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中的“生活”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把生活引进英语课堂如何把生活引进英语课堂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状态选择相对合适的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创造真实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
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背境和生活经验应重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用好用活教材,给学生提供贴进生活实际,贴进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
例如,这个句式,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对没听讲的学生说:Would you mind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 如果教室不干净对某个学生说: Would you mind cleaning the classroom? 2. 教师应实现教学资源的生活化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英语是一门语言棵,其教学内容本身就源于生活。
教师应利用课堂内外特别是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具有生成性的教学情境。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 教师应多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潜能,帮助其快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方法。
通过此方法,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感知、理解运用知识。
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去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真实生活情景的模拟。
例如,七年级下册Unit 7谈论人物外貌时,先对学生介绍自己的外貌。
然后,让学生谈论自己的外貌。
最后让学生谈论他们感兴趣的名人的外貌。
学生很快熟练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再如,七年级下册Unit 2 问路指路时,教师先把自己家的路告诉学生,让学生理解the way to. Take a bus from. pass a . go downgo through. Turn left 等词组的用法,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家的路。
小学英语课堂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11-13T09:35:53.33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3期7月作者:周庆兰[导读] 让学生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应用,这是教师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周庆兰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中心学校 530201【摘要】小学英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为学生带来一个优质和生活化的英语课堂让学生体验上课的魅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提高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更好更多学习英语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英语课堂情境,让学生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应用,这是教师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课堂情境语言能力【正文】英语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如果教师在为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那么教师就要从现在起开始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起重视,因为从小学生的三年级英语开始,英语就逐渐加深了难度,会给予学生一些语法上面的学习,让学生从简单的句式引用到一些比较复杂的英语语法或者转变的句型,教师要将这种知识在课堂上以生活化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展现,这样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去影响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将英语带进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长远的发展。
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对小学生的教学也要改变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
英语这门课程也大幅度考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一些语法时,如果没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是不能够对这个语法有更好的理解,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出深度的研究。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非常大。
他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掌握所有的知识,课下作业也是非常多,那么教师要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最大的收获,那么师就一定要利用好课上时间为学生传授英语知识。
课堂生活的英文作文英文:Classroom lif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school experience. It is where we spend most of our time during the day, and it is where we learn and grow as students. In my opinion, classroom life can be both enjoyable and challenging.One of the most enjoyable aspects of classroom life is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our classmates and teachers. We can share our thoughts and ideas, ask question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is social aspect of classroom life is crucial in building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ing communication skills.However, classroom life can also be challenging. For example, we may struggle with difficult concepts or assignments, or we may have to deal with disruptive classmates. It is important to stay focused and motivatedin these situations, and to seek help from our teachers or peers if necessary.Overall, I believe that classroom life is a valuableand rewarding experience. It provides u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we need to succeed in our future endeavors, andit also helps us to develop important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中文:课堂生活是我们学校经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1. 引言1.1 引言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学好英语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难以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成为当今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提倡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
生活化教学法通过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和素材融入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素材,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除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实践教学法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各种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水平。
促进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翻译等多种能力。
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全面提高英语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开展英语角和英语社团活动也是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
英语角和英语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英语口语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英语水平。
通过参与各种英语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生活化教学也能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英语教学需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习英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正文2.1 提倡使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倡使用生活化教学法是一种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的有效方式。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河北省蠡县林堡中心校杨马庄小学孙建梅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学、学习、实践等问题上的具体化。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思想包含三个方面 , 第一: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第二: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方法。
第三:教师不但要拿他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联系,还必须和他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一面教一面学。
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思考,做到经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深刻感受到如今英语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它作为一门语言课,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和均衡的发展。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突出学生个性, 尊重个体差异,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体现小学英语“在用中学, 在学中用”, 让学生学到更为生动的英语, 英语教学必须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使小学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交际作用。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它来自于生活, 归源于生活。
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所学的英语常常成了“哑巴英语”。
所以,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用英语与他人交流。
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贴近生活, 将学生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 从而做到真正的“教学合一”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依托并结合教材,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孩子的年龄越小,我们就得越重视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就小学教材冀教版版本来说,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内容比较的生活化。
比如:从一开始接触的文具类、颜色、感觉、身体部位、、数字、家庭、个人情况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来自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了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很容易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及差异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接受外界事物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形成新的意义建构,即学习者所理解的知识和大脑中原有的经验是相关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经验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经验。
也就是说,我们不做知识的搬运工,我们要做那个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的人。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要善于捕捉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并在课堂上将其还原成“生活画面”,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为学生提供学习认知停靠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我曾于2019年3月去武汉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名师课堂教学风格与特色观摩展示现场会,当时赛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一单元复习课。
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很多接地气的生活元素,如我的英文名字Susan的故事、家乡通河的风景及特色、学校艺体活动以及我的兴趣爱好等等,配合图片在英文介绍中带领学生轻松走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中。
然后在复习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又设计了校园达人秀展示,通过视频播放励志演讲家尼克·胡哲的故事,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巩固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同时让学生明白,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唯有不放弃才有成功的可能,在尽己所能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会获得自己的幸福感。
课堂学习生活化让孩子们兴趣浓厚,效果良好。
(二)教学活动多样化,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达到真正地融会贯通。
我们教师平时在给学生讲解完新知识后,经常会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会回答“听懂了!”但是他的“听懂”和我们所认为的“学会”往往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那么如何缩短直至消除这段距离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地深度学习和领悟。
根据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的特点,可将故事、歌曲、表演、游戏、动手实践、当小老师等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会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真正地融会贯通。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把英语教学融入生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语境设置。
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作为教学内容,比如日常生活、社交交际、职业发展等。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在教学日常生活用语时,可以设计购物、旅行、就餐等情景对话的角色扮演活动,在教学社交交际时,可以模拟面试、会议、电话对话等情景,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
英语教学融入生活还可以通过开展校内外的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英语国家的文化机构、企业、社区等,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英语国家的生活环境和语言氛围。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英语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化节等,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实践和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增进语言应用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来拓展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课件和活动,比如PPT、动画、视频等,使学生在课堂上更生动形象地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阅读、网络听力、英语角网站等途径,开阔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不仅可以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还需要教师的创新教学方法和积极的英语教学态度。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师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参与英语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英语课堂中的“生活”
----聚焦新课程案例
一.案例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Junior English for China (Book 2) Unit16 What a good, kind girl!
