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的空间生产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作者:韩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3期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工程概况南京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I标K2+591~K3+600段全长1009m,其中隧道段起讫里程为K2+591~K3+600,K2+591~K3+196段为暗埋式隧道,长605m,K3+196~K3+380段为敞开式隧道,长184m,K3+380~K3+600段为路基段,长200m。
隧道K2+591~K3+167段围护结构采用钻孔咬合桩,桩径1m,相邻两桩咬合200mm,桩长为15m~25m,共有1604根桩。
咬合桩分为A桩和B桩,其中MW28~MW40,A、B桩均为C30水下钢筋混凝土,MW41~MW44,A桩为C30水下钢筋混凝土,B桩为C30水下超缓凝混凝土。
二、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一)工艺原理钻孔咬合桩是采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施工,在桩与桩之间形成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桩的排列方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条钢筋混凝土桩(A桩)和一条素混凝土桩(B 桩)间隔布置,施工时先施工B桩后施工A桩,B桩混凝土采用超缓凝混凝土,要求必须B 桩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A桩的施工。
A桩施工时采用全套管钻机切割掉相邻B桩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实现咬合。
另一种是A、B桩都是钢筋混凝土桩间隔布置。
示意图如下:(二)导墙的施工为了提高钻孔咬合桩孔口的定位精度并提高就位效率,在桩顶上部施作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导墙,这是钻孔咬合桩施工的第一步。
导墙宽为每侧1m,厚25cm,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
钢筋为HPB300直径φ10mm,纵横向间距为15cm。
具体尺寸见《咬合桩导墙平面示意图》。
具体步骤:①平整场地:清除地表杂物,填平碾压地面管线迁移的沟槽。
②测放桩位: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设计图纸坐标已考虑相关因素影响的外放量)计算排桩中心线坐标,采用全站仪根据地面导线控制点进行实地放样,并作好护桩,作为导墙施工的控制中线。
南京市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草场门隧道及地面道路段工程)渣土运输及弃土方案审批:南京第二道路排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二年七月十九日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草场门隧道及地面道路段工程)渣土运输及弃土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南京市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四座下穿隧道草场门隧道、清凉门隧道,水西门隧道和集庆门隧道中的草场门隧道。
草场门隧道全长733m,北起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周围(里程K0+275),南至于江苏教育学院周围(里程k1+008)。
其中隧道暗埋段全长299m,北端位于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宿舍周围(里程(k0+526),南端位于江苏华宁测绘实业公司周围(里程K0+825)。
隧道端面形式采纳单箱双孔六车道,横断面宽度为~27.7m,隧道净空 5.4m,设计隧道路面高程为3.843m~17.594m(吴淞高程系),最大开挖深度约为10m.隧道北放开段(里程K0+275~k0+526)长约251m。
隧道南放开段(K0+825~K1+008)长183m,隧道在北京西路(里程K0+712)上穿地铁四号线草场门车站。
道路工程大体沿着既有城西干道中心线布设,北起古平岗立交高架桥,南侧落地址(起点里程K0+000)通过275m的地面交织段,设草场门隧道(放开段长334m,暗埋段长299m)下穿北京西路(草场门大街)后于草场门南侧出地面,然后通过662m的地平交织段,至此段设计终点)终点里程K1+670),线路总长1.67Km。
设计快速路:60Km/h、地面辅道:40Km/h、车道宽度3.5m。
道路总宽49m,快慢车道共双向10条车道,中央分隔带宽1.5m,双侧均宽17.25m。
排水工程雨水城西干道东侧现状D500~D600合流管保留并改造为雨水管;城西干道西侧位于快速路车道范围的合流管迁移至西侧辅导内;草场门大街与城西干道交叉口处的形状D1000、D1500、D2000等雨水聚集点与隧道及地铁四号线站体标高冲突,沿隧道东侧归并上述管道为3m×2.5m箱涵,向南绕行后排至草场门大街形状2×D2000雨水管。
南京市高淳县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25分)1.古诗文积累。
(10分)①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②,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④,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⑥剪不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⑧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⑨南京某国际广场深基坑工程开挖到底后,出现险情。
