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承德一中 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河北省承德一中 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河北省承德一中 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河北省承德一中 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河北省承德一中 初三化学自主招生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 2+、Mg 2+、SO 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BaCl 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④③①

D .②⑤④①③

2.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

应:3NaOH+AlCl 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 2+2H 2O 。已知NaAlO 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已知: 3

2322Fe(OH)Fe O +3H Δ

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CO 2和H 2O 共8.6g B .混合物中含5.6g 铁元素 C .Fe x O y 为Fe 2O 3

D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4.把8.9gMg 、Zn 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H 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 的质量为( ) A .23.4g

B .29.25g

C .30.5g

D .26.25g

5.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

6.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 .X :Cu Y :CuO Z :CuSO 4

B .X :CO 2 Y :O 2 Z :CO

C .X :CaCO 3 Y :CaO Z :Ca (OH )2

D .X :NaOH Y :NaCl Z :Na 2CO 3

7.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现将5.4g 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 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 蓝色滤渣。(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 和Na 2O ,相关反应①222Na 2H O 2NaOH H +=+↑ ②22Na O H O 2NaOH +=),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 .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

D .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 31

8.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A B C D

Ⅰ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Zn、稀H2SO4Cu、稀H2SO4

ⅡKNO3NaCl BaCl2Ba(OH)2

A.A B.B C.C D.D

9.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10.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据:

金属铁铝镁

燃烧放出热量/(KJ?g-1) 4.7331.0224.7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11.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表示CO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表示向Ca(NO3)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沉淀量与K2CO3的加入量的关系图D.表示向足量的稀HCl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A.A B.B C.C D.D

12.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

C.丙可能是碳或氧气D.丁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

13.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 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14.某铁粉样品中可能混有C粉、CuO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将该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铁粉,铁粉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将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并有残余固体。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

几种说法:

①样品中一定含有CuO粉末,可能含有C粉

②样品中一定含有C粉和CuO粉末

③残余固体的质量与样品中CuO的质量相同

④滤渣中一定含有C粉和Cu

⑤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H2SO4,可能含有CuSO4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

1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FeCl3、 CaCO3、NaOH、Ba(OH)2、 BaCl2、 Na2SO4中的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

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通入适量的CO2,生成白色沉淀C;

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

综合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①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一定含有CaCO3

B.由②③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Ba(OH)2,一定不含有Na2SO4

C.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中最多含4种物质

D.由实验现象判断,白色固体的组成最多有3种情况

AgNO溶液中加入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16.向500g3

燥得34.8g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滤渣中不含铁

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

AgNO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

D.原3

17.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8.用足量的CO 还原8.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2.5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

A.FeO B.Fe2O3与Fe3O4的混合物

C.FeO与Fe3O4的混合物D.Fe3O4

1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20.相同质量的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的氯化氢一样多 B.碳酸镁消耗的氯化氢少

C.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少

21.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测定某气体X的组成。在注射器A中装有0.32g气体X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气体X完全反应。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g,实验后B管重20.00g,B管中出现红色粉末。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注射器D中收集到生成氮气0.2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气体X是氨气(NH3)

C.该反应中生成的水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气体X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

22.将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硫酸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再称取质量相等的铝和锌,把铝放入甲烧杯中,锌放入乙烧杯中。待反应结束后,发现甲烧杯中铝有剩余,乙烧杯中的锌已全部反应,根据此现象推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B.可能乙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C.一定是甲烧杯中产生的氢气多

D.可能甲、乙两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2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需要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 H2SO4 HCl KCl B.酚酞 NaOH HCl NaCl

C.Na2SO4 BaCl2 NaNO3 HCl D.AgNO3 NaCl BaCl2 KNO3

24.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的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100 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120 g。再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示数为 27.2 g。则下列相关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金属元素质量为 13.6g B.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9.2%

C.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 NaCl 58.5g D.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为 32g

25.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

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

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

则Fe x C的化学式是Fe2C

二、实验题

26.用下列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块状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想要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组合(填序号),发现收满的现象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3)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要检验并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按气体流向接口连接顺序为:b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g

27.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同学们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1)(1)甲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实验并不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是因为他们在加入稀盐酸前忘记了滴入②________。取用氢氧化钙时“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的目的是③________。

(继续实验)为妥善处理实验后所得到的废液,同学们将试管内的溶液A、B混入同一废液缸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红褐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无色滤液中的离子组成产生了兴趣,进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除Cl_外,废液缸中还含有哪几种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冰:H+、Ca2+、Fe3+小城:Ca2+、OH_小美:(2)________________

上述猜想中,小冰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不需验证,理由是(3)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得出结论,同学们设计了下图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4)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结论。

(总结与归纳)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与(5)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同时还可归纳出:分析反应后溶液的离子组成时,除了有时可以依据溶液的颜色外,更多时候是根据两种废液混合后产生的(6)______________来推知某些离子的有无。

28.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和试剂的用量常常影响实验的结果。

(1)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

①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A.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B.均匀预热

②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__。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

(2)小菌认为NaOH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时没有明显的现象,无法说明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

①她设计下图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

液,CuSO4溶液。请在箭头上方的括号中填入试剂名称,并用“少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把CuSO4溶液换成另一种试剂,只要各试剂的用量适当,则不管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都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

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

Cu+4HN03(浓)=Cu(NO3)2+2N02↑+2H2O得到。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气体,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NO2能与碱溶液反应。现给出下列装置(A—F):

(1)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最好选。

(2)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氮可将其通过。(填物质名称)

(4)NO一遇到O2就会变成NO2,收集NO应用法。

(5)用如上图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

(6)小林同学用装置BC组合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是_____;试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他制取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30.(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图.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②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F、G装置除去杂质,则接口顺序:B连接(__________)连接(__________)连接C(填小写字母)。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

同学甲:可能是CaCl2和Ca(OH)2;

同学乙:可能只有CaCl2;

同学丙:可能是CaCl2、HCl和Ca(OH)2

同学丁:可能是________。

你认为该小组同学的猜想中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否定的是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

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

无明显现象

同学甲猜想不

正确

实验2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

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

过量

先有________,后有

________。

同学丁猜想正

(5)(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__。

31.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将过氧化氢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加入A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C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得的氢气可用上图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或

②⑤④①③

故选D.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实验步骤的探究.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注意除杂的最后不能再有其他杂质,过滤要放在所有沉淀步骤的最后.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

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后,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减少。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选项B正确;

C、图中所示,溶液的pH逐渐变大,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渐呈中性,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而使溶液逐渐呈碱性的反应事实,选项C正确;

D、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减少至完全消失,之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

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 2的反应事实,选项D 正确。故选A 。 【点睛】

根据反应进程,分析反应对溶液组成的影响,结合图示该因素变化的曲线,判断曲线与反应事实是否相符。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 ,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

2442Fe +H SO =FeSO +H 56982x

y

0.2g

↑ 56x =20.2g ,98y =20.2g

x=5.6g ,y=9.8g

则生成Fe x O y 的质量为:12.8g-5.6g=7.2g ;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

21.4g 100%11.2g 56+173

?

