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营养上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51
基础营养的概念基础营养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
它包括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这几大类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它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谷类、蔬菜、水果和糖类食物。
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会被分解为葡萄糖,然后通过新陈代谢转化为能量供给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使用。
脂肪同样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体温和维护神经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物质。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我们通常应保持适量的脂肪摄入,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原料,也是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主要含有氮元素,因此可以作为合成组织、调节酶和激素等重要身体物质的原材料。
我们通常通过动物肉类、鱼类、禽类、蛋类、奶类和豆类等食物获得蛋白质。
维生素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肪和植物油中。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和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谷类、蔬菜和水果中。
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元素,它们对于保持体内酸碱平衡、构建骨骼和牙齿等重要。
常见的矿物质有钙、磷、钠、钾、镁、铁、锌和硒等。
我们通常通过摄入乳制品、谷类、水果和蔬菜等食物来获得矿物质。
除了上述的营养物质,水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物质。
水参与了许多身体过程,如血液循环、消化和代谢等。
人体每天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吸等途径失去的水分都需要摄入相应数量的水来补充。
基础营养的摄入量和分配要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型、活动量和特殊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例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额外的营养,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
此外,基础营养还应与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和食物的选择相结合,以确保全面和均衡的营养摄入。
/基础营养学考前辅导第二部分:各章重要知识点串讲及例题解析1、绪论和食物的体内过程营养素的概念及其功能;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系统组成;吸收发生的部位等。
2、产热营养素产热营养素包括哪些;蛋白质: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蛋白质营养不良;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生理需要量等概念;脂肪: 脂肪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 血糖指数概念;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能量:能量消耗的几种方式,以及影响因素。
3、维生素维生素A、D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以及营养缺乏症;维生素B1、B2、叶酸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4、矿物质铁、锌、硒、碘的营养缺乏症;钙的生理功能以及营养缺乏症,熟悉相关营养缺乏症发生的机制。
5、特殊人群的营养超重、肥胖人群的膳食营养;糖尿病患者营养;冠心病患者的营养。
例题解析:(1)选择题:下面哪种营养素不是产能营养素 ( )A 碳水化合物B 蛋白质C 钙D 脂类(2)填空题: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_ 、_ __和__ _。
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效应(3)名词解释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很低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4)简答题钙的生理功能。
1.钙是构成机体骨铬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2.钙作为各种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并影响膜的通透性和完整性。
3.降低神经的兴奋性。
4.钙离子还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5.增强心肌的收缩性。
6.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7.和激素的分泌有关。
8.参与补体的激活。
(5)论述题膳食纤维能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降低直肠癌的发病率,为什么?因为膳食纤维可影响脂类的代谢,其主要表现为促进胆酸及胆固醇的排出,从而降低血胆固醇的含量。
研究表明,摄取膳食纤维较多的人,其粪便中排出的脂肪、固醇和胆酸也较多,血胆固醇水平较低,故膳食纤维可能对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其机理可能是:膳食纤维可以螯合胆固醇,从而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同时,膳食纤维对胆汁的结合作用,可阻断胆酸的肠肝循环,促进胆酸从体内排出,而所损失的胆酸则由血胆固醇经肝脏转化为胆酸盐予以补偿,从而降低了胆汁和血胆固醇的浓度,对预防心血管病症有一定作用。
一均衡饮食的食品种类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所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这几句话合理的阐明了合理饮食应当包括的食品种类。
而营养学家一般将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和薯类:谷物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饮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饮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B族。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饮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熟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植物油还可以提供维生素E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二七大营养素(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存在着数以百计各种类的蛋白质,各自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和修补组织。
人体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要求蛋白质不断提供更新的原料,人体每天需要合成70g以上,如不能满足,则会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停滞。
2.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的催化剂,人体内的激素,以及血液中的抗体都是由蛋白质或其衍生物构成。
因此,蛋白质有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3. 蛋白质是遗传基因的主要物质基础。
在遗传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核蛋白、RNA、DNA等都是由蛋白质参与合成的。