梦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 ” (诸葛亮《出师表》),被相关领导部门指定参与抢险。
2.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倔(jué)强喑(yīn)哑繁弦(xuán)急管B.脑髓(suǐ) 哂(shàn)笑回环曲(qǔ)折C.了望(liào) 笨拙(zhuō) 藏污纳垢(gòu)D.干瘪(biē) 酬和(hé) 断壁残垣(yuán)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蓬篙遨翔如法炮制B.藩篱斑斓不容置疑C.赃物崔巍略胜一畴D.受戮嗔怒一拍既合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请出示门票。
”检票员面向挤在公园进口处的几个小伙子声调温和地说:“同志,请出示您的门票。
”B.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庇护,本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C.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群众的广泛听证、政府的周密计划、统筹,终于正式启动,拉开了帷幕。
D.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就看怎么样对待困难,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迎难而上?某班开展了一次“脚踏一方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标题问题。
(9分) 【忧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5.土地资源高度稀缺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危机始终是不言自明的。
城市干道网改扩建布局规划决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城市干道作为城市主要道路交通线路,不仅为城市内部的流动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也对城市与外部地区的联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不相适应,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为了适应城市快速发展,改进城市交通条件,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城市干道必须进行改扩建。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干道网进行改扩建布局规划,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城市交通事故率,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支持。
三、研究内容1. 分析城市干道现状:了解城市干道现状、通行情况、瓶颈问题等,为改扩建布局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2. 研究城市干道交通流量:通过对城市干道交通流量等数据统计、分析,在未来5-10年城市交通预测流量的基础上进行精确规划和扩建;3. 提出城市干道改扩建方案:根据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提出一套完整、系统的城市干道改扩建方案,并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空间位置等因素进行优化调整;4. 制定城市干道网改扩建计划:将城市干道改扩建方案落实到具体实施步骤中,并制定城市干道网改扩建计划,分阶段实施;5. 建立城市干道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管理制度,保证城市干道网改扩建顺利推进,提高城市交通运营效率。
四、研究方法1. 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城市干道现状、交通流量、瓶颈问题等,为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2. 统计学方法:通过对交通流量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城市干道改扩建方案,通过效果评估,实现最优化;3. 数字化仿真模拟: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对城市干道改扩建方案进行模拟模型设计,模拟分析各方案的交通运行效率和空间分布;4. 专家咨询法:结合城市干道改扩建的实际情况,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观察、座谈研讨、意见交流,形成完善的城市干道改扩建方案。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6-0033-03老城区复杂地质道路改造基坑围护咬合桩施工收稿日期:2012-12-26作者简介:吴际(1968-),男,高级工程师吴际(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9)摘要:结合南京城西干道清凉门隧道明挖施工采用的一种新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咬合桩,介绍了咬合桩工艺原理,对比分析了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传统基坑支护方式的不足及采用咬合桩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实践总结该方案的施工经验,以供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杂地质,基坑围护,咬合桩,施工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1工程概况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是为改善南京交通状况,同时保证2014年青奥会的交通便利的项目。
