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营养学
- 格式:pdf
- 大小:12.45 MB
- 文档页数:85
《基础营养学》预习笔记第一章:绪论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 定义: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人体对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取、消化、吸收、代谢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科学。
2. 核心概念:- 营养素:指食物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
- 膳食: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和饮料。
- 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种情况,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营养学的发展简史1. 古代阶段:- 古代文明中,如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已有关于食物治疗疾病的记载。
- “药食同源”的观念在古代就已形成,食物被视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2. 近代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科学家们开始通过实验研究食物的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发现。
- 1900年,发现了第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1,随后其他维生素相继被发现。
3. 现代阶段:- 20世纪中叶,营养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 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4. 我国营养学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系统研究营养学。
- 1989年,我国发布了第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三、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 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 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生理功能。
- 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 营养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 营养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2.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等,用于研究营养素的生物学效应。
-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人群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状况,探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营养干预研究: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营养干预,观察其对健康的影响。
- 营养评价:使用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等方法评估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营养学基础能量▪一、概述:(一)能量的作用:▪使人体生命得以维持和进行各种活动。
(二)能量单位:卡(calorie , cal)焦耳(Joule , J ) 国际上以焦耳为单位▪1Kcal=4.18KJ▪1KJ=0.239Kcal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三大产热(能量)营养素。
能量系数:▪碳水化合物:4Kcal (16.8KJ)▪脂肪:9Kcal(37.6 KJ)▪蛋白质:4Kcal (16.7KJ )⏹即:1克蛋白质或1克碳水化合物产热4千卡,1克脂肪产热9千卡,其它营养素不产热。
人体的能量消耗:▪成年人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热效应三个方面。
(一)基础代谢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18℃~25℃),禁食12小时后,静卧、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
此时能量仅用于维持体温和呼吸、血液循环及其他器官的生理需要。
▪基础代谢率(BMR):▪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
〔kj/(m2.h)〕▪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用体表面积计算:▪体表面积S(m2)=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基础代谢能量消耗= 体表面积(m2)×BMR×24h㈡..体力活动:轻体力活动、中等体力活动和重体力活动。
㈢.食物热效应: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
食物热效应的最高点通常出现在进食后的2h。
能量的需要量与供给量▪一、需要量与供给量的概念△需要量:是指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数量,低于此数量将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供给量:是指在已知需要量的前提下,按照食物的具体情况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同时考虑到个体差异而制定的安全量,供给量通常高于需要量。
营养素分类▲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
一均衡饮食的食品种类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所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这几句话合理的阐明了合理饮食应当包括的食品种类。
而营养学家一般将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为谷类和薯类:谷物包括米、面、杂粮等;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饮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B族。
第三类为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饮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B族。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饮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为纯熟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植物油还可以提供维生素E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二七大营养素(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存在着数以百计各种类的蛋白质,各自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和修补组织。
人体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要求蛋白质不断提供更新的原料,人体每天需要合成70g以上,如不能满足,则会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停滞。
2.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的催化剂,人体内的激素,以及血液中的抗体都是由蛋白质或其衍生物构成。
因此,蛋白质有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
3. 蛋白质是遗传基因的主要物质基础。
在遗传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核蛋白、RNA、DNA等都是由蛋白质参与合成的。
4. 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
当人体极度缺乏蛋白质是时,水就不能回到血管,而存留于细胞间液,由此出现水肿。
5.运输营养物质。
