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传动毕业设计

齿轮传动毕业设计

齿轮传动毕业设计
齿轮传动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齿轮传动的设计

课题名称齿轮传动的设计 _____ 系别机电工程系 __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高专机电091班 ____ 姓名王国平学号200906053102 _ 指导老师刘蕴青

摘要

齿轮传动是应用极为广泛和特别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它可以用来在空间的任意轴之间传递运动和动力,目前齿轮传动装置正逐步向小型化,高速化,低噪声,高可靠性和硬齿面技术方向发展,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可靠,传动效率高(一般可以达到94%以上,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可以达到99%),传递功率范围广(可以从仪表中齿轮微小功率的传动到大型动力机械几万千瓦功率的传动)速度范围广(齿轮的圆周速度可以从0.1m/s到200m/s或更高,转速可以从1r/min到20000r/min或更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它在各种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

关键词:键 ; 轴 ; 啮合 ; 直齿圆柱齿轮 ; 减速器

Abstract

Gear is the applic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important and special form of a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the arbitrary axis in the space between the movement and power transmission, gear device is gradually to the small, high-speed, low noise, high reliability Hardened and technical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gear is smooth and reliable,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generally above 94% can be achieved, the higher the accuracy of cylindrical gear can be achieved 99%), a wide range of power transmission (gear can be Instrument Micro power transmission to large-scale power plant tens of thousands of kilowatts of power transmission) wide speed range (the circumferential speed gear from 0.1 m / s to 200 m / s or higher, speed can be an r / min to 20000 r / min or higher ), compact structure, the advantages of easy maintenance. Therefore, in th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KEY WORD:Key Shaft Smesh Spur Gear Reducer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齿轮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1)

第二章渐开线的形成和基本性质 (2)

第三章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 (3)

第四章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4)

第五章变位齿轮传动简介 (8)

第六章齿轮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9)

第七章齿轮传动的润滑与维护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绪论

本论文主要叙述了传动系统中的齿轮传动。总共包括可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齿轮传动的类型及特点;第二部分是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第三部分是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第四部分是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第五部分是齿轮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第六部分是齿轮的常用材料及选择;第七部分是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第八部分是齿轮传动的润滑与维护。齿轮传动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和特别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它的主要优点是:①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稳、传动准确可靠可传递空间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②适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围广;

③传动效率高,η=0.92-0.98;

④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⑤外轮廓尺寸小、结构紧凑。

本论文中的实例主要讲述了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过程。首先进行了传动方案的评述,选择齿轮减速器作为传动装置,然后进行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包括选择电动机、设计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选择并验算滚动轴承、选择并验算联轴器、校核平键联接、选择齿轮传动和轴承的润滑方式九部分内容)。

减速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意义。国内减速器现状,国内的减速器多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为主,但普遍存在着功率与重量比小,或者传动比大而机械效率过低的问题。另外,材料品质和工艺水平上还有许多弱点,特别是大型的减速器问题更突出,使用寿命不长。国内使用的大型减速器(500kw以上),多从国外(如丹麦、德国等)进口,花去不少的外汇。60年代开始生产的少齿差传动、摆线针轮传动、谐波传动等减速器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机械效率高等优点。但受其传动的理论的限制,不能传递过大的功率,功率一般都要小于40kw。由于在传动的理论上、工艺水平和材料品质方面没有突破,因此,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传递功率大、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机械效率高等这些基本要求。90年代初期,国内出现的三环(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外平动齿轮传动的减速器,它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传递载荷的能力也大。它的体积和重量都比定轴齿轮减速器轻,结构简单,效率亦高。由于该减速器的三轴平行结构,故使功率/体积(或重量)比值仍小。且其输入轴与输出轴不在同一轴线上,这在使用上有许多不便。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的"内平动齿轮减速器"不仅具有三环减速器的优点外,还有着大的功

率/重量(或体积)比值,以及输入轴和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的优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国内有少数高等学校和厂矿企业对平动齿轮传动中的某些原理做些研究工作,发表过一些研究论文,在利用摆线齿轮作平动减速器开展了一些工作。

第一章齿轮传动的类型及特点

1.1 齿轮传动的类型

齿轮传动类型很多,按两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和齿向可分为如图表格所示几类。

齿轮传动平面齿轮传

动直齿圆柱齿

轮传动

斜齿圆柱齿

轮传动

人字齿传动齿轮条传动

空间齿轮传

动相交轴齿轮

传动

直齿锥齿轮

传动

斜齿轮传动曲线齿锥齿

轮传动交错轴齿轮

传动

交错轴斜齿

轮传动

蜗轮蜗杆传

准双曲面齿

轮传动

按照轮齿齿廓曲线的形状,可以将齿轮传动分为渐开线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和摆线齿轮传

动等。

按照工作条件的不同,可以将齿轮传动分为开式齿轮传动和闭式齿轮传动

1.2 齿轮传动的特点

齿轮传动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

(1)适用的圆周速率和功率范围广,效率高;

(2)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

(3)工作可靠且寿命长;

(4)可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及动力。

齿轮传动的主要缺点如下:

(1)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故成本高;

(2)精度低时噪音大,是机器的主要噪声源之一;

(3)不宜用作轴间距过大的两轴之间的传动

(4)无过载保护;

(5)需专门的加工设备。

第二章渐开线的形成和基本性质

2.1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

如图5.2.1-1所示,一条直线(称为发生线(generating line))沿着半径为r b的圆周(称为基圆(base circle))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意点K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involute)。

由渐开线的形成(construction of an involute)过程可知它具有以下特性:

相应于发生线和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相等,即,即为渐开线在K点的法线。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不同,离基圆越远,其曲率半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半径的大小。基圆半径越大,渐开线越趋平直。

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第三章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几何尺寸

3.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符号

由齿轮类型可知,直齿圆柱齿轮包含有圆柱外齿轮(external gear)、圆柱内齿轮(internal gear)以及齿条。其中圆柱外齿轮及其啮合传动最为广泛,也是本章讨论的重点。为简便起见,以下就将“外”字去除,简称齿轮和齿轮啮合传动。

图5.3.1-1所示为齿轮的一部分,由于齿轮沿其宽度B方向的剖面形状都相同,因此只需从其端面形状来讨论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常见的各部分名称是:

