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矿用应急救援装备管理信息系统_王吉龙
- 格式:pdf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设计智能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设计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针对当前社会中对应急管理的高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该系统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和处理应急事件信息,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和迅速的响应能力,有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
一、物联网技术在应急预案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应急预案管理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手段。
通过物联网技术,各种传感器、监测器件和终端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应急事件相关数据,包括环境参数、人员位置、设备状态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为应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预警系统设计1. 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在智能化预警系统设计中,首先应确保设备联网和数据的准确采集。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各种参数数据,并通过网络上传至云平台。
同时,通过与人员个体定位系统结合,可以获取人员的实时位置,为应急人员的安全疏散提供有效支持。
2.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云平台的数据,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相关规律和趋势,提供更加准确的应急决策支持。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从历史数据中学习和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智能化预案执行和监控系统设计1. 智能化预案执行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预案的智能化执行。
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自动触发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过终端设备向应急人员发送警报和指示。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人员个体定位系统,实时监控人员的位置,确保应急行动的有序进行。
2. 预案执行过程监控为了更好地监控和评估预案执行过程,智能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设计中应包括相应的监控功能。
即时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应急现场的状况,以及人员的行动和情况。
煤矿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摘要】煤矿开采条件复杂多变,伴随着瓦斯、煤尘、水灾、火灾、顶板、突出等多种危险源,安全事故频发。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降低上述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应加强煤矿安全事故的防控与管理,构建煤矿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测、记录煤矿开采信息及安全防护信息,预测煤矿灾害发生规律及发生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科学高效的灾害救援处理。
【关键词】煤矿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应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大多数矿产深埋于地底,开采条件复杂且艰苦,常伴随着断层、瓦斯等灾害,风险系数大,开采事故频发。
当前,煤矿开采事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保障开采人员的安全,打造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除了做好煤矿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外,还应该加紧完善煤矿应急救援机制,应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VR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科技,建设煤矿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于煤矿灾害的可视化、高效化救援[1]。
1.煤矿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1.1煤矿数据管理煤矿数据管理模块是整个煤矿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模块,其中记录了煤矿开采监测所得的即时信息,以及有关于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的信息,包括矿井现状数据库、灾害资料数据库、主要设备数据库、安全装备数据库、自救器分布数据库、井下消防设备分布数据库、井下通讯设备分布图、井下避灾线路及定位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等,灾害发生时,这些信息将为救援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
1.2灾害预测管理煤矿开采前,会进行全面细致的地质勘测,而且随着开采进程的推进,这些信息会不断更新、补充,工作人员会根据这些信息,在灾害预测管理模块中,应用科学合理地额灾害预测方法,进行动态模拟计算,分析瓦斯灾害、顶板事故、水灾、火灾等生产事故的发生规律,评估其发生率、危害范围等,预测显示出危险源,动态监测危险源变化,根据上述信息,管理部门可指定科学的应急救援预案[2]。
基于GIS的煤矿火灾预警救援系统设计作者:王志龙刘惠德郝天平王延波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16期摘要:建立基于GIS的煤矿火灾预警救援系统,使系统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实现空间可视化监控指引,并以地理信息系统(GIS) 软件平台SuperMap Objects 为开发工具,运用C#编程语言,结合数据库SQL Server2000进行研究开发,将GIS技术应用到煤矿火灾预警救援管理中。
关键词:GIS;煤矿;火灾预警救援中图分类号:TD164+.1文献标识码:A随着我国对煤炭生产安全的重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GIS技术引入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并且呈现功能全面化、复杂化和完善化的特点。
GIS应用与煤矿火灾预警救援,首先着眼于预防预警,降低事故发生率。
一旦发生火灾,帮助决策者做出快速有效的决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1需求分析系统基于GIS进行开发,GIS在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上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具有3个特征:(1)具有信息的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
(2)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 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 作用空间数据, 产生有用信息。
(3)由计算机系统的支持,能够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的动态分析[1]。
本系统的总体功能是对矿业时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实现潜在火灾爆发预警,煤矿火灾预警救援的可视化,以防灾害的发生。
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为决策者和救援人员提供可靠及时的井下信息,为救灾行动提供正确有效的决策支持, 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2系统设计思路本系统采用SuperMap进行数字化,利用SuperMap Objects控件、C#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
SuperMap Objects是功能强大的、以COM/ActiveX 技术规范为基础的全组件式GIS 开发工具,适合用户进行二次开发和与MIS、OA等其它系统的有机集成[2]。
基于物联网的武警抢险救灾装备管理调度系统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军装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装备体系结构发生一定改善,急需把握新时期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抢险救灾装备管理工作的特点,树立管理创新意识,实现部队装备管理调度的不断创新。
利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解决武警部队抢险救援装备的感知、射频识别、组网及互联互通等问题,制定武警抢险救援装备管理信息系统。