?=?

Fe x O y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 Fe x O y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

故56x :16y=5.6g :1.6g ,x :y=1:1,故Fe x O y 的化学式为:FeO ; Fe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 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

2442FeO +H SO =FeSO +H O

7298

7.2g z

727.2g =98z

,z=9.8g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9.8g+9.8g

100%=19.6%100g

?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O 、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22Δ

2CO+2Fe(OH)Fe+FeO+3H O+2CO

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

322Δ

2CO +2Fe(OH)Fe +FeO +3H O +2CO 56214m 21.4g 56m =21421.4g

,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 故选D 。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镁、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氯化镁、氯化锌,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完全转化成氯化钠中的氯离子。 【详解】

由Mg +2HCl ═MgCl 2+H 2↑,Zn +2HCl ═ZnCl 2+H 2↑可知,2Cl -~H 2↑, 设氯离子质量为x , 2Cl -~H 2↑, 71 2 x 0.4g

7120.4x g

= x =14.2g ,

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 的质量为14.223.435.5100%58.5

g

g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

++溶液增加质量

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

+-↑++溶液增加质量

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

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

2MgCl 9540x 150g-142g=8g

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

解得x=19g ;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

100%12.7%150g

?≈。 故选:C 。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锌、镁、铝、铁等反应能生成铜和相应的盐,Cu→CuO→CuSO 4→Cu ,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B 、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或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时能生成二氧化碳,CO 2→O 2→CO→CO 2,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C 、煅烧碳酸钙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或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时,能生成碳酸钙,CaCO 3→CaO→Ca (OH )

2→CaCO 3,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铜、氯化亚铁等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钠和相应的盐,氯化钠和其它物质不能通过一步转化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NaOH 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Cl ,Na 2CO 3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OH ,但是NaCl 不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 2CO 3,选项错误,故选D 。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将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22Na 2H O 2NaOH H +=+↑,

22Na O H O 2NaOH +=,4224CuSO +2NaOH=Cu(OH)+Na SO ↓,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9.8g 蓝色沉淀,则该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y

4224CuSO +2NaOH =Cu(OH)+Na SO 1608098y

x

9.8g

↓ 160y =989.8g y=16g <150g ×16%=24g 80x =989.8g

x=8g 故硫酸铜过量,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铜,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钠共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23

8g 100%=4.6g 40

?

? 设样品中氧化钠的质量为a ,钠的质量为5.4g-a ,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46

(5.4g-a)+a 100%=4.6g 62

?

?,a=3.1g ,钠的质量为:5.4g-3.1g=2.3g 设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 222Na +2H O =2NaOH +H 4622.3g

m

↑ 46 2.3g =2m

m=0.1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5.4g+150g-9.8g-0.1g=145.5g ,不符合题意;

C 、由B 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g ,不符合题意;

D 、由B 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的质量为2.3g ,氧化钠的质量为3.1g ,则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3g :3.1g=23:31,符合题意。 故选D 。

8.C

解析:C 【解析】

A 、I 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弹簧夹后Ⅰ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稀盐酸压入Ⅱ中,但是盐酸和硝酸钾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 错误;

B 、I 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

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错误;C、I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能看到溶液变浑浊,符合实验现象,故C正确;D、铜和硫酸不反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不会看到气泡,现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

9.D

解析:D

【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B、A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A是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会发生爆炸,点燃前要先检验纯度,防止爆炸,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D是水,不是有机物,错误;

D、由方程式及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A,B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错误。故选D。

10.C

解析:C

【解析】

A、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

B、m(金属)既可以通过实验获得也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错误;

C、该装置应是利用金属燃烧放出热量,供氯酸钠分解,分解产生的氧气又供给金属燃烧,所以金属的质量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过度消耗氯酸钠分解产生的氧气,正确;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大。故选C。

11.D

解析:D

【解析】

A、因为MnO2是生成物,所以质量是由0逐渐增加的;

B、试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就是CuO→Cu的质量变化;

C、滴加滴加K2CO3溶液,首先和盐酸反应,然后和Ca(NO3)2反应;

D、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HCl→FeCl2的质量变化。

解:A、因为MnO2生成物,所以开始反应时质量为0,所以图象起点错误,故A错误;B、发生的反应为CuO+CO=Cu+CO2,固体的质量由CuO→Cu,质量减少,而图象是固体质量增加,曲线走向错误,故B错误;

C、滴加滴加K2CO3溶液,首先要和盐酸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直到盐酸完全反应再和Ca(NO3)2反应,这段时间没有沉淀生成,起点错误,所以图象C错误;

D、发生的反应为Fe+2HCl=FeCl2+H2↑,分析发现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2HCl→FeCl2的质量变

化,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质量增加,所以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各组内四种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间发生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判断物质

间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所示的物质间关系相符合的选项;丙与丁均能和其它的两种物质反

应,所以可判断它们是氧气与碳,推断结论是否正确可采用依据选项分析判断转化是否完

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A、甲是一氧化碳时则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氧气,丁是碳,符合该转化过程;但当甲是二

氧化碳,乙是一氧化碳,丁是氧气,丙是碳时,该转化也能完成,故该说法错误;

B、当乙是二氧化碳时,丁是碳,丙是氧气,甲是一氧化碳该转化也能完成,故说法错误;

C、当丙是碳时,乙是一氧化碳,丁是氧气,甲是二氧化碳可完成该转化;丙是氧气时,乙

是二氧化碳,丁是一氧化碳,甲是碳可完成该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当丁是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无法与其它的两种物质反应,该转化无法完成,故该选

项说法错误。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1)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