(1).齿顶圆(addendum circle)──过所有轮齿顶端的圆,其半径用r a表示。

(2).齿根圆(dedendum circle)──过所有齿槽底部的圆,其半径用r f表示。

(3).基圆(base circle)──形成渐开线齿廓的圆,其半径用r b表示。

(4).分度圆(standard pitch circle)──位于轮齿的中部,是设计、制造的基准圆,其半径用r表示。

(5).齿顶高(addendum)──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其长度用h a表示。

(6).齿根高(dedendum)──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其长度用h f表示。

(7).全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其长度用h表示,且h=h a+h f。

(8).齿厚(tooth thickness)──每个轮齿在某一个圆上的圆周弧长。不同圆周上的齿厚不同,在半径为r k的圆上,齿厚用s k表示;在半径为r的分度圆上,齿厚用s表示。

(9).齿槽宽(tooth space)──相邻两个齿间在某一个圆上的齿槽的圆周弧长。不同圆周上的齿槽宽不同,在半径为r k的圆上,齿槽宽用e k表示;在半径为r的分度圆上,齿槽宽用e表示。

(10).齿距(circular pitch)(或称周节)──相邻两个轮齿同侧齿廓之间在某一个圆上对应点的的圆周弧长。不同圆周上的齿距不同,在半径为r k的圆上,齿距用p k表示,显然有p k=s k+e k;在半径为r的分度圆上,齿距用p表示,同样p=s+e。若为标准齿轮,则有s=e=。

(11).法向齿距(norm base pitch)──相邻两个轮齿同侧齿廓之间在法线方向上的距离,用p n表示。由渐开线特性可知:p n=p b(基圆齿距)。

图5.3.1-1

3.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如下

(1)模数

设齿轮的齿数为z,为计算分度圆半径r ,则有

所以由上面公式可知,当z一定时,齿距p的大小能说明齿轮的大小。此外由p的大小还可以对轮齿的厚薄有一粗略的了解。可见分度圆齿距p是齿轮参数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参数。但是由式(5.3.2-1)来计算r或p都会涉及无理数p,为避免此情况,工程中引入一个新参数,称为模数(modul)(单位为mm),作为设计、制造的基本参数,并将其标准化,其标准值见表3.2-1。

表标3.2-1 准模数系列

第一系列0.1,0.12,0.15,0.2,0.25,0.3,0.4,0.5,0.6,0.8,1, 1.25,

1.5,2,

2.5,3,4,5,6,8,10,12,16,20,25,32,40,50

第二系列0.35,0.7,0.9,1.75, 2.25,2.75,(3.25),3.5,(3.75),4.5,5.5,(6.5),7,9,(11),14,18,22,28,(30),36,45

(2)压力角

如前所说,齿轮轮廓上各点的压力角不一样。为了便于设计、制造和互换使用,将分度圆上的压力角规定为标准值。我国标准规定a=20。此外,有些国家也采用14.5、15等标准值。分度圆上的压力角就是通常所说的齿轮的压力角。而对于齿条,由于齿廓上各点的法线是平行的,而且在传动时齿条做平动,齿廓上各点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一致,所以齿条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均相同,且等于齿廓的倾斜角(取标准值20),也称为齿形角。

(3)齿数

齿数不但影响齿轮的几何尺寸,而且影响齿廓曲线的形状。

由公式db=dcosa=mzcosa,可见只有m、z、a都确定了,齿轮的基圆直径db才能确定,同时渐开线的形状才能确定,所以m、z、a是决定轮齿渐开线形状的三个基本参数。当m、a不变时,z越大,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4)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

齿轮的齿顶高、齿根高都与模数m成正比,

即ha=ha*.m hf=(ha*+c*)m h=(2ha*+c*)m式中,ha*为齿顶高系数,c*为顶隙系数。国家标准规定:对于正常齿制,ha*=1,c*=0.25;对于短齿制,ha*=0.8,c*=0.3.

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现将其主要公式列于下表中

第四章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4.1、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1、瞬时传动比恒定

由渐开线性质(2)可知,过啮合点k所作的两齿廓的公法线必同时与两轮的基圆相切,齿轮传动时,两轮在过啮合点k的公法线上的速度必须相等,所以vk1cosak1=vk2cosak2

即w1O1Kcosaak1=w2O2Kcosak2

于是该瞬时传动比为i=w1/w2=rb2/rb1=常数(7-8)

由于基圆半径不变,且k为任意一点,所以渐开线齿廓在任意点k啮合时,两轮的瞬时传动比都等于基圆半径的反比,故瞬时传动比恒定。

注意:节圆是一对齿轮传动时出现了节点以后才存在的,单个齿轮不存在节点,也

就不存在节圆。而且如果两轮的中心O1、O2发生改变,两轮的节圆大小也将随之改变。

齿轮传动中,齿廓在除节点外的其他点上,沿公切线上的分速度并不相等,故两齿廓沿切向必将产生相对滑动,且啮合点k离节点越远,滑动速度越大。

2、中心距可分性

由式(7-8)可知,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等于两轮基圆半径的反比。齿轮在加工完成后,基圆半径就确定了。当两轮的中心距由于制造、安装的误差以及在运转过程中轴的变形、轴承的磨损等原因,使得实际值与设计值有所偏差时,也不会改变传动比。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这一特性称为中心距可分性。它为齿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带来很大方便,也是渐开线齿轮传动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中心距变化后,两轮的节圆半径也随之变化,但它们的比值将保持不变。

4.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过程和正确啮合条件

1、啮合过程

图中B2点是从动轮2齿顶圆与啮合线N1N2的交点,是一对轮齿啮合的起始点。随着啮合传动的进行,两齿廓的啮合点沿着啮合线移动,直到主动轮1的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B1时,两轮齿即将脱离接触,B1点为轮齿啮合的终止点。

从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来看,啮合点实际走过的轨迹只是啮合线上的一段,即

,称为实际啮合线。

当两轮齿顶圆加大时,点B2和B1将分别趋近于点N1和N2,实际啮合线将加长,但因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实际啮合线不会超过N1N2,即N1N2是理论啮合线,称为理论啮合线。

2、正确啮合条件

三个图中的齿轮都是渐开线齿轮,但图1和图2中的主动轮只能带动从动轮转过一个小角度就卡死不能动了,而图3中的主动轮可以带动从动轮整周转动,看来并不是任意两个渐开线齿轮都能正确地进行啮合,而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正确啮合条件。那么,这个条件是什么?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两个渐开线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参加啮合的轮齿的工作一侧齿廓的啮合点都在啮合线N1N2上。而在图1和图2中,工作一侧齿廓的啮合点H不在啮合线N1N2上,这就是两轮卡死的原因。

