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自定义类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自定义类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下图是2022年中秋节当日(9月10日)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不同城市不同月景,对下列城市2022年中秋月景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春—皓月当空

B. 沈阳—残月如弓

C. 哈尔滨—圆月难见

D. 北京—彩云追月

2. 古人描述白露的诗词众多,如白居易就有“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的名句。结合城市月景和古诗词,可以看出()

A. 我国古代人们就能精准的预报天气

B. 自古气候变化无常,无法准确预测

C. 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D. 古人认为白露之后天气渐凉、树叶变黄

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为北京2022年国庆节期间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四天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A. 10月1日

B. 10月2日

C. 10月3日

D. 10月4日

4. 10月1日,北京()

A. 晴,最高气温15℃,西风3级

B. 多云,最高气温29℃,北风2级

C. 阴转多云,最低气温8℃,北风2级

D. 小雨转多云,最低气温16℃,北风3级

5. 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生活提供的参考。下图中正确表示10月2日生活指数的是()

A. B. C. D.

6.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最适合放风筝的是()

A. B. C. D.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完成下列小题。

7. “回南天”发生时,正确表示当地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8.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 雨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C. 降水量大,城市容易积水

D. 春风和畅,适合爬山踏青

读某城市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小题。

9. 关于该城市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小雨天气

B. 空气质量良好

C. 当日最高气温为7℃

D. 气温日较差为12℃

10. 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出行提供的参考数据,对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而得出的量化预测指标。根据该城市的天气预报判断下列生活指数中不正确的是()A. 不宜洗车 B. 极易感冒 C. 适宜户外运动 D. 可以穿羽绒服

11. 读图“某城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资料”,下列关于该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17~26℃

20~31℃21~29℃

A. 天气由晴转多云转中雨

B. 天气由晴转阴转小雨

C.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3日

D. 这三天的最高气温为29℃

12. 下列表述中描述气候的是()

A. 四季如春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暴风骤雨

D. 风和日丽

13. “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C.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小题。

14. 下列诗句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A.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15. 假如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天气符号,明天早上出门应该准备()

A. 带雨伞防下雨

B. 添衣保暖

C. 戴口罩防沙尘

D. 戴太阳帽防晒

16. 小明关注到这几天合肥空气质量不是很好,决定写下一些倡议向市民宣传。下列倡议对改善空气质量有效的是()

①多乘公共交通出行

②不乱扔垃圾

③农民伯伯不要燃烧秸秆

④洗菜的水冲马桶或浇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17.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霾是一种天气现象,也称灰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低,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laze)或灰霾(Dust-haze)。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零霾天气现象便会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材料二:雾霾有哪些危害: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三、雾霾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四、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五、影响心理健康。六、影响交通安全。

(1)中国雾霾天气越来越多,雾霾是______ 和______ 的统称。

(2)雾霾天气是否属于自然灾害?______ (填“是”或“不是”)。

(3)请列举雾霾天气的两个危害:______ 。

18. 阅读以下某地空气污染指数和天气状况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资料一中12月8日空气污染指数,判断该地当天的空气质量状况,并说明遇到这种天气时,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应如何做?(提示:可从生活、出行方式、体育锻炼、外出着装等方面回答)

(2)据资料二,描述12月10日该地天气预报的具体内容,并依据天气预报内容,推测12月10日济南的空气质量状况会如何变化,说明推测理由。

19.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城市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生活在现代都市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然而,废气、生活垃圾、噪音和人为污染等已成为当今政府和科技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少著名城市推出的文明城市建设中,都把降低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含量,提高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标志。

(1)从材料中指出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降低______ ,提高______ 。

(2)衡量城市空气质量好不好的标准是污染指数,污染指数越______ ,空气质量就越好。(3)同学们,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说说看吧。(至少说出两种)①______ ;

②______ 。

20. 读某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居民出门需要带雨伞吗?请说明理由。

(2)该日风向是,风力是级。

(3)该日的最低气温是℃,一般出现在前后,气温日较差是℃。

1~2.【答案】D、D

3~5.【答案】D、B、B

6.【答案】A

7~8.【答案】B、B

9~10.【答案】D、C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14~16.【答案】C、B、A

17.【答案】雾霾是影响呼吸系统;影响心血管系统;影响紫外线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影响交通安全