Lesson 61(Asking the way)
2.学情分析:班级中男生27人,女生22人,经过一年半的学习,两极分化相当严重,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很不理想.尽管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有关“问路”的对话,但是实际大部分都已淡忘.因此,必须加以复习、归纳和总结,以达到巩固和实际应用的目的.
3.设计理念:将外语教学的“3P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问路”的常用语.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功能项目是“问路”.第一部分是一幅标有学校、医院、教堂、图书馆、咖啡馆等建筑物的地图,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问路的习惯用语.第二部分通过对话学习有关新的问路及指路的表达法.第三部分是练习活动.在初中阶段,“问路”话题是《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日常交际项目.此话题在上学期第六单元Lesson21-24中已呈现过.本课通过看图说话、句型操练、对话表演等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学习目标:(1)学习总结“用英语问路和指路”的方法.
(2)了解中西交通法规的差异,学会礼貌待人.
四.教学流程
1.设置悬念,以猜谜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的第一部分是一幅标有学校、医院、教堂、图书馆、咖啡馆等建筑物的地
图.图中的建筑物名称有的是已学过,而如library/ladies’
room/church/Café/Video shop 是本课的新单词.对于这一部分,我先给出一张
街道平面图,如:
接着点着一幢建筑物说:I will go here to borrow two books.Where is it? (让学
生猜Library.)然后,把library 这个单词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以此类推,如:
Cinema: I will go here to see a film.
Video shop: I go to this building. I want to buy some CD.
…….
通过这种方法既教授了新单词,又复习了旧单词.而且完成了一张简易地图.这
样,不但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热情.2.布置任务,引发学生的记忆思维.
“问路”在上学期第六单元Lesson21-24中已呈现过.因此,在处理第二部分
前,设计了一个“你追我赶”的活动.在活动前,利用第一步完成的街道平面
图说,假设我们都身处在这个城市,我呢,就站在这里(手指点住),于是我
假装哭丧着脸,带着哭腔说,I can’t find the way to the library, I want to ask the
way, but I don’t know to say, who can help me? 于是学生就争先恐后的举起手,
把已学过的问路的句子一一呈现.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了已学的“指
路”表达法.接着,处理第二、三部分,学生接受新的句式.3.自创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谐的仿真语言环境
学生三人一组编排“问路”对话.其中一名学生当问路人,一名当指路人,另
一名机动,他可以是旁白者,可以是被问却也不知道路的人,可以是问路者的
同伴,等等.学生自己创设情景,自编自导自演,进一步理解、应用所学句型.这
时,老师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同学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切磋,
既活跃了课气氛,又使全体学生得到了操练,并使学生在操练和运用中加深了
对“对话”的理解.
4.检验成果,返朴归真
这一步主要是使学生从口头练习到笔头练习的落实.老师设计一些补全对话的
题型,题型有难有易,易的使全班同学都答对,难的使学习较好的学生也要三
思.通过这一步,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纵观这堂课的设计安排,由于教学内容取自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用性强.教学者抓住这一特点,创新设计,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学中用,用中学,印象深刻.总结本堂课,我认为:
1.教师在活动设计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教材的理解和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调控,情感的激励,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等各方面.
2.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巧妙引导,思维活跃时适时激励,有了思维成果后适当奖励……,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
指导者,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3.把新单词放在一定的情景里,与句子同时呈现,把音、形、义一起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联系新旧知识,更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4.本课70%左右的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发挥。
小组学习的形式,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5.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
在课堂中,告知学生中西方交通法规的不同,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因赋予了文化而更显其魅力。
6.寓德育融于教学之中。
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在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同时,更是在珍惜自己的生命。
使课堂更生活化。
7.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上课之前,我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上的,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弱的特点,特意选了这较简单的课文。
课上下来,学生的表现是相当积极,表演逼真,设计方案形式多样。
这就要看教师如何结合课本上的话题,把“生活”领进课堂。
8.一堂课的成败,不在于教师的教有多精彩,不在于课堂有多热闹,而在于学生学到有多少,最后一步练习,让学生从口头落实到笔头,采取这种传统而又实用的方式检验学生一堂课后的收获。
9.从课后看,多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形成了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基本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由于整堂课以全体学生的活动为主,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
1.堂次序显得有点杂乱,使一些不自觉的学生有机可乘,混水摸鱼。
2. 在三人一组编排对话时,内向的或思维不够活跃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这部分同学可能因此而丢失了一个绝好的用英语思维和生活的绝佳机会。
3.在口语练习过程中,有学生会出现很多汉语。
总之,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仅应引进生活,也应有教师的指导,应遵循学生知识获得的规律,切忌拔苗助长;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富有个性,更充满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学英语》报,初中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