从图3中可以看出

是齿轮1的法向齿矩,是齿轮2的法向齿矩,亦即:

这个式子就是一对相啮合齿轮的轮齿分布要满足的几何条件,称为正确啮合条件。

由渐开线性质可知,法向齿距与基圆齿距相等,故上式也可写成

将和代入式中得:

由于模数m和压力角均已标准化,不能任意选取,所以要满足上式必须使:

结论:一对渐开线齿轮,在模数和压力角取标准值的情况下,只要它们分度圆上的模数和压力角相等。

4.3、渐开线连续传动条件及重合度

1.轮齿啮合过程

图中B2点是从动轮2齿顶圆与啮合线N1N2的交点,是一对轮齿啮合的起始点。随着啮合传动的进行,两齿廓的啮合点沿着啮合线移动,直到主动轮1的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B1时,两轮齿即将脱离接触,B1点为轮齿啮合的终止点。

从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来看,啮合点实际走过的轨迹只是啮合线上的一段,即,称为实际啮合线。

当两轮齿顶圆加大时,点B2和B1将分别趋近于点N1和N2,实际啮合线将加长,但因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实际啮合线不会超过N1N2,即N1N2是理论啮合线,称为理论啮合线。

从动画中可以看出,在两轮轮齿的啮合过程中,并非全部渐开线齿廓都参加工作,而是图中阴影线所示的部分。实际参与啮合的这段齿廓称为齿廓工作段。

2.连续传动条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法向齿距相等,但是,当前一对轮齿在点B1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尚未进入啮合,传动中断。

若,当前一对轮齿在B1点即将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正好在B2点啮合,传动刚好连续,在传动过程中,始终有一对轮齿啮合。

若,当前一对轮齿尚未脱离啮合时,后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确保了传动的连续性。在传动过程中,有时是一对轮齿啮合,有时是两对轮齿啮合。

则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实际啮合线的长度大于或至少等于法向齿距。

我们把与的比值用表示,称为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故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

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越大,就意味着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越多。这样,每对轮齿的受载就小,因而也就提高了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故是衡量齿轮传动质量的指标之一。

第五章变位齿轮传动简介

5.1变位齿轮

前面讨论的都是渐开线标准齿轮。它们设计简单,互换性好,有许多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对齿轮传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标准齿轮暴露出许多不足。例如:

(1)结构不够紧凑。因受根切限制,齿数不得小于zmin,这就限制了齿轮结构尺寸不能太小。

(2)难以凑配中心距。因标准中心距为a=m/2(z1+z2),当实际中心距a'《a时,根本无法安装;而当a'》a时,虽然能安装,但将产生较大的齿侧间隙,必将产生冲击和噪声。而且重合度也要降低,影响传动的平稳性。

(3)承载能力较低。一对标准齿轮传动时,小齿轮的齿根厚度小,而啮合次数又较多,故在相同条件下,小齿轮比大齿轮容易破坏。因此,大齿轮轮齿抗弯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达不到等强度的要求,限制了大齿轮的承载能力。

采用变位齿轮可以弥补上述标准齿轮的不足。

2、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按照相互啮合的两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x1+x2值的不同,变位齿轮传动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标准齿轮传动可看做是零变位传动的特例。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及性能比较见下表。

传动类型高度变位齿轮传

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

正传动负传动

齿数条件Z1+Z2>2Zmin Z1+Z2<2Zmin(也

可以.>2Zmin)

Z1+Z2>2Zmin 变位系数要求X1=-X2,X1+X2=0 X1+X2>0 X1+X2<0

传动特点a'=a a'>a a'

主要优点小齿轮取正变位,

允许Z1

小传动尺寸。提高

了小齿轮的齿根

强度,减轻了小齿

轮的齿面磨损,可

成对替换标准齿

轮传动机构结构更

加紧凑,提高了抗

弯强度和接触强

度,提高了耐磨性

能,可满足a'>a的

中心距要求

重合度略有提高,

满足a'

要求

主要缺点互换性差,小齿轮

齿顶易变尖,重合

度略有下降互换性差,齿顶变

尖,重合度下降较

互换性差,抗弯强

度和接触强度下

降,轮齿磨损加剧

第六章齿轮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6.1 齿轮的失效形式

在研究齿轮强度时,必须了解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分析产生失效的主要原因,然后确定齿轮强度的计算方法。

1、轮齿折断

轮齿可简化为悬臂梁,受到载荷作用后,齿根处产生的弯曲应力最大,并且由齿根圆角和切削刀痕等会引起应力集中,如果弯曲应力超过了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在多次重复载荷作用下,齿跟圆角处会产生疲劳裂纹,裂纹逐渐扩大导致疲劳断齿,这种折断为疲劳折断。

当轮齿受到意外的冲击和短时过载时,往往会发生突然折段,称为过载折断。这种情况特别是在轮齿材料较脆和模数较小时容易发生。为了防止轮齿弯曲疲劳折断,应对轮齿进行弯曲疲劳计算。此外,采用增大齿根过渡圆半径、提高齿面加工精度等工艺措施,也能提高齿轮抗弯曲疲劳能力。

2、齿面磨损

因齿轮在啮合过程中存在相对滑动,当其工作面间进入应屑粒时,将引起齿面磨损,齿面磨损渐开线齿形,齿侧间隙加大,引起冲击和振动。严重时会因轮齿变薄,抗弯强度降低而折断。

齿面磨损是开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采用闭式传动,提高齿面硬度,减少齿面粗糙度及采用清洁的润滑油,都可以减轻齿面磨损。

3、齿面点蚀

轮齿工作时,其工作表面上的接触应力是按脉动循环变化的。齿面长时间在这种交变接触应力作用下,可能出现微小的剥落而形成一些疲劳浅坑,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点蚀。齿轮发生齿面点蚀后,将使轮齿啮合情况恶化而影响使用。实践表明,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齿根表面靠近节圆处。提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粗糙度、采用黏度较大的润滑油以及合理的变位等,都能提高齿面抗疲劳点蚀的能力。软齿面(齿面硬度≤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常因齿面疲劳点蚀而失效。为了防止出现齿面疲劳点蚀,对闭式齿轮传动,须进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在开式传动中,由于齿面磨损较快,一般看不到点蚀现象。