18.【答案】解:(1)由资料一可知:12月8日该地空气质量指数高于300,说明该地的空气质量状况为重度污染;遇到这种天气,我们应减少开窗,减少室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尽量绿色出行。

(2)由资料二可知:12月10日,济南的天气将会是雨夹雪,最高气温0℃,最低气温-3℃,东风6级,空气质量状况将比前几日有所好转;归咎其原因是降水能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风力较大有力于污染物的扩散。

故答案为:

(1)空气质量状况:重污染;减少开窗,减少室外活动,外出带口罩,尽量绿色出行等;(2)空气质量状况将比前几日有所好转;原因:降水能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风力较大有力于污染物的扩散。

19.【答案】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含量城市绿化小多植树绿色出行

20.【答案】东北 4 13 日出9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自定义类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下图是2022年中秋节当日(9月10日)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不同城市不同月景,对下列城市2022年中秋月景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春—皓月当空 B. 沈阳—残月如弓 C. 哈尔滨—圆月难见 D. 北京—彩云追月 2. 古人描述白露的诗词众多,如白居易就有“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的名句。结合城市月景和古诗词,可以看出() A. 我国古代人们就能精准的预报天气 B. 自古气候变化无常,无法准确预测 C. 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D. 古人认为白露之后天气渐凉、树叶变黄 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为北京2022年国庆节期间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四天中,日温差最大的是() A. 10月1日 B. 10月2日 C. 10月3日 D. 10月4日 4. 10月1日,北京()

