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34.50 KB
- 文档页数:4
电路笔记1.(1)电压源a.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的二端元件称为理想电压源。
其输出电压与外电路无关,内阻为零。
b.实际电压源:输出的电压随流过它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的二端元件。
常见的电压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等.(2)电流源a.理想电流源:输出电流恒定的二端元件称为理想电流源。
其输出电流与外电路无关,内阻无穷大。
b.实际电流源:输出电压随其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的二端元件。
由于内阻等多方面的原因,理想电流源在真实世界是不存在的,但这样一个模型对于电路分析是十分有价值的。
注意:电压源不允许短路,电流源不允许开路!2.首先,什么是三相电路?三相电路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路。
三条相线的电路就是三相电路,相线俗称就是火线。
三相电路是由3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相位互差120°的正弦电压源所构成的电源称为三相电源。
由三相电源供电的电路。
所谓对称三相电路,就是电路中的三相电源为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相位互差120°的正弦电压源,且三相上负载的阻抗完全相同,各相电流彼此独立,各相线路参数完全一致的电路3.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由电路元件连接而成,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受到KCL约束,各支路电压受到KVL约束,这两种约束只与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有关,与元件特性无关,称为拓扑约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电压和电流还要受到元件特性(例如欧姆定律u=Ri)的约束,这类约束只与元件的VCR有关,与元件连接方式无关,称为元件约束.4.若电路中只有一个激励,则响应与激励成正比比例系数取决于电路的结构和参数,与激励源无关5.绝缘体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传导电流的物质。
又称电介质。
绝缘体的特点是分子中正负电荷束缚得很紧,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极少,其电阻率很大,约为10~10欧姆·米,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荷移动所形成的宏观电流,而认为是不导电的物质。
6.结点(节点):电路中,三个或更多的相会合处,称为结点;也可表述为:两个以上支路的连接点。
大学电路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部分:基本电路理论电路是由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在一起,构成电流的路径,以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系统。
在电路中,一般有两种基本的电压源,即电源和电池。
电源可以提供恒定的电压,而电池则是一种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供给电路的装置。
电压一般用符号“V”表示,而电流则用符号“I”表示。
电流流过电阻时会产生电阻的压降,即“IR”,其中“R”表示电阻的阻值。
在电路中,典型的电路元件有电阻、电容和电感。
1. 电阻电阻是指材料对电流通过的阻碍。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在电路中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流之比等于电阻值,即V=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 为电阻值。
2. 电容电容是一种用来存储电荷的器件,其单位是法拉德(F)。
在电路中,电容可以用来存储和释放电能,同时可以对电流进行滤波和干扰消除。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关系式为Q=CV,其中Q表示存储的电荷,C表示电容大小,V表示电压。
3. 电感电感是利用磁场感应产生电压的元件,其单位是亨利(H)。
电感元件可以用来存储能量或者产生一个时间变化的电压。
而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式为V=L(di/dt),其中V表示电压,L表示电感大小,di/dt表示电流的变化率。
第二部分:基本电路分析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在电路中,任意节电路中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即ΣI=0。
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指沿着闭合回路,电压代数和为零。
即ΣV=0。
2. 罗尔定理罗尔定理是指任何一个线性电路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源和一个等效电阻来代替。
而等效电源可以是恒定电压源或者恒定电流源。
3. 节点分析法节点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其基本步骤是选择一个参考节点,然后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对节点进行分析。
通过节点分析法可以得到电路中各节点的电压。
4. 网络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是一种综合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和罗尔定理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找到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关系。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学习笔记邱关源的《电路》一书是电路分析的经典教材,深受广大电子工程师和电学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对该书的第五版进行学习笔记,主要介绍其内容与思维框架。
一、基础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其本质是电子运动的场所。
在分析电路之前,需要掌握一些基础概念和基本定律。
1. 电量:电荷的多少,量纲为C(库仑)。
2. 电压:电荷在两点之间的势能差,量纲为V(伏特)。
3.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量纲为A(安培)。
4. 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物质特性,单位是欧姆(Ω)。
5. 电功率:电源对电路的能量供给速率,量纲为W(瓦特)。
上述概念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等基本定律来描述,这些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工具。
在学习电路分析时,要灵活应用这些定律,找到问题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电路简化在具体分析电路之前,通常会先对电路进行简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其特性。
1. 串联和并联:将电阻串联和并联,可以得到等效电阻,从而简化电路。
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利用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可以将复杂的电路转化为等效电源和等效电阻,从而更容易进行分析。
3. 负反馈: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可以使电路的输出对输入更为稳定,减小非线性失真和频率响应不平坦等问题。
三、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复数和相角等概念。
1. 复数:复数具有实部和虚部,可以表示电流和电压的振幅和相位差等信息。
在交流电路中,通常使用复数来描述振幅和相位的变化。
2. 相角:相角指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表示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时序关系。