4、齿面胶合

在高速重载转动中,常因啮合区温度升高而引起润滑失效,致使两齿面金属直接接触并相互粘连,当两齿面相对运动时,较软的齿面沿滑动方向被撕下而形成沟纹,这种现象称为齿面啮合。在低速重载中,由于齿面间的润滑油膜不易形成也可以产生胶合破坏。

提高齿面硬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能增强抗胶合能力,对于低速传动采用黏度较大的润滑油,对于高速传动采用含抗胶合添加剂的润滑油也很有效。

5、齿面塑性变形

当轮齿材料较软且载荷较大时,轮齿表层材料在摩擦力作用下,因屈服将沿着滑动的方向产生局部的齿面塑性变形。

提高齿面硬度,采用黏度较高的润滑油,都有助于防止轮齿产生塑性变形。

6.2齿轮的设计准则

设计齿轮传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主要失效形式,选择相应的设计准则进行设计计算。

对于一般工作条件下的闭式软面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故设计准则为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确定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尺寸,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轮齿折断,故设计准则为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确定模数和尺寸,再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因其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和因磨损导致的轮齿折断,故只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齿轮的模数。

第七章齿轮传动的润滑与维护

7.1齿轮传动的润滑

齿轮传动的润滑对于齿轮传动十分重要。它可以减轻摩擦损失,提高传动效率,还可以起到散热、防锈、降低噪声、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使用寿命等作用。

1、润滑方式

闭式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大小而定。一般有浸油润滑和喷油润滑两种。

(1)浸油润滑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12m/s时,通常将大齿轮浸入油中进行润滑。(2)喷油润滑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12m/s时,由于圆周速度大,齿轮搅油剧烈,增加损耗,搅起箱底沉淀杂质,不宜采用浸油润滑,而因采用喷油润滑。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由于其传动速度较低,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润滑的方式。

2、润滑剂的选择

齿轮传动的润滑剂多采用润滑油。其运动黏度通常根据齿轮材料和圆周速度选取,并由选定的运动黏度再确定润滑油的牌号。

7.2、齿轮传动的维护

(1)使用齿轮传动时,在启动、加载、卸载及换挡的过程中应力求平稳,避免产生冲击载荷,以防止引起断齿等故障。

(2)经常检查润滑油系统的状况(如润滑油的油面高度等)。油面过低则润滑不良,油面过高会增加搅油功率的损失。对于压力喷油润滑系统还需检查油压状况,油压过低会造成供油不足,油压过高则可能是因为油路不畅所致,需及时调整油压,还应按照规则定期更换或补充规定牌号的润滑油。

(3)注意检查齿轮传动时的故障状况,如有无不正常的声音或箱体过热现象等。润滑不良和装配不符合要求是齿轮失效的重要原因,声响监测和定期检查是发现齿轮损伤的主要方法。

总结

通过此次对齿轮传动及轴零件的设计,是对我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的综合测试,通过查阅资料,教材,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在对资料的查阅在对齿轮大小的改造过程中,让我更加深了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机械设计是现代机械工业的重要技术和先进工业技术的基础,在重工业机械设计,包括机电一体化,生产自动化是

国家生产力的

代表,综合体现了其工业发达技术水平。

通过这段时间关于齿轮传动的毕业设计,让我对齿轮的生产制造与应用推广有了大致地了解。齿轮传动及轴零件的设计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对汽车,机械等行业发展更是不容质疑的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我深知齿轮对我们国家工业领域起着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的锻炼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设计能力,把我们所学专业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得到了全面应用,是对我们大学三年来专业知识综合性的考核和测验。

通过本次关于齿轮传动的毕业设计,让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怎样与同学共事,怎

么与一个团体和谐相处,怎样做才能提高学习及工作的效率等等,让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施展,总之,这次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对我的人生改变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以后的生活及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勇往直前,相信自己,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基础》,罗玉福、王少岩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机械制图》,陆文秀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吴宗泽,罗圣国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吴宗泽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设计名称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运动简图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622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0-7-7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1、设计条件与要求 (3) 2、原理图 (3)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3) 1、平台印刷机主要机构及功能 (3) 2、实现功能的方案 (4) 3、设计方案的拟定和比较及设计思路概述 (4) 4、平台印刷机设计数据 (5) 三、对选定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5) 1、曲柄滑块机构综合分析 (5) (1)机构的运动几何关系 (5) (2) 参数选择 (6) 2、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分析 (7) (1)曲柄滑块位移计算Ψ (7) (2)由Ψ1求Ψ3 (8) 3、曲柄滑块机构的位置分析 (8) 4、凸轮机构的设计 (9) (1)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确定 (9) (2)绘制补偿凸轮轮廓 (10) 四、程序设计 (10) 1、所调用的子程序及功能 (10) 2、所编程序的框图 (11) 3、主程序如下 (13) 4、主程序子程序中主要参数说明 (16) 5、程序运行结果 (17) 6、版台位移,速度以及滚筒位移,速度曲线 (17) 五、总结 (17) 六、参考文献 (18)

一、设计题目 1、设计条件与要求 工作原理:平台印刷机的工作过程由输纸,着墨,压印和收纸四部分组成,主运动是压印,由卷有空白纸张的滚筒与镶着铅字的版台之间纯滚动来完成。滚筒与版台表面之间的滑动会造成字迹模糊,是不允许的。因此,对运动的主要要求是:其一,版台的移动速度严格等于滚筒表面的圆周速度;其二,为了提高生产率,要求版台的运动有急回特性。有一台电动机驱动。需设计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传动机构。执行件的运动为滚筒连续转动和版台往返移动。 2、原理图 图1 二、机械运动方案的选择 1、平台印刷机主要机构及功能 主要机构: 1) 传动机构I——从电动机到版台的运动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内容: 1.装配图1张; 2.零件图3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V 带传动效率97.01=η,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20.97η=, 三 相电压 380V

