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基于结构VAR模型的经验分析_刘建
- 格式:pdf
- 大小:412.12 KB
- 文档页数:8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作者:王荣行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01期摘要:国际石油价格近年来波动幅度巨大,對我国宏观经济带来多种影响。
国际油价波动幅度大,波动价位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较多。
但归其根本,石油价格是由石油需求以及国际投资资本变化决定的,所有导致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均可以归为上述两类。
石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宏观经济,给我国经济造成了输入性通货膨胀并对多个石油行业以及副产品的相关行业带来了影响。
对具体影响内容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国际原油价格;宏观经济;油价波动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1-0143-03煤炭和石油现阶段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矿产能源,相比煤炭资源,在汽车、机械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石油能源的应用更为普遍,石油能源曾一度被称为工业之血。
石油价格变化对工业行业有直接的影响,纵观我国工业行业,目前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全新阶段,工业技术和生产规模均飞速增涨,行业飞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让我国成了原油进口大国。
也正因为如此,国际原油价格剧烈的波动会对国民经济带来广泛深远的影响。
为此,对国际油价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帮助我国寻找应对油价波动带来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法,尽量消除当前经济环境变化中的不利影响。
一、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国际石油价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平稳状态,从1986—1997年一直在20美元上下浮动,没有出现过明显的价格波动。
这10年期间,短时期内国际原油价格突破40美元,随后很快恢复到20美元。
纵观全球该时期的石油市场形势,存在一定的供求不对等现象。
1997亚洲出现金融危机,并逐步波及全球。
金融危机让全球经济受到重创陷入负增长状态下,石油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和滞销的现象,导致石油价格一路下跌,1999年国际油价跌破10美元。
为缓解金融危机对石油行业带来的影响和破坏,确保石油行业可以平稳度过金融危机,OPEC成员国出台了限产保价的政策,主要成员国积极推行该生产政策,让国际油价停滞下跌随后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
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经济及石油企业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波动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中的一大关注点,同时也对国内经济和石油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国际油价波动的原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石油企业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际油价波动的原因国际油价的波动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中包括全球需求-供应关系、地缘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因素。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油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一些地缘政治事件,如战争、恐怖袭击等事件,也可能导致油价上涨。
二、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 能源依赖度高: 国内经济仍然依赖石油和煤炭。
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
这对国内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蒸汽燃油和汽油等石油产品是国内运输和工业的重要能源来源,而能源价格会直接影响物流成本和工业生产成本。
此外,燃油成本上升,将导致消费者付出更高的运输费用,从而加剧通货膨胀。
2. 经济增长放缓: 油价上涨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油价上涨会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导致消费低迷,从而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增长。
当油价暴跌时,虽然消费者的购买力有所增加,但是在短期内,资源型经济的投资和企业盈利都会受到冲击。
3. 物价上涨:由于大量非石化行业的订单也依赖于石油和煤炭这些燃料,随着燃料成本的上涨,最终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通过货币传导机制逐渐传导到经济的其余领域。
这将导致物价上涨,对消费者的生活造成巨大压力。
三、国际油价波动对石油企业的影响石油企业是国内能源经济的基础产业,所以国际油价的波动对石油企业产生的影响相当深远。
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投资损失:石油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包括股票发行和公开募股等机制,以帮助企业实现拓展商业的目标。
但当油价下跌时,企业股价的下跌,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有些石油企业甚至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困难。
2. 资产减值:随着油价的下降,企业的资产价值也会下降。
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政策对策分析近年来,全球原油价格不断波动,不仅影响了国际市场,也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政策对策分析。
一、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全球原油价格的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原油价格上涨会导致成本上升,推高通货膨胀率。
而原油价格下跌则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居民购买力。
1.1 通货膨胀率上涨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油价格的波动性也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缘政治危机、天气等因素不断出现,导致全球原油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国内各类生产企业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造成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1.2 国际贸易平衡不断恶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其原油进口量相当惊人。
全球原油价格的波动性对中国的贸易平衡不仅在数量上产生了影响,还改变了国际贸易结构。
尤其是在原油价格暴跌期间,一些油气输出国减少了石油出口,转而就进口商品寻求更多的利润。
这导致进口商品短缺,资源调配非常困难。
1.3 危机感折磨社会心理原油价格上涨会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提高购买成本,而原油价格下跌有利于提高大众的消费能力。
但原油价格的持续波动,很容易引发社会担忧,影响公众的情绪和信心,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二、政策对策分析针对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应当以制定政策对策为切入点。
下面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强化节能减排政策国家针对能源消耗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节能减排措施,加强工业方面的能源消耗监管力度,并严格执行对企业的环保税。
企业应当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向基层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汇报能源的消耗情况,保证工厂的运转效率。
2.2 加强与油气输出国合作中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其油气资源短缺非常明显。
为了弥补能源短缺,应当加强与一些油气输出国合作,开展多项国际贸易合作。
通过此类合作,既能满足我国的能源需要,也为油气输出国带来更多的利润。
关于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者:孟小飞来源:《商情》2017年第38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当下,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会对我国的原油价格,以及市场经济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全面地加强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或者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研究,然后根据实际的国际原油价格变动情况有效的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在最大限度的降低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前提之下,引导企业和产业进行全面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正确应对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国际原油价格;我国;经济;影响在我国经济结构当中,对国际原油的投资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左右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地提高,能源型企业将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