A. 晴,最高气温15℃,西风3级 B. 多云,最高气温29℃,北风2级 C. 阴转多云,最低气温8℃,北风2级 D. 小雨转多云,最低气温16℃,北风3级 5. 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生活提供的参考。下图中正确表示10月2日生活指数的是() A. B. C. D. 6. 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最适合放风筝的是() A. B. C. D.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温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完成下列小题。 7. “回南天”发生时,正确表示当地天气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8.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B. 雨雾天多,影响交通出行 C. 降水量大,城市容易积水 D. 春风和畅,适合爬山踏青 读某城市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小题。 9. 关于该城市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小雨天气 B. 空气质量良好 C. 当日最高气温为7℃ D. 气温日较差为12℃ 10. 生活指数是指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测而发布的为居民出行提供的参考数据,对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而得出的量化预测指标。根据该城市的天气预报判断下列生活指数中不正确的是()A. 不宜洗车 B. 极易感冒 C. 适宜户外运动 D. 可以穿羽绒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和气候》知识点解析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解析 1.天气 (1)含义: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2)描述语言: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 (3)特点: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释疑点天气的多变性 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很大。【例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昆明四季如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它是经常变化的。选项A、B、C描述的都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选项D描述的是一夜之间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 答案:D 2.气候 (1)含义: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特点: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析规律天气和气候的共同点 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 【例2】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多云转晴B.四季如春 C.暴风骤雨D.风和日丽 解析:多云转晴、风和日丽、暴风骤雨是对短时间内天气状况的描述,四季如春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答案:B 3.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卫星云图: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的图像。 谈重点卫星云图上的颜色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2)天气预报 ①主要内容:天气预报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②天气符号:天气符号是指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风、雨、雪等大气状况的各种符号。 常用天气符号如下图: 谈重点天气符号的组合 由于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常出现两个天气符号组合在一起的情况,是指左面的符号表示的天气转右面的符号表示的天气,如下图表示的是多云转晴的天气。 ③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根据污染指数的大小,把空气分成五级质量级别和七种质量状况。具体见下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和气候教案湘教版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这两个术语。 (2)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 A、通过生活实例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培养学生地理感知能力。 B、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C、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实际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B、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大气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念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但在地理知识的了解上只局限于生活中的接触,对于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分,还存在很大的模糊点;而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也只是从日常的天气预报中所获得,对于天气符号,大部分学生对阴、晴、雨、雪比较熟悉,对于其它的不常见的天气符号如雾、浮尘、霜冻等比较陌生;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却缺乏对经验的提取能力;学生对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要求比较高。 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 难点:学会看天气预报,分析天气形势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这样假设的情景,让学生对天气符号、风力风向以及卫星云图有一个初步感知。 教学活动 【讲授】教学过程 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闯关比赛的方式进行。对于知识点的处理,具体分为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天气和气候,那么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呢?天气和气候有何区别?让我们先来看看孝感天气预报和孝感的气候特征,初步感知一下天气和气候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7页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内容,完成表格内容,教师小结。 天气 气候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特点是多变、不稳定 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相对稳定 二、天气符号:P68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天等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 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 1、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2、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 3、P72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活动题1、2(气温分布规律) 二、降水 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 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分布地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P75图4-14) 4、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干极:撒哈拉沙漠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运动(P80图4-21) 1、地球上的五带(P81图4-23)、活动题1-7 (1)名称(2)分界线(3)太阳直射情况(4)极昼极夜现象(5)获的光热情况 二、地形地势 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低湿度大,阳坡气温高湿度小 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0。6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三、地球的形状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维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四、海陆分布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吸热快,散热快;海洋吸热慢,散热慢),在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2、北半球海洋、陆地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 五、人类活动 1、影响局部气候:缓和与恶化 2、导致气候反常: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旱涝灾害 3、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和郊区气温和降水不同 六、洋流影响:暖流经过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地区降温降湿。 七、地球变暖的结果: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加剧,干旱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P98图4-63) 1、热带:(1)热带雨林气候(沿赤道三点) (2)热带草原气候(非洲中、南,南美洲巴西高原) (3)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4)热带沙漠气候 2、亚热带:(1)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2)地中海气候 3、温带(1)温带季风气候 (2)温带海洋性气候 (3)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寒带:(1)苔原气候 (2)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共13个) 二、各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气候特征、自然景观。 三、如何判断热带、亚热带、温带;如何根据气温曲线判断南、北半球。 四、学会分析各气候类型所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4.1 天气和气候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天气和气候 天气与战争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有夜视和红外设备,但由于沙漠地区气候炎热,飞沙漫天,扬起的尘土曾使军事雷达,无线电设备受到干扰,而导弹,卫星,飞机都难以正常工作,多国部队一些非战斗而死亡的人员,其死因多与天气条件导致的武器失灵有关. (一)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联系和差别. 1.你有留意天气预报吗? 请你收集相关的天气资料,预报本地天气基本情况. 据你观察,天气预报通常会播报多长时间的情况呢? . 2. 你曾留意有关气候的报道吗? 气候数据的作用在哪里? 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寒假期间, 在北京读书的王芳决定去广州旅游. 同时她的妈妈则参加了新加坡的出国旅游团. 为了准备行装, 王芳特地去图书馆查了有关广州和新加坡的资料( 如下图所示). 王芳看到后, 立刻将原来放进行李的羽绒服拿出来, 又叫妈妈多带两套夏装去. 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吧,观察上面的两份资料,你会发现:: ①无论描述天气还是气候,都围绕和两方面。 ②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和。