齿轮箱毕业设计

1 3.2齿轮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3.2.1高速级齿轮设计 3.2.1.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题目传动方案选用圆柱齿轮传动 2)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变,所以选用8级精度 3)材料选择由表11-1选择 小齿轮用45号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60HBS MPa 6001lim =σ;MPa FE 4601=σ; 大齿轮用45号钢正火,齿面硬度为200HBS MPa 3802lim =σ;MPa FE 3202=σ; 由表11-5取 1.25F S =;0.1=H s ; MPa MPa S MPa MPa S MPa MPa S MPa Mpa S H H H H F FE F F FE F 3800.1380 ][6000 .1600 ][25625 .1320 ][36825 .1460 ][2 lim 21lim 12211== = == =======σσσσσσσσ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计算 由表11-3取载荷系数5.1=K 由表11-6取齿宽系数8.0=d φ 小齿轮上的转矩mm N n p T ??=??=? ?=46161101.21445 21.31055.91055.9 由表11-4取8.189=E Z ;5.2=H Z ; []2.53)380 5.28.189(3 6.4136.48.0101.25.12)(1232 43211=??+????=?+?Φ≥H H E d Z Z u u KT d σmm 选小齿轮齿数为24z 1=,则1082451.412≈?==iz z ,则实际传动比 5.424 108 ≈= i 模数 31.224 2 .53m 111=== z d ;按表4-1取mm m 3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蜗轮蜗杆传动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2 - 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容......................................... - 2 - 二、设计任务..................................................... - 2 - 三、设计要求..................................................... - 3 - 第二章机械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 3 - 一、电动机的选择................................................. - 4 - 二、传动比及其分配............................................... - 4 - 三、校核转速..................................................... - 5 - 四、传动装置各参数的计算......................................... - 5 - 第三章传动零件—蜗杆蜗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 5 - 一、蜗轮蜗杆材料及类型选择....................................... - 6 - 二、设计计算..................................................... - 6 - 第四章轴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 10 - 一、安装蜗轮的轴设计计算........................................ - 10 - 二、蜗杆轴设计计算.............................................. - 15 - 第五章滚动轴承计算................................................ - 17 - 一、安装蜗轮的轴的轴承计算...................................... - 18 - 二、蜗杆轴轴承的校核............................................ - 18 - 第六章键的选择计算................................................ - 19 - 第七章联轴器...................................................... - 20 - 第八章润滑及密封说明.............................................. - 20 - 第九章拆装和调整的说明............................................ - 20 - 第十章减速箱体的附件说明.......................................... - 20 - 课程设计小结........................................................ - 21 - 参考文献............................................................ - 22 -

毕业设计正文资料

1.1概述 煤炭是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能源基础,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煤炭。但我国的煤炭工业发展还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煤炭工业,来适应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的。然而,机械化是高速发展煤炭工业的必由之路。 矿用绞车是煤矿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在煤矿,人员及物料的提升和运输、矿车的调度、综采设备的安装、拆卸及搬迁、各种重物及设备的牵引等场合均离不开矿用绞车。矿用绞车使用量大,范围广。 SQ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适用于煤矿井下环境。它是以钢丝绳牵引的轨道运输设备,主要用于井下大巷实现材料、设备运输,特别适用于大型综采设备的运输牵引,也可用于金属矿井下和地面轨道运输,可适用于有一定坡度且起伏变化的轨道运输,配置弹簧压绳轮与转向装置后可实现弯曲巷道的直达运输。系统配置有绞车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梭车、尾轮、压绳轮、弹簧压绳轮、托绳轮和转向装置等。变速操作有手动近机操作和液压远控操作两种方式,可根据运输要求配置。梭车有带防跑车装置和不带防跑车装置两种形式,张紧装置使用后部液压张紧。系统直接利用井下现有轨道系统,在有一定坡度的直巷道或弯曲巷道,可实现材料、设备以及液压支架整体运输。可实现材料、设备以及液压支架固定距离不经转载的直达运输。 矿用绞车是煤矿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1.2绞车简介 绞车是井下借助钢丝绳来带动装重容器,并沿着立井井筒或着固定的轨道等来运行的提升或者搬运机械。各类绞车目前在煤矿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用来牵引与提升物料的常用工具。 图1.1 牵引绞车工作图

1.3工作条件 1、SQ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适用于地面或煤矿井下轨道运输,可适用于有一定坡度、坡度起伏变化、带有拐弯变向的轨道直达运输,但不适用于载人运输及提升运输。 2、使用场所周围空气中的瓦斯、煤尘等不应超过《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浓度。 3、工作环境为空气温度-10℃~40℃、相对湿度不大于95%(环境温度为20℃±5℃时),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并能防止液体浸入电器内部,无剧烈震动、颠簸, 无腐蚀性气体。 4、如工作环境海拔高度超过1000m时,考虑到空气冷却作用和介电强度的下降,选用的电气设备应通过双方协议进行设计或使用。 1.4 绞车的分类: (1) 按照滚筒的数目分,可分为单滚筒绞车和双滚筒绞车。 (2) 按钢丝绳的缠绕方式分,可分为缠绕式绞车和摩擦式绞车。 (3) 按传动方式分,可分为齿轮传动绞车和液压传动绞车。 (4) 按防爆性能分,可分为防爆型绞车和非防爆型绞车。 (5) 按滚筒直径及使用情况分,可分为2m及2m以下提升物料的绞车和2m 以上的主提升绞车。 (6)按牵引钢丝绳的连接方式分,可以将其分为有极绳牵引绞车和无极绳牵引绞车 1.5 无极绳牵引绞车 无极绳绞车是利用钢丝绳循环往复,牵引固定在钢丝绳上的车辆或其他装备前进,从而解决矿井辅助运输问题.无极绳牵引绞车主要用于铁道转载站牵引车辆、煤矿井下矿山设备运搬、矿车组运输等。该类绞车的工作机构一般为单和双摩擦轮绳槽滚筒,螺旋槽摩擦轮滚筒等。因其结构简单,连续运输,维护量小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无极绳绞车及其配套技术水平的提高,无极绳绞车越来越受到煤矿的青睐。 1.6 发展趋势 国外矿用绞车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a、标准化系列化; b、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c、高效节能; d、寿命长、低噪音; e、一机多能、通用化; f、大功率; g、外形简单、平滑、美观、大方。 针对国外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a、制定完善标准,进行产品更新改造和提高产品性能;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齿轮轴数控加工毕业设计正文

前言 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这是对我们大学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参加工作和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BF-E32型外啮合式齿轮泵的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它位于泵的壳体内部两啮合齿轮把吸入腔和排出腔隔开形成两个密封容积齿轮转动时,吸入腔侧轮齿相互脱开处的齿间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液体在压差作用下进入齿间。随着齿轮的转动,一个个齿间的液体被带至排出腔。这时排出腔侧轮齿啮合处的齿间容积逐渐缩小,而将液体排出。 2绘制零件图 通过对零件作用的分析,对零件主动齿轮轴和从动齿轮轴进行测绘,并查阅有关标准将测绘结果绘制成零件图(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2-29)。 3零件的工艺分析 3.1主动齿轮轴的技术要求 1)左端Ф20mm台阶: 左端台阶直径为Ф20mm,公差等级IT7(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1.6(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形位公差要求: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

