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0
17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巢穴.(xuě)刚正不阿.(ē)B.执拗.(niù)庇.护(bì)断壁残垣.(huán)C.真谛.(dì)附和.(hâ)高屋建瓴.(línɡ)D.炫.耀(xuàn)沉浸.(qìn)铁杵.磨针(chǔ)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绿》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灸人口的散文名作。
B.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激昂奏响时,亿万人民的心中都会默念着同一个名字。
C.公交车站上,市民们自觉排队,井然有绪,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D.蓝天白云下,奔驰在那油菜花中的汽车,仿佛变成了一艘游戈在花海中的快艇。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调.查风调.雨顺B.筹.备一筹.莫展C.缅怀.触目伤怀.D.赔偿.得不偿.失4.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展示活动。
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这个活动的创意,最恰当的一项是()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一项名为‚中国故事‛的文化展示活动,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地带举行。
展示活动将搭建30余个名为‚祥云小屋‛的帐篷,让参展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这些‚小屋‛里,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等新颖的展现形式,结合现场手工艺表演和观众参与等互动方式,立体展示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各地充满生机、特色鲜明的民族与民间文化。
这一策划是历届奥运会所没有的。
A.叹为观止B.赏心悦目C.别具匠心D.眼花缭乱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
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________。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21.04一、基础·运用(共15分)1.(1)答案:文天祥(1分)(2)答案:D(2分)(3)答案示例1:选择A。
A是行书,线条流畅灵动,如行云流水,体现了北京街巷的发展变化,彰显了北京这座古都的现代化风貌。
答案示例2:选择B。
B是隶书,方劲古拙,体现了北京街巷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北京这座古都雍容古雅的气质。
(2分。
书体特点判断正确,1分;将书体特点与北京街巷特点结合,言之成理,1分)2.(1)答案:C(2分)(2)答案:B(2分)3.(1)答案要点:前句:这里曾有一座皇家米仓。
(或:这里曾是一座皇家米仓的所在地)后句:街名中的“白米”二字便由斜街上的这座米仓而来。
(或:街名中的“白米”二字便出自斜街上的这座米仓)(2分。
一句1分)(2)答案:A(2分)(选C,得1分)4.答案:B(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4分)5.答案:水何澹澹6.答案:胡琴琵琶与羌笛7. 答案:心忧炭贱愿天寒8. 答案:塞忠谏之路(共4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1(二)(共6分)9.(1)答案: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2)答案:积极乐观(2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示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晋人王质的典故写出自己遭贬谪时间之久,表达对世事变幻、物是人非的感慨。
“落花时节又逢君”中选取“落花”这一典型意象,暗示了安史之乱后国势的衰颓凋敝,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巨变、人事沧桑的喟叹。
(4分。
两句诗手法各1分,情感各1分。
“落花”句从借景抒情、象征等角度作答,均给分)(三)(共7分)11.答案:B(2分)12.答案:A(2分)13.(1)答案:社会安定,没有战乱(2)答案:人与自然(3)答案:人们不随意杀生(3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三、名著阅读(共5分)14.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帮“我”订正解剖图,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美国记者斯诺为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创作出《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008年北京海淀区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登斯楼也,则有,,,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③,沉醉不知归路。
(《如梦令》)④,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要求写诗文原句。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作者指出在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
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②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诗人一生只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③〈醉翁亭记〉中有七个字的成语是:。
④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两个,并写出作者。
第二部分(一)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爆爆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户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上面语段选自《__ ___》,作者__ ___是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
4.上文第1段主要写醉翁亭的___ __和___ __。
描写的顺序是__ ___。
5.上文第2段主要写()A 山林之乐 B.山水之乐 C.宴饮之乐 D.游玩之乐6.上文第2段的“四时”指_ ____。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林壑尤美②饮少辄醉③日出而林霏开④云归而岩穴瞑8.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l)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9.上面语段表现作者__ ___的情怀。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__________________除(tī)__________________落(zháo)__________________人听闻(hài)B.__________________诵(yín)__________________祷(qí)__________________歌载舞(zǎi)C.__________________藏(chǔ)__________________叹(kǎi)恰如其__________________ (fèn)D.__________________营(sù)憎__________________(wù)锐不可__________________(dānɡ)【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字音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峰叠翠,风光绮丽,真是人们登山赏景的好去处。
B.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不应荒废时日,而应该充实而快乐地生活。
C.联谊会上即兴表演一个节目,对多才多艺的他来说是件轻而义举的事。
D.演唱结束了,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整个音乐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字形3.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
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
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
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的组合特点。