在交流电路中,需要经常考虑相角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3. 各种频率响应:交流电路分析涉及到各种频率响应,包括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这些滤波器可以通过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等参数来进行描述。
四、特定电路分析除了基础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简化之外,电路分析还涉及到很多特定的电路分析问题,例如:1. 放大器分析:放大器通常用来放大电压、电流或功率等信号。
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
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
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
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
以下是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一、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i=i1+i2;
(2)并联电路:i=i1+i2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
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1. 电路基本元件在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这些元件分别用来阻碍电流、储存电荷和储存能量。
此外,还有理想电源、电压源、电流源等理想元件。
2. 电路参数在电路分析中,常用的电路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电导、电容、电感、功率等。
3. 电路定理在电路分析中,常用的电路定理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诺顿定理、叠加原理等。
4. 电路图在电路分析中,常用的电路图包括电路的标准符号、线路图和接线图。
二、直流电路的分析1. 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电路的分析主要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戴维南-诺顿定理和叠加定理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求得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2. 串并联电路的分析串联电路的分析主要是利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总电阻、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等;并联电路的分析也是利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计算总电阻、电流分布和电压分布等。
3. 戴维南-诺顿定理的应用戴维南-诺顿定理可以将复杂电路转化为简单的等效电路,从而方便计算电路的各项参数。
4. 叠加定理的应用叠加定理通过将电路分解为多个独立的部分,分别计算每个部分对电压、电流的贡献,最后叠加得到最终结果。
三、交流电路的分析1. 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阻、交流电抗等。
2. 交流电路的复数表示法在交流电路分析中,常使用复数表示法来分析电压、电流和阻抗等参数。
3. 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表征了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情况,通过频率响应可以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
4. 交流电路的功率分析在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来分析电路的功率特性。
四、数字电路的分析1. 逻辑门的分析逻辑门是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通过逻辑门的组合可以实现各种逻辑运算。
2. 数字电路的布尔代数分析布尔代数是对逻辑门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布尔代数可以推导出逻辑门的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
电路分析大一知识点汇总电路分析是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电路元件的分析和计算。
下面将对大一电路分析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介绍。
1. 基本电路元件电路中常用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电阻用来限制电流,电容用来存储电荷,电感则用来存储磁场能量。
在电路分析中,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特性和计算方法。
2. 电压和电流电路中的电压指的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所带的能量,用伏特(V)来表示;而电流则是电荷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数量,用安培(A)来表示。
对于直流电路,电流和电压之间满足欧姆定律,即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节点和支路在电路分析中,我们需要将电路拆分为节点和支路进行分析。
节点是电路中两个或多个元件的连接点,而支路则是由元件组成的路径。
节点法和支路法是两种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电路情况选择使用。
4. 串联和并联电路电路中的元件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
串联电路中,元件按照一条路径连接,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流动;而并联电路中,元件是平行连接的,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相同。
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5. 网孔分析法网孔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电路分析方法,它将电路分解为多个网孔,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进行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通过网孔分析法,可以解决复杂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问题。
6. 戴维南定理戴维南定理是一种通过简化电路来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根据戴维南定理,我们可以将电路简化为一个等效电压源和等效电阻的串联电路,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
7. 交流电路分析在交流电路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电流和电压的频率变化。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可以通过复数的形式来表示,其中实部表示电压或电流的幅值,虚部表示相位。
通过复数形式的运算,可以轻松求解交流电路中的各种问题。
8. 谐振电路分析谐振电路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路,其频率与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的参数密切相关。
初中电路分析知识点总结电路分析是电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电路分析知识对于学习电路学科非常重要。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电路分析主要涉及到基本电路的简单分析和计算。
下面,我们将对初中电路分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线、负载组成的,其中电源提供电能,导线用于连接电路元件,负载是电路的工作部分。
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它们分别代表了电荷的流动、电能的传输以及电路对电能的阻碍。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阐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IR,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路中,电路元件可以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串联电路是指所有元件连接在同一电流通路中的电路,电流在元件中按顺序依次通过;并联电路是指所有元件的一个端点相连接在一起,另一个端点也相连接在一起的电路,电流在不同的元件中分流。
