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的致病机制(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0
艾滋病的生物学基础课件一、艾滋病的概述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自1981 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给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HIV 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 CD4+T 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逐渐受损,使机体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二、HIV 的生物学特征(一)病毒结构HIV 病毒呈球形,直径约 100 120 纳米。
病毒的外层是由脂质双层膜包裹,膜上镶嵌着病毒编码的糖蛋白,主要包括 gp120 和 gp41。
内部是由两条相同的单链 RNA 分子和一些酶组成的核心,如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等。
(二)病毒基因组HIV 的基因组由两条单链正股 RNA 组成,包含 9 个基因,分别为gag、pol、env、tat、rev、nef、vif、vpr 和 vpu。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病毒的复制和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病毒的复制周期HIV 的复制过程包括吸附与侵入、逆转录、整合、转录与翻译、装配与释放等步骤。
1、吸附与侵入:HIV 通过其表面的糖蛋白 gp120 与靶细胞表面的CD4 受体以及辅助受体(如 CCR5 或 CXCR4)结合,从而介导病毒侵入细胞。
2、逆转录:进入细胞后,病毒的单链 RNA 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 DNA。
3、整合:新合成的 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形成前病毒。
4、转录与翻译:在前病毒的作用下,宿主细胞转录和翻译出病毒的蛋白质。
5、装配与释放:新合成的病毒蛋白和RNA 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三、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一)免疫系统的损伤HIV 主要攻击 CD4+T 淋巴细胞,导致其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