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20
17 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时间:二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教学设计一、感知全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找出“我”观赏紫藤萝瀑布的行踪的词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作思路行踪词语感情变化看花(1—6)、停住脚步繁花似锦,内心愉悦忆花(7一9)伫立花前回忆往事,遗憾悲痛思花(10、11)加快脚步感悟生命,精神振奋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
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3.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为下文作者抒发人生感悟作铺垫。
4、这篇课文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意思?找出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5、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它们各有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停住了脚步”是指被紫藤萝的旺盛所吸引。
设置悬念。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照应开头。
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严谨,深化主题。
6、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中心主题?本文通过回忆紫藤萝的败落,隐喻家庭遭受的不幸以及小弟病症带来的焦虑、悲痛;借写紫藤萝开放时的美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借用花儿来暗示自己的情思,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教学目的: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难点:(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一、有效导课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
它会令人心旷神怡,会令人浮想联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读完《紫藤萝瀑布》我们一定会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生命。
回忆上节课内容二、有效学习读赏美文佳句思考问题、小组讨论:1.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讨论并归纳:这里运用了通感。
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
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2、提问: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1)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2)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诵读课,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脉,积累有效的词语。
2.根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受,对生命的感悟。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运用与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梳理结构,品析语言,了解散文的特点与写作手法。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文解读和情境营造相结合,将课文情境和生活紧密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生活情境,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体会生命的美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坎坷与挫折,好好把握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如何写景状物,品味揣摩语句,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难点:理解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切实地感受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陶渊明用菊花表达辞官归隐的情怀,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周敦颐用莲花表达高洁的品质,写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那宗璞对紫藤萝有何情感呢?一起读文章感受吧。
(二)感知学习(学习前温故一下上节课讲到的背景知识)1.师生同读:感受一下文章的内容,品味一下文章的语言。
2.默读后,分组讨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叙写文章的?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
课文分层,线索为:以紫藤萝花为线索。
一(1~6段):赏花──写作者看见的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二(7~9段):忆花──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喜悦。
三(10~11段):悟花──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面对“开得这样盛的紫藤萝”,作者的感情怎样变化?赏花前:焦虑、悲痛赏花时:宁静、喜悦赏花后:感悟、振作(三)内容探究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2.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会有这样的感情变化,对生命又有这样的感悟呢?3.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师引导学生回答:1.(1)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描写的先写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