淀,因此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根

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

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

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44 106

100

y 2.2g z 5g

106/44=y/2.2g y=5.3g 106/100=z/5g z=5.3g

图1中b点的值为5.3g ÷10%=53;x点的值为(5.3g +5.3g )÷10%=106

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a点表示碳酸钠先

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到

7;因此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 当

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b~c段反应过程是碳酸钠与氯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呈中性,图1中c点

时,原溶液中的溶质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选C

点睛: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②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时由于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

1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难度较大,既要分析样品和滤渣成、滤液成分,还要分析样品质量与残余固体质量关系。根据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气体,判定滤渣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判定样品中一定含有碳;因为硫酸过量,滤渣中不可能含有铁和氧化铜,但一定存在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根据充分灼烧后有残余固体又可判定滤渣中含有铜,即样品中含有氧化铜;②④正确,①不正确;样品中含有铁粉,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根据滤液中加入铁粉只有气泡生成,可判定滤液中一定含硫酸不含硫酸铜,⑤不正确;由前分析可知滤液中含有硫酸不含硫酸铜,可知样品中的铜元素全部转化成了滤渣中的单质铜,铜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后变成氧化铜,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样品中氧化铜质量等于残余固体质量,③正确;故选B。

【点睛】

解题关键从实验现象判定滤液成分和滤渣成分,认进而确认样品成分,最后判断样品中氧化铜与残余固体质量关系。滤液成分分析:样品中含有铁粉,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根据滤液中加入铁粉只有气泡生成,可判定滤液中一定含硫酸,不含硫酸铜,⑤不正确;滤渣和样品成分分析:根据滤渣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气体,判定滤渣中含有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判定样品中一定含有碳;因为硫酸过量,滤渣中不可能含有铁和氧化铜,但可能存在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根据充分灼烧后有残余固体即可判定滤渣中含有铜,即样品中含有氧化铜;②④正确,①不正确;

样品中氧化铜和参与固体质量分析:在氧化铜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氧化铜优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然后才能和铁反应;当铁和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同时存在时,铁优先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然后才能和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由此可知样品中氧化铜全部转化为铜存在于滤渣中,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后变成氧化铜,根据元素守恒,样品中氧化铜质量等于残余固体质量,③正确。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FeCl3溶液呈黄色,其沉淀为红褐色,而实验中得到的是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所以一定不存在氯化铁;根据①取试样溶于水,搅拌、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A和白色沉淀B;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或硫酸钡中的一种或两种;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碳酸钡,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可以产生碳酸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而根据③取上述白色沉淀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消失,可判断白色沉淀不可能为硫酸钡,故判断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中一

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一定不含氯化铁和硫酸钠。白色固体若含两种物质,则根据②取上述无色澄清溶液A ,通入适量的CO 2,生成白色沉淀C ,而在几种物质的溶液中,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沉淀的只有氢氧化钡,因此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钡,则这两种物质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钡; 若

白色沉淀含有三种物质,则三种物质可能的组合为:(1)碳酸钙、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钠;(2)碳酸钙、氢氧化钡与氯化钡;(3)碳酸钙、氢氧化钠与氯化钡;

如果白色固体含有四种物质,则它的组合为:碳酸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最多含有这四种物质。 【详解】

A. 由分析可知,由①得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 3,一定含有CaCO 3或BaSO 4中的一种或两种。故A 不符合题意;

B. 根据以上分析,由②③得原白色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硫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钡。故B 不符合题意;

C. 根据以上分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四种物质,则它的组合为:碳酸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所以白色固体中最多含4种物质。故C 符合题意;

D. 根据以上分析,白色固体的组成最多有5种情况。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先把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排除,一定存在的物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再根据题意组合可能的物质种类。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铁应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

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为56。设混合粉末中含有x 克的铁,含有y 克的铜。则混合粉末质量:11.2x y +=;

设与铁反应生成的银为m 1克,与铜反应生成的银为m 2克,与铁反应的硝酸银为m 3克,与铜反应的硝酸银为m 4克,参与置换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4

7

y 克,未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3

7

y 克。则: 333

1

Fe +2AgNO =Fe(NO )+2Ag 56340216x

m m 1

56216x m = ;356340x

m =

1277m x =

;38514

m x = 334

2

Cu +2AgNO =Cu(NO )+2Ag 6434021647

m m y

24647216y m =;4

4647340y

m =

22714m y =

485

28

m y = 生成银的质量:122727

714

m m x y +=+ 滤渣的质量:123

34.87

m m y ++

= 联立解得:x=5.6,y=5.6,m 1=21.6,m 2=10.8,m 3=34,m 4=17 【详解】

A 、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铁应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故A 选项正确;

B 、11.2克Fe 和Cu 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5.6

=

100%=50%11.2

?,故B 选项错误; C 、铜未完全反应则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已完全反应,滤液中没有银离子,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会有沉淀产生,故C 选项正确; D 、原3AgNO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4+17

=100%=10.2%500

?,故D 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B 。

17.A

解析:A 【解析】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 、HCl 能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能除去杂质,且和氢气不反应,再通过浓硫酸,可除掉除杂时引入的水蒸气,最后得纯净的氢气,符合除杂原则;B 、 Ca(OH)2溶液和Na 2CO 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是由于碳酸钠过量,引入碳酸钠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C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所以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D 、盐酸能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选A

18.C

解析:C 【解析】

2014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18分) 1.(3分)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在空中受的是非平衡力 B.环境温度低于0℃时,PM2.5不具有内能 C.PM2.5的直径与分子直径相当 D.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2.(3分)如图为用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的电路,若电压表的电阻记为R V,小灯泡的电阻R L,则关于AB间的电阻R AB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R L B.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R V C.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略小于R L D.由于R V远远大于R L,R AB略小于R V 3.(3分)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坠落事件,坠落的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激烈摩擦发出耀眼的白光,如图所示。若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陨石的质量变化,则陨石在空中加速降落时() 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减小,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小 4.(3分)如图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10°角时,点光源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 A.40°B.20°C.10°D.0° 5.(3分)一盏电灯接在恒定电压的电源上,其功率为100W.若将这盏电灯先接在一段很长的导线后,再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灯泡的实际功率是81W,那么此时导线消耗功率是() A.19W B.大于19W C.小于19W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3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下落,在接触轻质弹簧并压缩弹簧竖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当小球速度达到最大时,不计空气阻力,弹簧的弹力F与小球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A.F>G B.F=G C.F<G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26分) 7.(4分)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否直接得到该定律? 答:。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x||x?3|<2x},B={x|?41}, B={x|?40,函数f(x)=cos(wx+π 3)在(π 3 ,π 2 )上单调递增,则w的取值范围是() A.(2 3,10 3 ) B.[2 3 ,10 3 ] C.[2,10 3 ] D.[2,5 3 ] 【答案】 C 【考点】 余弦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 利用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建立不等式关系求解即可.【解答】 解:函数f(x)=cos(wx+π 3)在(π 3 ,π 2 )上单调递增,

