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11.00 KB
- 文档页数:19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含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剽.(piāo)悍语塞.(sè)多棱.(líng)镜不着.(zhuó)边际B.矗.(chù)立角.(jué)斗配给.(jǐ)制公开露.(lòu)面C.散.(sàn)播横.(héng)祸一溜.(liù)烟相.(xiàng)机行事D.说.(shuō)服撷.(xié)取文绉绉.(zōu)自怨自艾.(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披阅一窝蜂闻过则喜不自由,毋宁死B.干炼擀面杖屈尊下顾召之即来挥之即去C.峰会不成器洗血耻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D.驻足半吊子震古烁今识实务者为俊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B.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振奋人心。
在人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带来祝福。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我们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
B.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胜利闭幕,但是“小白菜”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小白菜”将会出现在大街小巷,继续传递温暖人心的文明清香。
C.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的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D.“大衣哥”朱之文一炮走红,有识之士建议社会学家能否对这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最健康自觉的群体性追星现象做一个专门研究。
乌海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五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6分) (2020高二下·双流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最终的目的,是让机器代替人类,去辅助或者完成人类能够完成的事情。
在有问必答的Siri和Alexa 出现以前,亚马进的导购行为对买书的顾客有一定帮助。
我就经常本来只想买一本书,结果一下买了三四本。
后来亚马逊业务广了,这种人工智能导购的问题就慢慢显露出来。
程序员们_________地工作加班,忘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购物的思路是什么。
很少有人会买了一台冰箱以后再买一台。
亚马逊偏就会向刚买完冰箱的顾客推荐别种型号的冰箱。
关于程序员的笑话_________,大概都是讽刺他们没有生活常识。
妻子对程序员说:“你下班的时候去买6个包子。
如果看见卖西瓜的,就买一个。
”程序员带回家一个包子,妻子大怒:“我怎么跟你说的?”程序员说:“我看见卖西瓜的了。
”一个不好笑的笑点就是:所谓“常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人类总是声称需要体贴关怀和_________的服务。
计算机程这样做的时候,却常令人不胜其烦。
电脑都需要备份,但人类宁可忘记备份直扇自己耳光,也不会对每天一次提醒自己要备份的操作系统_________。
只要程序员们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能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存在的。
B . 而对程序员来说是不存在的。
C . 而对计算机来说是不存在的。
D . 而对丈夫来说是不存在的。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夜以继日层出不穷无微不至感激涕零B . 宵衣旰食不胜枚举无微不至感同身受C . 夜以继日不胜枚举无所不为感激涕零D . 宵衣旰食层出不穷无所不为感同身受(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要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程序员们只要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行。
湖南省怀化市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书院,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校教育制度,萌芽于唐,经五代,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
官立书院起初是中央政府官方修书、藏书、校书,偶尔也为皇帝讲经的场所,性质为官署。
开元六年,玄宗下诏改东都洛阳“乾元殿”之名为“丽正殿”(又名丽正修书院、丽正书院)。
开元十三年,再下诏改“丽正殿”为“集贤殿”(又名集贤殿书院、集贤书院)。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发达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不仅书籍的质量得以改善,而且数量大增。
这就为民间或私家藏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唐中叶之后,各地民间或私人创建的书舍、书屋、书院之类的设施涌现。
在官方丽正书院、集贤书院首先以书院为“修书之地”“藏书之所”命名的诱发下,“书院”之名便在民间更广泛地流行起来。
到了宋朝,书院就成了教育机构。
宋初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批颇有影响的书院。
岳麓、白鹿洞、应天府等书院都是因教学有功获得御赐而扬名的。
经此一期,书院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强化,获得社会认同。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
随着晏殊和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及至南宋,作为一种正式学校教育制度的书院,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创立。
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中明确指出:“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
”宋代创建书院711所,分布在今天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
宋代书院分布有三个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和五代时明显扩大,海南、香港都有了书院;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区,江西、浙江、福建位列前三;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只有19所书院,仅占全国书院总数的2.7%,文化重心明显南移,南方完全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中心。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
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
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
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
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
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
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
