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亚胺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合成_R_沙丁胺醇
- 格式:pdf
- 大小:248.41 KB
- 文档页数: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413976A[43]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21]申请号02131215.X [21]申请号02131215.X[22]申请日2002.09.13[71]申请人苏州君宁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地址415011江苏省苏州市苏州新区滨河路233号国际企业孵化器4层共同申请人上海杰尔逊医药技术有限公司[72]发明人陈俭龙 [51]Int.CI 7C07C 215/56C07C 213/00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54]发明名称左旋沙丁胺醇制备新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左旋沙丁胺醇的一种新型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合成步骤包括:(1)适当取代和保护的苯乙烯衍生物的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2)将不对称乙二醇的一级羟基转变成适当的离去基团;(3)以叔丁胺取代此离去基团,随之除去保护基,即得左旋沙丁胺醇。
02131215.X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1、一种苯基胺醇(沙丁胺醇)的单一光学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一个适当取代的苯乙烯通过不对称二羟基化形成一个手性的含一个伯醇和一个仲醇的乙二醇。
(b)将乙二醇的一个伯醇转变成一个适当的离去基团,(c)用适当取代的伯胺取代此离去基团生成一个带保护基的手性苯基胺醇。
(d)去保护基,将保护的手性苯基胺醇转化为手性苯基胺醇。
2.根据声明1,(a)步中适当取代的苯乙烯基是通过将苯甲醛基转变成苯乙烯基得到的。
3.根据声明1,(b)步中的离去基团是对甲苯磺酸基。
4.根据声明1,另外还包括了将手性苯基胺醇转变为酸式盐这步,其酸式盐是硫酸盐或盐酸盐。
5.根据1-4项中任一声明中的工艺,(a)步是通过与适当取代的苯乙烯基反应进行的,用AD-mix-β制备R型对映体和用AD-mix-α制备S型的对映体。
6.根据1-4项声明中的工艺,其手性苯基胺醇是苯基胺醇类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亚胺不对称氢化的研究
不对称氢化(Asymmetric Hydrogenation)是一类高效的催化还原方法,可以用于高效地构建手性分子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通过氢气分子与含有碳碳双键(C=C)、碳氧双键(C=O)以及碳氮双键(C=N)等不饱和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手性结构可被高效构建,这是一类高原子经济性和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
该类型的催化反应能快速、有效的构建手性结构并提高合成效率,对工业化合成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亚胺(C=N)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由于其直接产物为手性胺化合物,这类分子在合成化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效地不对称还原亚胺化合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Dibenz[c,e]azepines类分子是一类具有轴手性的手性胺化合物,在合成中应用广泛,而在已有研究中,基于手性双齿膦配体的催化剂对亚胺及原位生成亚胺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基于这些研究基础,通过对亚胺不对称氢化还原一步实现Dibenz[c,e]azepines类结构。
三种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剂的新合成方法
司晚令;李建飞
【期刊名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本文报道了以N-甲基麻黄素、奎宁、卤代烃为原料合成N-甲基-N-十六烷基麻黄素溴化铵、N-苄基奎宁氯化铵及N-甲基-N-苄基麻黄素溴化铵三种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剂的新方法。
该方法改变了原来的反应条件和分离提纯方法,并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效率。
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测定。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司晚令;李建飞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化学系;石家庄教育学院学生处郑州 450003;05003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1
【相关文献】
1.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 曾莎莎;唐瑞仁;Artem Melman;黄可龙
2.相转移催化剂催化亚胺与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 [J], 刘敬琳;刘全忠;倪承燕;何艳琴;朵德龙
3.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J], 王振雷;刘全忠;何龙;肖吉富
4.L-色氨酸衍生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不对称诱导效应 [J], 薛爱英;刘文
陆;李培刚;矫桂丽;常学顺;邹志琛
5.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和不对称诱导效应——以L-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的手性单季铵盐和双季铵盐 [J], 任慧平;矫桂丽;杨丽斌;马海兵;邹志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献检索期末作业姓名:李佳帅学号:2011061612班级:材料(2)班年级: 2011级文献日期:2104年5月10日沙丁胺醇(Salbutamol)制备综述2011061612 李佳帅摘要:该文介绍了沙丁胺醇的几种常见制备方法。
关键词:沙丁胺醇;不对称合成;左旋"""""""""""""""""""""""""""""""""""""""""""""""""""""""The preparation of Salbutamol review2011061612 jiashuai Li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common preparation methods of albuterol.Key Words:Salbutamol; Asymmetric synthesis; left-handed 沙丁胺醇是一种强效选择性β2-受体兴奋药。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等呼吸道疾病。
沙丁胺醇有两种异构体,其有效异构体为(R)-异构体,疗效是(S)-异构体的80倍。
制备(R)-沙丁胺醇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目前关于(R)-沙丁胺醇制备的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已有不少实例报道。
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2-29T03:54:54.544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5期作者:候莉梅1 刘晓敏2 孙志波3李圣林4[导读] 随着各类手性药物在市面上的不断应用,手性药物的生产量也不断提高,药物制造领域中对于手性药物合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随着各类手性药物在市面上的不断应用,手性药物的生产量也不断提高,药物制造领域中对于手性药物合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不对称氢化反应作为手性药物合成中较为高效的方法,手性药物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药物制造领域中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发展。
作为目前备受全球药物制造开发领域关注的药物,手性药物的合成和应用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的的应用展开讨论和分析,为药物制造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对称氢化反应、手性药物、合成和应用、重要性引言:在最近的几十年中,不对称氢化反应在工业制造业中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其在手性药物合成方面方面的应用也为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贡献。
其中高效手性膦配体的的发展提高了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底物适应性,同时均相不对称氢化反应具有反应温和、经济性高且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手性药物的合成中广泛应用。
手性是自然界中将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进行区分的主要指标,在各生命体中,含有物质核苷酸、氨基酸和单糖以及由这些成分构成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手性[1]。
手性的存在也大大影响着药物的药理作用、其临床治疗效果、药效的时间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
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的合成中具有高效和独特性,促进了手性药物的研制和开发,因此本文通过对不对称氢化反应的原理展开讨论,浅析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一、不对称氢化反应的概念不对称氢化反应是一种在氢气的环境下以及氢化催化剂的作用下,让分子和分子之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将具有潜手性的物质转化为手性还原物质,同时由于在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的过程中,其还原剂是氢气,使得整个反应过程即绿色环保又经济高效。
合成沙丁胺醇的新方法
崔振清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1990(000)003
【摘要】沙丁胺醇(Albuterol)(7)是一种强效长效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对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显效的高度选择性的口服药品。
最初由艾伦-汉伯斯(Allen andHanburys)公司研制发表,以后由葛兰素(Glaxo)公司和先令(Schering)制药公司分别以Ventolin和Proventil商品名称相继上市,是临床上治疗可逆性支气管阻塞的重要药品。
有关沙丁胺醇的若干种合成方法均已公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崔振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一种新的沙丁胺醇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J], 陈观银;黄显会;刘晓云;邓发亮;李帅鹏;孔祥凯;怀彬彬
2.(R)-沙丁胺醇的化学不对称法合成 [J], 周石洋;陈玲
3.新型(Salen)Co催化剂催化合成沙丁胺醇 [J], 韩元喜;赵秋堂
4.苯硼酸功能化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对沙丁胺醇的可视化检测 [J], 贺茂芳;秦蓓;张博;
胡娅琪;唐一梅;周慧
5.烟草所建立沙丁胺醇快速检测新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