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武警部队抢险救灾装备管理中的应用,以实现应急救援装备的高效调度,提高武警部队抢险救援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抢救工作迅速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物联网;部队装备;管理;调度前言随着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有效促进了部队的科学管理,在武警部队通信装备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其通信装备的安全性、智能性及其可靠性。
部队装备管理创新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提升部队装备管理效益,实施有效装备保障,对部队装备管理活动各个环节进行革新的过程。
下文就物联网技术在武警抢险救灾装备管理调度系统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1 物联网技术概述分析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主要是感知世界、物物互联的综合信息系统。
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的是人与人,是网络中的“客流系统”;而物联网连接的是物与物,是网络中的“物流系统”。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社会生活面貌带来极大变化。
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加快捷地沟通,使得信息交流更加顺畅。
但现阶段是计算机和其他一些IT类设备具备这种通信和网络能力。
物联网技术主要是使所有机器设备都具备连网和通信能力,物联网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2 物联网技术在武警抢险救灾装备管理系统应用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带动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武警部队为了实现对通信装备的科学化管理,因此积极应用了物联网技术。
武警部队通信装备管理涉及的装备类型较多,其中装备的使用率较高,因此易导致其管理难度加大,从而不利于其装备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研究作者:申风平蔡克绳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23期摘要:物联网、物流业信息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提高我国的救灾反应速度和能力。
文中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救灾流程,给出了总体视图和四层架构图,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
关键词: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一、引言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后3小时,7倍于玉树地震的救援力量被动员向芦山进发。
经雅安地震检验,汶川地震后大幅重建的国家救灾体系,显示出及时地响应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国家的应急救灾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
由于受灾地点多在山区,常出现通讯电力中断、道路房屋损毁、受灾情况第一时间难以掌握等,开展应急救灾工作难度比较大。
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应急物流系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如灾害发生后,对食品、水、药物和帐篷等物资的紧急统筹调运,对应急车辆的优化调度,对前进道路路径的最优规划等等;这些应急物流工作在灾后快速高效地开展,为减轻灾情、救助灾民和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工作起到很好地保障作用。
为提高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率,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应急状态”和“平时状态”两种状态,避免系统本身资源的浪费。
二、物联网和应急物流概念及研究现状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Web of Things),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003年SARS 疫情之后,欧忠文等(2004)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应急物流”概念,认为应急物流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基于物联网的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作者:汤祥州等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第24期摘要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的需求,指出物联网技术是应急管理系统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感知层对化工园区进行重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了监控预警功能。
应急管理系统实现日常安全管理、监测预警和应急辅助决策三大功能,应用层软件功能丰富,满足了应急管理的需要,系统在某化工园区得到成功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各地化工园区的建设。
但是在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的背后,则是生产安全和应急救援问题的凸现。
化工园区生产安全应急管理是极其关注的一项社会性减灾防灾工作。
大力推动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应急管理系统技术研发,是避免或减轻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控制事态扩展蔓延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化工园区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障。
当前,各地的化工园区具有一些共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产业发展规划,无安全应急规划;(2)有单个企业安全评价,无化工园区区域安全评价;(3)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4)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不仅高度集中,而且数量巨大。
一旦发生事故,影响巨大;(5)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刚刚起步,技术、人才、资金都比较缺乏。
应该指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化工园区生产安全问题将进一步凸现。
近期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我们敲响警钟。
因此,大力加强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十分必要和急需。
1 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监控预警、应急值守、应急资源保障、危险隐患管理、态势分析、事故后果模拟、现场救援、紧急疏散、事故善后、应急评估等多个方面。
建立智能化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增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动态监管能力,消除各种隐患,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WebGIS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重大威胁。
煤矿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高效的应急救援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
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管并加强对应急救援的投入。
但是,煤矿应急救援任务复杂,面临着遥远、艰苦、危险、复杂等多重困难,救援工作不易及时、全面、准确地实现。
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建立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手段。
基于WebGIS技术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具有可视化、动态化和实时性的特点,可以加强应急救援指挥的精确性和准确性,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质量。