合肥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含答案[1]

合肥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含答案[1]

2011年合肥一中自主招生《科学素养》测试数学试题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如图一张圆桌旁有四个座位,A,B,C,D 四人随机坐在四个座位上,A 则D 与相邻的概率是( ) 2.3A B. 12 C. 14 D. 29 2. 小明将一张正方形包装纸,剪成图1所示形状,用它包在一个棱长为10的正方体的表面(不考虑接缝),如图2所示.小明所用正方形包装纸的边长至少为( ) A .40 B .30+22 C .202 D .10+102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个正方形A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1,0), 点D 的坐标为(1,0),延长CB 交x 轴与A 1,作作第二个正方形A 1B 1C 1C ;延长C 1B 1交x 轴于点A 2,作第二个正方形 A 2B 2C 2C 1???,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0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20093 5()2 B. 200895()4 C. 401835()2 D. 2010 95()4

若该县常住居民共24万人,则估计该县常住居民中,利用“五·一”期间出游采集发展信息的人数约为 万人。 6.已知点P(x,y)位于第二象限,并且y ≤x+4,x,y 为整数,符合上述条件的点P 共有 个。 7. 如图,已知菱形OABC,点C 在直线y=x 经过点A ,菱形OABC 的面积是2,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B,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 ( 第7题) (第8题) 8.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AD =2,将腰CD 以D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 90°至DE ,连结AE ,若△ADE 的面积是3,则BC 的长为_ ________. 9.如图,矩形ABCD 中,由8个面积均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L 型模板如图放置,则矩形ABCD 的周长为 。 A B C D E

2016 2017安徽合肥一中高二上月考一数学理试卷

实用文档 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一中高二上月考一数学(理)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命题是公理的是() A.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B.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D.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a,A,B表示平面)表示直线,,其中命题2.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表示点,和叙述方法都正确的是() ????AB?BA?,.∵,∴A??????a?a,a B.∵,∴ ????A?A?a, C.∵,∴????A?,A?a,∴D.∵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由五个面围成的多面体只能是三棱柱; ②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便可得到棱台; ③仅有一组对面平行的五面体是棱台; ④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A.0个B.1个 C.2个D.3个 ???,,b,a是三个平面,则下列推导错误的是(.设是两条直线,)4???//???,aa/a/b,b A.?????b,aba// B.???????b?a?a,////,b C. ??????//,b//?/aba?,?,/ D.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与俯视图均为半径是2的圆,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实用文档 ??42BA..??168DC..????a/a/a//b b?,直线)(,直线平面平面,6.已知直线与直线 .平行A.相交 B .不确定.异面DC??OO2,则此球的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7.平面,球心截球的距离为到平面)半径为( 2.A.1 B32 C D..)8.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不可能是 (B.两条平行直线A.两条相交直线D.两个点C.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1?CVBVC?V A32AB?,9.如图,圆锥的底面直径在母线上,且,点,母线长CA), 则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有一只蚂蚁沿圆锥的侧面从点到达点 713.A.B3334.C.D23??c,b,a, 10.已知

2020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合肥一中高一年级2020学年第一学期部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余燕审核:王晓平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胆怯.(què)侮.辱(wǔ)伺.机(sì)怨声载.道(zà i) B、纤.细(xiān)谄.媚(chǎn)给.养(jǐ)强.词夺理(qi ǎng) C、执拗.(niù)粗犷.(kuàng)土坯.(pī)数.见不鲜(shu ò) D、颓.圮(tuí)淬.火(cù)堕.入(duò)呕心沥血.(xu 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泥淖勘误扭怩大相径庭 B、佝偻暇想绯闻瞋目结舌 C、殉私羁绊谛听摇尾乞怜 D、谩骂喝彩怅惋一筹莫展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目眦 ..尽裂(眼眶)喋.血(血流出来的样子)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殒身不恤.(顾虑)

C、沛公则置.车骑(放置)出离 ..愤怒(超出) D、何辞为.(做、干)(带工的)手面 ..和财产(排场)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2020年“超级女声”大赛中,厉娜、尚雯婕、艾梦萌、谭维维、许飞、刘 力扬等个个风光,歌声动人。 ②中国载人航天总设计师王永志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中国载人航 天工程都是我们自己进行的,“神舟”六号飞船从里到外都是中国设计的。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互访,促进了 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A、十足自主大事 B、实足自主大肆 C、十足单独大肆 D、实足单独大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公众人物日前见诸媒体的许多话都是一味标榜自己的炒作,是极其媚俗 的不刊之论 ....。 B、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 对它评头品足 ....,大加赞赏。 C、但历史依然对命运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 ....这份伤感。 D、一位省委书记在该省的纪委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做官用权,总要 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之感。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2016年安徽省合肥一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6年安徽省合肥一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语文积累和运用(24分) 1.读下面有关世博会的文章,按要求完成各题(14分) 浦江花月夜梦想共潮生 ①4月30日21时28分,黄浦江两岸红色烟花万千“喷薄”而出。浦西的大型LED墙上红色绚丽的画面飞快转换,江面6000个红色LED向前流动,天地间仿佛突然降下了一个大大的红帘。在满眼红彤彤 ..()的画面中乐声响起,烟花灯光晚会开始了。瞬间黄浦江两岸成了火树银花,1250多个探照灯、16盏激光灯变换着各种颜色的光,水幕、喷泉、激光交相变化图案。江面上竖立着各参展国国旗的舟船在行进,五彩花雨沿岸渐次绽放,②时而是牡丹,时而变幻成五角星和笑脸等,和灯光璀灿的世博园一轴四馆交相辉应,惊艳在流动……声光电的奇幻结合,让“水”和“火”相融,由天空、地面、水面三维立体组成视觉盛宴,③30分钟营造了如诗如画的春江花雨夜。上海今夜无mián()。 ⑴短文的标题是对唐诗《春江花月夜》中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化用。诚然,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古诗文,品人生百味。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句子。(6分) ①《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②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以新奇的角度描绘了西湖美景的句子“,。” ③孟子在《滕文公下》中阐述了一个人应该有的气节是:“,,威武不能屈。” 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红彤.彤()无mián() ⑶在划横线的句子②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1)改为 (2)改为 ⑷划横线的句子①、③有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① ③ ⑸文中“火树银花”的意思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联均出自安徽的名胜古迹,请分别指出它们所写的人物。(5分) ①不愧读书人,移孝作忠,想见正色数言,永敦国本; 是真阎罗老,看花载酒,安得开言一笑,重睹河清。 () ②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 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言直欲占千秋。

