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

下图是深圳某时段的气象资料,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资料描述的是气候

B.该资料说明天气的特点是长期不变

C.该资料说明气候的特点是稳定

D.该资料说明天气的特点是多变

答案:D

AQI (Air Quality Index,即空气质量指数)描述了空气污染的程度。下表为某日我国四座城市的空气质量资料,据此完成4-5题。

4.四座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石家庄

答案:C

D.昨夜西风凋碧树

答案:C

来源:新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①云层越薄②云层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气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看懂卫星云图,了解天气状况。

来源:新编

8.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

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A.——高空作业 B.——减少出行

C.——播种小麦 D.——晾晒衣服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看懂天气符号,了解天气状况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来源:新编

拓展性作业(选做)1. 以天气符号的形式,在下表中记录你学校这一周的天气状况。

日期

天气

符号

答案:略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实

际行动去观察一周的天

气情况,再将它们用天

气符号记录下来,学以

致用。

来源:知能

2. 右图为某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

(1)该日天气状况为:由_______天气转为

_______天气。

(2)风向为_______风,风力达_______级

左右。

(3)该日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

答案:(1)多云、雨夹雪

(2)东北、6

(3)2℃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天

气预报中出现的符号,

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

来源:新编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

下图是深圳某时段的气象资料,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资料描述的是气候 B.该资料说明天气的特点是长期不变 C.该资料说明气候的特点是稳定 D.该资料说明天气的特点是多变 答案:D AQI (Air Quality Index,即空气质量指数)描述了空气污染的程度。下表为某日我国四座城市的空气质量资料,据此完成4-5题。 4.四座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深圳 D.石家庄 答案:C

D.昨夜西风凋碧树 答案:C 来源:新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①云层越薄②云层越厚③可能是晴朗天气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意图:引导学生看懂卫星云图,了解天气状况。 来源:新编 8.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 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A.——高空作业 B.——减少出行 C.——播种小麦 D.——晾晒衣服 答案:B 意图:引导学生看懂天气符号,了解天气状况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来源:新编 拓展性作业(选做)1. 以天气符号的形式,在下表中记录你学校这一周的天气状况。 日期 天气 符号 答案:略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实 际行动去观察一周的天 气情况,再将它们用天 气符号记录下来,学以 致用。 来源:知能 2. 右图为某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 (1)该日天气状况为:由_______天气转为 _______天气。 (2)风向为_______风,风力达_______级 左右。 (3)该日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 答案:(1)多云、雨夹雪 (2)东北、6 (3)2℃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天 气预报中出现的符号, 了解天气的变化情况。 来源:新编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中国的水资源

图3-3-1为中国径流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图3-3-1 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 A.南少北多,东少西多B.内陆多,沿海少C.南多北少,东多西少D.高原多,平原少答案:C 2.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3-3-2为不同时间拍摄的黄果树瀑布,据此完成7~11题。 图3-3-2 4.关于三张相片说法正确的是()

图3-3-3为我国南北方耕地、水资源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图3-3-3 7.对比南、北方的耕地、水资源的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答案:D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抽调中国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有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东线方案是从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 图3-3-4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图3-3-4 (1)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东线工程从位于长江的游河段的扬州抽水,向北给平原东部供水。 (3)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抽水,该水库位于省与省之间。最终抵达我国北方的两个直辖市,即 和。该线可自流引水,说明该线段地势是高低。 (4)西线工程从长江的游河段的抽水,该河段位于高原。该线工程难度最高,原因。答案: (1)空间 (2)下华北 (3)湖北河南北京天津南北 (4)上通天河青藏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高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中国的产业 农业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单元名称第四章中国的产 业 课题第一节农业节次第1课时 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必做)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A.工业B.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D.服务业 答案:B 意图: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来源:知能 2.图4-1-1为某地农业景观,该地的农业 类型属于() A.林业 B.渔业 C.种植业 D.畜牧业 答案:C 意图:运用资料,了解农业的 分类 来源:知能 清明假期过后,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 与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第3~4题。 3.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发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 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 ②距城区较近,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 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 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的需求量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C 意图: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 农业的必要性 来源:新编 4.开展“学农”活动有利于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A.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D.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答案:A 意图: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来源:新编 河西务镇是天津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 地,全镇有蔬菜基地4万亩,其中各类温 室大棚 2.1万亩。新鲜蔬菜通过“绿色通 道”,在采摘1小时之后就可直接进入北 京和天津的各大超市和市场,逐步实现 “农超对接”。图4-1-2为河西务镇位置示 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河西务镇建设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北京和天津 ②雨热同期 ③夏季太阳直射,光照充足 意图: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 农业的必要性 来源:知能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气温和降水

