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章 辐射传热
- 格式:doc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7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传热学》试题库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W。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单位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它的强烈程度用总传热系数来衡量。
4.总传热系数是指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单位是W /(m2·K)。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6.复合传热是指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复合传热系数等于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单位是W/(m2·K)。
7.单位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m2·K/W;总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K/W。
8.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δ/λ9.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1/h。
10.总传热系数K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
11.总传热系数K与总面积A的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A。
12.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3.非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4.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30W/(m2.K),对流传热系数为70W/(m2.K),其复合传热系数为100 W/(m2.K)15.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
16.由烟气向空气预热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17.已知一传热过程的热阻为0.035K/W,温压为70℃,则其热流量为2kW。
18.一大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100W/(m2.K),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00W/(m2.K),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50W/(m2.K),平壁的厚度为5mm,则该平壁的导热系数为5 W/(m.K),导热热阻为0.001(m2.K)/W。
第4章辐射传热
9-2 该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求单位面积容器壁的散热量就是指求热流密度q。
②题目中给定的是摄氏温度,要注意化成热力学温度,否则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③抽低真空是保持夹层保温效果的有效途径。
④使用的求热流密度的表达公式要切记!!
9-3 该题要注意面积的求解,有四个壁面,钢管前后是空的,不能计算面积。
再举一例:如附图所示的人工黑体空腔,温度为T2,内表面积为A2,发射率为ε2。
小孔的表面积等于A1。
试推导小孔表观发射率的计算式。
表观发射率的定义为:小孔在空腔表面温度下的辐射能与相同面积、相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能之比。
解:空腔为漫灰表面且温度均匀,但小孔不是漫灰表面,无法应用公式,怎么办?
可作小孔外的假想包壳面3的漫灰表面,并设定它的温度为T3,内表面积为A2,发射率为ε2。
这样就可以应用公式了。
空腔内表面与外部环境间的辐射热交换可以表示为:
第页
23
2,3
3
2
2222,333
1
11
b b
E E
A A X A
ε
ε
εε
-
Φ=
-
-
++
2,31,3
Φ=Φ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图4.1 黑体模型
黑体模型的思路:当辐射能经小孔射入空腔内,在空腔内要经历多次吸收和反射,而每经过一次吸收,辐射能就按照内壁吸收率的份额减弱一次,最终能离开小孔的能量是微
第页
第页
图4.2 普朗克定律图示
下面对普朗克定律进行讨论: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λ=0及λ=∞时,E bλ=0,说明在一定温度下,黑体的光谱辐射从短波端开始,随着波长的增大迅速增加,当波长增加至某一数值
,而后又随着波长的增加E bλ减小直至最后降为
max
的升高,黑体热辐射力E b (恒温曲线下的面积)迅速增加,每一个温。
m
随着温度的升高,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迁移。
下面来定性确定峰值波长
第页
第页
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