高中老师写给自主招生学校推荐信范文

高中老师写给自主招生学校推荐信范文 本文是关于高中老师写给自主招生学校推荐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10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具体合同要与学校谈。目前,国内一些高中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方式预先招收优秀初三学生,例如安徽省合肥一中,报考条件为本省户口(合肥除外),预录取考生需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预录取的考生携带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初中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到校报到、核验证书,并参加学校组织的军训和入学教育,完成军训任务及入学教育的学生即可被正式录取。 老师写给自主招生学校的推荐信范文 尊敬的***大学的领导: 你们好! 很高兴能以这样的方式向你们推荐我最优秀的学生─。作为一名高三的班主任,把优秀的学生推荐给优秀的大学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我的这封推荐信既能够帮你们更多更好的了解同学,又能帮你们招进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同时也能够使同学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大学的殿堂。 认识同学,是在**年的夏天。当时他刚刚进入高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三年的岁月,把他打造成了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热爱生活,有爱心、同情心、上进心,具备优秀的思维品格、超强的学习能力、独具魅力的领导才能、完善的个性特点、有较大发展空间和较强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 他才华横溢、思想深刻。中原自古多才俊,他的才华是多方面的,是同龄人中的翘楚。他长期担任班长和学生会职务,成功组织过校内外的大型活动,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极强的沟通能力使他获得了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的光荣称号;他对数理生情有独钟,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榜上有名;他热爱读书,读文学、读历史、读哲学,不断的从孔子、

2011年合肥一中自主招生《科学素养》测试试题(含答案)

2011年合肥一中自主招生《科学素养》测试试题 数 学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如图一张圆桌旁有四个座位,A,B,C,D 四人随机坐在四个座位上,A 则D 与相邻的概率是( ) 2.3A B. 12 C. 14 D. 29 2. 小明将一张正方形包装纸,剪成图1所示形状,用它包在一个棱长为10的正方体的表面(不考虑接缝),如图2所示.小明所用正方形包装纸的边长至少为( ) A .40 B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个正方形A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的坐标为(1,0), 点D 的坐标为(0,1),延长CB 交x 轴与A 1,作作第二个正方形A 1B 1C 1C ;延长C 1B 1交x 轴于点A 2,作第二个正方形 A 2B 2C 2C 1 ,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第2010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20093 5()2 B. 20089 5()4 C. 40183 5()2 D. 20109 5()4 4.如图,在△ABC 中,AB=10,BC=6,经过点C 且与边AB 相切的动圆与CA,CB 分别相交于点P,Q ,则线段PQ 长度为( )

A.4.75 B.4.8 C.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5.某县为了了解“五·一”期间该县常住居民的出游情况,有关部门随机调查了1600名居民,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 若该县常住居民共24万人,则估计该县常住居民中,利用“五·一”期间出游采集发展信息的人数约为 万人。 6.已知点P(x,y)位于第二象限,并且y ≤x+4,x,y 为整数,符合上述条件的点P 共 有 个。 7. 如图,已知菱形OABC,点C 在直线y=x 经过点A ,菱形OABC 数的图象经过点B,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 。 8.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B ⊥BC,,AD =2,将腰CD 以D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 90°至DE ,连结AE ,若△ADE 的面积是3,则BC 的长为_________. A B C D E

合肥一中数学

合肥一中2014冲刺高考最后一卷 理科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1(2i ω=- +为虚数单位),则4ω等于 A.1 B.12- C.12 D.12 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0x y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已知随机变量(5,9)X N ,随机变量3 2 X η-=,且2(,)N ημδ,则 A.1,1μδ== B.11,3 μδ== C.71,3μδ== D.43,9 μδ== 4.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40 x y e x y ?≥?-≥?,则2y x x +的取值范围是 A.[1,4] B.[21,9]e + C.[3,21]e + D.[1,]e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c 值为 A.5 B.8 C.13 D.21 6.将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沿其对角线AC 折起,其俯视图如图所示, 此时连接顶点,B D 形成三棱锥B ACD -,则其正(主)视图的面积为 A.2 D.1 7.对于任意实数,[]x 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那么“[][]x y =”是“||1x y -<”的( )条件 A.充分而不必要 B.必要而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8.已知函数(),[1,3]y f x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令1()(),(1,3]x g x f t dt x -= ∈-?,则()g x 的图象是 9.合肥一中第二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2014年12月开幕,在其中一个场馆中,由吉他社,口琴社各表演两个节目,国学社表演一个节目,要求同社团的节目不相邻,节目单排法的种数是 A.72 B.60 C.48 D.24 10.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10,在区间(0,5)内仅(1)0f =,那么函数

安徽30强高中排行榜出炉排名第一竟然不是合肥一中

安徽30强高中排行榜出炉排名第一竟然不是合肥一中 高中学校竞赛的“省一”等奖数量直接影响着名牌大学对该中学的青睐程度以及优质初中毕业生选择高中学校的 倾向性学科竞赛网、自主招生信息平台正式发布《2018安徽省30强高中之学科竞赛“省一”排行榜》那么去年培育最多”省一”的安徽中学有哪些安徽哪些中学为最顶尖?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安徽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省重点中学。迄今已有115年的历史,芜湖有名的百年名校,原省重点中学和六所省理科实验班承办学校之一。 前身是庐州中学堂,是合肥最早、历史最久远的一所学校。1955年合肥一中便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同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pic:@愉悦取景器马鞍山二中创建于1957年,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高中;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质、复旦大学“望道计划”推荐资质。 芜湖一中是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安徽省老牌重点中学(1958年)。首批省示范高中,其前身是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中江书院(1765年)。 安庆一中前身为安徽师范学堂,历史悠久、履历丰厚。学校为省重点中学、省示范高中,省高中理科实验班和国家宏志