城西干道位于南京主城西部,紧邻明城墙与秦淮河。
该项目中的清凉门隧道K2+111 K2+ 600、水西门隧道K3+703 K4+895区段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采用明挖法,最大开挖深度17.18m,基坑围护桩设计桩底进入中风化岩层平均强度达到20MPa,局部达到60MPa;水西门隧道地下存在大量防空洞、古城墙基础及木桩,本工程在地下3m 5m承压水丰富。
原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搅拌桩止水及SMW工法桩,因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并难以保证质量,施工周期长。
经过比选决定采用咬合桩作为围护结构。
咬合桩为套管钻机在桩身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下完成切割咬合过程形成的排桩围护结构,其整体性好,防渗效果佳,无须另外辅助截水帷幕等防水措施;成桩过程噪声低、振动小、无泥浆作业,施工环境洁净、易保持;考虑到成桩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及桩身质量,桩身的混凝土不得有离析现象,施工采用了360ʎ全回转套管机施工。
2地质条件2.1设计地质状况①1杂填土:灰黄色 褐灰色,松散,为粉质粘土混碎石、碎砖等堆填。
部分地段表层有20cm地坪或路面。
层厚0.3m 6.5m;①3杂填土:灰 灰黄色,可塑为主,土质不均。
由粉质粘土混卵石、块石填积,含大量木桩等,局部分布,填龄超过10年。
目录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述2、沿线地质、地貌及水文情况2.1、地形与地貌2.2、地质情况2.3、水文情况3、周边环境4、编制依据5、编制原则6、采用的技术规范二、施工准备1、施工准备2、测量控制3、协作配合4、物质组织准备5、劳动力准备5.1劳动力准备工作5.2劳动力管理措施6、施工机械准备6.1施工机械准备工作6.2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6.3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措施6.4使用管理6.5施工机械使用分类6.6施工机械需用计划三、施工方案1、围挡施工方法2、钢板桩施工方案2.1、沟槽支护施工原则2.2、沟槽支护结构设计2.3、施工技术要求2.4、钢板桩施工施工流程为:2.5施工操作2.6施工方法2.7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2.8钢板桩检验、吊装、堆放2.9钢板桩施打2.10钢板桩拔除2.11钢板桩土孔处理2.12钢板桩平面及断面示意图2.13监测方案3、沟槽开挖方案4、管道基础及管座施工5、铺设管道6、附属构筑物、检查井施工7、闭水试验8、沟槽回填9、基坑止水、排水、导水措施10、工期安排10.1工期安排原则10.2计划工期四、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建立2、项目部组织保证体系五、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现场管理2、严格执行各种有关法规3、环境卫生管理4、环境卫生维护5、综合治理方面6、噪音控制及震动控制7、水污染的控制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3、质量通病预防措施3.1、支护沟槽3.2管道基础变形过大3.3管道基础标高偏差3.4管道接口渗漏七、安全生产措施1、安全保障措施1.1、安全保证体系1.2、危险源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1.3、安全保证措施2、一般要求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4、堆土的安全措施5、机械挖土的安全措施6、基坑施工安全措施7、沟槽基础施工的安全措施8、管道安装的安全措施八、雨季、夏季施工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述本工程为城西干道一期工程排水工程凤台路污水泵站出水管道工程,设计污水管道为两根DN1650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基础为120°混凝土基础,管道埋设深度约为4米,设计施工方法为大开槽埋管施工。
第一篇、半月谈:规划浪费,难以承受之痛------半月谈2009年第20期之专题报道(总第708期)看过川剧‚变脸‛节目的人,无不为演员精湛娴熟的技巧钦羡赞叹。
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项舞台上的节目却经常在一些城市规划的现实中上演。
宏伟建筑刚建好不久,就面临被拆迁的命运;大型广场刚铺设完毕,又传来要被改建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拆迁让一些文物古迹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不伦不类的复古建筑却拔地而起……城市规划让群众目不暇接的同时,带来的诸多弊端也日益凸显。
专家指出,规划浪费现象令人痛心,不仅直接造成了建筑寿命的缩短、巨额资金的损失以及由兴师动众引发的纷纷扰扰,而且也给政府信用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
小到一座村庄,大到一座城市,都离不开规划先行。