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15mm(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14 GB/T1182-1996)。 2)左端中间台阶: 直径Ф23mm,公差等级IT5(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0.2(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 3)齿轮直径方向: 齿轮直径方向直径为Ф48mm,公差等级IT6(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0.8(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形位公差要求: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08mm(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14GB/T1182-1996)。 4)齿轮: 齿轮精度为7FJ,齿轮表面粗糙度值Ra1.6,公法线长度及公差19.856 mm ~19.928mm,齿圈径向跳动公差0.063mm,周节极限偏差±0.018mm,基节极限偏差±0.016mm,齿向公差0.011mm,公法线变动公差0.028mm(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4-57 GB/T10095.1)。 5)齿轮两侧面: 齿轮两侧面尺寸为31.5mm,公差等级IT6(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表面粗糙度值Ra0.4(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29),形位公差要求:当被测要素围绕公共基准线A-B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量均不得大于0.005mm。平面度要求被测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为0.005mm的两平行平面内(查<<机械工人切削手册>>表2-1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说明书

学院: 专业: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2011年12月19日设计日期:指导老师:学生名字:学号:目录

一、设计任务 (3) 二、传动方案拟定 (4) 三、电动机的选择 (5) 四、计算总传动比的分配 (6) 五、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7) 六、加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8) 七、减速器轴的设计计算 (16) 八、减速器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计算 (26) 九、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28) 十、联轴器的选择 (29) 十一、加速其箱体及附件设计……………………………… 十二、润滑与密封 (29) 十三、小结……………………………………………………. 十四、参考文献 (30) 十五、附录(零件及装配图) (30) 一、设计任务 1、带式输送机的原始数据 输送带拉力F/kN 2.6 1.4 输送带速度v/(m/s) 360

滚筒直径D/mm 2、工作条件与技术要求 ;)输送带速度允许误差为:1xx%3)工作情况:连续单向运转,两班制工作,载荷变化不大; 4)工作年限:5年; 6)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V, 3、设计任务量: 1) 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0); 2) 零件工作图(包括齿轮、轴的A3图纸); 3)设计说明书一份。 计算及说明结果 二、传动方案拟定 方案 、结构特点 4-联轴3-减速5-滚6-传送1-电动2-带传 )外传动机构为带传动 )减速器为一级齿轮传动 、该方案优缺点

优点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具有良好的挠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过 时打滑防止损坏其他零部件;结构简单、成本 廉 缺点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需张紧装置 ;带的由于打滑,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 计算及说明结果 命较短;传动效率较低。 三、电动机的选电动机的类 1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系列三相笼型异 电动机,卧式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380 2工作机功PK k100 式Fw=2600N V=1.4m/s 是带式输送 的功率,W=0.95 代入上式 260=3.83Kw 9100按下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功k

齿轮轴毕业设计讲解

毕业设计任务书 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班姓名: 学号: 题目:刮板运输机减速机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年生产1000件、备品率3%、废品率0.5%) 任务下达日期: 2014 年 1 月 7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14 年 6 月 6 日 主要内容与目标: 一、设计题目:刮板运输机减速器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生产类型,熟悉零件及各种资料,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二)绘制零件图。 (三)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 1.毛坯种类 2.铸件或锻件制造方法的选择 3.铸件或锻件的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四)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加工方法的确定 3.加工顺序的安排 4.热处理、检验及其他工序的安排(据上述步骤1-4确定二套加工工艺路线,并进行比较,选择其中一套作为本零件的加工工艺)。 (五)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对需要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工艺装备应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六)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七)确定切削用量 (八)填写工艺文件 (九)提交文件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份 5.夹具设计装配总图* 1张 6.毕业设计说明书 1份 三、目标 通过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让学生熟悉零件工艺设计过程,初步掌握设计方法和步骤,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打下基础。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班姓名: 学号: 题目:刮板运输机减速机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年生产1000件、备品率3%、废品率0.5%)审阅意见: 审阅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齿轮轴的设计及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 (2013届) 题目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班级材料092 学号109012050 学生姓名杨鹏飞 指导教师奚基学 完成日期2013年5 月14 号

螺旋输送机驱动轴设计及制造 学生姓名:杨鹏飞指导教师:奚基学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学院 摘要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螺旋输送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具体工作环境的不同,技术参数的不同,对螺旋输送机的一些组成设备要求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发展历程的分析,然后就对螺旋输送机性能影响较大的部分,即驱动轴作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并对轴的加工工艺做了分析。最终设计出了一种主要用于输螺旋输送机驱动端的驱动轴 关键词:螺旋输送机驱动轴加工工艺

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 II II

Design of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and Product Student: Yang Pengfei Advisor: Dr. Xi Jixue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ors are used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but because the concret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so the leak-proof requests of spiral conveyer are different too. Through different plan contrast, This article has chosen one kind of perfect plan 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structure compact and the usable angle embarked. Then explaned two major parts- the reducting gear and the screw shaft detailedly that h ave large affects on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 performance,and has given the brief explanation to the flexible screw conveyer’s seal and lubrication. At last ,a high quality flexible screw conveyor was desiganed out,which is primarily used to transport the cement, seal completely , work safely, have high efficiency and long work life, and can proceeds the ce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porting. Key words: Screw Conveyor Live Axle Processing technic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目录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3 第二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3 第三部分电动机的选择--------------------------------4 第四部分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7 第五部分齿轮的设计----------------------------------8 第六部分传动轴承和传动轴及联轴器的设计---------------17 第七部分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20 第八部分减速器及其附件的设计-------------------------22 第九部分润滑与密封----------------------------------24 设计小结--------------------------------------------25 参考文献--------------------------------------------25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设计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使用期限8年(300天/年),2班制工作,运输容许速度误差为5%,车间有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二. 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或A0)。 2.CAD绘制轴、齿轮零件图各一张(A3或A2)。 3.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 设计步骤: 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电动机的选择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设计V带和带轮 6. 齿轮的设计 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8. 键联接设计 9. 箱体结构设计 10. 润滑密封设计