班承办学校。1958年,毛主席亲临学校视察,是毛主席视察的唯一一所中学。 创办于1954年,如今拥有南、北、中三个校区。1978年,学校被评定为“合肥市重点中学”;1980年,学校成为25所首批“安徽省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学校被评定为首批“安徽省示范高中”。 淮北一中已被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确定为自主招生的生源基地。近年来,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已有300余人次获得国家和省一、二、三等奖。合肥一六八中学创办于2002年,近年来,800多位学生在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科技竞赛、模联等活动中取得卓越成绩。合肥市第八中学是安徽省省级重点中学,合肥市花园单位、合肥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常规管理工作优秀学校。1956年7月,学校筹建,1956年8月,才正式更名为“合肥市第八中学”。 铜陵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8年春,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高中。经历了四次搬迁,四易校名。宿城一中1953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99年10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示范高中”。 宣城中学创建于1906年,是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安徽省第四届文明单位,安徽省花园式单位,安徽省第五届文明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

2010合肥一中自主招生2010年考试素质测试数学试卷(扫描答案)

2010年综合素质测试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如图是一个切去了一个角的正方体纸盒,切面与棱的交点A 、B 、C 均是棱的中点,现将纸盒剪开展成平面,则展开图不可能的是( ) 2.若点P (x ,y )横坐标x 与纵坐标y 均为整数,则点P 称为整点.在以(10,0)、(0, 10)、(-10,0)、(0,-10)为顶点的正方形内(包括边)一共有整点的个数为( ) (A )220 (B )221 (C )222 (D )223 3.将二次函数1)1(22---=x y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沿x 轴翻折到第一象限,然后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沿y 轴翻折到第二象限……以此类推,如果把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再沿一条坐标轴翻折一次记作1次变换,那么二次函数1)1(22---=x y 的图象经过2010次变换后,得到的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1)3(22++=x y (B )1)2(22+-=x y (C )1)2(22-+-=x y (D )1)1(22---=x y 4.如图,B 是线段AC 的中点,过点C 的直线l 与AC 成50°的角,在直线l 上取一点P ,使得∠APB=30°,则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5.如图,记二次函数12+-=x y 的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交 点为A ,将线段OA 分成n 等分.设分点分别为P 1,P 2,…, P n -1,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该图象交于点Q 1, Q 2,…,Q n -1,再记直角三角形OP 1Q 1,P 1P 2Q 2,…的面积 分别为S 1,S 2,…,这样就有32121n n S -=,32224n n S -=,…; 记W=S 1+S 2+…+S n -1,当n 越来越大时,W 最接近的常数是( ) (A )32 (B )21 (C )31 (D )41 (D)(C)(B)(A)C B A

2016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和答案

2016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3分)炎炎夏日,气温上升,温度计中的水银柱升高,则水银柱的哪个物理量不发生变化() A.密度B.内能C.质量D.体积 2.(3分)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 A.B.C. D. 3.(3分)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在t2~t3内,伞兵的机械能不变 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4.(3分)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均匀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上,现将甲、乙、丙截 、去完全相同的两个小正方体(图中阴影部分)后,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 P乙、P丙和P丁,则() A.P 丁>P 甲=P 乙=P 丙B.P 乙>P 丙>P 丁>P 甲 C.P 乙>P 丙=P 丁=P 甲D.P 乙>P 甲>P 丙>P 丁

5.(3分)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4:9 B.3:5 C.2:3 D.1:2 6.(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在光屏上一定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烛焰的像 B.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一定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烛焰的像 C.不论蜡烛放在凸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D.把凸透镜换成凹透境,则不论蜡烛放在凹透镜左方何处,去掉光屏而用眼睛从右向左沿主光轴直接观察,一定能看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7.(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是由12个不同的电阻组成的,已知R1=12?,其余电阻值未知,测得AB间总阻值为6?.现将R1换成6? 的电阻,则AB间总阻值变为() A.4?B.6?C.12? D.24? 8.(3分)由力学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系数乘以接触面的正压力.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用μ1、μ2分别表示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则可判断() A.μ1一定为零,μ2一定为零 B.μ1一定为零,μ2一定不为零 C.μ1不一定为零,μ2一定为零

【最新】安徽省合肥一中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最新】安徽省合肥一中省级名校大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生 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的是 ①上皮组织 ②心脏 ③神经元 ④一片热带雨林 ⑤核酸 ⑥一只乌龟 ⑦同一片森林里的所有大山雀 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 ⑨呼吸系统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③①②⑨⑥⑦⑩④B.①③⑨②⑥⑦⑧⑩④ C.③①②⑨⑥⑦⑩④D.①②⑨⑧⑥⑦⑩④ 2.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时如图所示,则实际流动情况为 A.B.C.D. 3.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不一定含有RNA和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5.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所组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形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多糖、蛋白质、核酸的单体分别是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C.单体间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生物大分子需要消耗能量 D.除了结构简单的病毒,所有生物体内都有生物大分子 6.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 B.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 C.碱基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7.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合理解释是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细胞中的核糖体主要分布在核仁D.核仁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原料 8.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 (①→②→③→④→⑤)。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与①→④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若④中的物质具有信息传递作用,该物质可能是胰蛋白酶