答案:A 图4-2-2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并完成4~5题. 图4-2-2 4.全球的等温线大致与()走向一致。 A.经线 B.海岸线 C.纬线 D.等高线 答案: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实践探究 探究内容: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 探究资料: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甲 图4-2-3 观察发现: (1)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等温线的数值越来越________(填“大”或“小”),由此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________(填“递增”或“递减”)。 (2)等温线闭合处通常为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判断图中甲处为_________中心,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__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4)由图可知,南半球20℃等温线与________(填纬线)接近,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其原因是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面积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5)图中A、B两处纬度相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答案:(1)小、递减 (2)低温中心;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3)热带 (4)南回归线,C (5)A 2.探究活动

【探究思考】: (1)读图4-2-4分析:当天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及相应温度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4-2-4计算:测量当日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4-2-5分析:一年当中,深圳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月,年温差大概_______℃。 答案:(1)14点,16℃ (2)10℃ (3)7 1 13.5℃ 8点 14点 20点 2点 图4-2-4某日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 图4-2-5 深圳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 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合理使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周: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课时 第二周:亚洲的自然环境2课时 第三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四周:日本2课时 第五周:一次月考2课时 第六周:东南亚2课时 第七周:印度2课时 第八周:俄罗斯2课时 第九周:单元检测2课时 第十周:期中考试2课时 第十一周:中东2课时 第十二周:欧洲西部2课时 第十三周:撒哈拉以南非洲2课时 第十四周:澳大利亚2课时 第十五周:美国2课时 第十六周:巴西2课时 第十七周:极地地区2课时 第十八周:复习(一)2课时 第十九周:复习(二)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四节 欧洲西部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初中地理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 单元名 称 第七章 了解地区 课题第四节欧洲西部 节 次 第1课时 作业类 型 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作业(必做)1.下列关于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部分位于北温带②位于亚欧大陆东部③西临太平洋,北临北 冰洋④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1、D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 读图,学会描述欧洲 西部的地理位置。 来源:新编 欧洲西部有很多文旅小镇,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旅游。如法国 地中海沿岸的电影小镇—戛纳;瑞士的会议小镇—达沃斯;意大利的 “天空之城”—白露里治奥。图7-4-2为“欧洲特色文旅小镇分布图” 和“戛纳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2-5题。 2.下列关于法国电影小镇戛纳的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终年炎热干燥 B.冬季温和多雨 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材料,了解欧洲西部 的气候特征,特色经 济和农牧业的发展。 来源:新编戛纳 达沃斯 白露里治奥 欧洲特色文旅小镇分布图 戛纳气候资料图 图7-4-1 图7-4-2

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 B 海峡,C D 国, E 洋。 既是岛国又有0°经线穿过的国家是国(填字母),既濒临地中海又有“艺术之都”的国家是(填字母)。 )英、土耳其、地中、法、大西 D

(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南北多______,中部______广大。 (2)主要地形区: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______,以东为波德平原;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______山脉。 (3)欧洲西部的人称____为“绿色的金子”。因此欧洲西部的____发达。 (4)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答案:(1)山地平原 (2)西欧平原阿尔卑斯 (3)牧草畜牧业 (4)中纬度;温带海洋性;平原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世界的气候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读右图,据此回答1-4题。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答案:D