而在原油价格上涨时,我国能源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我国的GPI却会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
为了正确应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各种影响,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机制,与此同时全面的加强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
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一)原油价格上涨对经济影响在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上涨的情况下,我国引进的原油产品的价格将会出现多次、大幅度的上涨,从而带动了我国的GPI的全面提高。
例如沥青、塑料等的一系列缘由消费品的价格将会大幅上涨,石油企业出售的汽油价格将会相应的提升,运输企业获取汽油产品的成本提高,从而会导致整体的运输价格大幅上涨。
货运公司必须要支付更多的运输价格才能够完成货物的传递和运输,这也就意味着货运公司将会收取更多的货运费。
我国的出口结构当中能源密集型产业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这一类型的产业本身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却需要耗费较多的能源。
在此情况下我国就不能以较低的价格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从而会给我国能源密集型产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全球原油市场的波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原油价格的上下波动不仅与能源市场息息相关,更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分析原油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原油价格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原油价格上涨会提高能源成本,从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抑制了制造业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经济相对较为能源密集,原油价格上涨将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冲击。
其次,原油价格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加,进而影响居民购买力,削弱内需增长。
此外,由于原油价格的不确定性,企业在面对高风险与不稳定性时,往往会降低投资意愿,限制资本流动,从而减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然而,原油价格波动并不完全是坏事。
低油价能够降低能源成本,为消费者、制造业和其他行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消费和投资,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此外,原油价格波动还能够促进能源市场的竞争,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供需关系、地缘政治风险、生产成本和金融市场等。
其中,供需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全球经济的增长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原油的需求量,而供给方面受到产量、储备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政治紧张局势、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导致供应中断和产量下降,从而推高原油价格。
此外,金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炒作和投机行为也会导致价格的波动,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面对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各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对能源市场的监管力度,避免价格的过度波动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增加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此外,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和监管,对于减少价格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研究——基于不完全竞争假设
下的一般均衡分析
李丽
【期刊名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1)003
【摘要】将不完全竞争假设纳入CGE模型,分别模拟此市场结构下国际油价上升与国内油品市场化两项冲击对我国总体经济及各个产业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油价上升冲击下,我国实质GDP值减少,国内物价上扬,总消费萎缩,由于劳动与资本持续转入油品市场令其产出迅速扩张,社会福利水平明显恶化;而油品市场自由化情况下,尽管实质GDP仍呈现下降趋势,却可提高我国石油产出及增强我国总体经济应对国际油价冲击的能力,我国应继续推行此项政策,使油品市场自由化程度逐渐提高.【总页数】6页(P71-76)
【作者】李丽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学院,广东深圳5181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3.3
【相关文献】
1.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J], 宋秀林
2.论APEC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 [J], Nancy Benjamin;Xinshen Diao;沈腊梅
3.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J], 魏巍贤;高中元;马喜立
4.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r——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周德田;于海艳
5.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CGE分析 [J], 刘亦文; 胡宗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石油价格的变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尤其是对于石油进口量较大的国家来说,石油价格波动更是时刻关注的焦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因此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十分重要。
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石油市场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石油进口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国内上游的炼油企业受到较大影响,成本上升,利润减少。
同时,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会使得石油需求减少,从而对石化下游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则有利于石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的经济稳定。
在国际石油价格下跌时,中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购买更多的石油,从而减少石油进口成本,促进国内上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下游企业的成本也相应降低,利润增加。
二、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时,中国经济运行会面临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为上涨的油价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则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跨越了整个经济体系,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造成影响。
同时,高油价也迫使企业的成本持续攀升,影响企业正常运营,阻碍了企业的拓展和发展,从而使得整个国家经济运作受制于油价波动的影响。
2、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于成本下降,国内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国内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下游消费者在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消费,从而促进国内的贸易发展。
此外,成本下降还能够促进国内投资,刺激经济活力增加。
三、如何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稳定国内宏观经济政策。
作为石油进口大国,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动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深刻改变。