2012年合肥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题详解

2012年合肥一中自主招生数学试题详解 一、选择题 1.C 解不等式组 可得2≤x <m,∵x 有2个整数解,∴x 为2和3;∴3<m ≤4;固选C 。 2.B ∵圆锥底面半径为2㎝,∴圆锥底面周长为4π㎝,即扇形弧长为4π㎝。 ∵圆锥母线长为3㎝,即扇形半径为3㎝,根据扇形弧长公式C= 1800r n π可得:4π=180 30 πn ,n=2400 。 ∴扇形半径为3㎝;圆心角为2400。 题目中提供的矩形中,第一个矩形即:6㎝×4㎝的矩形面积最小,但它不能画出要求的扇形。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第二个矩形,之后你就会明白第一个为什么不行了。如图为第二个矩形,AD=DC=3㎝,DB=1.5㎝,∴∠BCD=300, ∠BDC=600,扇形的圆心角为2400,刚好符合要求。因此第一个矩形就不行。固选B 。 3.C 如上图可知。 4.A 如图:过M 、N 点分别作Y 轴和X 轴的垂线,交Y 轴、X 轴于B 、C 点。 、 设M 点坐标为(a,b ),则N 点坐标为(-b,a )。把两点坐标代入y=4 3 x+3 解方程组可得:a=2512,b=2584。tan ∠AON=a:b=7 1 。固选A 。 二、填空题。 5.(0,1);(-2,1) 当x=0时,无论k 为何值,y 都等于1;当x=-2时,无论k 为何值,y 都等于1。 6.(9,-22) 如图,由图观察可知:以数字1为图形中心,边长为2的正方形右下角的数字是9,即(2+1)2 =9,这点的坐标为(1,-1)即: (2÷2,-2÷2);边长为4 的正方形右下角的数字是25,即 (4+1)2 =25,这点的坐标为(2,-2)即:(4÷2,-4÷2);那么边长为44的正方形右下角 (第2题图) (第6题图)

2018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2018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5分)如果ab>0,a+b<0,那么下面各式:①=,②=1,③=﹣b,正确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 2.(5分)把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如图),请根据各面上的图案判断这个正方体是() A.B.C.D. 3.(5分)有一根40cm的金属棒,欲将其截成x根7cm的小段和y根9cm的小段,剩余部分作废料处理,若使废料最少,则正整数x,y应分别为() A.x=1,y=3B.x=4,y=1C.x=3,y=2D.x=2,y=3 4.(5分)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CD,∠1、∠2、∠3分别是∠BAE、∠AED、∠EDC的外角,则∠1+∠2+∠3等于() A.90°B.180°C.210°D.270° 5.(5分)已知m2+n2=n﹣m﹣2,则﹣的值等于() A.1B.0C.﹣1D.﹣ 6.(5分)如图所示,在Rt△BAD中,延长斜边BD到点C,使DC=BD,连接AC,若tan B=,则tan∠CAD的值为()

A.B.C.D. 7.(5分)(非课改)已知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则m的值是() A.3B.1C.3或﹣1D.﹣3或1 8.(5分)已知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A(5,0),OB=4,点P是对角线OB上的一个动点,D(0,1),当CP+DP最短时,点P的坐标为() A.(0,0)B.(1,)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在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卡片上,分别画有线段、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等9个图形,小明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抽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10.(5分)直线y=kx+b经过A(2,1)、B(﹣1,2)两点,则不等式>kx+b>﹣2的解集为. 11.(5分)因式分解:x3﹣6x2+11x﹣6=. 12.(5分)当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且其中一个圆的圆心在另一圆的圆内时,我们称此两圆的位置关系为“内相交”.如果⊙O1、⊙O2半径分别3和1,且两圆“内相交”,那么两圆的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 13.(5分)把图一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B、C两点恰好重合落在AD边上的点P处(如图二).已知∠MPN=90°,PM=3,PN=4,那么矩形纸片ABCD的面积为.

2012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2年安徽省合肥168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2分)初中物理我们学习了许多定律和原理!我们回想一下,试完整的写出一条的内容:。 2.(4分)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3.(6分)如图所示为巡回赛总决赛上丁俊晖打台球的时一个镜头,球杆撞击小球后使之运动,说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甲球撞击乙球后,甲球速度变慢,这是由于甲球的动能(选填“转移”或“转化”)到乙球上;在球与球相互撞击过程中还会因为摩擦而产生热量,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球的内能。 4.(4分)阿牛设计了如图的“风力仪”,轻质细杆长为a,下端固定一小球,上端可绕O 点自由转动,小球质量为m,在水平风力作用下,小球偏离竖直方向30°角时保持静止,此时风力大小为,若要提高“风力仪”的灵敏度,你可采取的方法是。 5.(2分)将一质量为m1,温度为0℃的冰放入初温为t0,质量为m0的水中,达到热平衡后,发现剩余冰的质量为m2,则这块冰完全熔化共吸收的热量为。(已知水的比

热容记为C)。 6.(2分)如图为某电路的一部分,已知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为0.4A、0.3A;若A3正常偏转,其示数应为。 7.(2分)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发现,电水壶的插头线比台灯的插头线要粗,经过细心的观察,我们发现大功率的用电器的插头线都较粗!请问这样设计的道理是。8.如图,当条形磁铁向右靠近圆环时,圆环向右偏离,试在图中标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9.(3分)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2)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 (3)伽利略指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A.(1)(2)(3)B.(1)(3)(4)C.(1)(2)(4)D.(2)(3)(4)10.(3分)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该物体()A.可能在水平面上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只能以一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只能沿一个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不是静止就是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1.(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2018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与答案Word版

2017-2018学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5分)已知集合M={x|﹣1≤x<8},N={x|x>4},则M∪N=()A.(4,+∞)B.[﹣1,4)C.(4,8)D.[﹣1,+∞)2.(5分)函数的定义域为() A.(﹣2,+∞)B.(﹣2,﹣1)∪(﹣1,+∞) C.D.(﹣∞,﹣1)∪(1,+∞) 3.(5分)已知函数y=sin(2x+φ)在x=处取得最大值,则函数y=cos(2x+φ)的图象() A.关于点(,0)对称B.关于点(,0)对称 C.关于直线x=对称D.关于直线x=对称 4.(5分)已知a=2﹣1.2,b=log36,c=log510,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c<b<a B.c<a<b C.a<b<c D.a<c<b 5.(5分)若将函数f(x)=sin(2x+)图象上的每一个点都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g(x)的图象,则函数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A.[kπ﹣,kπ+](k∈Z)B.[kπ+,kπ+](k∈Z) C.[kπ﹣,kπ﹣](k∈Z)D.[kπ﹣,kπ+](k∈Z)6.(5分)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y=f(x),若f(a)?f(b)<0(a,b∈R,且a<b),则函数y=f(x)在区间(a,b)内() A.只有一个零点B.至少有一个零点 C.无零点D.无法判断 7.(5分)已知函数f(x)=x2?sin(x﹣π),则其在区间[﹣π,π]上的大致图象是()