7.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A 1. 棉花是一种喜光作物,在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出来的棉花,纤维长,颜色白。新疆是我国棉花年产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图1为新疆乌鲁木齐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埃及城市阿斯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1)乌鲁木齐的气候特点是,其气候类型是。斯旺的气候特点是 ,其气候类型是。(2)两地气候特征的共同点是,

下图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 1.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中南半岛和亚马孙平原 B.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C.马来群岛和巴西高原 D.刚果盆地和青藏高原 答案:B

洛杉矶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下图是洛杉矶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3-5题。 3.由气温变化特点推测,洛杉矶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答案:C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地中海气候 B.②热带沙漠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 D.④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B 8.在②地可能见到的传统民居是() A.B. C.D. 答案:C

1. 小唐从小就有环游世界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小唐开始付诸实践,去了好几个国家(见下图 ),见到许多不曾见过的事情。你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列问题。 (1)去到A地,小唐发现当地人穿的衣服很特别,你知道他们的穿着是怎样的吗?为什么要这样穿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B地,小唐眼界大开,看到非常多的动物。B地是什么气候类型?能看到什么著名的动物?(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C地,小唐品尝着葡萄酒,躺在沙滩上享受阳光;而到了D 地,却是湿漉漉的,冬天不冷,夏天也不热。你知道C地和D地的气候特征如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到E地和F地,小唐准备了不同的衣着。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准备哪些衣服和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穿着白色的长袍,围着长长的白色头巾用它来抵御沙漠气候的炎热及风沙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双减分层书面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图1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据此完成1~8题。 图1 1.图1中,丙和丁的分界线大致与一致()A.秦岭—黄河一线B.黑河—腾冲一线 C.秦岭—淮河一线D.南岭—淮河一线 答案:C 2.关于丙和丁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2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及其划分依据”。 图2 材料二:如图中国各地区的数字分别表示各地区气候资源的质量等级,其百、十、个位数依次表示水分、热量、光照,数字越大质量越优,如西北地区的数字“123”表示该地区水分条件最差、热量条件较差,光照条件较好。 (1)据材料一推测,途中①应填入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划

图3 A.甲地区是“黄土地”,乙地区是“黑土地” B.甲地区种“冬小麦”,乙地区种“春小麦” C.甲地区多“暖温带”,乙地区多“寒温带” D.甲地区有“辽中南”,乙地区有“京津唐” 答案:D 4.有关北方地区缺水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6.图4为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关于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4 A.①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③地区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 D.②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冬暖式蔬莱大棚用塑料薄膜和大空棉覆盖,使得大棚内部的气温在冬季也可高达35°C。利用这一技术,山东的菜农一年可种上三季蔬菜。图5为“山东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图5 7.北方地区大多属于() A.亚热带和热带B.寒温带和中温带 C.暖温带和中温带D.暖温带和亚热带 答案:C 1.图6为“北方地区示意图”和“甲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6 (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①___________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我国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首都北京位于②___________平原上。③___________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北方地区濒临的内海④___________。 (3)⑤___________山脉,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农业用地类型是___________(耕地/林地/草地); (4)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工业基地 (5)甲图代表的是图中①、②、③地区中___________地区的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和气候教案设计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岀现的天气 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岀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陋过网络、报纸、图书等学会调查和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用中对所学知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莎通过本节的学习,更加关注乞种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适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板书:天气和气候 教师:展示课件,今天晚上到明天,北京,晴转多云,偏北风四级,最髙气温14°C,最低气温7°C。请同学们注意这则天气消息传达了哪些具体内容?你能说说天气的概念吗? (板书)天气的概念: 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和已经了解的天气预报的内容请同学们描述天气的概念。(同位交流) 讲解: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睛、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从同学们的回答看,我们不难知道天气有两个特点: 学生总结:时间短、变化快 尝试举例子说明天气的这两个特点。同学们纷纷举例:六月天,孩子而,说变就变…… (2)讨论 ①谁能说说,天气的变化与人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②晴天对人有什么好处?什么事情必须要在睛天做?(打麦、晒衣、晒被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