因此,本课题拟设计和实现基于WebGIS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以提高煤矿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拟设计和实现基于WebGIS技术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煤矿应急救援的需求和矿区特点,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要素;2.设计基于WebGIS技术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和技术框架,建立数据和业务处理的流程;3.开发实现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前端界面、后台管理界面和数据接口,实现地图显示、信息查询、路径规划、联动调度等功能;4.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估,验证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的提高;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1.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WebGIS技术的煤矿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整合并处理各类数据,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救援指挥;2.提高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准确性、救援效率和救援质量;3.为煤矿行业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思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改进和提高。
三、研究方法和实验计划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对煤矿应急救援和WebGIS技术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国内外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需求分析法:通过调研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实践情况,结合煤矿特有的安全风险和规章制度要求,明确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模块和数据要素;3.软件工程方法:采用面向对象思想和模块化设计原则,设计和搭建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和技术框架,利用和C#等开发语言开发前端、后端和数据接口;4.实验测试法:通过将开发的系统应用于煤矿实际应急救援工作中,评估其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
基于WebGIS的煤矿应急救援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但也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
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都会给煤炭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应急救援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WebGIS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应急救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WebGIS可以实时监测、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提供实时的地理信息支持和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煤矿应急救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煤矿应急救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设计一套基于WebGIS的煤矿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数据管理、救援调度等功能,能够提高煤矿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3. 实现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前端界面设计、系统数据管理和处理模块、应急救援实时监控模块、救援资源调度模块等。
4. 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其功能稳定和可靠,实现较高的系统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和系统设计与开发等方法,综合运用WebGIS、云计算、地理信息等相关技术,开发基于WebGIS的煤矿应急救援系统。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研究煤矿应急救援系统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论和技术,分析煤矿应急救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研究WebGIS的相关技术和应用,确定系统的技术基础和架构,包括地图服务、数据管理、可视化呈现和系统安全等方面。
3. 进一步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设计要点,包括前端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和处理、应急救援实时监控以及救援资源调度等方面。
4. 根据系统设计要点,进行系统功能实现和模块开发,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包括HTML、CSS、JavaScript、Python等相关技术。
5. 进行系统的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稳定可靠,实现用户体验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用户界面友好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装备管理系统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8T07:28:43.914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2期作者:索良斌[导读] 信息的传播和发展与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消防部门将更加重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在消防领域,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消防装备管理系统已经成熟,从而确保了消防救援效率和质量以及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装备管理系统分析。
索良斌临夏市消防救援大队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 731100摘要:信息的传播和发展与物联网技术密不可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消防部门将更加重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在消防领域,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消防装备管理系统已经成熟,从而确保了消防救援效率和质量以及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装备管理系统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消防装备管理;设计构造引言当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在社会行业中的广泛覆盖与深度融合,并在消防装备管理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优势。
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精准把握消防装备管理系统设计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模块构造与功能布局上实现交互。
1、物联网技术的概念物联网是一项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网络传感和自动化控制等智能技术,近年来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利用先进的传感装置,可以开展一些综合性的调查工作,有效完成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现阶段,常用的物联网设备有温度感应器、声波感应器、红外线视频扫描仪等,其都设置有信息传输通道并具备相应的交互功能,可以对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反馈。
基于上述优点,在消防监督管理相关工作中运用物联网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物力、人力的消耗,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另一方面还可以及时获取火灾信息,从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2、探讨消防装备智能管理系统中运用物联网技术的意义以往消防装备管理缺乏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无法及时获得关于消防装备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防救援任务的执行。