A.B. C.D. 8.(5分)已知=(2sin13°,2sin77°),|﹣|=1,与﹣的夹角为,则?=() A.2B.3C.4D.5 9.(5分)(理)设点是角α终边上一点,当最小时,sinα﹣cosα的值是() A.B.C.或D.或10.(5分)已知函数f(x)=,若a、b、c互不相等,且f (a) =f (b)=f (c),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A.(1,2 017)B.(1,2 018)C.[2,2 018]D.(2,2 018)11.(5分)已知A,B是单位圆O上的两点(O为圆心),∠AOB=120°,点C是线段AB上不与A、B重合的动点.MN是圆O的一条直径,则?的取值范围是() A.B.[﹣1,1)C.D.[﹣1,0)12.(5分)已知α∈[,],β∈[﹣,0],且(α﹣)3﹣sinα﹣2=0,8β3+2cos2β+1=0,则sin(+β)的值为() A.0B.C.D.1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5分)已知函数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周期为4,若f(﹣1)

2018年合肥一六八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

合肥168中学2017年面向全省自主招生考试《科学素养》测试数学试卷 2,有9张卡片,分别写有1?9这九个数字,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意抽取 4x 3 x 1 3、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经过点(3,0),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 积为6,满足条件的函数有() A 、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 若实数a b ,且 a 、b 满足a 2 8a 5 0,b 2 8b 5 0 .则j 乞」的值 a 1 b 1 为 () A 、 -20 B 、2 C 、2 或 20 D 、2 或 20 2n 1 1 5、 对于每个非零自然数n ,抛物线y x 2 --------------- x - 与x 轴交于乓、B n 以 n (n 1) n (n 1) |AA|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lAB 」IA 2B 2I L IA 2017B 2017I 的值是() A 2017 2016 2017 2018 A 、 B 、 C 、 D 、 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 分) ,则二次根式?. —ab 3 —19 的值是() C 、8 D 、9 一张,记卡片上的数字为 a ,则使关于x 的不等式组 2x 有解的概率 () 5 》 、 C 4 - 9 、 B 「 -3 选择题(本大题共 5+ J3 5- ; 3 A 6 B 、7

2016 2017 2018 2017 6 6已知a,b,c是厶ABC的三边,则下列式子一定正确的是()

A、a7 8 b2 c2>ab be ac B 、 a b / c a b 1 c 1 C、i a .b>、c D、a9 10 b3> c3 7、如图,从厶ABC各顶点作平行线AD II EB II FC ,各与其对边或其延长线相交 于D,E,F.若厶ABC 的面积为1,贝9厶DEF的面积为() A 3 B 、: 3 C 、5 D 、2 2 8、半径为2.5的圆O中,直径AB的不同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 点Q,则CQ的最大值为()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9、若分式方程 J a无解,则a的值为 ______________ x 1 … 7 i 1 1 10、已知一列数a1,a2, a3,L 满足a1一,a2—, a3—, a4一 ,L ,依次 8 1 a1 1 a2 1 a3 类推,则a n a2丄a2017,这2017个数的积为______________ 11、某公司加工252个零件,计划若干天完成,加工了2天后,由于改进新技术, BC : CA 4:3,点P在弧AB上运动,过点C作CP的垂线,与PB的延长线交于 A、 25 4 20 16 第7题图 Q

合肥一中高三第二次段考理科数学

合肥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段一考试 高 三 年 级 数 学(理) 试 卷 命题:凌启圣 审题:王先阳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若f (x ) f (x )的定义域为 ( ) A.??? ?-1 2,0 B.??? ?-1 2,0 C.??? ?-1 2,+∞ D .(0,+∞) 2.一个扇形的弧长与面积的数值都是5,则这个扇形中心角的弧度数是 ( ) A. 1.5π B. 2.5 C. 3π D. 5 3.已知1 ()ln f x x x = -在区间(1,2)内有一个零点x 0,若用二分法求x 0的近似值(精确度0.1),则需要将区间等分的次数为 ( ) A .3 B .4 C .5 D .6 4.设a =13 log 2, b =121log 3, c =0.3 12?? ???,则 ( ) A.a <c <b B .b <c <a C.b <a <c D.a <b <c 5.函数3 31 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 6. 设集合{1,0,1,2}M =-,{2,1,0,1,2}N =--,如果从M 到N 的映射f 满足条件:对M 中的每个元素x 与它在N 中的象()f x 的和都为奇数, 则映射f 的个数是 ( ) A.10个 B.12个 C.16个 D.36个 7.已知直线y =kx 与曲线y =ln x 有公共点,则k 的最大值为 ( ) A .1e B .2e C .1 D .2e

8.设3 ()()f x x x x R =+∈,当02 π θ≤≤时,()()0f msin f m θ+->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一∞,1) B .(一∞,0) C .(一∞, 1 2 ) D .(0,1) 9.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1f x -+=()1f x --,当01x ≤≤时, 2()1f x x =-,若直线y x a =-+与曲线()y f x =恰有2个交点,则实数a 的所有可能 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 ) A.35|22,44a a k k k Z ??=+ +∈????或 B. 13|22,44a a k k k Z ??=-+∈???? 或 C. 5|212,4a a k k k Z ?? =++∈???? 或 D. {}|21,a a k k Z =+∈ 10. 设集合M = ()(){},|x y y f x =,若对于任意()11,x y M ∈,存在()22,x y M ∈,使 得1212x x y y +=0成立,则称集合M 为“和谐垂直偶点集”,给出下列四个集合: (1)M =(){}2 ,|,0x y y x x -=<; (2)M =()(){},|ln 1x y y x =-; (3)M = (){},|sin 1x y y x =+; (4)M =(){},|3x x y y e =-. 其中是“和谐垂直偶点集”的序号是 ( ) A .(1)(2) B. (1)(3) C. (2)(4) D. (3)(4)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 若()f x 在R 上可导,()()2 2'23f x x f x =++,则 ()3 f x dx ?=________. 12. 已知()()2 1f x x a =++,()x g x xe =-,若12,x x ?R ∈,使得()()21f x g x ≤成立,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3. 设集合[]{}2 |2A x x x =-=,{} |1B x x =≤,[]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 =B A ________. 14. 已知函数()( )11,1 ()ln 1,1k x x f x x x -+≤?=?->?,则当k <0时函数(())1y f f x =+有______个零 点. 15.令()21n n f x x x =--+()2,n n N ≥∈,1,13x ?? ∈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________. ①103n f ??< ???; ②()n f x 在区间1,13?? ??? 一定存在唯一零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