4. 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当人体极度缺乏蛋白质是时,水就不能回到血管,而存留于细胞间液,由此出现水肿。
5.运输营养物质。
蛋白质负责使细胞间液进入血液系统,是血液进入小血管而给细胞提供营养,铁、维生素E等也是以蛋白质为载体进入人体的,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营养素的吸收和运转下降。
6. 供给一定的能量。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产生4千卡能量。
(二)能量高手——脂肪脂肪是三大热源中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素。
婴幼儿营养基础
(一)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
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1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kg.d)。
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所特有。
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为30~40kcal/(kg.d),占总能量的25~30%。
增加1g体重需能量5kcal。
(特有)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分别使代谢增加30%,4%和6%。
婴儿此项能量所需占总能量7~8%。
4.活动所需:婴儿每日所需15~20kcal/kg。
5.排泄损失能量: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进食食物量的10%,每日损失能量8~11kcal/kg。
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110kcal/(kg.d),每三岁减去10kcal简单估计。
12~15%来自蛋白质,30~35%来自脂肪,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乳类和蛋类蛋白质具有最适合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配比,其生理价值最高。
(三)脂肪: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主要供能营养素,储能、保暖、隔热和保护脏器、关节等组织的功能。
婴幼儿脂肪需要量4~6g/(kg.d)。
(四)碳水化合物:糖类所供给的的能量为总能量的45%(婴儿)~60%(年长儿),一般占50%。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水溶性(B族和C)。
(六)水: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
内生水,混合膳食约100kcal产生水12ml。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1. 营养的定义
营养是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
2. 营养素分类
•碳水化合物:主要作为能源供给;
•脂肪:储存能量、维持细胞结构;
•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调节体液平衡;
•维生素: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水:维持体温、溶解物质、运输养分。
3. 营养的吸收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分解、吸收;
•脂肪通过乳糜和鱼胶等方式吸收;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吸收;
•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肠道吸收。
4. 营养素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脂肪:维持细胞膜、保护内脏器官;
•蛋白质:构建和修复组织;
•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
•矿物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水:维持体温、帮助消化吸收。
5. 营养与健康
•良好的营养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多种疾病;
•不同人群需求的营养素量有所差异;
•均衡饮食、多元化摄入有助于获得全面的营养。
6. 营养补充品
•饮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考虑选择营养补充品;
•补充品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
•过量补充营养素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基础的营养学知识对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获得全面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营养学基础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
其中能够提供能量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一)供给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从膳食中取得能量的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
在我国人民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了60%以上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较快,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可产生4kcal的能量,能够及时供给能量满足机体需要。
碳水化合物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二)对维持神经组织功能有重要意义中枢神经系统只能依靠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葡萄糖是脑细胞唯一利用的能量形式,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影响脑细胞的代谢,影响脑组织的发育和成熟。
(三)参与构成机体重要组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也是碳水化合物,它们参与构成遗传物质核糖核酸。
(四)调节血糖、节氮和抗生酮作用被小肠吸收的单糖进入血流,有的直接被组织利用,有的以糖原方式储存于肝脏及肌肉组织,当饥饿时血糖降低,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调节血糖在正常范围。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能量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膳食蛋白质中有一部分将会被用来分解供给能量,而不能合成体内所需要的蛋白质物质。
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省这一部分蛋白质的消耗,增加氮在体内的潴留,这种作用称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或节氮作用。
脂肪在体内代谢也需要碳水化合物参与,因为脂肪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乙酰基必须与草酰乙酸结合进人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是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中间产物。
如果碳水化合物摄人不足,脂肪则不能被完全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体,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可避免脂肪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这一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一)构成和修复组织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人体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细胞中,除水以外,蛋白质约占细胞内物质的80%。
身体受伤后也需要蛋白质作为修复材料。
(二)调节生理机能机体生命活动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有赖于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