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王潇扬【摘要】煤矿安全管理在整个煤矿生产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机械、产品、人等为管理对象,目的是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其信息数据量大,传统模式已明显不能满足当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本文在将GIS技术引入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尝试建立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力求实现管理人员能够对煤矿井下信息及时掌握,为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提供信息支持,是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4(013)010【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开发【作者】王潇扬【作者单位】鹤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正文语种】中文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计算机技术与地理学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处理和储存空间信息的技术,其将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图形学融合于一体,并能将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根据需要传送给用户。
因此,探讨基于GIS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在软件理论建设中,需求分析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在软件生命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需求分析最主要的任务是对用户的需要进行了解,它通过对各个用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用户的要求进行统计和归纳,最后确定出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用户结构、程序结构和应用界面,以及整个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等。
经过深入调查,归纳整理了煤矿各部门对安全管理的意见,从而确定了该系统的需求分析,具体包括:一是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查询功能。
与煤矿安全相关的矿图的修改、分析、管理、保存等问题可以通过此系统来实现,并且,利用GIS可以使空间信息和井下信息相互结合,可快速分析出最短的避灾路线。
二是高效的煤矿安全管理。
通过GIS技术,可以将整个矿井系统中的数据以及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后提供给管理者一个直观的,可供管理者查询的界面。
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研究综述作者:申风平蔡克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2期摘要:文中按照物联网的研究现状、应急物流的研究现状、信息系统的研究的顺序对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给出了目前信息系统的研究综述,希望为我国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字:研究综述;物联网;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分类号】:TP317获兰州理工大学校基金资助1 引言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同时又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应该加强应急物流研究,尤其是加强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在应急物流活动中,通过使用物联网新技术,使应急物流管理部门能够准确地掌握应急物资从采购、仓储到突发事件地点运输过程中的准确位置,可以实现对应急物资和应急物流车辆进行可视化的跟踪和监管等,这使应急物流变得更方便、更高效,对保障社会安全、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物联网的研究现状物联网的英文名为: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在2005年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1]。
我国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指出,物联网是对互联网现有功能和服务进行深入和拓展的网络,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协议,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的物品、人与互联网相互连接起来,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数据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和监管的网络。
在物联网的理论研究上,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最近几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曲晓玲(201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一文中分析了目前应急物流中存在的不足,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的总体框架、数据库、系统功能等进行了研究。
黄迪(2011)在其硕士论文中用SWOT方法研究了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外部机遇、外部威胁、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并对我国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1引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在努力推进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这些工作包括加强安全隐患的识别和处理。
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生产应急响应体系也在逐步完善[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方面[2]。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和影响控制关乎煤炭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矿山物联网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安全信息的融合与海量数据产生,在物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3,4],信息化产品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如何利用信息化产品预防事故的发生,快速准确地定位事故位置,及时调配救援物资进行应急救援,以及控制舆情影响,都是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
2矿山物联网与大数据矿山物联网利用各种技术将矿山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从而实现对矿山运营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这可以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矿山物联网的应用将融合当前煤矿井下各类生产和安全监控系统,形成统一的信息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各类数据的共享,这也将促进煤矿大数据(Big Data )的产生。
“大数据”,具有4V 特征,即Volume (大量)、Velocity (高速)、Variety (多样)和Value (价值)[5]。
据统计,一般国有煤矿井上井下各生产子系统多达五六十个,这些系统的信息统一汇集后具备大数据特征,大数据将推进矿山安全监测预警、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从因果关系走向关联关系,实现技术与学科融合。
3基于矿山物联网的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建设3.1现阶段煤矿安全监控存在的问题尽管数字矿山建设已经促成煤矿建成了各类生产与监控系统,但是总体上尚存在以下问题:①现场感知手段单一。
缺乏微机电化集成传感器。
现有的瓦斯传感器多采用传统笨重的催化元件,缺乏MEMS 微机电化集成传感器,难以实现更细致和精准的感知。
②缺乏泛在感知网络。
探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装备保障体系
于志龙
【期刊名称】《中国军转民》
【年(卷),期】2022()22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应急装备保障体系的具体概念,分析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探究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保障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提高应急装备保障效率和保障能力。
以供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于志龙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浅议我国应急救援装备的保障体系建设
2.物联网技术下应急能源保障体系优化
3.物联网技术下应急能源保障体系优化
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救援装备使用管理系统研究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装备全寿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