有效,但副作用较大,且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显著,且远期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在治疗中,要注重患者的体位,同时又注重针刺的角度、针刺的深度以及针刺的手法。
治疗期间要使患者远离过敏原,并且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并配合营养支持等,使患者早日康复。
收稿日期:2010-05-24
62 J CAM.Jan ,2011,V o.l 27,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