蛋白质负责使细胞间液进入血液系统,是血液进入小血管而给细胞提供营养,铁、维生素E等也是以蛋白质为载体进入人体的,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营养素的吸收和运转下降。
6. 供给一定的能量。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产生4千卡能量。
(二)能量高手——脂肪脂肪是三大热源中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素。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1. 营养的定义
营养是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
2. 营养素分类
•碳水化合物:主要作为能源供给;
•脂肪:储存能量、维持细胞结构;
•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调节体液平衡;
•维生素: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水:维持体温、溶解物质、运输养分。
3. 营养的吸收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分解、吸收;
•脂肪通过乳糜和鱼胶等方式吸收;
•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吸收;
•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肠道吸收。
4. 营养素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
•脂肪:维持细胞膜、保护内脏器官;
•蛋白质:构建和修复组织;
•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
•矿物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水:维持体温、帮助消化吸收。
5. 营养与健康
•良好的营养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多种疾病;
•不同人群需求的营养素量有所差异;
•均衡饮食、多元化摄入有助于获得全面的营养。
6. 营养补充品
•饮食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考虑选择营养补充品;
•补充品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
•过量补充营养素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基础的营养学知识对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获得全面的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基础营养学课件一、引言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科学。
基础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人体对这些营养成分的需求以及食物摄入对健康的影响。
本课件旨在介绍基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食物营养成分、人体营养需求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基础营养学的基本知识。
二、食物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大类。
1.宏量营养素宏量营养素是指人体需要摄入量较大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包括糖类、淀粉和纤维。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提供给身体能量。
(2)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身体的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和免疫功能的维持。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人体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3)脂肪:脂肪是人体储存能量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
2.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是指人体需要摄入量较小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1)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参与身体的代谢过程、免疫功能的维持和细胞功能的调节。
(2)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构成组织和维持生理功能的无机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参与身体的骨骼和牙齿的形成、酶的活性和神经肌肉功能的调节。
三、人体营养需求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因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和活动量等因素而异。
为了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需要合理搭配食物,摄入适量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1.能量需求:人体的能量需求取决于基础代谢率、身体活动和食物热效应。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身体活动包括日常活动和运动锻炼,能量需求与活动强度和时间有关。
食物热效应是指食物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消耗。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营养学基础知识一、人体所需营养素①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等)③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铁、铜、碘、锌、锰、钼、钴、铬、锡、钒、硅、镍、氟)④膳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⑤水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1.标准体重:身高(cm)-1052.体型:体质指数(kg/m²)=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²)<18.5为消瘦,18.5-23.9之间为正常,24-28属超重,>28属肥胖。
3.计算每日所需总能量:总能量=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1)。
表1 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kg标准体重)碳水化合物供能比: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4kcal 蛋白质供能比: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脂肪供能比: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5.举例:某女性,身高160cm,体重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160-105=55(kg)②BMI=50/1.62=19.5,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30 kcal/ kg计算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55×30=1650(kcal),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碳水化合物供能:1650×(50%-65%)=825-1072.5(kcal),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825-1072.5)/4=206.3-268.1(g)蛋白质供能1650×(10%-15%)=165-247.5(kcal)所需蛋白质的量:(165-247.5)/4=41.3-61.9(g)脂肪供能1650×(20%-30%)=330-495(kcal)所需脂肪的量:(330-495)/9=36.7-55(g)⑤所需食物举例设定其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75%,则每日所需粮谷类食物为210/0.75=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物,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减少粮谷类食物的量(详见表3及表4);设定每日所需蛋白质60g,粮谷类含蛋白质约8%,蛋奶类含蛋白质约7%,瘦肉及鱼类含蛋白质约20%,则每日大概需要瘦肉及鱼类食品100g,鸡蛋1个,牛奶250g;设定每日食用蔬菜500g,水果200g,共提供能量约180kcal。