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
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
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颇具艺术想象的意味。
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
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
2020届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失的舌头徐永辉二丙的舌头没有了。
那天,邻居三婶迎头遇到二丙,招呼他。
二丙的嘴张张合合,却没看到他的舌头,也听不到他说的话。
三婶一惊,忙问:“二丙,你咋回事,舌头没有了?”她不肯相信,走到近前往二丙嘴里一看,只有牙齿。
我们晓庄是远近闻名的雄辩村。
大人、孩子,走路、干活,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嘴巴都不闲着:“那是谁家的羊,咋不拴起来?”“为啥说是羊,叫它狗不一样吗?”“羊就是羊,怎么能叫狗呢?”“它叫啥,不过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如果当初叫它猪,你现在还说是羊吗?”据村志记载,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由于世世代代训练,我们的舌头变异了,厚、长,又特别灵活,伸出来,可以轻而易举到达额头。
用它洗脸,画画,写字的,不乏其人。
据说,以前有个人,舌头比象鼻子还长,不仅能擀面、纺车,还能把棍棒舞得虎虎生风。
为了炫耀,我们都把舌头耷拉在下巴底下。
为了激励后代,先人们还自发组织了辩论会,三年举办一次,年满十八周岁的男子必须参加。
先以家庭为单位选出优胜者参加家族辩论,再选出家族中的第一名参加决赛。
一方把另一方驳得哑口无言,算胜出。
凡是在辩论上不发言,或撒谎骗人者,舌头会自动消失。
凡是没有独立见解,跟着别人学舌的,舌头会失去一半。
二丙是几十年来唯一受到惩罚的人。
他是孤儿,老实,木讷。
平时,你问一句,他哼一声。
只要不问,一年半载也难开金口。
在家族辩论会上,也有人试着引导他,徒劳。
半晌午,我们几个蹲在路口上议论二丙的时候,三婶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地过来了,还没到近前就问:“谁看见一只公鸡了吗?”她边说边比画,“这么大,毛通红,闺女给拿的,没舍得吃,你看,一转眼不见了。
”我们都安慰她:“不能少,不定跑哪旮旯里去了,再仔细找找。
”我们村古风犹存,好多年没少过东西了。
被三婶一搅合,我才想起来是去找乌木的。
2020届徐州市科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供销社钱红丽小时候,隔三差五跟着外公去一个叫作“周冈”的小镇。
他在小腰篮底层铺一层稻草,把家里积攒下的鸡蛋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在鸡蛋上面盖一块旧布,拎到周冈。
一个鸡蛋五分钱,全部卖掉后,买些粗粒盐回来。
或许还有余钱,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猪肉。
肉,一元二角钱一斤。
二十四个鸡蛋,换一斤肉!我的印象里,外公买猪脚的时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欢吃肉,而是猪脚便宜得多。
或者呢,肉也不买,猪脚也不买,外公只买一条鱼,鲢鱼,非常便宜的鲢鱼,几角钱而已。
称完鱼,鱼贩子也是用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递给外公。
一老一小于是拎着一刀肉或者一条鱼,穿过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万亩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随着我们了。
实则,我最喜欢跟着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销社买日用品。
合作社里飘拂着一股股奇异的味道,纷繁复杂,景深曲折,至今无与伦比,简直万花筒一样的气味:红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气味是咸的,芦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乡下有一个酒鬼,总是偷自家的米换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着,售货员用长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倾倒于他双手捧着的蓝边碗里。
他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的命,默不作声地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了。
等他的婆娘遇见这个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时,她没有什么法子想,许是绝望了,就一屁股坐在门前地上痛哭,一边号啕,一边咒骂,一边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
不出几日,酒鬼仿佛忘记了曾经尊严扫地的难堪,故态复萌。
女人每一次的咒骂与痛哭,仿佛初次一样的新鲜,也没见一个家从此破碎,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了。
实则,我最喜欢闻煤油的味道。
彼时,正值煤油灯时代,家家备有好几只灯盏。
那个年代的灯盏,可真是艺术品呢。
高脚细腰的模样,玻璃印花的质地,圆形底座,袅袅而上,忽然在中间鼓出一块圆肚子,盛满煤油,漂一截灯芯,划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间亮了,火焰上方配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古人言,一灯如豆,该有多么诗意静谧。
2019高三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小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15年中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为51.3%,其中农村地区略高,为51.7%。
《2020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调研报告》统计,大约有50%的农村老人处于空巢状态。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比例将高达90%,预计将有超过2亿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农村地区空巢老人数量显著高于城市。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留守老年人数量超过1亿。
老龄化与数字化相伴而生,相向而行。
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人口老龄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养老产业、医疗领域,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同时要看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
人口老龄化为经济发展带来斯的增长点。
老年人的健康、养老、医疗需求及对于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的需求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虽然老年人口的增多会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但是老年人并不是“负担”,而是一座“金矿”;不是“人口负债”,而是“人口红利”。
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升级,互联网市场下沉,依托数字技术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发展银发产业,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与其他消货群体有显著区别。
