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4最新指南,个体化管理血脂异常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39
2023年《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解读一、膳食模式限能量膳食是指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500 kcal~1000 kcal能量。
男性每日摄入1200 kcal~1400 kcal能量;女性每日摄入1000 kcal~1200 kcal能量,或减少推荐摄入量的1/3。
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总能量的55%~66%,脂肪占总能量的25%~30%。
一项为期2年的研究,纳入225例健康非肥胖者,并将其分配至限能量膳食组和随意控制饮食组,结果显示,限能量膳食组受试者的TC、LDL-C 水平显著降低。
地中海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坚果等;鱼、蛋、乳制品、家禽、及乳制品适量摄入;红肉及其产品少量摄入;食用油主要是橄榄油并适当饮用红酒。
其营养特点为:脂肪供能比为25%~35%,其中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低(7%~8%),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较高。
西班牙一项研究显示,坚持地中海饮食可以显著改善血脂异常率。
素食: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素食可显著降低血液中TC、LDL-C、HDL-C和非HDL-C水平。
总体来说,素食指只吃由植物性食物组成的饮食,强调水果、蔬菜、豆类和谷物的摄入,不吃畜类、鱼类和禽类等动物性食物。
而细分起来,根据饮食所包含的动物性食物成分,素食可以大致分为:•纯素食:饮食严格限制所有肉类及动物源食物,包括鱼类、畜类、禽类、蛋类、奶及乳制品等;•半素食:素食为主,间歇性饮食中会包含肉类;•准素食:饮食中包括鱼类和禽类,但是没有畜类;•乳蛋素食:饮食中包括蛋、奶及乳制品,但是没有畜类和鱼类;•蛋素食:饮食中包含蛋类,但不包含奶及乳制品、畜类和鱼类;•奶素食:饮食中包含奶和乳制品,但是不含蛋类、鱼类和畜类;•鱼素食:饮食中包括鱼类。
二、食物种类1. 谷物、粗粮、水果及蔬菜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全谷物摄入量增加与HDL-C增加和甘油三酯(TG)下降相关。
此外,一项包括11172例成人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摄入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每天≥5份)与高胆固醇血症呈负相关。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概述一、引言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解读近年来,高血脂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规范血脂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我国心血管病研究协会于2023年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我国血脂管理指南》。
该指南对血脂异常的定义、危险度评估、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更新,为临床医生和血脂管理者提供了权威指导。
下面,我们就这份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一解读。
一、血脂异常的定义和分类1. 血脂异常的定义: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情况。
2. 血脂异常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血脂异常类型和危险度,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级别,以便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
二、危险度评估与预防1. 危险度评估模型:指南建议临床医生采用我国成人血脂异常危险度评估表(C-SCORE)进行患者的危险度评估,该模型包括多个危险因素,并结合了我国人裙的特点,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脂相关危险度。
2.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指南强调,对于低危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延缓疾病的发展。
三、药物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的适应证:指南根据患者的血脂异常类型和危险度,明确了不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先选择原则。
对于高危患者,尤其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2. 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建议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选择、剂量的调整等,以达到更好的降脂效果。
四、血脂管理的临床实践1. 诊疗流程和监测指标:指南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诊疗流程和相关监测指标,包括血脂检测的时机、监测频率等,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开展血脂管理工作。
2. 患者教育和管理:指南强调了患者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心理支持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一、背景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的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
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血脂异常,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定期发布相关的管理指南。
二、指南主要内容1、血脂异常的诊断指南中明确提出了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将血脂异常分为不同类型,如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2、血脂异常的管理指南中详细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管理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面。
其中,药物治疗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特殊人群的管理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提出了建议,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指南建议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低于100mg/dl的水平;对于老年人,指南建议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指南的意义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提供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血脂异常。
同时,它也强调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用药建议。
指南还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提出了建议,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结论血脂异常是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的建议,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特殊人群的管理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血脂异常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血脂异常通常无特异性症状,但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胸痛、胸闷、心悸等。
AACE/ACE更新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该指南对心血管病进行了新的风险分类,追加了“极度高危”患者。
极高危人群定义为除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还伴有以下任何一种临床情况:①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70mg/dL或<1.8mmol/L时,仍存有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在内的进展性疾病;②伴有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CKD)3或4期,或者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③伴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男性<55岁,女性<65岁)。
指南推荐,这一“极度高危”人群应将其LDL-C降低至55mg/dL(<1.4mmol/L)以下。
推荐标记为“R”,并根据重要性和证据等级(A、B和C级),当缺乏结论性临床证据(D级)时根据专家意见,对推荐进行分级。
推荐级别后面还附有最佳证据等级(BEL)。
以下为临床推荐部分节选。
一.总体风险评估识别危险因素,实现个体化和最优化的血脂治疗(A级;BEL1)。
基于流行病学研究,患2型糖尿病(T2DM)的个体应被认为具有ACS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高、非常高或极高风险(B级;BEL3)。
基于流行病学和前瞻性队列研究,1型糖尿病(T1DM)患病时间>20年或伴有2项或以上主要CV危险因素(如白蛋白尿,CKD3或4期,诊断后强化降糖>5年),糖化血红蛋白(A1C)升高>10.4%或伴代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应被认为与T2DM的风险相当(B级;BEL2)。
二.血脂异常和ASCVD风险个体的治疗目标应根据风险水平,实现个体化血脂异常治疗目标(A级;BEL1)。
对于低风险(如无危险因素)的个体,推荐LDL-C目标<130mg/dL(A 级;BEL1)。
对于中风险(如具有2项或更少的危险因素和10年风险<10%)的个体,推荐LDL-C目标<100mg/dL(A级;BEL1)。
对于高风险如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等危症,包括糖尿病或CKD3或4期但无其他危险因素,或有≥2项危险因素且10年风险10%~20%的个体,推荐LDL-C目标<100mg/dL(A级;BEL1)。
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面临血脂异常的风险。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因为血脂异常可导致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同时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所以血脂异常的防治对降低心血管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脂异常的常见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的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和控制血脂异常,维护心血管健康。
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也被称为血脂代谢紊乱,是指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导致血脂水平异常升高或降低的状况。
正常情况下,适量的血脂是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但当血脂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总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液中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其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它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坏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时,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情况。
甘油三酯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质,主要通过膳食摄入和肝脏合成而得到。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常见的血脂异常之一,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某些血脂异常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此类人群是由于遗传突变导致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异常或缺失,使得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有效被肝脏清除,从而引起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水平持续升高。
饮食习惯饮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促使肝脏产生更多的胆固醇,同时降低胆固醇清除率。
饱和脂肪主要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脂肪乳制品和加工食品。
此外,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如蔗糖、蜂蜜、果汁、糖果、甜点和糕点等)会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从而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