齿轮泵毕业设计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齿轮泵的设计 指导教师吴小花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机械1201 姓名张杰学号 1205300125

摘要:在当今社会泵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要用到它。在供给系统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在泵的实际应用中损耗严重,特别是化工用泵在实际应用中损耗,主要是轴封部分,在输送过程中由于密封不当而出现泄漏造成重大损失和事故。轴封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填料密封使用周期短,损耗高,效率低。本设计中设计的齿轮泵排量较小安全性较高,轴封设计合理,精度较高,齿轮泵使用寿命较高。 关键词:泵填料密封机械密封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4 ) 二、齿轮的设计与校核……………………………………( 5 ) 三、卸荷槽的计算…………………………………………( 12 ) 四、泵体的校核……………………………………………( 13 ) 五、滑动轴承的计算………………………………………( 14 ) 六、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7 ) 七、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18 ) 八、连接螺栓的选择与校核………………………………( 20 ) 九、齿轮泵进出口大小确定………………………………( 21 ) 十、齿轮泵的密封…………………………………………( 22 ) 十一、法兰的选择…………………………………………( 23 ) 十二、键的选择……………………………………………( 24 ) 十三、键的选择……………………………………………( 25 ) 设计小结……………………………………………………( 27 ) 参考文献……………………………………………………( 29 )

机构传动方案设计

机构传动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要发散思维,参考资料文献关于机构传动方案设计知道怎么做吗?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了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 这种方法是从具有相同运动特性的机构中,按照执行构件所需的运动特性进行搜寻。当有多种机构均可满足所需要求时,则可根据上节所述原则,对初选的机构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择出较优的机构。 常见运动特性及其对应机构 连续转动定传动比匀速平行四杆机构、双万向联轴节机构、齿轮机构、轮系、谐波传动机构、摆线针轮机构、摩擦轮传动机构、挠性传动机构等变传动比匀速轴向滑移圆柱齿轮机构、混合轮系变速机构、摩擦传动机构、行星无级变速机构、挠性无级变速机构等非匀速双曲柄机构、转动导杆机构、单万向连轴节机构、非圆齿轮机构、某些组合机构等往复运动往复移动曲柄滑块机构、移动导杆机构、正弦机构、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楔块机构、螺旋机构、气动、液压机构等往复摆动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空间连杆机构、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某些组合机构等

间歇运动间歇转动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某些组合机构等间歇摆动特殊形式的连杆机构、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利用连杆曲线圆弧段或直线段组成的多杆机构等间歇移动棘齿条机构、摩擦传动机构、从动件作间歇往复运动的凸轮机构、反凸轮机构、气动、液压机构、移动杆有停歇的斜面机构等预定轨迹直线轨迹连杆近似直线机构、八杆精确直线机构、某些组合机构等曲线轨迹利用连杆曲线实现预定轨迹的多杆机构、凸轮-连杆组合机构、行星轮系与连杆组合机构等特殊运动要求换向双向式棘轮机构、定轴轮系等超越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等过载保护带传动机构、摩擦传动机构等…………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机构选型,方便、直观。设计者只需根据给定工艺动作的运动特性,从有关手册中查阅相应的机构即可,故使用普遍。 任何一个复杂的执行机构都可以认为是由一些基本机构组成的,这些基本机构具有下图所示的进行运动变换和传递动力的基本功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螺旋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前言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不同而异。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按其轴线在空间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卧式减速器和立式减速器。前者两轴线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如图1-2-1a所示。后者两轴线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如图1-2-1b所示。一般使用较多的是卧式减速器,故以卧式减速器作为主要介绍对象。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可以采用直齿、斜齿或人字齿圆柱齿轮。 图1-2-2和图1-2-3所示分别为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轴测投影图和结构图。减速器一般由箱体、齿轮、轴、轴承和附件组成。 箱体由箱盖与箱座组成。箱体是安置齿轮、轴及轴承等零件的机座,

并存放润滑油起到润滑和密封箱体内零件的作用。箱体常采用剖分式结构(剖分面通过轴的中心线),这样,轴及轴上的零件可预先在箱体外组装好再装入箱体,拆卸方便。箱盖与箱座通过一组螺栓联接,并通过两个定位销钉确定其相对位置。为保证座孔与轴承的配合要求,剖分面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但可以涂上一层密封胶或水玻璃,以防箱体内的润滑油渗出。为了拆卸时易于将箱盖与箱座分开,可在箱盖的凸缘的两端各设置一个起盖螺钉(参见图1-2-3),拧入起盖螺钉,可顺利地顶开箱盖。箱体内可存放润滑油,用来润滑齿轮;如同时润滑滚动轴承,在箱座的接合面上应开出油沟,利用齿轮飞溅起来的油顺着箱盖的侧壁流入油沟,再由油沟通过轴承盖的缺口流入轴承(参图1-2-3)。 减速器箱体上的轴承座孔与轴承盖用来支承和固定轴承,从而固定轴及轴上零件相对箱体的轴向位置。轴承盖与箱体孔的端面间垫有调整垫片,以调整轴承的游动间隙,保证轴承正常工作。为防止润滑油渗出,在轴的外伸端的轴承盖的孔壁中装有密封圈(参见图1-2-3)。 减速器箱体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装置各种不同用途的附件。为了观察箱