首先,饮食方面,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对保健食品和营养品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其次,医养护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步下降,对医疗保健、日常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再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老年人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交、尊重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包括体育健身、文化旅游、休闲服务、社交活动等;最后,老年人对家居用品和辅助器具的需求也与年轻人有显著区别,例如老花镜、助听器、按摩椅等。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纪元前后,世界有两个中心: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兴都库什山(在今阿富汗境内),在那里建立了“极远的亚历山大城”。
此后的希腊化时代,从地中海到伊朗高原,以亚历山大亚里(在埃及的尼罗河口)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一体化的世界,一个世纪以后,在东方,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华夏九州也建成了一个政治文化一体化的世界。
在这两个世界中间,横亘看从小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脉的一系列隆起的大山,像一道由雪峰和高山组成的天然屏障,只有一些险隘的山口,维持着两个世界间微弱的交通。
中华国由秦入汉后,开始向西北扩张,一直扩张到中亚。
于是,两个世界中心——长安和罗马,借助丝绸之路开始了频繁的交流沟通。
此后就是漫长的20个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再也没能在旧址上重建,而中华帝国则由秦汉、隋唐、宋元,一直到明清,其间虽有阶段性的分裂动乱,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思想一贯,则是现实中的常态。
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这20个世纪是“世界走向中国”的时代。
②如果说秦汉帝国只是当时世界的两个中心之一,那么后来的盛世大唐则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罗马帝国衰败以后,再也没有复原,而秦汉帝国的遗产被完整地继承下来。
经过近四个世纪的战乱之后,隋唐重新统一了中华,在秦汉帝国的版图上重建了一个胡汉混血的世界帝国。
长安再次成为世界之都。
于是,四邻番邦归附贡献,万里商贾远来贸易;波斯的流亡贵族、大食的商人教士、日本的留学生、东非或爪哇的“昆仑奴”和睦居住在同一座都市里;吐蕃的马匹,阿拉伯的鸵鸟,天竺的孔雀,波斯的铜器,爪哇的犀牛,高丽的贡纸,井然陈列在同一处市面上;佛教徒、道教徒、景教徒、摩尼教徒、拜火教徒与前来避难的伊斯兰教徒在毗邻的寺庙里相安礼拜。
作为帝国之都的长安,有世界胸怀与气象。
③大唐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其文治武功的影响,西到印度,东及朝鲜、日本。
西北的大山被翻越,征战、和亲、贡纳,贸易将大唐文明远播到吐蕃与波斯。
中华文化在东亚传播,由中国而朝鲜、日本,由越南而南洋诸岛,华夏文化圈到唐代基本形成。
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东南亚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国家与民族、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
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定了共同的价值基础。
汉字为这个文化共同体提供了语言基础,建立在儒学科举、唐朝律令、汉传佛教基础上的共同的政教制度,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
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一个代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文化的“华夏文化圈”。
(摘编自彭艳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光明日报》2017年07月08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纪元前后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先后分别成为世界的中心,二者之间只有微弱的联系。
B. 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保持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状态。
C. 盛唐成为世界中心后,长安是世界之都,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物产及所有宗教。
D. 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中国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是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对比了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崛起的方式及过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B. 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
阐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发展与兴衰的过程,思路清晰。
C. 第二段论证“大唐是世界的中心”这一观点,运用了大量具体的实例,增强了说服力。
D. 文章的写作思路遵循时代发展的脉络,符合了历史规律,使论述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种文化只有不断融合、吸收别国文化,才能不断强大,才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B. 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使大唐成为当时的世界中心。
C. 世界文化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与衰亡的过程,只有不断发展才能长久保持。
D. 中华文化有过令人自豪的繁荣时期,为世界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1. D 2. A 3. B【解析】1. 试题分析:A项,“只有微弱联系”只是初期;B顶,“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错;C项,“所有宗教”错。
2. 试题分析:“对比……崛起方式及过程”锚错,文章并没有对两种文明进行对比。
点睛:论述类文文章的结构较为简单,围绕一个概念展开,所以考核结构难度不会太大,这样为命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考核时把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核,有时是思路出现错误,有时是文章的内容出现错误,但以文章的思路出现错误为主,主要是各段之间的关系和一段内各句之间的关系。
答题时首先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
一般情况论述类文章的结构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行文主要是并列式或层进式,这样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基本都要明确观点。
段内各句的关系一般为递进、转折、因果、释说、并列等,注意找到文章的关键的关联词语进行辨析。
此题选项A没有两种思路的对比。
