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河南
- 格式:ppt
- 大小:8.66 MB
- 文档页数:66
中国旅游地理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可可西里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 )多种。
A、220B、250C、240D、230正确答案:D2、青藏高原的最佳的旅游季节是( )。
A、3月-10月B、4月-9月C、3月-9月D、4月-10月正确答案:A3、我国最大的岛屿是( )。
A、南沙群岛B、海南岛C、台湾岛D、崇明岛正确答案:C4、( )是河北最大的城市,是距首都最近的省会城市,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
A、洛阳B、石家庄C、保定D、秦皇岛市正确答案:B5、独乐寺的匾额相传是( )官吏严嵩所题。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正确答案:C6、金胡杨景区内天然胡杨林面积广达( )km²。
A、14B、15C、12D、13正确答案:C7、沈阳植物园西距市内仅10km,占地面积( )。
A、222公顷B、212公顷C、210公顷D、211公顷正确答案:D8、西藏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以( )为主的雪山风光区域。
A、喜马拉雅山脉B、藏北羌塘草原C、藏东南森林峡谷D、阿里神山圣湖正确答案:A9、我国最大的外贸交易市场在( )。
A、华北B、华南C、东北D、华东正确答案:B10、湖南省主要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水,( )为最大河流。
A、澧水B、沅江C、资江D、湘江正确答案:D11、苏州城占地面积( )km²。
A、14.2B、12.2C、13.2D、15.2正确答案:A12、华中旅游区属于( )气候区,气候特征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大陆性C、温带大陆性D、亚热带季风正确答案:D13、大昭寺最初称( )、觉康,藏语意为佛殿。
A、惹萨B、西海C、祖拉康D、祖萨正确答案:C14、“恭州”是下列哪一个城市古时曾用过称呼?( )A、贵阳B、成都C、重庆D、昆明正确答案:C15、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的黄鹤楼在( )A、湖北武汉B、湖南岳阳C、湖北宜昌D、湖南长沙正确答案:A16、重庆市的气候是( )。
河南概况导游词(通用3篇)1.河南概况导游词第1篇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
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
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
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
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20xx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
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2.河南概况导游词第2篇游客朋友们:大家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河南观光旅游。
我是此次行程的导游员小张,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此次河南之旅将由我们为大家提供全程服务。
河南省旅游基础第一章自然地理状况1.区位1)自然地理位置:河南位于祖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南部,秦岭山系余脉东端,省域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又是古时九州之中的豫州,简称豫,也称中州或中原2)绝对地理位置:地处北纬31度23 分—36度23 分,东经110度21分---116度39分之间。
全省总面积16.7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占17。
南北纵跨520 公里,东西横亘580公里。
语周围6省毗邻,东接安徽山东,北届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邻湖北。
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位于二三阶梯过渡地带3)行政地理位置:从行政地理位置看河南地处中国中心位置,以此为中心北至白山黑水,南到珠江流域,西至天山脚下,东抵东海之滨,大都要跨越三四个省区,若以郑州为起点,北上京津唐,南下武汉三镇,西至关中平原东至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区直线距离基本都在600-1000公里。
历史上河南是各族人民南来北往西去东来的必经之路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4)交通地理位置:河南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重要,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枢纽5)旅游地理位置:河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八大古都中,洛阳安阳开封郑州都在河南,厚实的文化底蕴,神奇的古老土地,优美的自然山水等区划:截止2008年底河南下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17个省辖区,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856个镇,1033个乡,469个街道办事处3519个居委会,47447个村委会。
截止2009年底,总人口9967万人,城镇人口3758万,农村人口6209万2.地形与地貌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处于二三阶梯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山地4.44万平方公里,北西南分别由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呈半环状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北部为南阳盆地,省内主要山脉有太行山,小秦岭等,山体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以上,山地外围是200-1000米的低山和丘陵,中东部为大平原,灵宝市境内的老鸭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1)山地太行山:晋冀豫的天然分界线,在河南通称南太行(云台山王屋山林虑山云梦山)豫西山地:小秦岭山:灵宝市境内,西岳华山的东延部分东西走向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西段的老鸭岔为河南最高峰。
11-12学年第2学期旅游地理期末论文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姓名:张灌郁学号:A12110324班级:旅游管理1102班任课教师:李绍刚1目录目录 (2)前言 (3)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3)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 (3)1.2旅游地理区划的概念及类型 (3)1.3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及意义 (4)1.4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4)二、中国旅游区划经典案例 (5)2.1中国旅游资源区划 (5)2.2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 (5)2.3中国旅游文化区划 (5)2.4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5)三、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6)(一)华北—华夏文化—古都古迹名胜旅游区 (6)(二)华中—荆楚文化—湖山峡谷旅游区 (6)(三)华东—吴越文化—江南山水园林旅游区 (7)(四)华南—岭南文化—亚热带、热带山水景观旅游区 (7)(五)东北—关东文化—林海雪原、火山景观旅游区 (7)(六)西南—民族风情—奇山秀水、高山峡谷旅游区 (8)(七)西北—丝路文化—干旱荒漠、绿洲旅游区 (8)(八)内蒙—蒙文化—塞外草原风光旅游区 (9)(九)青藏—藏文化—高原寒旱草原、冰雪旅游区 (9)(十)港澳台—中西文化—海岛、海湾现代风貌旅游区 (9)四、结语 (10)参考文献 (10)附录:我国旅游区划方案 (11)2旅游区划的原则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前言中国地域辽阔、起源古老、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多元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时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中国旅游资源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
中国旅游地里区划已有很多方案,但迄今为止还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
本文仅是笔者个人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如有偏颇之处尽请谅解。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1.1旅游地理区的概念与特点旅游地理区简称旅游区,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旅游单元,是指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风景名胜地域综合体。
它是在旅游景观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上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旅游城市为中心和旅游接待设施为主要标志,以广泛的内外旅游经济联系为纽带的开放型地域旅游综合体,是属于风景区之上的高层次、主系统的大尺度风景名胜地域。
《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河南旅游亚区教案今天所讲的内容是《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第二讲——河南旅游亚区。
下面,我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缺失的现状,在三维目标制定中,我首先确定了本课教学的知识目标:(1)了解河南旅游亚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分布和经典旅游路线(2)通过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助游旅游线路,将河南旅游景点知识内化,巩固知识点知识目标的确立使学生有效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如何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是我们大学教学中的重重之重,为此我把能力目标确定为:(1)通过“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收集分析归纳整合资料,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规划,结合旅游资源特点、分布和交通选择设计自助游旅游线路,激发学生对旅游规划设计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如何通过“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训练。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兴趣低,实践热情高,分析能力强的特点,设计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本课程针对大三学生思维活跃,有想法,讨厌刻板枯燥的学习环境等特点,选择在导入新课时播放河南旅游宣传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河南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学习的热情。
2、问题教学法。
为降低学生首次设计路线的难度,以平顶山旅游路线为例,通过递进式提问,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思考,开动脑筋,寻找答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加以启发引导,分析总结出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3、任务教学法。
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任务,让学生自由组合,各组人数相当,根据任务要求,在课下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合作讨论,设计任意的河南旅游路线,并准备PPT做好讲解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