政府应该采取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保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稳定,从而给经济界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2、减少依赖进口石油。
在减少对进口石油依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快国内新能源的发展来实现,从而减少对进口石油的需求。
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r——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周德田;于海艳【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6(034)004【摘要】Oil is the lifeblood of the economy,as China's dependence on foreign oil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on China's economy is growing,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oil price fluctuations on the price level is necessar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VAR model and the empirical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on domestic prices influence mechanism,fluctu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of crude oil has come to a certain influence on domestic prices and conduct by fuel and power purchase prices to domestic,but with the extension of industrial chain,its influence on PPI and CPI waning.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specific eight categories CPI indices,it's obtained tha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s on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consumer prices is the most,followed byhousing,household equipment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and food category,and then clothing,health care and personal products as well as tobacco and supplies category. While the effect of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category is very small. Based on this , we made a number of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measures.%石油是经济的命脉,然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油价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通过建立VAR模型从实证角度定量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机制,得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通过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向国内传导,但是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其对PPI及CPI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通过对具体的八大类CPI指数的实证分析得出,国际原油价格对交通和通讯类消费价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食品类,再次之是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以及烟酒和用品类,而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的价格影响非常小.基于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对策.【总页数】7页(P611-617)【作者】周德田;于海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9【相关文献】1.国际油价波动对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李翠萍2.劳动力价格变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王中江3.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消费物价水平传导非对称研究 [J], 李治国;王梦瑜4.市场基本面、期货投机与国际油价波动——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刘建5.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影响的研究——基于协整和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J], 郑丽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于结构V A R 模型的经验分析刘 建 蒋殿春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09年2月的月度数据,采用S V A R 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产出增长不仅具有直接的消极影响,而且还通过加大了国内通胀压力、促使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人民币汇率波动间接影响产出的增长,但这种间接效应相对较低。
关键词 国际原油价格 S V A R 模型 货币政策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图分类号:F 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9]10-090519-0368一、引 言近年来的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剧烈程度超出人们的预料。
最近几年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快速上升。
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70%,2005~2007年油价承接上升趋势,继续不断攀高。
2008年,国际油价走势出现了罕见的大起大落。
7月份以前对原油市场供应的焦虑等因素促使油价屡创新高,使其一度达到147.27美元/桶,9月份之后石油需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幅下降,国际原油价格在5个月内暴跌至低于40美元/桶。
2009年国际油价先升后降,持续波动。
随着近几年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和剧烈波动,石油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石油需求呈快速扩张的态势,石油供给缺口日见突出。
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自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8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2.0067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49.8%,而在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只有30%。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2008年9月发布的《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我国石油消费量到2010年和2020年预计将分别增加到4.25亿吨和5.72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到55%和66%。
中国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需求者之一,石油进口依存度很高,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非同小可,并且出现日益增强的趋势。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途径有哪些,其影响力度如何?这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二、文献综述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一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研究很广泛的主题。
有关国际原油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关系的文献是由D a r b y (1982)和H a m i l t o n (1983)开始的。
D a r b y (1982)检验了原油价格对实际收入的重要性。
他开始并没有发现在原油价格变化和实际收入之间存在一种统计显著的关系,但将出口、汇率和货币供给等变量的间接效应考虑进来之后,就发现了原油价格变化对收入的显著影响。
H a m i l t o n (1983)在研究了二战之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后发现,原油价格与美国实际经济活动之间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性。
随后许多研究大大肯定了他的结论。
最近,有关石油冲击的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已经扩展到了对美国以外的国家的研究,并支持了上述观点。