③气候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和。 ④天气具有 (多变、稳定) 的特点,天气所表述的是 (短、长) 时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 (短、长)时天气状况的概括,气候所表述的特点是 (多变、稳定) 的。 (二)下列材料反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请将代号填入与之相应的空格内: 材料一:1979年1月,欧洲遭到了一次大风雪的袭击,德国北部大雪不停地飘了48小时,积雪3尺多深,许多汽车陷入雪中无法开动。 材料二: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来亚战争正在进行,这时候,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灭。 材料三:瑞雪兆丰年。 材料四;今年寒假我要去东北的长白山旅游。听说那时侯那里每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真够冷的,但我喜欢,可以乘雪摩托车上山。 材料五:今年春天的那场大风真厉害,马路两边的水泥坐椅都大风掀翻,许多房屋被吹倒。 材料六:春暖花开防过敏。 材料七:通知:因雨,校运会推迟至下周进行。 人类活动农 业旅游军事城市建设交通健 康 体 育 材料代号 学习小结: 1.大气冷热、干湿运动等状况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 2.天气是变化无常的,是对某个地方短时期内大气综合状况的描述。 3.描述天气可以从气温、气压、降水、风和湿度等方面进行。 学习主题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人类最早的气象预报 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天气变化前夕,某些动物有特定的反应,如:雷雨前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天空云状以及其他方面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天气谚语:“天上云勾勾,地上雨淋淋”,“东虹日头西虹雨”等等,这大概就算是人类最早的天气预报了。 1、有一位业余气象观测者,每天都用气象符号记录当地的天气。下图是他一周的天气记录,请你根据他的记录写出一周的天气变化。 2、观察下面的四幅图,思考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为什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和气候》教案1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两词;能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天气预报,学会合理安排生活与生产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掌握用表格和图画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阅读地理材料,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能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初步建立起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掌握天气符号中风和沙尘的标识符号。 三、教学难点 1、综合分析天气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2、掌握天气符号中风和沙尘的标识符号。 四、教学用具:自制PPT。 五、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门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什么? 学生:……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对,不过老师认为天气是老师在出门时最关心的,为什么老师认为天气是我们出门是最关心的?这个问题就要在我们接下来的课堂中来寻找答案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7页,这节课我和大家共同学习第四章的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板书: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老师:我们来看到白板上,活动1:观察图片,贝贝在上学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天气?(这四幅图也是课本上的图4-1 不同天气状况示意图)。 学生:晴天、下雪天、沙尘暴、下雨天(晴、雪、沙暴、雨) 老师:同学们观察得都不错,贝贝在上学的过程中,分别经历了晴天、下雪天、沙尘暴、下雨天。老师:我们接下来看活动2:请根据图片描述当时的天气状况,主要以冷热、晴雨来描述。 学生:左边的图片是晴天,右边的图片是雨天…… 老师:根据图片,我们都可以发现两幅图片的天气状况了 老师:我们接着来看到活动3:阅读以下材料,归纳天气的特点,首先我们来看到材料1,这是某市

湘教版七上地理 4.1天气和气候 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教材: 《天气和气候》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开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教材以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体现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教材中图片的使用形象易懂,避免了学生对某些天气现象的陌生感,也便于学生理解,且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教材中安排了课内活动和课外延伸活动其实践性很强,,体现了新教材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初步学会看懂简易天气预报。 (3)知道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掌握他们的区别。

(2)通过“走进直播间”活动,学生初步学会看懂简易的天气预报图。 (3)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分析地理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讲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讨论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让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难点:识别天气符号并能阅读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四、说学情: 学生对本节知识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但是,青少年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生理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生动的图像或事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课堂。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分析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导教学、合作学习法、讨论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因为准备了微课,让学生提前了解掌握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和气候》教案

天气与气候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首先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 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最后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重视和关注。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能够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够体会到天气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能根据污染指数评价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组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从环保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4.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和气候》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和气候》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四章世界地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主要介绍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培养对天气和气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 b. 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c. 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 a. 能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b. 能够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 c. 能够运用气候图谱进行气候类型的识别。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b.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天气和气候有一定的日常认知,但对于其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进行培养。部分学生可能对气候图谱的阅读和分析较为陌生,需要进行引导和训练。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天气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天气的注意和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天气和气候有什么了解?有什么区别?”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环节:概念解释 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解释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两者的概念。 第三环节: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重点解释大气环流、地球倾斜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第四环节: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教师讲解并展示气候图谱,介绍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教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它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 本节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的是什么?”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之后又附有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当前课改的提倡的“学习有用的地理”。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教法指导: 1、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景设计: 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 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天气和气候教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一、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1、能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2、能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综合思维 1、知道空气质量日报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 1、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于大气环境持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地理实践力 1、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 3、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难点: 1、能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学,明确主题 指出生活中处处皆地理,提问:每天当你走出家门,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阴晴冷热,风霜雨雪),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通过呈现上海某日的天气预报资料,具体分析得出,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并且强调天气预报图上的时间局限在今天,从而得出结论:天气是一个地区段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通过呈现一则材料:扬州,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多风,冬季寒冷较为干燥。让学生注意材料中描述的词语,以及所描述的时间长短,模仿天气的定义,自行探究得出气候的定义。 活动交流,展示评研 探究活动一:如何区别天气和气候?

