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早期妊娠3例病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1.30 KB
- 文档页数:2
疤痕妊娠超声报告
背景
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在瘢痕组织中。
这种情况下,胚胎着床在子宫以外的地方,常见的位置包括疤痕、输卵管、卵巢和腹腔。
疤痕妊娠的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检查来确认。
本文将介绍一份疤痕妊娠的超声报告。
报告内容
一、患者信息
•名字:张三
•年龄:35岁
•性别:女性
•住院号:XXXX
二、超声检查指标
1.腹部超声检查
2.阴道超声检查
三、超声检查结果
1. 腹部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无异常发现。
•子宫内膜厚度:4mm,正常范围。
•子宫腔: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双侧附件:正常。
•输尿管:无扩张。
•膀胱:未见异常。
2. 阴道超声检查
•子宫:大小正常,形态规则,位置居中。
•子宫内膜:均匀,厚度4mm,无明显占位性病变。
•双侧附件:正常。
•输尿管:无扩张。
•膀胱:未见异常。
四、结论
根据以上超声检查结果,未见疤痕妊娠的明确证据。
子宫和附件结构正常,无
明显异常。
五、建议
•定期复查:建议张三进行定期复查,以监测子宫和附件的情况,排除疤痕妊娠的可能性。
•注意观察:如果张三出现异常症状,如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曾经存在疤痕妊娠的情况。
总结
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超声检查是诊断疤痕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次疤痕妊娠超声报告显示患者子宫和附件结构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并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瘢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研究作者:蔡丽红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第28期【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及60例正常的早孕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
结果:瘢痕子宫妊娠与正常早孕患者进行药流比较,两组完全流产率、排胎时间、出血量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进行药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瘢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近年来,由于子宫肌瘤手术率和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瘢痕子宫早期妊娠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很多属于意外妊娠,需终止妊娠[1]。
瘢痕子宫早期妊娠者均倾向于采用一种效果好、痛苦小且费用低的流产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治疗的6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及同期60例妊娠早孕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及60例正常的早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年龄26~37岁,平均(28.2±3.5)岁;怀孕时间均小于70 d;孕囊的直径1.6~4.6 cm,平均(2.5±0.8)cm。
将6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60例正常早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妊娠与上一次子宫肌瘤术或剖宫产术的时间间隔小于1年者10例,其余的50例均大于1年。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且尿hCG为阳性,经B超检查确定妊娠时间均小于70 d。
流产时选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片,同时结合清宫术以避免流产不彻底。
具体方法如下:前3 d患者患者每天空腹服用50 mg米非司酮,且2 h内不能进食,第4天患者空腹服用0.6 mg米索前列醇,且2 h内不能进食。
一旦患者在服药后半小时内出现呕吐,则需加服0.6 mg,服用后4 h若无反应者可以再服用0.4 mg。
疤痕妊娠的诊断标准
疤痕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剖宫产术后。
疤痕妊娠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疤痕妊娠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疤痕妊娠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异常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宫底压痛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孕早期就会出现,需要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二、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疤痕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超声图像上,可以观察到胎囊位于子宫瘢痕处,而非子宫腔内。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子宫外孕等。
三、血清β-hCG水平。
血清β-hCG水平的监测也是诊断疤痕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正常妊娠中,β-hCG水平通常会呈指数增长,而在疤痕妊娠中,这种增长趋势可能会异常。
因此,通过连续监测β-hCG水平,可以更好地判断疤痕妊娠的情况。
四、MRI检查。
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有助于确定疤痕妊娠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MRI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五、临床经验。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手段外,医生的临床经验也是诊断疤痕妊娠的重要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个体情况,医生可以更为准确地判断疤痕妊娠的情况。
总之,诊断疤痕妊娠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超声检查、血清β-hCG水平监测、MRI检查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
只有通过全面的诊断手段,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所述的诊断标准能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为疤痕妊娠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产房晨会记录
日期:2023年3月10日
一、病例讨论
1.病例一: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2岁,孕30周,血糖控制不佳,出现下肢水肿,血压正常。
2.病例二:高龄初产孕妇,40岁,孕38周,轻度贫血,胎儿发育正常,宫颈条件良好。
3.病例三:瘢痕子宫孕妇,28岁,孕24周,既往有1次剖宫产史,此次妊娠无明显并发症。
二、护理问题分析及措施
1.病例一:
护理问题:下肢水肿、血糖控制不佳。
措施:加强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剂量;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减轻水肿;加强胎儿监护,关注胎心率变化。
2.病例二:
护理问题:高龄初产、轻度贫血、胎儿监护。
措施:加强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纠正贫血,提高机体抵抗力;评估宫颈条件,做好分娩准备。
3.病例三:
护理问题:瘢痕子宫、孕24周。
措施:加强产前检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预防子宫破裂;加强孕妇心理护理,减轻焦虑。
三、护理计划
1.病例一:
短期目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下肢水肿减轻。
长期目标:胎儿生长发育正常,孕妇无并发症。
2.病例二:
短期目标:纠正贫血,胎儿宫内情况稳定。