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浪费必然随之而至,破坏也不可避免。
规划浪费的原因何在,背后是否有腐败黑洞,城市规划到底由谁说了算……本期专题报道试图破解这些困惑我们已久的问题。
有多少建筑,可以推倒重来拆了建,建了拆,规划怎能像‚变脸‛今年上半年,南京市有关部门宣布城西干道即将‚变脸‛的消息,顿时引起多方争议。
除了‚800多棵大树搬家‛‚私家车可能禁行‛等话题外,争议的最大焦点是:一条设计寿命50年的道路何以在仅仅使用了10年之后,就不得不重修?也有声音解释说:南京城西干道当年是低造价解决了大问题,但现在噪音大、污染大、堵车多、事故多,政府就想到用改建地下隧道的方式,来彻底缓解这些问题。
据悉,这一改造所需投资大约为23.5亿元。
而就在一年前,上海市有关部门宣布拆除素有‚亚洲第一弯‛之称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
当时,这道独特风景线的‚拆‛与‚不拆‛,同样引发了激烈论辩。
但在打了一番‚口水仗‛后,许多人发现:起初‚亚洲第一弯‛的设计寿命长达50年,却只使用了11年就宣告寿终正寝。
于是,质疑的声音随之高涨,有人称:‚这是不是一种变相浪费呢?‛事实上,像南京城西干道、上海外滩下匝道这样的‚短命道路‛还有很多,许多城市近年来相继拆除了部分高架桥和立交桥,均远远低于其起初的设计使用寿命。
南京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防水技术
隋鲲鹏;赵晓阳;李康
【期刊名称】《中国建筑防水》
【年(卷),期】2013(000)016
【摘要】南京城西干道综合改造工程的隧道防水,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与预铺自粘高分子防水卷材相结合的做法,满足了Ⅱ级防水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该隧道工程桩头、侧墙与底板交汇处、顶板与侧墙交汇处以及变形缝等细部节点的防水加强处理做法.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隋鲲鹏;赵晓阳;李康
【作者单位】江苏易会达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9;江苏易会达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9;江苏易会达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TU761.1+1
【相关文献】
1.南京南部新城综合管廊防水技术探讨 [J], 曹青华
2.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的空间生产分析 [J], 叶菁
3.南京城西干道桥改隧工程建设引发的思考 [J], 陆冬英
4.南京电信全力保障城西干道“信息动脉”安全 [J], 余海;
5.省市联动圆满完成城西干道“桥改隧”保障应急演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的空间生产分析
作者:叶菁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1期
摘要:南京城西干道“桥改隧”工程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规划工程,而且体现了空间生产的重组与再造,同时还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空间权益。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南京城西干道进行了空间生产理论分析,并探讨了其中公民空间权益的空间化及其实现路径问题。
关键词: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空间生产;空间权益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42-02
一、大波浪: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前
始建于1996年的南京城西干道路网是过江出城、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景观,明城墙、秦淮河等都是线上的历史古迹。
南京人已经习惯了“高架—地面—再高架”,亲切地称它为“大波浪”。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施的城西干道改造工程是2012年南京的重大事件。
施工内容为新建三座隧道,分别为:草场门隧道、清凉门至汉中门隧道、水西门隧道;改造一条隧道,即集庆门隧道。
该工程在对道路进行快速化改造的同时,还将对道路的各类管线进行扩容与更新,对道路周边景观同步进行改造,结合“拆违、拆破”,将新建沿路的绿地,刷新周边部分房屋,连通两侧山体,试图打造“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生态景观路。
修建仅16年的南京城西干道,为何遭遇拆除重建的命运呢?究其原因,大致如下:首先,城西是近几年南京发展最为快速的片区之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吁着快速路的完善;其次,设计初期的不完善使快速路服务水平无法发挥持续作用,造成了日后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如行车舒适性较差、日常维护较少、全线红绿灯较多等;第三,拆除城西干道高架可以重新凸显明城墙、秦淮河等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恢复城西片区的“山水城林”的特色景观。
然而,政府良好的初衷是否能赢得市民的支持呢?我们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城西干道改造,57.7%的市民认为必要性较小、没有必要或绝对没有必要。
只有24.3%的市民认为城西干道改造是有必要的。
从中可知,多数市民对于城西干道改造并不十分赞同。
