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

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上

手是孩子智慧的翅膀,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陶行知先生也提过“手脑并用”的理论。手指的运动是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的,要通过手去触摸,去感觉去活动,这样是可以很好提高孩子潜能开饭的。

人的手指是与大脑现对应的“运动区”,每根手指的活动都受到大脑直接控制,相对的手指的运动也迫使大脑去运动。正是大脑活动中枢和手指动作反复作用,形成了手脑互相促进的循环。

经常运动手指的儿童会有以下的好处:

一:动手训练能够增强幼儿记忆能力。人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各种各样的动作,能使相应的脑细胞得到锻炼。

二:动手训练有 利于幼儿思维敏捷性、灵活性的发展。西方学者克洛韦尔曾说过:“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 幼儿在动手拼拼、搭搭、拆拆活动中,能根据问题的变化,按照不同 材料和条件及时地改变思维方法,并会用创造性的方法抓住问题的本质。

三: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对宝宝来说认识一个新事物,需要他自己去感觉自己去体会这样对事物的了解会更加深刻,这比父母去教育要直接的多。

四: 动手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意志力,因为是需要宝宝自己体会,所以会感觉到困难,并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如缝扣子,给布娃娃和玩具小动物缝制简单的服装,帮着大 人择菜、包饺子、洗刷碗筷、到不远的地方买东西等,以此来训练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生活习惯。

那宝宝的动手能力需要如何培养呢?

杨振宁博士在对中美学生的调查比较中,很中肯地指出,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差,胆小,怕出错,不善于选择和剔除,不善于提出问 题,崇拜权威。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更加满足孩子的动手动脑的需要,在动手动脑探索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动手,养成 爱动脑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这就需要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需主动的训练自己的宝宝动手,如:让自己的扣扣子,叠被子,洗脸等。动手能力应从婴幼儿开始,三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比较自如,还能够掌握一些精细动作,所以生活自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同时还要 利用幼儿好模仿的特点,鼓励支持幼儿模仿大人的生活。

当然了最直接的方法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些动手能力强的玩具:如拆装组合玩具,木头组装玩具等。

更多内容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6f8007399.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