长期目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
3.病例三:
短期目标:子宫收缩正常,孕妇情绪稳定。
长期目标:胎儿生长发育正常,孕妇无并发症。
四、晨会总结
1.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并发症。
2.针对不同病例,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确保母婴安全。
3.加强孕妇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瘢痕子宫早期妊娠3例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1T11:42:43.5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彭香芬
[导读]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第二人民医院分析早期瘢痕子宫妊娠自发性子宫破裂及胎盘完全植入所引发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彭香芬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省平顶山 4672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瘢痕子宫妊娠自发性子宫破裂及胎盘完全植入所引发的发病机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收治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3例病例报道进行分析。
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易发生胎盘植入、自发性子宫破裂、大出血等症状。
结论:产科医生应提高产科技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首次剖宫产术。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史;子宫次切术
1 资料与方法
近年来,全国各地剖宫产率都在急速上升。
[1]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机率也随之升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所出现的相关问题也相应增多,如:妊娠中晚期的胎盘低置、胎盘植入及凶险性前置胎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危害,有时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这些都引起的妇产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瘢痕子宫早中期妊娠在我院并不少见,但早期瘢痕子宫妊娠自发性子宫破裂及胎盘完全植入较少见,但我院近3年来收治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3例病例报道如下:
病例1:XXX,女,31岁,二次剖宫产术后,第二次剖宫产2013年12月,患者于2015.5.12以“葡萄胎”收住院。
患者近年来月经不规则:末次月经不详,自诉停经约3个月,2月前(具体时间不详)无诱因出现阴道出血一次,少于月经量,未治疗。
半月前在外院做彩超提示:早孕(未见彩超单)。
近1周来感腹胀,2015.5.10再次在外院彩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宫腔内7.5X6.4cm不规则回声,向子宫前壁肌层侵润,考虑葡萄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妇查:阴道内有少量暗红色血迹,血HCG值>15000IU/L。
血HCG值》15000IU/L,其它各项检查正常,向家属交待病情并签字后行清宫术,术中以探针探查子宫大小时,有大量暗红色积血自子宫口向外流出,轻轻探查宫腔约11cm,以5号吸头轻轻置入子宫腔约4cm,大量鲜红色血液流出(未用负压吸引),未见葡萄胎样组织,立即停止操作。
[2]立即用缩宫素、止血剂,同时行彩超检查示:宫腔内大量混合性暗区,盆腔内未见积液。
向家属交待病情,考虑胎盘植入子宫瘢痕处可能性大。
经家属同意后行剖腹探查术中,子宫前壁及下段处薄,质软,子宫瘢痕处菲薄,术中同时切开子宫后见宫腔大量积血,未见正常胎盘组织及胚胎,子宫前壁大量广泛出血。
经家属同意后行子宫次切术,术后经输血等治疗。
患者术后8天出院,术后病理诊断:胎盘植入。
病例2:XXX,43岁,孕3产2,二次剖宫产术后,停经12w,彩超示:胎盘位于子宫前壁,下缘达宫颈口,胎儿双顶径3.0cm。
要求终止妊娠,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给予“息隐、米索”终止妊娠。
服药第4天因“药物引产”失败经家属同意后行清宫术,术中以卵圆钳夹取出胎儿组织,再以卵圆钳夹取胎盘组织困难,子宫出血较多。
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下段菲薄、软,切一小口,见胎盘附着于前壁,试行剥离困难,剥出部分胎盘组织,部分胎盘植入子宫肌层,予以切除,保留子宫。
[3]术后经输血、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胎盘植入。
病例3:XXX,34岁,孕3产3,足月阴道分娩2次,剖宫产一次(2年前行剖宫产)。
因腹痛、恶心、呕吐、心悸于2014.6.18由内科转入我科。
平素月经不规则,患者末次月经2014.3.7,2014.5.1阴道开始出血,无腹痛,少于月经量,并时多时少,持续至今未干净,未作治疗。
昨天上午感上腹部持续性疼痛,给予“止痛剂”效果不佳。
今早7时腹痛加剧,感头晕、心悸、腹胀,入院检查:精神差,休克状,腹部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4]妇科检查:阴道内可见血迹,宫颈举痛(+),子宫据压。
彩超示:宫体稍大于正常,轮廓不清,范围约12.1X7.1cm,宫腔内可探及8.9X6.6cm无回声,内透声差,并可探及大量条索状稍高回声分隔,下腹部可探及不规则液性暗区。
尿酶免疫试验阳性。
考虑异味妊娠破裂,腹腔内积血,完善相关检查后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大量暗红色积血及凝血块,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脆,子宫前壁原子宫切口处全层裂开,长约4cm,腹腔内探查见孕囊大小约3X4X4cm,裂口处子宫组织菲薄、质脆,宫腔活动性出血。
经家属同意后在纠正休克的同时行子宫次切术,术后给予补血等治疗。
[5]患者术后7天痊愈出院,术后诊断:瘢痕子宫妊娠,自发性子宫破裂。
2 结果
我院3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病例中,孕妇剖宫产术后均有胎盘植入、自发性子宫破裂甚至大出血等症状。
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有时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是指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下段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
由于子宫下段肌层较薄弱,加之剖宫产切口瘢痕缺乏收缩能力。
在流产或剖宫产时断裂的血管不能自然关闭,可发生致命的大出血。
2000年提出了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分型:“内生型”和“外生型”。
[6]内生型即妊娠囊整体向宫腔生长,有继续妊娠的可能,孕晚期易发生胎盘植入、前置胎盘等并发症。
外生型指妊娠囊向膀胱及腹腔生长,孕早期即易发生子宫破裂等并发症。
以上3例瘢痕子宫妊娠中,前2例即为“内生型”,孕早期即发生了严重的大出血。
另1例则为“外生型”,若继续妊娠,有发展成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可能,可能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为保护广大孕产妇的健康,产科医生应提高产科技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首次剖宫产术。
参考文献:
[1]王美林.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0(26):124-125.
[2]肖玉会,董伟妍.瘢痕子宫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10):225-256.
[3]李婷.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38例分娩方式剖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7(12):202-203.
[4]沈丽.疤痕子宫早期妊娠的处理与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1(11):156-157.
[5]王美林.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26):235-236.
[6] 杨小芸,刘兴会.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08):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