对于立体交通的建设,有三分之一的市民认为,这种大拆大建的工程劳民伤财;另有三分之一的市民认为,市民很难真正参与到政府城市规划改造工程的决策中来。
因而,南京城西干道改造工程一开始就存在着政府部门的良好初衷与公民政治参与不足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桥改隧”:城市空间的生产和再造
大体说来,现代城市生活中的空间生产主要包括各种建筑物、道路、桥梁、高速路的设计与建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也主要是在空间生产过程中实现的。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空间需要加大,城市不得不生产出更多的空间以满足需求。
过去在空间中的生产不得不转变为“生产空间”(列斐伏尔语)本身。
某种意义上,这恰是城市生活现代化的标志
之一。
然而,与这种城市生活的现代化相伴而生的是交通拥堵问题,以至于“堵车”几乎成为都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用语。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矛盾主要是行车密度过大、行车速度过低、人流与车流的混杂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单靠拓宽道路和设置立体交叉路口仅能解决一时之需,长远来看,只有采取分流措施才是有效的途径。
其中,隧道是城市空间生产地下部分的开拓,具有诸多优势。
隧道中没有红绿灯设置或较少设置,提高了机动车的运行效率。
南京城西干道“桥改隧”工程将地面交通转化为“向下”的空间生产,将可见的钢铁般的高架转化为较为隐蔽的地下隧道,是城市空间的生产和再造。
隐蔽在地下的形式可以去除高架给人带来的空间的隔绝和肢解感,有效消除或减少行车所带来的噪音和尾气污染问题。
此外,向下的“桥改隧”工程对还原明城墙、秦淮河等历史人文景观和“山水城林”景观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说到底,城市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几何学和物理学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空间存在。
城市空间的生产和再造是种种社会关系重组和改造的过程。
因此,政府在重要市政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要充分考虑空间生产和使用的主体——市民的消费需求;市民也应积极参与政府空间生产的政策制订和工程实施过程。
三、城市空间生产中公民权益的空间化
南京城西干道“桥改隧”工程从传统的二维平面交通模式发展为多维度的三维模式,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并且,从空间政治经济学分析,空间生产成本为建设费用、维护费用、公民参与成本、环境保护成本等;空间生产效益是空间生产所达到的效果,即满足居民的空间需求程度。
高架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虽小,但对周围居民生态空间影响较大,带来空间的隔离、肢解和压抑感。
隧道的投入成本虽高于高架,但是立体交通设施的成本效益决不能只从经济角度出发,还应该结合空间生态等进行综合考量。
隧道不仅不受红绿灯控制,车道数量一般多于高架,通行能力大大提高;而且,隧道将噪音源和尾气排放源控制在地下,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同时,还能避免城市空间的隔离、肢解和压抑感。
总体来说,隧道的社会综合收益远高于高架。
城西是南京发展较快的片区,人群相对密集、车流量大,城西干道高架建设不能满足居民对于空间的需求。
空间生产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是不同社会群体对空间角逐的过程和结果。
“以历史性或者自然性的因素为出发点,人们对空间进行了政治性的加工、塑造。
空间是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
”“桥改隧”深刻触动了市民的空间意识,人们渐渐从对物质、环境的关注转向对社会正义、公平和多元价值观的关注。
政府虽承担着城市发展的决策角色,在生产空间中起到了平衡、制约的作用,但是空间消费的真正主体是广大市民。
面对空间矛盾,政府决策者们需充分考虑不同群体中的矛盾,处理好“有车一族”和附近居民的空间使用矛盾,处理好城市空间景观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
政府的行政权力控制着城市空间等可支配资源的流通和转换,城市交通建设正是权力和资源都十分集中的空间节点,而政府权力的获得和维持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人们享有对自身生存空间生产和改造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
因此,需要建立并切实有效地运行相关政治议程和规则,如工程实施前的征询、听证,实施中的监督以及实施后的评估等。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廖为建.政府公共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法]亨利·列斐伏尔.对空间政治的反思[J].李春,译.空间与政治,2008,(11):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社科研究课题:《城市快速路高架建设与公民权利的空间化——以南京市为例》(12SYB-03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叶菁(1990-),河北沧州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已保送研究生)。
指导教师:叶海涛(1973-),山东曹县人,哲学博士,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