探究活动二:根据天气和气候所描述的时间长短,进行判断: 1、小明想知道明天上学需不需要带雨伞,他应该查一下明天的?天气 2、小丽要到英国留学3年,收拾行李时应该查看当地的?气候 3、小红暑假要出国旅游一周,收拾行李时她应该查一下当地的?天气 4、小伟要移民到美国了,收拾行李时应该查看当地的?气候 探究活动三:下列例子哪些是描述天气?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明天大风降温清明时节雨纷纷冬季寒冷干燥东边日出西边雨昆明四季如春 全年温和湿润极地地区全年严寒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过渡:为什么大家都要关注天气情况?因为天气雨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探究活动四:根据材料分析,天气与哪些方面息息相关? 材料一:2011年6月18日,武汉降大到暴雨,全城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造成不少地方交通阻塞。——天气与交通 材料二:生活提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8-10摄氏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天气与生活 材料三:本报讯夏收期间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气。南苑乡顺利完成小麦收割任务。——天气与农业生产 材料四: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风出现,与周瑜共同拟定了借助东南风火攻操场船队的战斗方案,结果大获全胜。——天气与军事活动 思考:天气还与我们生活哪些方面息息相关? (心情、健康、旅游、商业等) 过渡:提问:要想了解天气情况,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呢?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气象观测——接受数据——处理资料制图——分析判断——做出预报 呈现卫星云图并补充说明: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探究活动五:天气预报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通过某日天气预报截图进行分析(气温、风向、风力、阴晴、空气质量、降水强度、降水可能性等等)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与气候地理教案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天气”和“气侯”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侯。2、通过对天气特点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天气和气侯术语的正确使用;2、会读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2、学会播报天气预报。 难点:天气和气侯术语的正确使用;掌握预报天气技能。 三、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课堂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小田同学决定明天和同学一起去公园游玩,于是他查询了明天的天气预报(如 右图),但他却不知道该带下列哪些物品出行。聪明的你能帮帮他吗? 学生先思考,后回答,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一、天气和气候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2、如何描述天气状况?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尝试一个词描述图片中的天气。 3、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指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二、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活动一』探究天气和气候的特点 (1)阅读两段材料,分析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完成小题 材料一:小明同学记录了某一天的天气情况:今早9点,春光乍泄,阳光明媚;到了中午12点,气温迅速上升到20℃,有些闷热;下午3点,天气突变,乌云密布。下午18点,狂风乍起,随后大雨倾盆,气温骤变,降幅达7~8℃;晚上21点又雨后转晴。 材料二:我们生活的株洲,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降水1400-1700毫米;这种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描述对象时间范围稳定性 (天气/气候)(长/短)(多变/稳定)材料一天气长多变 材料二气候短稳定 (2)火眼金睛。判断下列语句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①风和日丽②四季如春③暴风骤雨④晴转多云⑤秋高气爽⑥冬暖夏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及气候》教案1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天气和气候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人李世和 一、教学目 1〕知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两;能的天气符号、的星云与天气。2〕程与方法:通分析天气,学会合理安排生活与生活,提高学生地理践力。掌握用表格和画学地理知的方法;地理材料,培养学生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度、价:通学本内容,学生能关注身的地理知、自然象,初步建立起地理知来源于生活、服于生 活的正确。 二、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 2、学会星云和的天气。 3、掌握天气符号中和沙的符号。 三、教学点 1、合分析天气星云和天气, 2、掌握天气符号中和沙的符号。 四、教学用具:自制PPT。 五、教学程 入:提:同学,我在日常生活中,出的候最关心的是什么? 学生:⋯⋯ 老:同学的都,不老天气是老在出最关心的,什么老天气是我出 是最关心的?个就要在我接下来的堂中来找答案了。在同学翻开本 67, 我和大家共同学第四章的第一“天气和气候〞。 板:第一天气和气候 老:我来看到白板上,活1:察片,在上学的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天气?〔四幅也是本上的4-1不同天气状况示意〕。 学生:晴天、下雪天、沙暴、下雨天〔晴、雪、沙暴、雨〕 老:同学察得都不,在上学的程中,分了晴天、下雪天、沙暴、下雨天。 老:我接下来看活2:根据片描述当的天气状况,主要以冷、晴雨来描述。 学生:左的片是晴天,右的片是雨天⋯⋯老:根据片,我都可以两幅片的天气状况了 老:我接着来看到活3:以下材料,天气的特点,首先我来看到材料1,是某市