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A. 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B. 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08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及答案第一部分1、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②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③,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为学》)④将军角弓不得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根据要求写诗文原句。
①《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被重新启用的诗句是:,。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洞庭湖水势浩大,波澜汹涌的诗句是:,。
③《木兰诗》中写木兰功劳之高和皇帝赏赐之多的句子:,。
④同窗三年,毕业在即。
也许,你的好友即将远行,请选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共勉。
第二部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选文出自课文,相传是春秋时期所作。
4、填写原文空缺的句子。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齐师伐我:___________ ②小惠未徧:____________③小大之狱:________ _ ④必以情:_______ 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作答)①②。
8、选文原文中未选部分有一个成语沿用至今,这个成语是,它的含义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2008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第I卷(共60分)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0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和煦.(xù)褒奖(bāo)卓.著(zhuō)言简意赅.(gāi)B.寒噤.(jìn)褴褛.(lǚ)殷.红(yīn)潜.移默化(qián)C.剔.透(tì)精髓.(suǐ)苍穹.(qióng)断垣.颓壁(yuán)D.花蕾.(lěi)攒.聚(cuān)恣睢.(suī)根深蒂.固(d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阴晦松懈怅惘郑重其是B.愕然绸密嶙峋分道扬镳C.巍峨雀跃瞭望异曲同工D.箫索崛起烦琐变幻莫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份材料中详实的内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道听途说....中是不可能得到的。
B.学校五十周年校庆时,我们这些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十分开心。
C.布达拉宫修建在红山之上,气势非凡,每年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D.奥运会举重赛场上,观众们为中国运动员呐喊助威的场面沸沸扬扬....,气贯长虹。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霜的红叶,如霞似火,溢彩流丹,是一道最美的秋季里的风景线。
修改:把“秋季里的”调到“一道”的前面。
B.“中国记忆”展览所展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不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修改:删去“感到”前的“不”。
C.在去重庆的日子里,有幸参观了梁实秋先生的故居“雅舍”。
修改:在“去重庆”前加上“我”。
D.我们观察和描写一个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各个方面发现并表达它的特点。
修改:把“表达”改这“表现”。
5.下列文学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捕蛇者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枊宗元,他的文集名为《柳河东集》。
B.《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呐喊》。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2008.05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巢穴 (xuè) 刚正不阿(ē)B.执拗 (niù) 庇护(bì)断壁残垣(huán)C.真谛(dì)附和(hè)高屋建瓴(lǐng)D.炫耀(xuàn) 沉浸 (qìn) 铁杵磨针(chǔ)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绿》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灸人口的散文名作。
B.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嘹亮的国歌激昂奏起时,亿万人民的心中都会默念着同一个名字。
C.公交车站上,市民们自觉排队,井然有绪,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D.蓝天白云下,奔驰在那油菜花中的汽车,仿佛变成了一艘游戈在花海中的快艇。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调查风调雨顺B.筹备一筹莫展C.缅怀触目伤怀D.赔偿得不偿失4.下面文字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展示活动。
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这个活动的创意,最恰当的一项是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一项名为“中国故事”的文化展示活动,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地带举行。
展示活动将搭建30余个名为“祥云小屋”的帐篷,让参展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这些区域里,通过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等新颖的展现形式,结合现场手工艺表演和观众参与等互动方式,立体展示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国各地充满生机、特色鲜明的民族与民间文化。
这一策划为历届奥运会所独有。
A.叹为观止B.赏心悦目C.别具匠心D.眼花缭乱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新春将至,一场罕见的大雪席卷南方。
大批战斗在抗灾一线的人们,徒步于深雪之中,运送物资;。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残羹冷炙(zhì)悠然自得(yóu)B. 奋不顾身(fèn)鞭辟入里(pì)鞠躬尽瘁(cuì)C. 瞬息万变(xùn)持之以恒(chí)振聋发聩(kuì)D. 青出于蓝(lán)饮鸩止渴(zhèn)蹉跎岁月(cu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我校将下午最后一节课改为自习课。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D. 这本书的作者在书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潇洒潜移默化潜滋暗长B. 拮据惊心动魄拮据C. 琢磨拮据琢磨D. 谨慎琢磨谨慎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老科学家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孜孜不倦,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考试却名落孙山。
C. 虽然这次比赛失败了,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努力地训练。
D. 她的舞蹈表演精彩纷呈,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工作努力。
改句:他学习刻苦,工作努力。
B. 原句:谁都知道她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改句:谁都知道她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C. 原句: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改句:这本书非常有趣,我一口气就读完了。
D. 原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改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等。
这些园林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