公共营养师培训讲义营养学基础营养学的基本观点一、营养( nutrition ):指人体摄入、消化、汲取和利用食品中营养物质以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二、营养学:是研究营养规律及其改良举措的科学。
三、营养素:指食品中可给人体供应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理功能的化学成分。
(1)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能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第一节蛋白质一、蛋白质的功能1、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构造蛋白。
如:骨骼、牙齿——胶原蛋白;指甲——角蛋白2、构成体内各样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功能蛋白。
如:酶——拥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3、供应能量。
如: 1g 食品蛋白质在体内产生约 16.7kJ 的能量二、氨基酸和必要氨基酸(一)氨基酸、肽、蛋白质关系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它们是: Ile、Leu、Lys、Met、Phe、Thr、Trp、Val、His、 Ala 、Arg 、Asp、 Asn、Glu、Gln、 Gly 、Pro、Ser、Cys、Thr(二)必要氨基酸观点:人体不可以合成或合成速度不可以知足机体需要,一定从食品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Ile、 Leu、 Lys、Met、 Phe、Thr、Trp、Val、His条件一定氨基酸: Cys、 Tyr(可由 Met、Phe 转变)(三)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1、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样必要氨基酸的构成比率。
①以蛋白质中 Trp 的含量定为 1,分别计算出其余必要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②食品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靠近,营养价值也相对越高。
③实验中常以鸡蛋蛋白质作为参照蛋白。
2、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要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致使其余的必要氨基酸在体内不可以被充分利用而浪费,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要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3、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升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品混淆食用,以互相增补必要氨基酸的不足。
基础营养学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基础营养学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营养啊,简单说就是咱们身体需要的东西,从吃的东西里获取的,让身体能正常运转的成分就叫营养呗。
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这些都是营养物质。
②重要程度:在健康学这个大圈子里,基础营养学就像地基一样。
没它,啥健康养生、疾病预防都是白搭。
人要是营养不均衡,身体就会出各种问题,就像汽车没油或者零件坏了一样开不动。
③前置知识:其实不需要啥特别复杂的基础知识,只要知道人体大概有哪些器官、基本的功能就行。
比如知道胃是消化东西的,心脏是供血的,有这个最基本概念就好理解营养怎么在身体里起作用了。
④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可有用了。
如果想减肥,就得知道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
还有给老人孩子做饭的时候,要按照他们的身体需求调整营养的摄入,做运动员的饮食管理也得靠这个呢。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营养学这个大家庭里,基础营养学就像树干,其他像临床营养学、运动营养学啥的都是从这树干上长出来的树枝。
②关联知识:和生理学联系可紧了,因为营养在身体里的代谢就靠着身体各个器官来运作的嘛。
还和食品科学有关,食品科学研究食物咋来的、怎么加工的,基础营养学关注的就是加工完后的食物对人体营养供给的影响。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起来,我觉得难点就是那些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比如说维生素D能帮助钙的吸收,少了维生素D再多的钙也不好吸收,这个关系就不容易搞清楚。
关键就是要把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搞明白,再去整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④考点分析:要是在营养学考试里,肯定会让你写出某种营养素的功能、缺乏症这些。
像让你写缺乏维生素C会得啥病,或者蛋白质在身体里有哪些功能这种题。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营养元素就像构建身体这个大厦的不同材料。
蛋白质就是砖头,身体的细胞、肌肉、器官啥的都得靠蛋白质构建和修复。
碳水化合物就是大厦建设中的工人的能量来源(比喻为工钱也行),一般是供能的。
营养学基础概述营养学是研究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利用和代谢的科学领域。
它涉及到各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维持健康、预防疾病以及促进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以及营养不良的影响。
营养物质的分类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两类。
宏量营养物质宏量营养物质是人体需要摄入较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的能量。
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面、面包、蔬菜和水果等。
•脂肪是人体储备能量的主要形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
脂肪还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正常身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油、动物油、坚果和种子等食物中富含脂肪。
•蛋白质是人体构建和修复组织所需的基本物质,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的能量。
鱼、肉、蛋、奶和豆类食物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
微量营养物质微量营养物质是人体需要摄入较小量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是参与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根据其溶解性可以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水果、蔬菜、动物肝脏和坚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矿物质是人体组织和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铁、锌、镁和钠等。
奶类、肉类、海鲜和谷物等食物富含矿物质。
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而异。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营养物质推荐摄入量:•碳水化合物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总能量的45-65%;•脂肪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总能量的20-35%;•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总能量的10-35%;•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推荐摄入量因年龄和性别而异,具体可根据专业的营养学指南进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