10月7日的一天气,10月7日,我市天气快速好,包括主城区在内的大局部地区,天气将 以阴天多云主,偶有阳光相伴,最高气温可6日上升8氏度,到达29氏度。由于前期基 气温偏低,7日尽管升温了8氏度,的气温条件下,人体仍不会感太。8日,我市又将 遭遇一降雨天气,主城区以阴天雨天气主,气温受影响不明,下跌3氏度。 在天气中老用字把一些关的了出来,从快速好、最高气温可6日上升8氏 度和下跌3氏度三个关句,我可以看出天气的特点是怎么的? 学生:短多的, 老:好,同学得很好,那么从包括主城区在内的大局部地区,我又可以得出天气的什么特点? 学生:⋯⋯ 老:我可以得到天气在同一内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就像是我南宁市在某一刻青秀区可能是晴天,而西 塘区下着雨一。 老:在了材料1,我来看材料2,材料2是海口市上下班天气,从个材料中,我可 以看到个天气是在一个地方,一天之内的不同的天气,早上天气是什么?中午天气又 是怎么的,下午又是怎的? 学生:⋯⋯ 老:我从些信息中可以得到天气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 老:我可以,在同一地方里的不同,天气是不同的。 老:在我来一下才我所学到的知。第一个是我出来的天气的特点:1.即短多。2.同一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3.同一地方不同刻,天气不同;第二个是在我的活中繁出的,天气的描述:阴晴、气温的上下以及力的大 小等;第三个就是天气的概念: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里面的具体大气状况。同学也在本上找到相的内容,用笔把些内容画下来,本没有的,就在本里把没有的内容下。板:天气的特点、描述言、概念 老:一般天气状况我都只是关注当天或几天之内的,最多也就关心十天半个月的,那么一个地方 几十年的天气状况,我又怎么表述呢? 学生:⋯⋯ 老:个候,我就要用气候来表述了 老:那么气候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我来一材料气候的主要特点。 老:春城昆明有“四季如春、稍阴如秋、一雨成冬〞之。1月平均气温氏度,7月平均气 温氏度,年差小。春旱,年降水量的百分之80都集中在5月-10月。日照,日差大,晴雨之温差明。冬无寒,夏无酷。“万紫千花不、冬暖夏凉四春〞是昆明最好的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天气和气候》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 3.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的技能。 4.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气候的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2、综合分析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一:从近几天的天气变化状况及开学后自己衣着的变化入手,贴近生活,导入课题“天气和气候”。 方案二:同学们,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是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时间,在开幕式上有绚烂的烟花燃放,因此,现场的观众最担心哪方面会影响到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及烟花的燃放?(学生回答)天气和气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天气和气候。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7页第一、二两框天气、气候,解决以下问题: (1)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 (2)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除此之外你还能举出哪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成语或诗句?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3)“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是利用了当地有利的天气还是气候?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个性化修改 【探究问题】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 【教师精讲点拨】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入手,从各自反映的大气状况的时间长短及变化大小分析,联系日常生活中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理解。 【探究结论】天气气候 区 1、短时间的 2、多变的 1、较长时间(多 2、变化不大(相对学习任务(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符 号 1、自主学习: 阅读P57第三框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所 符号解决以下问题: (1)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回想你观看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 报节目并读图4-2,说一说卫星云图中 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 (3)记住图4-1中的主要天气符号, 绘制你最喜欢或是最难识别的天气符 号。 (4)读图4-3,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 预报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 (5)教材P59活动第二题,下列天气 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介绍 的活动是否妥当?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 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 蓝色各有什么含义?天气符号中风力、 风向怎样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