3. 试题分析:原文是说“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不是大唐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只是“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速之客梁晓声(1)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教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2)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3)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
只有半个月假。
在沧州住三五天,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4)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5)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
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
我们一起去沧州……(6)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
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7)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兵”。
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
其实不尽然。
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8)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
就是他。
人们都说我俩长的像双胞胎。
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一位“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9)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
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
他父亲是一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
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
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是可以叙叙父子情的。
队友们—一传看了那封信,都哭了。
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
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10)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最后交给我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
(11)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
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爸,是我啊!(12)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
我忍不住哭了,仿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见过面了。
他也落泪了。
(13)后来我们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
聊了一会儿之后。
“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小伙子,别演戏了。
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14)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
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
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
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
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
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的……(15)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16)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
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
(17)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
一周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
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
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
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线,就节省几元钱吧!(18)唉。
这些石油人哪!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19)我流下了泪,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一九八九年(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他”,但作者并没有给“他”一个具体的名字,颇具匠心,强调了主人公的平凡,凸显了“他”所代表的普遍意义。
B. 去见小侯父亲之前领导交给“他”小侯父亲照片的细节,看似闲笔,其实它是情节发展的关键,否则,“他”和父亲无法见面。
C. 文中多次使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或用来表现石油工人高尚的精神境界,或用来表达“我”对石油工人的敬仰之情。
D. 作品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两个石油工人冒充父子关系的故事,赞扬了石油工人特有的奉献精神和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5. 小说以“不速之客”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6. 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在情节设计上,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②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不速之客”略带贬义,而文中的“他”厚道热情、乐于助人,这样使读者形成理解上的反差,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6. 1)情节特点:①出乎意料:小侯是假的,父亲也是假的;他们都发现对方的假之后,还愿意再假下去。
②符合情理,小侯父子为国家建设献出生命。
感到了“他”和老孟,再加上中国人对亲情的传统认识,所以“他”和老孟愿意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
(2)艺术效果:这样的情节安排表现出平凡的石油工人伟大的家国情怀。
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旨更明确。
【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C项,“多次使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说法有误,只有最后“我”拿出蜂王浆的言行才从侧面表现出“我”对石油工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