在计算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时,我们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4.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定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阐述了电路中环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说明了电路中任何一个节点处,输入节点电流等于输出节点电流之和。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对于分析复杂电路非常重要。
5. 交流电路在初中学习中,我们主要接触到的是直流电路,但是交流电路也是电路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随时间变化的,我们需要学习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特性,如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相位差等内容。
6. 电路定理和定律除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外,电路分析还涉及到其他一些定理和定律,如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叠加定理等。
这些定理和定律为我们分析电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掌握这些内容对于电路分析至关重要。
以上是初中电路分析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初步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电路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路邱关源笔记总结一、电路邱关源笔记概述电路邱关源笔记是对电路原理及其应用的一套详细总结。
笔记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电路原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1.电压与电流电压是电势差的量度,单位为伏特(V)。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电压与电流是电路分析的基础概念。
2.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即I=U/R。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它们是分析复杂电路的基本定律。
3.功率与能量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单位为瓦特(W)。
能量是功率与时间的乘积,单位为焦耳(J)。
了解功率和能量的概念有助于分析电路的效率。
三、电路分析方法1.节点电压法节点电压法是一种分析复杂电路的方法,通过求解节点电压,再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得到电路中的电流。
2.环路电流法环路电流法是分析电路中电流分布的方法,通过分析环路电流,可以得到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
3.超定电路的解法当电路方程组为超定时,可以采用矩阵法、行列式法等方法求解。
四、电路元件1.电阻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其伏安特性为线性。
2.电容电容是储存电荷的元件,其电压与电流关系为C=Q/U。
3.电感电感是阻碍电流变化的元件,其电压与电流关系为L=LI"。
4.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具有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特性。
五、电路放大与变换1.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增益、宽频带、无限输入阻抗的放大器。
2.信号放大与处理信号放大与处理涉及放大器的设计、频率响应、滤波器等。
3.电压与电流的变换电压与电流的变换是通过变压器、整流器等电路实现的。
六、稳态电路1.直流电路直流电路是指电压和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
2.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是指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路。
3.混合电路混合电路是指包含直流和交流电路的综合体。
电路分析基础笔记期末总结一、基础概念1. 电流(Current):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Voltage):电流在电路中的差异,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Resistance):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
4. 电源(Power Supply):为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如电池或发电机。
5. 电路(Circuit):由电流、电压和电阻构成的系统。
二、基础定律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在节点处,进入等于离开的电流之和。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irchhoff's Voltage Law):在闭合回路中,电压升降之和等于零。
三、电阻和电阻网络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阻:位于同一电流路径上,电阻值相加。
- 并联电阻:连接到相同的电压源上,倒数之和取倒数。
2. 电阻网络的分析- 网络中的电流和电压可通过欧姆定律计算。
- 使用基尔霍夫定律和网络的串联/并联规则可以解决复杂的电阻网络。
四、电功率和能量1. 电功率(Power):电能转化速率,单位是瓦特(W)。
- P = IV,其中P为电功率, I为电流, V为电压。
2. 能量(Energy):电功率随时间的累积,单位是焦耳(J)。
- E = Pt,其中E为能量,P为电功率,t为时间。
五、电容和电感1. 电容(Capacitor):用于存储电荷的两个导体之间的装置,单位是法拉(F)。
- Q = CV,其中Q为电荷,C为电容,V为电压。
2. 电感(Inductor):利用磁场存储电能的电路元件,单位是亨利(H)。
- V = L(di/dt),其中V为电压,L为电感,di/dt为电流变化率。
六、交流电路1. 交流电(AC):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 正弦波是最常见的交流电形式。
2. 相位(Phase):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相对于参考点的状态。
- 弧度(radian)是表示相位的单位。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电路模型和集中假设①实际电路通常由多种电气元件和器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而成。
②为了从理论上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描述电路的主要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忽略它的次要性,用足以表征其主要性能的模型来表示,由这样的理想原件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③集总意味着把期间的电场和磁场分开,这两种场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
因为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将辐射一部分能量,因此只有在辐射能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才能采用集总的概念,这就要求器件的尺寸远小于正常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
1.2电路的物理量----电流、电压及功率电流: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而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导体中电荷的变化率。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记为:dt dqt i )( 电流的强度用单位A (安培)注意:①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②为了方便分析电路我们引入电流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又叫正方向,在电路中用箭头表示。