风力发电机齿轮增速箱毕业设计完整版

风力发电机齿轮增速箱 毕业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摘要 风电产业的飞速发展促成了风电装备制造业的繁荣,风电齿轮箱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倍受国内外风电相关行业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但由于国内风电齿轮箱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薄弱,特别是兆瓦级风电齿轮箱,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因此,急需对兆瓦级风电齿轮箱进行自主开发研究,真正掌握风电齿轮箱设计制造技术,以实现风机国产化目标。 本文设计的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的齿轮箱,通过方案的选取,齿轮参数计算等对其配套的齿轮箱进行自主设计。 1)根据风电齿轮箱承受载荷的复杂性,对其载荷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齿轮箱的机械结构。选取两级行星派生型传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传动比分配与各级传动参数如模数,齿数,螺旋角等的确定;通过计算,确定各级传动的齿轮参数;选择适当的齿轮。 2)对行星齿轮传动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各级齿轮载荷结果。依据标准进行静强度校核,结果符合安全要求。 3)绘制CAD装配图,并确定恰当合理参数。 关键词:风电齿轮箱;风力发电;结构设计。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industry lead to the prosperity of wind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wind turbine,the gearbox is received much concern from related industr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However, due to the domestic research of gearbox for wind turbine starts late,technology is weak,especially in the gearbox for MW wind turbine,which mainly reli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echnology.Therefore,it is urgent need to carry out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MW wind power gearbox,and truly master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ocalization. 1)The load Cases of gearbox for wind turbines ale analyzed,and the interrelation of loading cycle numbers under different torque levels is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curve of materials’fatigue.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gearbox is determined.The two-stage derivation planetary transmission scheme is selected.The gear parameters of every stage transmission is calculated.,and the force analysis results is obtained.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实例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实例 设计题目:V带——单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某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卷筒采用如图14-5所示的传动方案。已知输送物料为原煤,输送机室内工作,单向输送、运转平稳。两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使用期限8年,大修期3年。环境有灰尘,电源为三相交流,电压380V。驱动卷筒直径350mm,卷筒效率0.96。输送带拉力5kN,速度2.5m/s,速度允差±5%。传动尺寸无严格限制,中小批量生产。 该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如下:

例9-1试设计某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V 带传动,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ed =15 KW, 转速n Ⅰ=970 r/min ,传动比i =2.1,两班制工作。 [解] (1) 选择普通V 带型号 由表9-5查得K A =1.2 ,由式 (9-10) 得P c =K A P ed =1.2×15=18 KW ,由图9-7 选用B 型V 带。 (2)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 1和d 2 由表9-2取d 1=200mm, 由式 (9-6)得 ()6.41102.012001.2)1(/)1(12112=-??=-=-=εεid n d n d mm , 由表9-2取d 2=425mm 。 (3)验算带速 由式 (9-12)得 11π970200π 10.16100060100060 n d v ??= ==?? m/s , 介于5~25 m/s 范围内,合适。 (4)确定带长和中心距a 由式(9-13)得

)(2)(7.021021d d a d d +≤≤+, )425200(2)425200(7.00+≤≤+a , 所以有12505.4370≤≤a 。初定中心距a 0=800 mm , 由式(9-14)得带长 2 122 1004)()(2 2a d d d d a L -+++=π, 2 (425200)2800(200425)2597.62 4800 π -=?+ ++ =?mm 。 由表9-2选用L d =2500 mm ,由式(9-15)得实际中心距 2.7512/)6.25972500(8002/)(00=-+=-+=L L a a d mm 。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1α 由式(9-16)得 012013.57180?--=a d d α 000042520018057.3162.84120,751.2 -=-?=> 合适。 (6)确定带的根数z 由式(9-17)得 00l α ()c P z P P K K = +?, 由表9-4查得P 0 = 3.77kW,由表9-6查得ΔP 0 =0.3kW;由表9-7查得K a =0.96; 由表9-2查得K L =1.03, 47.403 .196.0)3.077.3(18 =??+= z , 取5根。 (7)计算轴上的压力F 0 由表9-1查得q =0.17kg/m,故由式(9-18)得初拉力F 0 2c 0α 500 2.5 (1)P F qv zv K = -+

圆柱齿轮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圆柱齿轮零件的生产 张斌 指导老师:王明兰 班级:机电设备09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设备 答辩时间: 2012-7

圆柱齿轮零件的生产 摘要 现在的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为提高效率,确保生产质量,都大力发展齿轮,延长其寿命并试着提高其精度,从而使得产品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齿轮作为机械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被认重视。齿轮研发与应用可以很好的反映国家的生产生产效率发展程度,机械中齿轮主要起着支撑作用完成一些具有重复性又劳动强度高的工作,例如力矩传递等。 本文列举了圆柱齿轮加工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机械都是首要问题。首先,设计圆柱齿轮的毛坯做好适当毛坯,次之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合适方式加工,完成了圆柱齿轮大体的构造。以此作为基础,然后用磨齿进行精加工,最后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增加圆柱齿轮的硬度,延长其寿命。 关键词:圆柱齿轮,精加工,热处理,机械工业 ABSTRACT Now the machinery industry is rapidly develop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to improve efficiency, ensure the production quality, develop vigorously the gear, prolong its life and try to improve its accuracy. thereby making the product qualification rate is improv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improved. As the important part of mechanical gear, more and more be valued.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ear can well reflect the state of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development degree, mechanical gear mainly plays a supporting role to complete some repeatable and high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 such as torque transmission. This article lists the problems of cylindrical gear machining and design whic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at I mention is the primary problems in the machinery. First of all, we should design proper blank for cylindrical gear and,second we should choose the suitable cutting tool and the appropriate way to

齿轮轴工艺设计论文

常州信息学院 毕业设计 齿轮轴的加工工艺 学生姓名:李文涛 指导教师:高飞 所系与专业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 班级数控104 所在学期2010—2013学年 学号1004033446 2013年3 月27 日 摘要 本设计是关于输出齿轮轴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总体介绍所追踪的典型零件的加工流程,包括毛坯-初检-粗加工-精加工等步骤;所加工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尺寸及重要配合参数,并完成工件的三维造型。数控机床程序编制过程主要包括:

分析零件图纸、工艺处理、数学处理、编写零件程序、程序校验。确定零部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包括使用设备、装夹方法、工装夹具、加工方位、刀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等。 关键词:零件、工艺、数空加工程序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零件图分析 (4) 1、零件图分析 (4) 2 零件在生活中的作用: (5) 第二章:毛坯的选择 (6) 二(1)设计毛坯图 (6) 二(2)确定毛坯 (6) 第三章加工过程 (8) 三(1)1.刀具选择: (8) (1)2.切削用量的选择 (8) 三(2)齿轮的加工过程 (9)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齿轮参数: (9) 三(3)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10) 1. 设计基准 (10) 2. 工艺基准 (10)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1) 4.粗基准的选择 (11) 5.精基准的选择 (11) 三(4)加工工艺路线 (12) 1 加工阶段的划分 (12) 2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 (12) 3 加工顺序的安排 (12) 4 数控车床加工与普通车床加工的区别 (13) 5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方案 (13) 6. 数控编程的过程 (14) (1) 分析零件图纸 (14) (2 )确定工艺过程 (14) (3)数值计算 (14) (4)编写程序单 (15) (5)制备控制介质 (15) (6)程序调试和检验 (15) 7. 程序编制方法 (15) 8. 编制程序 (15) 制作完成效果图 (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