如C u n a d o 和G r a c i a (2003)集中研究了石油价格冲击对14个欧洲国家工业的产量和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J i m én e z -R o d r íg u e z 和S án c h e z (2005)和C o l o g n i 和M a n e r a (2008)考察了大部分发达国家的G D P 与石油价格以及货币变量之间的反向关系。
虽然众多文献已表明油价在战后经济衰退中的重·33·D OI :10.13516/j .cn ki .w es .2009.10.005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要角色,但是许多学者也在质疑这个观点。
B o h i (1991)认为,如果石油冲击是衰退的主要原因,那么能源密集部门应该受到更激烈的影响。
但他发现,在能源危机期间,各产业的产出下降与产业的能源密集度之间并没有关系。
H o o k e r (1996)也分析了石油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石油价格不再是1973年后许多美国宏观经济变量的G r a n g e r 成因。
除了检验石油价格冲击的直接效应之外,研究者也讨论了石油价格冲击是否也通过引起货币量的紧缩而间接导致了衰退。
H o o v e r 和P e r e z (1994)表明,许多战后大的石油价格冲击的时间都与各国货币紧缩时期很接近。
B e r n a n k e 等人(1997)发现,基本上所有美国的衰退都是发生在石油价格提高和货币政策趋紧之后。
他们采用一个修正的V A R 方法发现,在石油价格冲击下,紧缩性货币政策解释了实际经济衰退的主要部分。
如果美联储没有在石油价格冲击后提高利率,那么美国所遭受的经济衰退很大程度上可能会避免。
K i l l i a n (2005)认为,滞涨反而应归因于货币因素而不是原油价格,原油价格作为商业周期波动的一个正常要素,其影响被夸大了。
而H a m i l t o n 和H e r r e r a (2004)和B r o w n 和Y u c e l (2002)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的分析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石油价格冲击效应的影响只承担部分责任。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有关国际原油价格变动的相关研究才开始逐渐丰富起来。
史丹(2000)分析了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结构特点及O P E C 石油供给策略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并对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刘强(2005)通过一个两部门混合经济模型,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各经济变量的影响和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
经验分析方面,李良(1993)在定量研究了石油、天然气价格波动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后发现,如果原油价格上涨100%,全国物价水平就会上涨2.90%。
于伟和尹敬东(2005)在计算了各经济变量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弹性并研究油价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后发现,油价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对称的,油价上升会滞后地阻碍经济增长,而油价下降只是在短期内对经济有正面的刺激作用。
曾秋根(2005)则分析了国际商品指数基金、油价上涨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循环关系,他认为,这种循环关系最终导致了能源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和通货膨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综上所述,国外有关国际原油价格的经济影响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国内相关文献尽管近些年经验分析逐渐增多,但也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经济增长或通货膨胀的单方面分析上,对国际油价通过货币政策和汇率波动等所产生的间接效应未加以考虑,因而缺乏宏观经济影响的全面考察和动态分析。
三、模型的建立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采用V A R 模型对2003年1月~2009年2月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产出、通货膨胀率等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
我们对现有文献中所忽略的国际原油价格冲击的间接效应进行了考察,以弥补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1.模型变量的选择油价波动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最直接的传导渠道就是供给冲击效应。
供给冲击效应是源于能源的要素比例论,即企业生产函数中石油必须以一定比例作为投入要素存在,这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如炼油部门、化工产品部门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石油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同时石油价格上涨也会导致其他能源(煤炭、天然气等)的价格相对便宜,产生对石油的替代效应,致使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煤炭等能源的价格也跟着上涨,于是造成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进而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以及居民的生活成本,使部门产出的增长速率放缓。
对于出口企业来讲,物价上涨必然使行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国际竞争力下降。
加之石油进口的增加,必将导致贸易顺差的缩小,从而也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根据国际能源署(I E A )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型”的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将使我国的G D P 下降0.7%,而且,如果油价持续上涨,G D P 增长率下降的速度将加快。
在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0%并将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即便油价不上涨,这种影响也会不断加大。
如果政府在油价上涨阶段为避免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则利率会进一步上升。
而油价上涨同时也意味着货币需求量的上升,两者共同作用就会抑制投资需求,引起经济衰退。
2004年10月美国W T I 原油现货价格创53美元/桶的新高,月底我国央行开始调整政策路线,提高基准利率27个点;2006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4月中央银行再次上调基准利率27个点之后,国际油价虽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鉴于此,央行在2007年初又一次上调了利率。
不仅如此,2004年以来中央银行还数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比率。
可以看到,在国际·34·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油价持续处于高位时期,央行实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在油价冲击时,美国60%到75%的产出下降应该由紧缩性货币政策负责,日本产出下降的30%到50%应由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负责(B e r n a n k e 等,1997)。
那么,在国际油价冲击下,我国产出的下降究竟有多少是由这种紧缩性货币政策来负责的呢?从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来看,油价上涨将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大。
海关总署2008年1月披露,2007年我国进口原油花费797.7亿美元,进口成品油花费16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0%以上和约6%。
全年进口石油共计支出962亿美元。
另外我国产品出口中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商品是低附加值产品,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从而影响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出口水平下降。
由此可见,油价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走势,进而又会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和总产出。
综上所述,我们在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产出增长、物价水平的直接影响时,还引入货币政策和汇率波动变量,以考察这两种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渠道。
2.模型的建立首先,我们估计的结构V A R 模型的简化式为:y t =c +∑pi =1A i y t-i +μt (1)E (μt ,μ′t)=Ψ其中,y t是一个包含5个内生变量的列向量,其中包括4个宏观经济变量(分别代表我国的产出增长、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汇率波动、货币政策的变动)和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
c =(c 1,c 2,…,c 5)T是V A R 模型的截距向量,A i 为各阶滞后项的参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