如电流的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电流为正;反之为负。
电流是代数量。
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假设,电路中标出的电流方向都是参考方向,不标方向给出电流大小是没有意义。
③若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直流电流,简写为DC ;若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称为交流电流,简写为AC 。
电压:电荷在电路中流动,必然有能量交换。
电荷在电源处获得能量,在电阻等元件处消耗能量,所以电路中有能量流动。
为反映能量在电路中的流动,我们引入“电压”的概念。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又叫“电位差”,表明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两点间转移时获得或失去的能量,记为: dqdw t u =)( 电压的单位用V(伏特)表示。
②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引入电压的“参考方向”,在元件或支路两端用“+”或“-”表示。
“+”表示高电位,“-”表示低电位。
若电压为正,表示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反之,表示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路分析课程——石油大学
一、课程介绍
1、有关电路方面的讨论通常分为两大类:
(1)电路分析:在书籍电路的结构、元件、参数的情况下,分析该电路的特点和功能。
(2)电路综合:在给定性能指标的情况下建立起相就的电路,即为电路设计。
2、课程的主要内容:
(1)电阻性电路分析Chapter 1-5
(2)动态电路分析Chapter 6-7
(3)正弦电路分析Chapter 8-12
(4)电路的复频域分析Chapter 13
二、《电路分析》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电路分析:电机学电机与拖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自控原理。
《电路分析》是其它电类课程的先修课,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因此,要求注重学习和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计算和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
《电路分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共安排6个实验,其中实验5个,综合考试1个。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四、电路分析软件Pspice和ElectroniciceWorkbench
把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内容和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紧密结合,引入国际上优秀的相关软件,掌握先进的电路分析与设计技术,是我们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Pspice是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学者公认的通用电路模拟程序中的优秀软件。
可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数模混合电路进行仿真,具有元件库丰富、仿真功能强、运行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突出优点。
ElectroniciceWorkbench是采用软件仿真的方法,虚拟一个测试仪器先进、元器件吕种齐全的电子工作台。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Circuit (Network) models and law
电路和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和功率
电阻元件(负载元件)
电感元件(负载元件)
电容元件(负载元件)
电源元件(电源元件)
受控电源(电源元件)
基尔霍夫定律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一、电路(Circuit)
定义:由电工或电子器件、功能块(如电阻器、电容器、变压器、放大器、滤波器电机等等)构成的电流通路称电路。
电路的基本功能:传输电能、处理信号、测量、控制和计算等。
二、电路模型(Circuit models)
电路的工作是以其中的电压、电流、电荷、磁链等物理量来描述的。
电路理论是建立在模拟概念的基础上,即用理想化的模型来描述实际电路,而理想化的模型是由一些理想元件所构成。
理想元件能够反映实际电路中的电磁现象,表征其电磁性质:
电阻元件——消耗电能的器件;I2Rt
电感元件——储存磁能的器件;(记忆元件)
电容元件——储存电能的器件;(记忆元件)
电源元件——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器件。
例1-1:手电筒电路
[I2Rt可计算电池维持多长时间]
例1-2:线圈
充电螺旋管(右手螺旋法则)
关于电路模型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个器件的电路模型及参数与该器件的工作条件有关。
2、电路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
理想元件:具有精确数学运算关系的电路元件,如R、C、L等。
3、电路模型只是对实际物理过程的一种近拟描述,模型的繁简与实际工程计算要求的精度有关。
电路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理想)。
&1-2 电流、电压和功率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电压U=dw/dq
功率是对元件性质的真实的揭露。
一、电流(I,i)(Current)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电流强度(电流)。
数学表达式:i=dq/dt
方向:习惯上把正电荷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单位:安培A
为了表明元件(或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引入电流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即假设的电流正方向。
二、电压(U,u)
定义:在电场中,单位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时的能量之差称电压。
数学表达式:u=dw/dq
方向:电位下降的方向,即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单位:伏特V
为了表明元件(或导线)两端电压的方向(极性),引入电压的参考方向(极性)。
参考方向:即假设的电压正方向。
关联参考方向:如果电流从标“+”号的端点流入,并从标以“-”号的端点流出,则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称贷为关联参考方向。
三、功率(P,p)
定义:元件吸收或释放能量的速率。
数学表达式:p=dw/dt
在电路中为:p=ui
单位:瓦特W
方向:在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下,p=ui表示的是该元件“消耗”(吸收)的电功率的大小。
即为:
练习:
由该元件发出功率。
&1-3电阻元件
一、电阻元件
1、定义:如果一个二端元件在任意时刻t,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伏安关系,V AR)服从欧姆定律,即u=Ri
则该元件称线性二端电阻元件。
在电路中的符号
2、讨论:
(1)R是表征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一个参数,为正实常数,单位:欧姆(Ω)。
另一个表征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一个参数为G,单位:西门子(S)。
二者关系:R=1/G
(2)欧姆定律是定义在电阻上的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下的。
若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u= - Ri
(3)电阻元件是无记忆性的元件,即f(u,i,t)=0。
(4)电阻元件吸收的功率:p=ui=i2R=u2/R或p=ui= u2G= i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